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字數:4967   加入書籤

A+A-


    騎著自行車,沿著熟悉的路,郭敏馬不停蹄的回家。

    為了讓她離學校近點兒,爺爺奶奶特意將房子買在了小學的後麵,房價多少她不知道,不過有一點,這裏很舊!

    直到16年,這裏還是水泥路,路燈就更別說了,稀稀拉拉,時好時壞,亮度還不夠。

    一路從光明走到黑暗。

    剛到巷口,遠遠的,就見不遠處薑黃色的燈光下站著個佝僂的身影,隔得很遠,隻能看到他模糊的身影,夜寒露重,那個身影不斷地在燈與影的交錯下來回走動。

    是爺爺!

    前世,她很怕黑,再加上沒有人和她同路,每到這條小巷的時候都會覺得害怕,爺爺知道後就不管春夏秋冬都會出來接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那次,是有一年冬天,天氣實在太冷了,她又是天生怕冷的,為了禦寒,她隻好在沿途的商店裏取暖。

    她記得,那次她總共停了三次。

    但就因為這三次的停留,爺爺在寒風中多站了十分鍾。

    從那天起,她沒讓爺爺再出來,可是爺爺因為愛他,還是照舊每天出來接她,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爺爺。”

    咬著牙,郭敏努力不讓爺爺聽見自己的哭腔。

    “佳貓?”

    爺爺聲音中帶著欣喜,好像每次他見到自己都會格外的開心。

    郭敏緊登了幾步,來到爺爺身邊,跳下車子和他並行,“你多會兒出來的?這麽冷,咋不多穿點兒。”

    爺爺服了服身上的大外套,“剛才我看見有個小閨女走過去,我還以為是你,後來才看見不是你,你冷了?你冷你就先回哇。”

    “不冷,我是怕你冷。”

    “我出來穿褂子的,哪冷了。”

    “爺爺。”

    “嗯?”

    “你以後不用出來了,這麽冷。”

    爺爺寵溺的摸著郭敏的頭,“爺爺是掐著點兒出來的,出來也不大一會兒。”

    可是我已經不怕黑了!

    從你離開的那天開始,我忽然不怕黑,不怕鬼,不怕棺材,不怕花圈,不怕死人,不怕殯儀車,不怕牛鬼蛇神。

    那些父親帶給我的種種,那些因為母親執意要看恐怖片而給我帶來的種種,從你離開的那天起,我都不怕了。

    你知道嗎爺爺。

    我真的再也不怕了!

    這是你給我最後的疼愛,我收下了,所以,我不怕了!

    ……

    皎潔的月光下,狹窄的小巷子裏,一老一少攙扶著緩緩向前走著,誰也沒看到,那個一手扶著車子,一手攙扶著老人的少女咬著牙,任由淚水在臉上肆意……

    一夜無話。

    第二天,郭敏早早的起來。

    和昨天一樣,給爺爺奶奶熬了粥,吃了早餐,利用短暫的時間吧前天剩下的菜做了簡單處理,這才去了學校。

    班裏沒幾個人。

    郭敏拿出書開始複習英語。

    因為前世的原因,英語這塊兒短板一直沒被補起來,T縣又不是什麽一線城市下的縣城,英語也是從三年級才開始學的。

    可以說,英語絕對是郭敏現在的攔路虎,而最大的敵人,就是單詞!

    這東西不像是其他科目,憑借著前世的經驗就能省時省力,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記住和沒記住就是個分水嶺。

    “art”

    “abacus”

    “ability”

    ……

    一頁。

    兩頁。

    三頁。

    不到五分鍾,整個單詞表都被郭敏過了一遍,換做從前,把單詞表過了以後,接下來她就會從頭開始死記硬背。

    但現在的郭敏早已經是經曆過四年大學的人,豈會那麽傻,拿出記號筆,把不會的單詞畫出來,這才開始背。

    “郭敏。”

    剛背沒兩個單詞,就聽身後有人叫自己。

    回頭,是陶國安。

    陶國安坐在座位上和齊燁說了兩句,最後才後排走過來。

    早自習還沒開始,同學大部分還沒來,陶國安直接趴在了郭敏身後烏塔塔的桌子上,“郭敏,你家開了飯館兒?”

    郭敏點點頭,“嗯,怎麽了?”

    “管送不?”

    郭敏笑了,“你要定啊?”

    陶國安看了眼身後的齊燁,賊兮兮的笑著問,“你們家的飯,是不是你親手做的?”

    淡淡的笑了笑,郭敏把目光放在了後排的齊燁身上。

    果然,齊燁坐不住了,隻見他直接從座位上站起走過來,伸手推在了陶國安頭上,“你瞎說甚了,訂飯就訂,不訂就回來,老子不等你。”

    陶國安被推老實了,丟下二十塊錢,“我也要一份。”

    郭敏拿起錢,“要什麽?”

    “隨便。”

    丟下兩個字,陶國安就嘻嘻笑著追著齊燁,一路上兩個人打打鬧鬧的走到了座位上。

    時不時,陶國安還要回頭看看郭敏。

    前世,齊燁就是這樣,總讓別人給她暗示,讓她以為他是喜歡自己的,所以才會心猿意馬,所以才會迷失。

    悵然歎了口氣,郭敏已經懶得理會他們。

    上課下課。

    又是一個上午。

    初中的課程整體來說都不是很難,一上午,郭敏除了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趕資料外,整個人就像是老僧入定,不聽不看不理會。

    中午放學。

    郭敏照常回家。

    奶奶的飯菜已經做好了,吃了飯,洗了碗,郭敏又開始準備外賣了,洗菜、切菜、炒菜。

    很快,郭敏就做好了五份外賣。

    正當她做第六份的時候,正在午休的奶奶出來了,奶奶一出來就緊張地問,“佳貓,你做甚了?是不是給同學拿飯了?”

    郭敏還在炒菜,“不是,他們給了錢的。”

    “給了多少錢?”

    “五塊。”

    “五塊?”奶奶指著灶台上滿滿當當的一盤蛋炒飯驚呼,“這麽一大盤才給五塊?”

    “當然不是,這是十份兒的飯量。”

    看著奶奶心痛的樣子,郭敏啞然失笑,她在奶奶眼裏得多傻啊,才能把這麽一大份兒的蛋炒飯賣出白菜價?

    當然,這並不怪奶奶,奶奶之所以這麽吃驚,那完全是因為前世的她對金錢毫無概念。

    毫不誇張的說,直到初三的下半年,她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還生活著一群吃不飽穿不暖沒有家的人。

    這並不代表她多麽富裕,而是因為家人極盡所能的給了她最好的,以至於讓她以為全世界的底層大眾都這麽生活。

    爺爺也被奶奶驚動了,拄著拐杖出來,看到灶台上的外賣,一時間看的有點兒不知所措的指著灶台上的飯,“佳貓,你給人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