第393章 立儲

字數:3333   加入書籤

A+A-




    隨著戰事的推進,東吳和西蜀已經開始吃不消了,薑盛已經不用親自指揮作戰了,麾下的眾多謀臣和名將完全知道該怎麽打了,薑盛隻需下詔發布戰略性決策。

    這樣一來,薑盛就打道回京了,打仗用不著他了,但更繁重的工作等著他,那就是執政。

    薑盛的地盤越來越大,無論是財富還是人口都呈蓬勃發展的勢頭。

    特別是薑盛登基以後,發布了十幾份關係民生政策的詔書,涉及土地國有、教育體製、兵役製度、官員考評、國有公司、資源開發等等,很多政策對於百姓來說都是紅利。

    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兵強馬壯、物資充足、經濟發展、政治清明等等,這是光武中興之後,中國的再一次複興,史稱太祖盛世。

    由於政策的開明,薑盛改朝換代所引發的不良影響幾乎消失,就算有些清流人士仍然固執的認為薑盛篡位,薑盛卻不予理會,在百姓擁護薑盛的大潮中,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

    退了位的獻帝被封為安樂王,準許住在京城,享受世襲待遇,這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薑盛還把張婉瑩為他生的小女兒許配給獻帝的兒子劉懿。

    長子薑涵、次子薑睿、長女薑淑文都已長大,薑涵娶了呂布的女兒呂玲綺,薑睿娶了張遼的女兒張馨,薑淑文嫁給了荀攸的兒子荀適。

    薑盛登基之後,封劉芊為皇貴妃,張婉蓉、張婉瑩為貴妃,貂蟬為麗妃,蔡琰為德妃,卻空著皇後。

    沒有皇後,皇貴妃為尊,雖然有不少大臣勸諫後宮不可無皇後,但薑盛不為所動,因為在他心中,最為尊貴的隻有一人,那就是童琳。

    蔡琰的丈夫早年多病,雖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丈夫死後她守節五年,然後就被薑盛安排在軍事學院任教,幾年後就嫁給薑盛為妾,生養了一子一女,薑盛即位為帝,蔡琰也跟著有了封號。

    薑盛已經五十歲了,擁有五子三女,薑涵、薑睿、薑博、薑浩、薑祺,三個女兒是薑淑文、薑慧、薑菲,也算是兒女雙全了。

    薑涵又有兩子三女,薑睿有一子一女,也算是人丁興旺。

    為了鍛煉兒子成才,薑盛讓兒子們都下放郡縣任職,除了最小的薑祺留在京城,其餘四人都不在京城,隻有中秋和新年才能回京。

    薑盛之晉朝取代大漢已成既定事實,劉備和孫權也不甘落後,劉備以益州為根本,建立蜀國;孫權以東吳為基礎,建立吳國。

    曆史大勢走到現在,文臣武將們都勸薑盛立儲,薑盛雖然覺得自己還算身強力壯,沒太大必要立儲,但經不住禮製和臣下頻繁的進諫,於是就下了一份皇子考察詔書。

    從三省六部各抽了四人,分別組成四個工作組到四個皇子任職的地方明察暗訪,考察他們的政績和百姓的認可程度,通過得分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判。

    之前薑盛沒登基,他的妻妾就培養各自生的兒子,奔著繼承薑盛的目標去的,登基後,她們更是培養自己兒子奔著太子之位,沒想到薑盛不考慮文武大臣和妃嬪的意見,而是派人下去考核,能不能成太子,完全不會像之前朝廷一樣,而是看政績和百姓認可度。

    不過總是有運作的空間,幾個皇子屬地的大小官員們開始忙碌起來,為了讓自己區域的皇子繼承大統,他們好收獲從龍之功,就在考察組到來的時候巴結逢迎,投送重禮,並在百姓評價方麵弄虛作假。

    由於是初次搞這些東西,大家都掌握不住這個分寸,所以就比較混亂,薑盛在這之前都明確告知過那些重臣和武將不得插手,他們能做的隻是服從朝廷,朝廷服從皇上。

    秦綰雖然跟薑盛又多次肌膚之親,但薑盛一直沒有給她名分,也不讓她懷孕,就是為了保證有一個忠於薑盛又保持中立的人。這回考察皇子,秦綰被委以重任,那就是監督考察組。

    正如薑盛所料,四個考察組都有問題,證據上來之後,薑盛下詔重處,三十六人均以欺君之罪被斬首,且三代以內不得為官。

    如此重處,可見薑盛的底線,自此,再沒有敢亂搞的,皇子們也形成了規矩,憑政績和百姓認可度說話。

    經過層層考察,加上薑盛對兒子們的評價,得出了綜合的分值,薑睿名列第一,薑涵次之,薑博和薑浩再後。

    薑盛把四位皇子召回京城,在朝會上公布了考核成績,並宣布薑睿為太子,其餘三子為親王。

    由於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觀性,令三位皇子心悅誠服,薑盛要求皇子之間要團結,配合支持太子,太子也要愛護其他皇子,不能有所紛爭,如果皇子相爭,定斬不饒!

    薑盛說的嚴肅,皇子們也不敢不聽。薑盛知道,如果第一任太子不立下規矩,以後就難了。

    立儲考核的客觀性,避免了皇子相殘的封建帝王悲劇,而各級文武官員也不能選擇性的支持皇子,隻能執行朝廷三省發布的政策文件。

    三省負責日常國事,涉及全國的政策文件都要皇上禦批之後,以聖旨的形式發布,這跟後世的政治體製差不多。

    親王根據皇上的命令執行監察百官、體察民情、都督軍事、巡回審判等工作。

    定好規矩後,薑盛就開始了他的宏圖大業,按照他的規劃,全國工業體現了地域性特點,每個區域有不同的工業體係,而不同工業區域之間都用鐵路連到了一起。

    隨著幾條鐵路線的完工,火車開始投入使用,運載能力超好,礦產資源、生活物資、軍械兵器、軍隊調防等都進入了鐵路運輸時代。

    遠洋船隊也被提上了日程,太史慈擔任了遠洋船隊的司令,而本土的海軍交給了甘寧。

    甄儼在西域的工作做的不錯,不僅把西域各國綁在晉朝的大車上,還遠通波斯,發展起了對外貿易,絲綢之路又熱了起來。

    海上、陸上兩條貿易路線,為晉朝換回了豐富的資源,而且在南洋開辟了殖民地,薑盛派得力幹將到南洋任職,每年輪換。

    超強的實力存在,已經具備了全國一統的條件,薑盛發出了統一全中國的聖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