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李崇義討教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雖然武媚這麽說,高陽心中清楚到頭來還不是顧青給自己的兒子擺平一切,隻不過先讓顧曉練手如今顧曉是顧家的嫡長子也是要繼承顧家如此龐大的家業,顧青對顧曉是最照顧的,還有就是顧雪,顧青與武媚的第二個兒子,顧雪很多時候都會孫思邈識別草藥,而且孫思邈也說過顧雪有學醫的天賦。
顧令也就是自己和顧青的孩子,將來要成為書院的主人,這是自己父皇的安排,看似每個孩子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方向,高陽心中還是很擔憂。
看到高陽的表情,武媚低聲問著:“怎麽了?”
“就是想著顧令以後若是不想要成為書院的主人怎麽辦。”高陽低聲說道。
“沒關係,顧令現在也還小,連話都說不清呢,以後的他們的路誰知道呢。”武媚笑著說道:“縱使如今百般擔憂又有何用,不如放心下來,辦法總是比問題多的。”
第二日,錢莊上下遲遲沒有見到顧家的人來錢莊,連一個下人都沒有。
“怎麽回事,顧家是不管錢莊了嗎?”錢莊的幾個掌櫃的紛紛都慌了神。
李崇義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勁,交待其他幾個掌櫃的接著做事,自己一個人離開長安,一路來到顧家。
顧家比自己想像裏小了不少,原本以為富可敵國的顧青有著如此家業,府邸也應該很大,不過到了這裏一看顧家府邸也就一般權貴人家的大小。
“在下錢莊掌櫃李崇義,前來拜會顧候爺。”李崇義對站在顧家門前的門房躬身說道。
“家主如今不在家。”門房麵無表情說道。
“敢問顧夫人可在?”李崇義再次問道。
顧雪跟著孫思邈采草藥回來就撞見了李崇義,放下背上的竹簍問著說道:“你找我爹娘有什麽事嗎?”
聽聞話語,李崇義轉頭看去就見到了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和一個孩子,說是爹娘,那這個孩子就應該是顧青的孩子,在看看這個老人,連忙行禮說道:“想必這位便是孫神醫吧。”
“神醫倒是說不上。”孫思邈連忙擺手說道:“你若是要找顧青的話,此刻他不在家,應該去工廠了,最近工廠有不少的事情,你可以去那兒看看,家裏就不請你進去坐了。”
孫思邈帶著顧雪回到家中。
說是拒人於千裏之外,孫思邈跟本不想李崇義進入家門,顧青有多少的朋友孫思邈是知道的,就連許敬宗和李義府自己都認識,莫名一個不認識的人還是不好請入家中。
“師公爺爺,那人是誰呀。”顧雪吃力地把竹筐中的草藥全部倒出來。
“如果是陌生人來找你父親,無非就兩種人,一種是有求你父親的人,一種是得罪你父親前來賠罪的人。”孫思邈把草藥一株株擺開說道:“有些人沒必要進我們顧家的家門,如今的顧家不是以前的顧家了。”
“哦!”顧雪若有所思地點頭。
李崇義離開顧家的家門,朝中村子的後山的而去,整個村子最大的建築物除了書院就是那座工廠了。
此刻的顧青正在工廠裏,張傑正在說著情況,“如今車子已經在外麵開了三天三夜了,到現在為止沒有出現什麽意外,其實一開始我們就試了很多次了,如今還要接著試嗎?”
知道張傑心中著急想要趕緊批量來造車子,顧青低聲對張傑說道:“不要著急,如果以後造出來的車子三天兩頭出問題,對我們來說會有數不盡的麻煩,不如多試驗一段時間,等到完全沒有問題之後才可以批量製造,你也不要著急。”
張傑隻好點頭,其實工廠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顧青接著說道:“我也知道你在著急什麽,當初造車子留下來的鐵匠,他們每日的工錢都非常高,如果這些人不好好利用,對我們來說他們一天不產生利益對我們來說就虧損一天。”
“我擔心的就是這個。”張傑接著說道:“到時候工廠的賬目就不好看了。”
“沒關係,這些鐵匠能夠把車子造出來,就算我花再多錢我都會把他們留住。”顧青接著說道:“我已經和工部的閻立德說了,如今也收到消息武德殿要修繕,先把武德殿的金剛石拿過來,之後我們就以後了可以切割玻璃的辦法,還有就是這段時間,多做香水,除卻一切的平穩收支,現如今香水可以讓我們大賺一筆。”
“我知道了。”張傑接著說道。
一個工廠的看守來到辦公室稟報道:“候爺,有一個叫做李崇義的人求見,他說他是從錢莊來的。”
“我去見見他。”顧青轉頭對張傑說道:“切莫著急,隻要我們穩住,工廠的收益會一日更比一日高。”
“明白了。”張傑無奈說道。
張傑留在工廠這麽多年,一個工廠從小到如今的這麽龐大,這些年張傑都是一路見證過來的,其實很多事情自己都不懂,很多時候就是選擇相信顧青,有些事情隻要按著顧青的計劃來辦,往往就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就像是當初的香皂。
來到工廠外,顧青就見到了李崇義,“你就是李孝恭的兒子。”
“見過顧候爺。”李崇義躬身說道。
“別對我這麽拘禮,你家是王侯,你爹是河間郡王,我不過是個小小的縣候。”顧青笑著說道:“有什麽事情,我們邊走邊說。”
“好。”李崇義跟上顧青的腳步說道:“其實錢莊的事情,在下對顧家並沒有惡意。”
“李孝恭是一個精明的人,你來錢莊的時候,你父親就沒有警告過你。”顧青對李崇義說道。
“警告過。”李崇義低聲說道:“聽到父親的警告,我猶豫過也權衡國,回到長安之後我父親指著罵我,說我從小到大就知道聽命行事,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
李崇義長歎一口氣,“幾年不來長安了,這長安的變化讓我很陌生,這裏的一切都變得太快太快了,轉眼間的十年,李淵去世了,李世民退位了,李承乾登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