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A+A-
因為知曉曆史上的孫承宗是自殺殉國的結局,朱由校也就沒有把他同其他東林黨官員一樣緝拿進大牢。
但為了彰顯自己的帝王威嚴,還是將他軟禁在家中,暫停一切職務。
因此,孫承宗的家門前到現在也還站著兩排東廠番子,等朱由校來到他家門前時,就恰巧看見這一幕,便笑問道:“孫先生,鎖在深院裏的感覺不好受吧。”
“還好,王公公親自給罪臣了派好幾條看門狗,至少無性命之憂。”
目睹無數朝中同僚好友被害,孫承宗自然不敢對朱由校有半點怨言,但卻不妨礙他對朱由校的打手王承恩進行明嘲暗諷。
朱由校倒也樂得見這兩人鬥嘴,要是內臣與外臣相契合對他這個獨裁帝王而言反而是一種不好的現象。
自己的祖父萬曆皇帝之所以對張居正的報複那麽重,何嚐沒有張居正和馮保聯合壓製了他皇權的因素。
“那你得感謝感謝他”,朱由校也不由得插科打諢了一句,見這孫承宗堂堂大學士,官居一品,但宅邸卻不過是一小小的二進院子,院子天井旁的花園地都被開辟成了菜地,還養了雞鴨,走進屋內一看,也就一老婦在裏麵織布,心裏倒也對孫承宗多了幾分好感。
那老婦見朱由校等人進來,便忙要起身行禮。
朱由校忙製止了她的大禮,問孫承宗:“這位是?”
“賤內何氏”,孫承宗說回了一句,朱由校忙道:“原來是師母”,便也欠了欠身,張嫣也跟著上來行禮,吩咐隨身侍女去將禮物拿來。
一時進了孫承宗的書房,朱由校才擺出帝王的架子來,一口吹著熱茶,冷聲問道:”孫承宗,你可知罪?“
“罪臣知罪,害陛下陷於危境,罪當萬死!”孫承宗忙起身朝朱由校作揖,並將一直擺放在大桌上的烏紗帽端到了朱由校麵前。
“戴上吧,朕不是暴君,不到萬不得已,朕是不會將自己的老師治死罪的”。
朱由校說著就親自起身,將孫承宗手裏的烏紗帽接過來戴在了孫承宗的頭上,見他滿鬢盡染白霜,便歎道:
“先生老啦,一時不察,被下麵的人蠱惑也是情有可原,這中樞內閣,你是不能再待了,如今秦晉隴三地旱情頗重,當地官員數次來報,潼關之內都滿是流民,再加上邊鎮文臣武將克扣軍餉甚為嚴重,致使發生無數士兵嘩變;
所以,朕想讓先生您掛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銜,總製三邊軍糧與響銀,一是賑濟災民,收攏流民,二是安撫士兵,懲治不法官吏;以先生之威望定能替朕安撫三地,使朕無後顧之憂,三地軍民無衣食指愁,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從內閣大學士降調為三邊總製,孫承宗心裏倒也沒什麽不滿,他也寧願統兵一方,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因而,還沒等朱由校繼續勸,他就直接躬身道:“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由校忙握起他的手:“如此甚好,如今朝廷最大之隱患莫過於這三地軍民之安穩,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就全靠先生您了,先生去後不必手軟,上至巡撫,下至兵卒百姓,若有通敵賣給,違法亂紀,皆可先斬後奏,另外先生也不必怕花錢,該賑濟的就全力賑濟,該修繕的就花錢去修,還有,先生應當特別注意李自成、張獻忠二人,還有李過、劉敏宗等,若能安撫盡量安撫,若不能可直接除掉,到時候朕會派東廠的人協助您。”
李自成?張獻忠?
孫承宗自然不知道這兩人將會對明王朝的江山安穩造成巨大的破壞,見朱由校專門提及這幾人,心中自然是感到驚訝,但他也沒多問。
在朱由校眼裏,孫承宗在明末諸名臣中花錢算是一流的,他一手創建的關寧鐵騎到現在都還每年吞噬著國庫七.八百萬兩,其次造工程二流,一道關錦防線倒也起了不少抵禦韃子的作用,而所謂的軍事戰略就隻能算是三流了,步步為營,處處修炮台城堡,的確能蠶食後金,但孫承宗卻完全忽略了大明的財政,隻怕後金還沒蠶食掉,大明朝就被他給拖垮掉。
所以朱由校是不會讓孫承宗督師薊遼的,即便自己現在通過抄沒東林黨和晉商得了不少錢,但也禁不起他花。
但賑濟秦晉隴三地百姓的事就不一樣了,賑災從來就不是一件能省錢的事,而且必須的花錢,隻要能讓老百姓不造反,對於大明王朝而言,即便是花掉國庫一半都沒問題。
如今讓孫承宗這個善於花錢的去負責賑災與軍餉拖欠事宜,無疑是最合適的,更何況這孫承宗還是清官。
次日一早,朱由校就指示內閣司禮監明文下旨,任孫承宗為三邊總製,掛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銜,賜尚方寶劍,同時,朱由校大方的撥給了他三百萬兩白銀和十萬石糧草。
為了不讓崇禎二年的農民起義發生,朱由校不得不給足錢糧。
他甚至直接在聖旨裏嚴令孫承宗,若如五年之內,秦晉之地有百姓反,則他孫承宗必為首犯,直接處斬!
這樣一來,孫承宗自然是有了不小的壓力,一拿到聖旨就立即出京奔赴潼關,同時他還將戶部和工部曆年關於秦晉三地戶籍黃冊和田地魚鱗冊都要了去,仔仔細細的研究對策。
雖然,孫承宗這一次出京不是漢之衛青霍去病領兵出征那麽氣壯山河,但在朱由校眼裏,他卻承載了大明未來十七年的成與敗。
東林黨已經完全覆滅,八大晉商也已全部鏟除,如今秦晉兩地的流民也派了人去安撫,也就遼東的後金還存在威脅。
滿清韃子從崇禎三年開始的數度扣關劫掠,給大明王朝造成的創傷絕對不小於李自成和張獻忠,自己的弟弟朱由檢雖然急功近利了些,但若是在即將剿滅流寇之際沒有滿清橫插一腳的話,未必不能讓大明再堅挺幾年。
曆史的結局就是由這樣無數個偶然的因素組合而成,朱由校的蝴蝶效應讓無數個偶然因素發生了改變,或許曆史會是另一番結局。
但是更好,還是更糟糕,帝國的掌舵者朱由校也不知道。
站在朱紅色宮牆下的他也隻能抬頭問蒼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