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平壤之戰

字數:1627   加入書籤

A+A-




    金庾信沒有想到唐軍的盛情竟然如此難卻,甚至都沒有給金庾信推辭的機會,蘇定方便就已經做出了決定,新羅軍繼續隨蘇定方北上高句麗,而唐軍則自水路剿殺倭軍。

    金庾信自己自然是不願唐軍出麵的,畢竟他也不知道唐軍打的是什麽心思,一旦到新羅駐軍後再不離開,那對整個新羅而言都是極大的威脅。

    不過唐軍也有自己出兵的理由,不止是因為金庾信所說的倭賊攻城,新羅軍已經應付不及的緣故,還因為唐軍和倭軍已經開戰,唐軍前往剿滅倭軍也是分所應當,新羅人若是不準唐軍剿滅倭軍,倒是有些勾結的意思了。

    熊津城這邊,一麵劉仁軌出兵新羅,一麵使人前往知會新羅王和金春秋,而與此同時,高句麗戰場已經打得火熱。

    百濟這邊,蘇定方已經大捷,不止滅了百濟,還全殲倭國四萬水師,將百濟徹底收入了大唐疆土,高句麗那邊同樣捷報頻傳。

    就在十日前,劉仁軌大破倭軍水師的時候,李績率領的唐軍主力也破了安市城,一戰殺敵兩萬餘人,而後又連破南蘇、木底等八城,再全據扶餘川,殲敵又三萬餘,而後揮師往南,直逼高句麗重鎮大行城而去。

    大行城已是大唐兵鋒所指,不容有失,就在李績破了安市城,兵逼大行城後,高句麗舉國震驚,高句麗實掌國政的權臣淵蓋蘇文當即下令大將豆方婁領軍五萬前往大行城鎮守。

    大行城背靠大行山,又相鄰鴨綠江,是高句麗國都平壤往北的第一重鎮,若是大行城丟了,平壤之前就再無險可守,所以淵蓋蘇文也視大行城極重,大行城本就有駐軍三萬,再加上豆方婁所率的五萬援軍,一個大行城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八萬。

    大行城有軍八萬,而李績麾下將士總計也不過才八萬,再除去留守各城的人馬,李績率領兵臨大行城下的不過五萬人馬。

    論人數,李績麾下是要少於高句麗軍的,但唐軍的戰力卻遠不是高句麗人能比的,李績麾下八萬人馬,既有關隴府兵,也有河北邊軍,多是善戰的勁卒。

    而豆方婁所率,五萬靺鞨兵,還有三萬臨時拚湊而來的高句麗士卒,多是臨時混編,拚拚湊湊而來的雜兵,隻是看著人數眾多,實際不過烏合之眾而已。

    高句麗如此布置,倒也不是因為輕視李績,而是因為已經別無他法,自打貞觀年末,李世民親征一戰以來,唐軍在遼東殲滅高句麗軍十餘萬,高句麗國中兵力便去了大半。

    再加上這些年間,安東都護薛仁貴受李恪之命,更是時常出兵襲擾高句麗邊境,鬧得整個高句麗上下不得安生,現在的高句麗厭戰情緒極重,已經實在是湊不出更多的兵力了,就是這些人都是硬拉上的戰場,所以李績隻以五萬人馬,便敢兵圍大行城。

    北麵,李績圍了大行城,南麵,蘇定方在滅了百濟後也如約北上,也兵逼浿水,使得高句麗不得不再調撥五萬大軍往浿水守城,如此一來,平壤城中的兵力便就空虛了。

    高句麗的主力十餘萬兵力被李績和蘇定方南北牽扯,空不出餘力,以致高句麗國都平壤城兵力空虛,全城尚不足兩萬兵力,這便給了薛仁貴趁虛而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