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吐蕃歸唐

字數:1662   加入書籤

A+A-




    貢日貢讚是吐蕃讚普,隨著他的歸降,大唐收降吐蕃群臣的事情變地容易了起來。

    李恪入主布達拉宮,將貢日貢讚羈押,以他的名義招降吐蕃群臣,維持邏些秩序,並撫慰百姓,在最短的時間內穩住了邏些的局勢。

    而在穩住邏些後,李恪又著貢日貢讚下令四如,舉城降唐。吐蕃國內各地番部,本就難敵唐軍,不過勉勵抵抗,如今又有了貢日貢讚的命令,除開極個別的地方猶在頑抗外,餘者盡皆望風而降。

    唐軍勢大,遠非吐蕃可比,而吐蕃國內也沒有能夠幫助吐蕃絕處逢生的人,所以剩下的幾處還是負隅頑抗的地方也不過是垂死掙紮,撐不了幾日。

    一個月後,隨著大勢所趨,唐軍將士已經掃平吐蕃全境,高原大國,藏南之地已經盡為大唐所有,納為唐土。

    隨著吐蕃全境歸唐,李恪禦駕西征一戰已經漸趨尾聲,剩下的就是如何治理戰後的吐蕃了。

    大戰已定,吐蕃國破,大唐四路大軍,三十餘萬人馬會師於邏些這座曾經的吐蕃國都。

    藏南之地新得,吐蕃百姓對唐軍的管製必然多有抵觸,所以唐軍必是要在吐蕃駐軍的。

    但駐軍是駐軍,如何駐軍,駐於何處,又以何人為帥,這就是有講究的了,尤其是主帥的人選定奪更是尤為重要。

    因為現在雖然吐蕃已定,但藏南的局勢並不好,所以此番駐於吐蕃的主帥必是要執掌重兵的,這個主帥不止要文武雙全,要能上馬治兵,下馬治民,還要是李恪絕對信得過的心腹。

    邏些城,布達拉宮。

    李恪正在會見他最是屬意的主帥人選,北路大軍主帥,涼州都督裴行儉。

    首先論及李恪的信任,裴行儉自然是不缺的,裴行儉是李恪的潛龍功臣,當初李恪還在太原為並州大都督時裴行儉便在李恪左右,跟隨李恪多年。

    至於能力,裴行儉就更是不缺了,裴行儉出自河東名門,少年優渥,文學於弘文館,武從蘇定方,文武雙全,也是大唐年輕一代中的翹楚。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裴行儉知道李恪的心思,他可以毫無遺漏地在這裏貫徹李恪的意誌,以此治理藏南。

    “藏南之地新得,上下不安,此地非心腹幹臣坐鎮朕不放心,朕和王相商議過了,欲在此設藏南上都護府,以你為第一任藏南都護,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持任,為任三載。”裴行儉是心腹,李恪也不拐彎抹角,上來便對裴行儉道。

    藏南都護府,位比安北都護府,俱為上都護府,都護官正三品,這個官位相比於裴行儉現任的涼州都督還要高上一級。

    通常來講,武臣官至都督後就是一個坎,對大多數人來說就算是坐到了頭,再想有晉升就很是不易了,但李恪的安排就算是幫裴行儉直接邁過了這個坎,往上推了關鍵的一步。

    而且這對於裴行儉來說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恪著裴行儉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持任藏南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