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亞美利哥歸來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A+A-




    1500年聖誕節前夕,亞美利哥終於率領探險船隊歸來。馬林非常開心,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歡迎亞美利哥的歸來,並且,立即履行承諾,冊封亞美利哥為世襲爵士,並賞賜了100尤格拉姆的耕地和莊園。

    亞美利哥此次記錄的航海數據非常詳細,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定位一次,以準確記錄航線。當然,因為前往加勒比海的航線哥倫布早就做過記載,亞美利哥隻是記錄下了具體的坐標。畢竟,哥倫布記載的航海日記,還沒有準確的緯度和經度的說法。而亞美利哥受到馬林的“點播”,還裝備上了阿達生產的六分儀,自然記錄起來更加方便。

    亞美利哥這次最主要的,就是記錄北美雙島到東弗裏斯蘭的橫跨大西洋的航線的問題。這條航線,其實從北美雙島去歐洲,是很方便的。因為,船舶完全可以順著北大西洋暖流航行。而且,航行途中,基本處於西風帶(北緯30度到60度)。所以,從北美雙島航行去東弗裏斯蘭,是一路順風順水。要不是亞美利哥特地減速,好詳細記錄坐標,他們早就回來了。

    但反過來,從東弗裏斯蘭去北美雙島,那就悲催無比了,簡直就是逆風逆水,艱難無比。所以,曆史上的“五月花號”於1620年9月6日從英國普利茅斯出發,在1620年11月21日才抵達科恩角,花了兩個半月。

    但是,第二年“五月花號”返航回英國時,於1621年4月5日出發,5月6日就返回英格蘭了,隻花了1個月零一天。

    所以,順風航行從北美去歐洲,花費的時間,連逆風從歐洲去北美的花費的時間的一半都不到。這就是風帆時代的重大特點——順風快、逆風慢。

    也因此,哥倫布在去美洲的時候,沒有直接向西,而是先帶著船隊向南,經過北緯30度線,先抵達加那利群島,進入東風帶。然後,繼續南下,順著加那利寒流,抵達北赤道暖流後,順著東風和向西流動的北赤道暖流,順風順水地一路向西。而返航的時候,則先從向風群島北段,向東北方向航行,抵達北緯30度北後,再順著西風返回西班牙。

    亞美利哥因為在北美雙島停留比較久,又在北美東海岸考察了一段時間。加上中途不住地放慢速度來測定坐標,所以,他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才從北美雙島返回東弗裏斯蘭。不過,現在有了他精確的記錄,下次航行,從北美雙島回歐洲,那就比較快了。

    對於亞美利哥記載的坐標和航線圖,被馬林列為了東弗裏斯蘭的最高機密之一,並讓亞美利哥發誓絕不透露,否則接受嚴厲的製裁。

    亞美利哥在歸航途中,還在紐芬蘭島和布雷頓角島做了停留,並登陸進行了考察,還畫了地圖。

    讓馬林吃驚的是,亞美利哥還在布雷頓角島的某個優良港灣登陸後,在離港灣一段距離的內陸,發現了煤礦……

    馬林通過亞美利哥繪畫的地圖,認出那是布雷頓角島,並指導,亞美利哥登陸的港灣,就是加拿大的悉尼……

    是的,加拿大的悉尼。前世馬林搜索百科時,搜索悉尼,結果冒出兩個悉尼來。所以,馬林對這個加拿大的悉尼印象深刻,也記住了布雷頓角島的地圖。

    亞美利哥找到的這個煤礦,顯然就是加拿大悉尼附近的煤礦(北悉尼附近的礦區,就在海邊)。嚴格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靠近海邊的煤礦,非常適合殖民者應用。而且,它是露天煤礦,開采很簡單。也因此,加拿大悉尼早在19世紀就成了鋼鐵中心。因為,當地煤炭多啊……

    馬林差點都忘了這茬,沒想到,亞美利哥偶爾經過布雷頓角島,不但發現了悉尼灣,還特麽發現了北悉尼的悉尼礦區(sydneymines,衛星地圖上很容易找到,51240的穀歌地圖)的煤炭,簡直就是驚喜。

    當然,馬林不是說想要把北悉尼的煤炭運回歐洲使用。那樣搞的話,成本太高了。畢竟,從北美運到歐洲,道路遙遠,成本很高。這個年代,可不是後世特大柴油動力的超級貨輪年代。帆船大小是遠不及後世的貨輪的,而船越大,運輸成本就越低。所以,運送煤炭回歐洲,並不經濟,還不如從英國進口了。

    但是,北美的煤炭,可以就地利用啊!

    利用來做什麽呢?造紙和造船!

    之前,馬林就想過使用北美的森林資源來造紙,使用原木作為紙漿來源。但是,這需要使用密封的高壓器皿,添加硫酸鈉或燒堿來猛火蒸煮。這樣一來,就需要很多燃料。

    原本,馬林是打算直接使用砍伐木材的邊角料(如枯樹枝、枯樹葉等)來作為燃料的。但是,枯枝敗葉的熱值不高,而煮紙漿需要猛火。所以,使用煤炭才是更好的選擇。

    如今,有了煤炭,自然是皆大歡喜。而且,有了煤炭,馬林還可以在造船過程中,使用煤炭爐子煮出的高溫蒸汽,去軟化木材,將其加工成船肋骨。

    總之,有了煤炭,燃料問題就不再是個問題了。至於那些砍樹剩下的枯枝敗葉還有樹皮什麽的,完全可以給老百姓拿去當柴火燒嘛。而工業生產,則都使用布雷頓角島出產的煤炭。

    說實在的,布雷頓角島有煤礦,簡直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基地。但是,它也有很大的缺陷。

    因為,布雷頓角島比較靠北,氣候比較冷。所以,這裏寒溫帶的針葉林比較多,闊葉林很少。

    而馬林最需要的橡樹,在布雷頓角島這種高緯度島上,雖然有,但占比很少。島上最多的,還是樺樹、鬆樹等針葉喬木。但樺樹、鬆樹等針葉喬木耐腐蝕性很差,不適合造船。

    所以,布雷頓角島雖然有煤礦,卻不適合作為造船基地。但是,針葉林的木材,用來造紙,卻是沒有任何問題。

    因此,思考再三後,馬林終於下定了決心——在布雷頓角島也開一個基地,主要用來采煤和造紙。當然,附近的土地也可以用來放羊。

    亞美利哥登島考察過,這裏印第安原住民很少,占領島嶼危險性很小……

    這也難怪,印第安土著畢竟是落後文明,還處於狩獵和原始農業階段。但是,布雷頓角島因為緯度高,不適合種植糧食。而因為冬季寒冷,狩獵也很麻煩。

    反正,這個年代的北美大陸地多人少,印第安人完全沒必要把自己陷死在這裏,完全可以南遷往南邊後世美國的地盤。畢竟,越往南,動物越多,也更適合種植莊稼。

    所以,占領布雷頓角島,是很方便的事情,不怕遭到印第安人的圍攻。不像在後世美國的海岸地區,因為氣候溫暖,土地肥沃,印第安人也多。英國佬17世紀在弗吉尼亞殖民的時候,就經常被印第安人圍城,導致餓死很多人。要不是印第安人攻不破堅固的城堡,英國殖民者早就被屠了不知多少遍了。

    決定了在格林納達、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殖民後,馬林開始寫報告,準備把這三處殖民點,上報給西班牙王室,以保證合法性。

    事實上,馬林也不願意給西班牙這個麵子。但是,西班牙獲得美洲,畢竟是教廷批準過的。要是不和西班牙王室打招呼就占據這三處地方,不但會招來教廷和西班牙的不滿,也會給歐洲其他國家開一個壞頭,會導致其他國家跟風。

    所以,馬林還是按照規矩,把這3個殖民點算作15個殖民地之一,上報給西班牙王室,以顯示合法性。

    而且,為了繼續拉攏哥倫布和亞美利哥兩位大航海家,馬林決定把北美雙島的名字,更換為兩位大航海家的名字。

    比如,南塔克特島,就被馬林命名為亞美利哥島。而馬薩葡萄園島,則被命名為哥倫布島。

    亞美利哥聽說了這個消息後,非常開心,特地跑過來謝恩。畢竟,這些大航海家,除了追求利益,名聲也是他們非常在乎的。

    把一個島嶼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那可是無上光榮的事情。要知道,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但島嶼的名稱卻可以永存。馬林此舉,簡直就是給二人揚名了。也就是哥倫布還在印度那邊的,要是知道有島嶼以自己名字命名,他也會非常開心的。

    至於格林納達和布雷頓角島,馬林則沒打算換名字。倒是有手下建議馬林把布雷頓角島命名為馬林島的,但馬林沒同意。倒不是他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馬林壓根就看不上這個破島。要命名,也得是把紐約等日後繁華的地帶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啊。布雷頓角島是個亞寒帶島嶼,農業搞不起來,所以注定火不起來。把自己的名字給這種島嶼命名,不白瞎了嗎?還是找個能發展起來的我地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