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聯想的變遷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日娛之遊戲萬歲 !
    複雜的生態環境造就了複雜的人,複雜的人又反饋於複雜的生態環境。
    中國異常複雜的電子遊戲玩家生態,造成的後果就是玩家對於電子遊戲愈加的珍惜。
    有幾個小孩子沒有在家長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將遊戲機拿出來玩過。
    甚至,還練就了聽樓道腳步,確定是誰。
    怎麽讓電視快速散熱。
    怎麽讓遊戲機穩壓器快速散熱的種種技能。
    在一次次遊擊戰中,年輕的玩家們的接觸的遊戲。
    這些珍貴的記憶,哪怕在未來並沒有讓他們成為程序員,或者是電子遊戲行業從業人員的一員,但是也在他們回味的時候覺得頗有趣味。
    在美國以矽穀為首開始進入互聯網泡沫的時代,中國的計算機相關企業才剛剛開始起步。
    最先出現在大眾眼前的應該是以中科院為基地,以中關村為基礎孵化出來的企業聯想。
    這家企業在最開始的時候,由數位國內計算機技術的大拿提供技術支持。
    最開始推出的品牌機,價格不貴,性能又還不錯。
    大量零散用戶購買的同時,又拿到了大量政府、學校的訂單。
    如此順利的發展,自然讓聯想迅速的崛起。
    甚至,聯想還曾經有過對於操作係統的野望。
    這時候,以萬戶和微軟為首的視窗操作係統才開始普及。
    此時的聯想,也許是工程師思維作祟。
    他們並沒有搞視窗操作係統,而是搞了一個更加先進更加未來的操作互動方式。
    簡單來說,他們的想法是將電腦比喻成一個房子。
    房子裏有各種各樣的東西,例如地上有一本書,打開就是漢英詞典。
    比如,桌上有一個桌遊,點開就是一款遊戲。
    所有的軟件都以這種實體的形勢反應出來。
    相比於視窗操作係統這種二維的圖像,好像這種偽三維的圖像,更加容易讓人理解和學習呢。
    的確,這個操作係統隨機附贈,剛一推出確實讓許多電腦使用者感到驚奇。
    這驚奇對於這些小白們來說,甚至不弱於從單純的輸入指令到進入到視窗圖標這種二維的變化。
    不過,隨後出現的一些事情就比較尷尬了。
    除了聯想自己出品的軟件,以及聯想適配的軟件,其餘的軟件與這個電腦之家的生態係統並不兼容。
    視窗係統還好,繪製一個圖標就可以。
    進入操作界麵也依舊是二維的,很直觀方便沒有什麽需要轉換的地方。
    但是,電腦專家的桌麵是一種偽三維的狀態,但是進入到軟件當中卻又變成了二維的狀態。
    這就不是很友好了。
    每一次打開一個軟件,對於使用者來說,就相當於從一種狀態,切換到另一種狀態。
    不過,聯想也在發生著變革。
    或許是因為有關部門的錢太好賺了,聯想針對自己的所有電腦,來了一次大提價。
    要知道,幾乎所有的商品,在國內交易的時候,都會有百分十幾的稅。
    而這個稅率,在有關部門采購的時候,會回退給相應的企業的。
    也就是說,一個市麵上賣七千塊錢的電腦,政府實際夠得的成本可能是五千多元。
    這原本是避免重複稅收的一個手段,畢竟,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是來自於稅收嘛。
    哪有自己收自己稅的道理。
    這時候,聯想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首先是聯想自己如此賺錢,大量的同行也開始搞電腦公司。像是清華同方就是一員。
    而決定是否采購,采購哪一個品牌電腦的人,此刻就有了很大的選擇權。
    為了讓采購選擇自己的電腦,當然要想盡各種辦法。
    其中,一個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兩個字——回扣。
    可是,回扣要怎麽給呢?
    要知道,計算機作為一種高科技產品,大量的核心部件都需要從外國進口。
    利潤本來就不是很高,想將利潤讓渡出去一部分,作為回扣不是很現實。
    聯想最後相出來的解決辦法,可以用簡單粗暴來形容。
    依然會退稅,那就將退稅的這部分,拿出一些作為回扣好了。
    至於怎麽操作呢?
    很簡單,漲價!
    原先七千的電腦漲到九千,有關部門采購退稅之後的價格還是七千左右。
    而多出來的幾千塊錢,則拿出來一部分當回扣,剩下的作為利潤。
    至於那些購買電腦的散戶,他們的購買力其實是很弱的。
    並且,有時候漲價他們還真的不是不買了,而是覺得漲價了一定是因為質量有提升,所以才買。
    因此,也就奠定了未來聯想的銷售格局。
    同等配置的電腦,比其它國產品牌,甚至是國外品牌的零售價格都要貴。
    但是,因為超額的回扣,吃掉了有關部門這一國內最大市場的聯想,還是活了下來,並且活的更好。
    這時候,聯想的決策部門就忽然覺得。
    或許那些技術大牛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有關部門采購東西,看的也不是參數。
    技術大牛所做出的努力,對於銷售可以說一點用處都沒有。
    既然沒有用處,他們又要耗費掉大量的研發經費,那麽好吧,就把你們開除吧。
    在這個時候,聯想完成了第二次蛻變。
    從最開始一個以技術為導向的企業,變成了一個以特定市場為導向的企業。
    而在中國,有關部門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聯想的電腦雖然零售更貴,但是貴就代表好啊!沒看那麽貴有關部門還在用麽!
    於是,拋棄了技術的聯想,依舊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銷售商。
    至於有芯片製造能力的萬戶在做什麽,那就比較有趣了。
    要知道,電子芯片的專利,從來不是一個,而是一個係列。
    專利保護期有二十年,也就是說一九九四年可以不侵權的製作一九七四年的芯片了。
    但是,一九七四年的芯片,在一九九四年又有什麽用呢?
    雖然可以在工業設備上用,但是利潤已經極低了。
    萬戶雖然有製作英特爾芯片的能力,但是卻沒有專利許可。
    雖說在國內銷售,不太用管美國公司的專利。
    但是,如果萬戶在國內這麽做,他們在美國的經營的項目,就要收到英特爾的狙擊。
    因此,萬戶並未生產過個人電腦x86架構的芯片,而是另起爐灶,自己搞了一些。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