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好的廣告
字數:3278 加入書籤
與約翰簡單聊了一會兒,摩根中將就彬彬有禮地告辭離開了。他一走,傑羅就拽著約翰的胳膊小聲問道,“你跟那個英國佬很熟嗎?”
剛才約翰與摩根的閑聊的時候,傑羅一直懷疑他倆是老相識。因為按照軍銜對等的軍方外事準則,一個上校見到外軍的高級將領,不立正敬禮也就算了(“奧古斯塔號”上高級軍官太多,私下場合一般不要求行禮),最起碼的禮貌和尊敬還是要有的。
哪有像約翰這樣的,不但主動跟人家搭訕,交談時語氣、用詞也很隨便,擺明是把自己放在了和摩根平等的位置上。如果他和摩根不是老熟人的話,對方完全沒有必要對一個小上校這麽客氣。
“不算太熟。也就是這次開會才認識的。”約翰掙開了傑羅的手,“不過會下和他聊過幾次。摩根這個人還不錯,身上沒有那種貴族的傲氣。”
“嘖嘖,總統顧問就是不一樣。”傑羅半是調侃半是羨慕地說道。在他看來,摩根中將肯定是看在約翰是羅斯福陸軍顧問的份上,才會無視軍銜的差距,屈尊與其結交。
“跟這個沒關係,是弗裏曼上將牽的線。”約翰矢口否認道。
“威爾弗裏德-弗裏曼上將?”傑羅更詫異了,“你跟他?”
摩根中將不過是英國陸軍司令部的一名高級參謀(戰爭初期,摩根曾在皇家陸軍第一裝甲師擔任一個作戰群的指揮官,敦刻爾克後一直在陸軍司令部任職,1942年10月才下放擔任皇家陸軍第1軍軍長),約翰能和他結交,傑羅還不算太吃驚。
弗裏曼上將可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二號人物,是在他們頭上那層和馬歇爾、斯塔克、阿諾德、迪爾、龐德一起陪羅斯福、丘吉爾開會的頂級軍方大佬。約翰怎麽會和他有交情呢?
“39年,他率領采購委員會代表團來美國采購軍火的時候我們就認識了。”約翰知道不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的話,傑羅回去不知道會怎麽胡猜呢,“你也知道他除了皇家空軍副總參謀長,在政府裏也有個職務——飛機生產部部長。所有和飛機研發、生產、采購有關的事都歸他管。”
“我想起來了,他們拿到的那幾批援助飛機裏有不少是你那個飛機公司生產的,對吧?”傑羅恍然大悟地說道。
“39年的時候他們就訂購了一批,再加上後來租借法案給的,總共1000來架吧。”約翰不無得意地說道。
在目前美國所有飛機製造廠商裏,-51“野馬”戰鬥機和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這兩款拳頭產品(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休斯飛機的h1和d2入役後,我就不起新名字了。大家可以將h1戰鬥機和d2轟炸機看做是曆史上p-51和b-24的加強版)在英國、芬蘭、菲律賓、中國等地都大受歡迎,就連蘇聯人在資產解凍後都搶購了200多架。
“大前天,皇家空軍對科隆的空襲你知道吧,他們用的就是我們公司的飛機。弗裏曼上將特意把我找去表示了感謝,當時摩根中將也在。”
皇家空軍對科隆的空襲,這可是這兩天船上的大新聞,傑羅當然不可能不知道。就在大西洋會議開始前一天,英國皇家空軍4個中隊的56架b-24轟炸機在30餘架p-51戰鬥機的護航下,大白天深入德國防空圈150英裏,成功對科隆進行了大規模轟炸。
與曆史上,54架“布倫海姆”損失近半,隻點著了兩座發電廠的煤料堆不同,這一次諾曼-波特姆利少將的行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除了摧毀發電廠、鐵路樞紐、坦克工廠等重點目標,還對科隆的工業區進行了無差別轟炸。並且56架“解放者”無一損失,隻有8架受了輕傷。
這次的空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b-24的性能遠超“布倫海姆”,光載彈量就高了3倍有餘、航速、裝甲、火力更是不能同日而語,而且還配備了先進的投彈瞄準器,轟炸成功率高出一大截。
其次是因為有了p-51戰鬥機的護航。前世,襲擊科隆的“布倫海姆”雖然也有戰鬥機護航。但由於航程的原因,護航戰鬥機在安特衛普上空就返航了。也就是說,那些“布倫海姆”轟炸機幾乎是在獨自深入德國防禦係統150英裏後,對科隆電站進行的抵近攻擊,所以才會遭受那麽大的損失。
不管怎麽樣,這次皇家空軍在大白天對德國工業重鎮科隆進行的大規模轟炸,不僅實現了“嚴重打擊了德國民眾特別是產業工人的士氣”的預定目標,也為“大西洋會議”的召開送上了一份厚禮。
消息通過大西洋底的電報係統傳到“威爾士親王號”上後,丘吉爾甚至親自向羅斯福通報了這個勝利的消息。弗裏曼上將也特意找到約翰,對他表示了感謝,並希望休斯飛機能夠盡快交付更多的“野馬”和“解放者”。
對於約翰來說,這次空襲等於變相給休斯飛機公司打了一個大廣告。沒有什麽比戰場上的真實成績更能完美體現休斯飛機公司產品性能的了。
再加上丘吉爾和一眾英國軍政高層主動來給他做宣傳,“野馬”和“解放者”的名氣立刻大增,儼然已經成為了一代名機。約翰相信,休斯飛機公司的訂單很快就會迎來新一輪的飛漲。也許,搶得了先機的“解放者”能一舉將波音的“空中堡壘”幹趴下也說不定。
此外,這件事還產生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那就是讓約翰與摩根中將之間有了交集。
這段時間,頗具戰略眼光的摩根已經在著手製定反攻歐洲大陸的所謂“圍殲”計劃了,原本,出身裝甲部隊的他,最先注重的是對裝甲部隊的使用。他認為,對歐洲大陸的進攻“並不需要動用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的龐大兵力。依靠具有強大打擊和突進能力的裝甲部隊,就有可能迅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對於戰略轟炸的作用,摩根雖然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認識,但並不是很清晰。這次對科隆的轟炸(這次空襲不是單純針對軍事目標,而是以打擊德國產業工人士氣為目的對科隆工業區的無差別轟炸,已經初步具備了戰略轟炸的特征),給了他不少的啟發。
在弗裏曼上將那裏,約翰又一時興起,忍不住把後世李梅將軍對德國、日本大城市進行戰略轟炸的那些套路搬了出來,一下子就引起了摩根中將的注意,認為這會是對“圍殲”計劃的有力補充。
之後,摩根私下找約翰溝通了多次。兩個人在戰略轟炸問題上產生了不少共同語言,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約翰甚至覺得,以後摩根在製定“霸王計劃”的時候,如果不把他的名字加上,都對不起他透露出的那些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