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
字數:6408 加入書籤
韓業被順利的救回,板甲的製作方法也沒有遭到泄露。所以在有驚無險的經過了這件事情之後,除了將城中的安保力量一下子加強了數倍外,一切便也走上了原來的軌道。
該走親訪友的走親訪友,該陪家人的陪家人。
當然了,在初一過年那天張世華自然也是不得閑的。他麾下的將官們隻要有那個資格的,也便紛紛拿著禮物前來拜年,雖然張世華不可能一一接見,但這份心意卻也是必須要有的。
因而這兩天來,元帥府的老管家也是忙得腳打後腦勺。
畢竟這些個將官們送來的禮物張世華沒工夫一一查看,而管理家業的大娘子郭薇兒則是有孕在身沒有這個經曆。因而收禮回禮這樣的事情,便也就落在了這個在張家當差當了大半輩子的老管家身上。
不過對此年過半百的老管家卻也是沒有絲毫的怨言,反而覺得這乃是一種器重。所以這兩天雖然累些,倒也是樂此不疲。
轉眼間,四天過去,時間也不由到了大年初五。在這天,張世華的堂弟張世輝,卻也不由再度來到了元帥府。
大哥,您現在有事嗎?”邁步走到後院的書房中,見到張世華後,張世輝的第一句話便也就是問張世華有事沒事。
而張世華見此,放下手中的《詩經》,也不由看著張世輝頗為不解的問道:“怎麽了,你小子一大早又犯什麽神經了。”
嗬嗬,大哥我在城東那邊買了一塊空地,建了一個蹴鞠場,又從手底下找了幾個會踢球的。所以咱們現在去玩一玩,踢一盤蹴鞠如何。”
踢蹴鞠?”聽到張世輝這話,張世華不由用手摸了下巴上的胡茬,考慮起來。
而見到張世華考慮,張世輝也不由趕忙趁熱打鐵道:“對啊大哥,您看這好不容易過個年休息休息,您還整天待在書房裏看什麽《詩經》。我覺得大哥您純屬就是被常錫巧那貨個給忽悠了,什麽就不學詩無以言,聽他瞎掰掰。”
這個時候,大伯他們都去河邊釣魚去了,咱哥倆現在去踢場蹴鞠多好。畢竟自從咱們離開家鄉起兵到現在,也有好久都沒有在一起踢過球了。”
好,那今天也就不看什麽書了,咱哥倆今天好好的在蹴鞠場上玩一玩。”不得不說,張世輝發揮著自己的口才,倒也一下子把張世華說的心動了。所以將《詩經》這類的東西一收,張世華便也不由看著自家兄弟道:“世輝你說的對,自從騎兵以來,咱們也就好久沒有一起踢過蹴鞠了。”
這樣吧,既然今天有機會。那就把現在在襄陽城的巡檢司的老兄弟們都叫過來。咱們組成兩支球隊,一塊在一起踢一次球。”
哎,好來大哥,我這就去準備。”聽到張世華這樣說,張世輝歡喜的大叫了一聲,便也不由快步走出了書房。
而張世華見其如此,走出門笑著對院中的一個丫鬟囑咐了兩句。讓她將此事告知家中的娘子們之後,便也不由帶著前院的親衛們,離開了家。
……
喲,世輝你這地方弄得還不錯嘛。”張世華一行差不多近百人浩浩蕩蕩的騎著馬來到城東張世輝建立的蹴鞠場後,看著那有模有樣,甚至四周還建造了看台和圍牆的蹴鞠場,張世華也不由笑著對其誇讚了一句。
而聽到張世華的誇讚,張世輝哈哈一笑,也不由道:“不瞞大哥,之所以建成這個樣子,還多虧了以前您給的建議的。我記得以前在巡檢司的時候您就說過。”
您說:既然現在的人都這麽喜歡蹴鞠,那麽建一個蹴鞠場,然後坐收門票估計就能發大財。所以……哈哈。”
而張世華見此,扭頭一笑,便也不由開口朗聲打趣道:“嗬嗬,你們聽到了嗎,對於能玩能賺錢的東西,世輝這小子心思,總能用的比平常的時候要多。”
哈哈哈哈,主公此話,所言甚是啊!”聽到張世華這樣打趣,張明通朗聲一笑,便也不由第一個出言附和起了。
而聽到張明通這樣的附和之聲,這在襄陽城的共三十餘名巡檢司出身的將官,自也不由笑的越發歡快了。
行了行了,你們啊就知道取笑我。到時候等到咱們在場上踢球的時候,我可非讓你們這群家夥,看看我這點小心思,到底有沒有白用。”張世輝見此,不但沒有著惱,卻反不由這般說道。
而聽到他這樣的話,張世華笑著擺了擺手,便也不由率先翻身下馬。
好了,都過來。咱們先按照老規矩,朝天擲銅板分一下隊。等隊伍分出來之後,在剪刀石頭布選出來上場的和替補的。至於我和世輝,則還是和以前一樣,正麵的黑隊跟我一隊,反麵的白隊跟他一隊。諸位兄弟,覺得這樣行不行?”說完這話,張世華還不由笑著問了問眾人的意見。
不過對此,眾人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可言。
所以在一致通過之後,張世輝便也不由最先喊道:“好了大哥,咱們現在直接就開始吧。弟兄們,快快快,掏銅板擲正反了。”這般說著這話,他便也不由站到了和張世華相對立的一側。
而場上這些個巡檢司出身的將官們見此,便也各自從口袋中取出一個銅板來。
畢竟這可是他們踢蹴鞠分隊的老規矩了,巡檢司出身的這些個將官們對這一點就沒有不知道的。要不然現在這群已經富有起來的家夥,平常出門的時候,還真不會往自己兜裏揣銅板。
不得不說,朝天擲銅板看正反的分隊方法相對而言還是很公平的。
很輕鬆的在場的三十一人便也各自分好的隊伍。而且這個隊伍分的,還正好是張世華這邊十五人,張世輝那邊十六人。不過這其中,石十三和張明通兩個人,卻都是分到了張世輝的白隊之中。
隊伍分好了,衣服上自然也要做出一些區分來。黑隊的包括張世華在內,身上穿著的都是黑衣軍統一製式冬裝棉衣。
當然了,像黑衣軍的冬裝棉衣,雖然都是統一製式的,但各級將士的衣服也是有著區分的。
普通的士卒衣服就是純黑色,而到了什長一級,領口和袖口上便帶著一圈白邊;而再向上的排長一級,領口和袖口上便帶著一圈綠邊;再向上的正副百戶一級,領口和袖口便就是藍邊;再上的正副千戶,領口和袖口便就是紅邊;再上的正副萬戶一級,領口和袖口便就是紫色的邊紋。
而至於張世華這個黑衣軍總元帥,他身上穿的這一身黑衣軍軍服,領口和袖口便就是明黃色的邊紋了。
所以從這一點上也能看的出,在好幾個月前,設計出這樣的軍服的時候,張世華在心底就已經隱隱有了問鼎至尊之位的野心了。不過對於這種野心張世華卻掩飾的很好,以至於有些時候連他自己都騙了。
好了,話再說回來。因為身上穿的乃是黑衣軍的製式軍裝。所以張世華所在的黑隊,是不需要在衣服上做什麽來區分的。
而至於張世輝的白隊,在這個時候他們當然也不可能去換上一身白衣服。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隻是拿出了一個白布條,然後將其綁在了自己的手臂上,以用作和張世華的黑隊進行區分。
故而就這般,在隊伍分好,除張世華和張世輝這兩個隊長在內的所有人有以剪刀石頭布的方法,選出來上場的和替補的人員之後。
時隔近兩年的時間,張世華和巡檢司這些個永遠都不可能在湊齊的兄弟,也不由再度在蹴鞠場上一起踢起了蹴鞠。
老周你快點,擋住他,擋住他!”“主公這邊,把球傳給我,把球傳給我!”
王十九你護好球門,別讓他進球,別……哎!”
呦吼!黑隊進球,一比零!”球場上的眾人一起歡呼著,仿佛時間又回到了兩年前一樣。
……
休閑和歡快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所以不過眨眼間的功夫,時間也不由到了至正十三年元月二十日。
到這天,長達一個月之久的封印假期也終於結束。所屬黑衣軍的將官們,也不由再度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而恰恰也就在這個時候,一道政策,卻也不由從襄陽城,以最快的速度下達到了荊門州、安陸府、峽州路、沔陽府、中興路這些個人口密度大,在這個時代絕對算的上是地狹人稠的地區。
準許百姓自願報名,但凡自願來到襄陽和南陽地區生活的百姓,盤纏官付,男丁可獲得口田十五畝,女丁可獲得口田十畝,並頭兩年隻征半稅。”中興路,江陵城,身兼知府的張烈文念著下達下來的這道政策,也不由不住的點頭。
很好啊,有了這樣的政策不但可以彌補財政上的短缺,更加可以讓咱們這邊的沒有土地的流民百姓有地耕、有飯吃。這真的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政策啊!”
點著頭,無比感慨的說完這樣的話之後,張烈文便也不由招手叫來了一名文吏,並對著那文吏吩咐道:“快,你現在立即將這上麵的內容全部抄寫到文書上,然後再將文書給我送到咱中興路每一個縣城中去。”
還有,記得在文書中囑咐他們,一定要第一時間讓境內的百姓們知道這件事。你明白了嗎?”
是,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辦。”聽到張烈文這樣的吩咐,這人也不由忙答應道。
而張烈文見此,擺了擺手,便也不由讓他退下了去。
……
都來看都來看了,上麵下達新政策了。”不過就區區兩個時辰的時間,作為附郭知縣且還是降官的江陵知縣梁凱,也不由在接到命令後,便在第一時間將這道命令執行了下去。
所以早上的時候作為江陵知府的張烈文才接到消息,到了晌午的時候,江陵城中那些個裏正坊長之類的,便也就一個個敲鑼打鼓的開始為黑衣軍宣揚這中的政策。
鄉親們,都過來了,平章大人給咱們下達好政策嘍。”城內的一處街道胡同中,一名裏正不由敲著鑼,這般高聲叫喊。
裏正,怎麽了,什麽政策啊,您快給說說啊?”街坊胡同中的百姓見裏正這樣,自也不由紛紛疑惑的發問。
而那裏正見此,哈哈一笑,便也不由放下手中的鑼,對著這些人高聲解釋道:“是這樣的,襄陽和南陽這兩個地方地廣人稀,這兩年兵災又鬧的特別厲害。因而現在的襄陽和南陽,到處都是沒有人耕種的土地。”
所以平章大人就決定了,隻要是有人自願搬到襄陽和南陽,那麽男丁便可獲得口田十五畝,女丁便可獲得口田十畝。而且不但由官府來報銷你們的盤纏,帶你們走。甚至就連頭兩年的糧稅,也比平常的時候要少征一半。”
一個男丁十五畝地,女丁十畝地。真的這麽好嗎?”聽到這樣的話,周遭百姓先是竊竊私語,最後卻是不由的發出了一聲質疑。
不過聽到這樣的質疑,這裏正卻也是絲毫不著惱。在這個時候,這個脾氣還算好的裏正,依舊是耐心的說道:“那是當然了。你們要想一想,說這話的那可是咱黑衣軍的張元帥。”
咱張元帥對咱們這些個老百姓,那有過說話不算話的時候嗎?所以呀,你們就放心好了。這個消息絕對是真的,隻要你們去了。田地一定是不會少得了你們的。”
怎麽,想一想,你們有願意去的嗎。如果有願意去的,那就告訴我,我馬上去官府給你們報個道。我聽說這個事還是有名額的,要是報道晚了,人夠了那可就不行了。”
裏正,既然如此,那我呂甘願意去。我家就我自己一個窮光蛋,沒有什麽舍不得的,我願意報名。”眼中盡是希望的呂甘高舉著手,對著那裏正如此說道。
對此,那裏正微笑著,自也不由那筆記下了呂甘的名字。
而此時此刻,這樣的一幕在現在的江陵城中,卻也是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