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千裏之外的馬屁

字數:361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日娛之遊戲萬歲 !
    千裏之外的事情哪怕再波瀾壯闊,在高橋這裏也僅僅隻是報告上的一行文字。
    有關於世界角色扮演遊戲大會上發生的事情,也就化為幾個要點出現在上麵。
    對於這樣簡報一樣的文字,高橋一個月都會看上幾回。倒是沒有妄圖通過這些簡報就弄清世界上電子遊戲發展的動態,但是至少也可以通過這些文字,對動態產生一個把握。
    黑島遊戲製作組所作的事情,放在任何一個公司的決策層哪裏,其實都不會獲得好果子。
    但是,這又有什麽呢?
    製作電子遊戲,到底是為了自己而製作,還是為了決策人員而製作?
    高橋看到上麵萬戶決定與黑島小組合作的字樣的時候,也是感歎真是有些湊巧。
    他在這邊想要製作類似風格的遊戲,那邊就收購了一個對於製作這種風格遊戲頗有心得的製作組。
    高橋當然不會天真的以為這一切都是巧合,這個世界哪有那麽多巧合。
    估計是自己最近的行為,被一些有心人看在眼裏,然後投自己所好,收購了這樣的一個遊戲製作小組吧。
    寬泛來講,這也算是一種怕馬屁,這種感覺到底是不爽還是舒服,隻有親身感覺才能夠感到。
    黑島製作組選擇與萬戶合作後,萬戶互動娛樂,也就是曾經的萬戶北美,立即拿到了他們要製作的這款遊戲的更多細節。
    首先,這仍舊是一款重劇本和劇情體驗的角色扮演遊戲。
    至於等級、裝備等角色扮演遊戲同樣必備的要素,重要程度則稍微降低了一些。
    他們提供的劇本顯示,他們要製作的這款遊戲,其實是一款以水源和救世主為主題的遊戲。
    在核大戰結束後的許多許多年,幸存於某個避難所中的人們,忽然發現他們所使用的淨水裝置的核心裝置壞掉了,需要某個配件才能夠修好。
    但是這個配件在避難所內部並沒有儲備,需要到外頭去尋找。
    但是,外界的環境是什麽樣,避難所裏的人沒有人知道。
    因此,他們選擇了一個最勇敢的人,走出避難所,到達地麵上,尋找避難所需要的淨水裝置配件。
    經過一係列的冒險,終於這位勇敢的人,獲得了淨水芯片。
    但是在避難所重新運行起來以後,已經到達過地麵上的他,因為受到了輻射,產生了一些身體的變異,開始被他所拯救的那些人所排斥。
    經過了一係列的事情,勇者選擇離開避難所,而在他離開後不就,避難所又發生了新的問題,所有人都死了。
    這是一個不複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的故事。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在展示一個廢土降臨後的世界,還不如說實在廢土的背景下探討人性。
    人性是一個很複雜的大論題。
    而這款遊戲中的勇者,也就是主角,也經曆了一個複雜的心路曆程。
    首先是避難所需要勇士,他站出來成為了勇士,解決了問題,被大家當成英雄,但是美國多久,大家就開始尋找各種借口,排斥他這個英雄,他離開了之後,人們卻突然發現他們又需要他了,但是卻舊的勇士一去不複返,新的勇士也沒有誕生,於是他們就集體步入了死亡。
    這是一個讓玩到這款遊戲的玩家,玩到最後會很鬱悶的遊戲。
    電子遊戲這些年的發展趨勢,還是逐漸朝著越來越輕鬆的方向去走。
    因為,現實的工作和生活,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顧複雜和辛苦的了,好不容易下班休息了,娛樂一些為什麽還要選擇那麽複雜的遊戲呢?
    喜歡黑島遊戲的人,許多都是學生以及遊戲製作者。
    雖然學生和遊戲製作者都不算輕鬆,但是相比於其它更加繁重的工作,已經算是輕鬆得了。
    正是因為他們較為輕鬆,所以他們才會喜歡那種有思想性,有故事,需要不斷去思考的遊戲。
    而絕大多數的玩家,對於玩遊戲還需要動腦子這件事情,還是比較詫異的。
    哪怕就是在早年的紅白機時代,大多數玩家都認為,電子遊戲這種東西,其實考驗的就是玩家的反應能力,操作能力,智商這種東西,在電子遊戲上沒有什麽用。
    他們這麽說也不能算錯。
    畢竟,當初紅白機上的所有遊戲,基本上都是日係電子遊戲廠商製作。
    而曰本的電子遊戲廠商,對於那種具有思想深度的遊戲,其實探索的欲望並不是很高。
    畢竟,紅白機的定位,就是一個給小孩子的玩具。
    就像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一般都是十分輕鬆的動畫,給小孩子玩的遊戲,自然也是輕鬆的遊戲咯。
    這倒是與曰本的動畫電影有一個專門給成年觀眾看的市場有很大的不同。
    像是《阿基拉》、《攻殼機動隊》這樣的動畫,不管是在曰本國內還是國外,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像是《黑客帝國》係列這樣的好萊塢電影,都有許多靈感要素直接來自於《攻殼機動隊》。
    除去小眾平台上的成年向遊戲,曰本專門給成年人玩的電子遊戲,在這個年代真的不多。
    哪怕是像《勇者鬥惡龍》這樣的家庭婦女之友,在設計之初,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遊戲,會被家庭婦女們喜愛。
    算是當是眾多遊戲廠商進行的眾多遊戲嚐試一個歪打正著的例子。
    畢竟,家庭婦女在遊戲廠商們的眼中,一直以來都是鬥爭的角色。
    畢竟不管是一個家庭中的爸爸還是兒子購買遊戲,都需要與掌握家庭財政大權的媽媽做鬥爭嘛。
    專門針對媽媽們製作一款遊戲?
    還真是能想。
    在《勇者鬥惡龍》出來之前,沒有幾個人知道家庭婦女會喜歡上電子遊戲,在大眾的心中,除了買打折商品的時候,或許她們隻有在為男團消費的時候,才會一擲千金,連眨眼都不會眨眼。
    但是,電子遊戲這種東西,也不能像是蔬菜一樣靠打折來促銷,也沒有辦法通過賣顏值來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