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作死就會死【求推薦票!第一更】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日娛之遊戲萬歲 !
    有夢想的人,與沒有夢想的鹹魚簡直就不是一個物種。
    而裏奇這樣有了理想的人,戰鬥力就更可怕了。
    為了遊戲的未來!
    為了明天!
    裏奇開始惡補起了該如何製作遊戲!
    原本他以為製作遊戲很簡單,但是當他開始學習之後,卻發現製作遊戲竟然非常的困難。
    製作遊戲,並不是說憑靈感,憑靈光乍現,憑借一個自認為非常好的創意,就能夠製作出來的。
    製作遊戲是一個非常係統性的工程。
    製作遊戲就像是工廠裏麵生產一個產品,雖說像他之前那樣,完成特定崗位的特定工作,根本就不需要了解整個體係。隻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麽就行。
    但是,那樣僅僅隻是能夠完成工作而已,那樣的工作完成的再多,想要自己製作也是癡人說夢。
    也不是說那樣作為一個崗位上一個螺絲釘的工作,是低端的下等的工作。
    如果不了解具體的工作,想要做遊戲也是不行。
    但是,擁有了基本的技能,還要有一個世界觀,一個方法論。在實際操作之上的精神作為指導。
    對於裏奇的學習,高橋覺得喜聞樂見。
    任何一個喜歡學習的人,都不會是壞人。
    哪怕是一個小偷,想要將別人兜裏的錢偷到自己的兜裏。也要去研究偷竊的方法,人性的弱點。
    甚至,還要學會怎樣當一個演員。在被偷竊者發現自己的東西沒了的時候,四處張望尋找的時候,發現這個偷竊的人,才是最不像小偷的人。
    商人雖然不違法的把別人的錢,挪到自己的口袋裏。但是合法的把錢挪到自己的口袋裏,有時候比偷竊更加的困難。
    而一款遊戲,要讓玩家覺得自然而然,要讓玩家覺得很有趣。遊戲製作者在這個過程中所要付出的努力,也異常的艱辛。
    或許無數個小時的嚐試之後,才能做出來讓玩家覺得很有靈氣的一個關卡。
    至於裏奇學習的教材,有一部分其實是萬戶北美給與他們合作的北美遊戲開發者翻譯的英文教材。
    不過,這套教材,實際上在北美遊戲製作者中間的評價並不是很高。
    倒不是說這套教材不好,事實上這套教材在曰本,在中國,對員工進行再教育,效果都很好。
    歸根到底,可能是北美這邊的遊戲製作者,適應不了曰本那樣的文化氛圍。
    雖然電子遊戲越來越像是好萊塢電影一樣,成為一個工業瓶。
    但是電子遊戲的文藝元素,還是占比很大的。
    因為他們天然排斥這套教材,所以教材雖然發到了他們的手上,雖然經過了精心的翻譯,但是他們卻並不願意讀。他們甚至有些天然的反感任何來自於曰本遊戲界的東西。
    他們甚至認為曰本的電子遊戲之所以賣的好,之所以比美洲人製作的電子遊戲玩的人多,是因為曰本人的運氣好。
    與其學習曰本人製作遊戲的方式方法,他們更願意自己走出一條新的路。
    不過,這也不能說不對。
    曰本的電子遊戲製作模式,適合的是人數較少情況下,製作比較小巧而精良的遊戲。
    而美國的遊戲製作者,往往莫名的喜歡追求一些“大場麵”。
    雖然現在的電子硬件水平,還不支撐起如此大的場麵。
    因為絕大部分的北美遊戲人製作的遊戲,都空有一種情懷,聽遊戲描述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是實際玩起來,卻並不好玩。
    不過,他們對此並不在意。
    雖然絕大部分遊戲製作人,隻是無腦的不在意。
    而有少數的遊戲製作人,則認為隨著硬件的發展,他們這種遊戲製作方式,終究會有爆發的一天。
    至於現在的遊戲銷量?
    能夠維持團隊運營下去就行了。
    而真實的情況,其實比他們想的還要好一些,北美遊戲製作人,製作的電子遊戲,這一兩年銷量其實比以往已經有很大的提高了。
    最耀眼的顯然是電子藝界,也就是ea的各種球類遊戲,簡直和萬戶的球類遊戲打的難舍難分,甚至有的時候,銷量還有所勝出。
    而除此之外,在電腦遊戲領域,基本上也都時非曰本人的天下。
    像是去年發售的《模擬城市》,這樣一款建設城市的遊戲,雖然很粗糙,就是一個又一個側快,但是卻讓玩家們覺得很好玩。
    而今年發售的《模擬人生》電腦版,更是從畫麵到玩法上,都進化到了另一個層麵。
    據說,製作《模擬城市》的開發者,看到《模擬人生》這款遊戲的時候,就覺得這款遊戲,才是他真的想開發的。
    他沉迷在了《模擬人生》當中,拿到遊戲才一周,遊玩時間就有了將近三百個小時。
    要知道,七天一共才三百多個小時啊!
    不說吃飯了!
    就連睡覺的時間,好像都壓縮到了極致。
    正在開發中的《模擬城市》,好像也因此出現了問題。
    現在他正在和出資方解釋,要知道《模擬城市》這款遊戲,從擁有創意到變成遊戲,足以用命運多踹來形容。
    就如《模擬人生》電腦版遇到的質疑一樣,《模擬城市》的遊戲製作出來後,向發行商投稿的時候,發行商也不覺得這是一款電子遊戲。
    大家玩電子遊戲求的是什麽?
    求得是爽快啊!
    打打殺殺,踢踢球,才是玩家們選擇,你弄個建造城市的遊戲幹什麽?
    難道玩家們,一個個都要當建築家?都要當市長?
    碰了無數次壁後,才終於獲得了發行,不過哪怕是獲得了發行。
    發行的數量也不是很多,雖說賺了些錢,有了一些口碑。不過,這些錢,這些口碑,也就是那樣。
    開發下一步作品的錢籌集不到,雖然最後找到了投資人,但是投資人的要求,卻非常的多。
    而如今《模擬城市》的主創,玩別的遊戲就玩了一周了。整個項目甚至都陷入了停擺。
    投資人覺得《模擬城市》這款遊戲不再值得投資,大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作死就會死,難道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