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揚州事畢

字數:6020   加入書籤

A+A-


    “大膽狂徒,居然做下如此齷齪之事,某身為揚州刺史,怎能輕易饒過你等,來人呀,將這些狗東西都給我壓入大牢,聽候判決。”

    就在眾人眼巴巴的等著那些犯人說出幕後黑手之時,一聲厲喝,突然從旁邊傳來傳來,不是別人,正是揚州刺史董浩之。

    董浩之的突然插手,將原本快要清澈的事情,又一次的攪得渾濁了起來。

    “董使君,不知你這是何意,為何打斷某的審訊。”對於董浩之的突然插手,狄仁傑臉上帶著寒霜的問道,雖然狄仁傑的話音還是一如既往的溫婉,可所有人還是能夠從這溫婉中聽出他壓抑著強烈的不滿。

    “這......狄禦史,不知能否稍移尊步,某有詳情向你解釋。”對於狄仁傑的不滿,董浩之心知肚明,他也知道,這一次可是徹底將這個欽差給得罪的很了,可這卻不是他的本意,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非常想站在後麵,看著狄仁傑和熊武等揚州城的世家鬥個你死我活,隻是,有時候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分為殘酷。

    就在剛才,他收到了一封書信,上麵並沒有別的內容,隻有一個名字,可當董浩之看到那個名字之後,卻仿佛見了鬼一樣,驚恐萬分。

    除了那個名字外,送信之人還對他說了一句話,‘我家郎君讓奴轉告董使君,如果這次董使君能夠幫助我家郎君躲過此劫的話,我家郎君一定會萬分感激董使君,以後也會加倍厚報董使君的恩德,如果我家郎君有什麽意外的話,他保證,今日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會好過,何去何從,還望董使君三思而後行。’

    如果董浩之是一個光明磊落之人的話,對於這番警告,他肯定會嗤之以鼻,根本就不屑一顧,可董浩之卻不是那種人,他不會甘心自己辛苦奮鬥多年的事業,因為一件意外的事情而灰飛煙滅,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機會,一邊胡蘿卜和一邊大棒的交互作用下,讓董浩之終於下定決心,冒著徹底得罪狄仁傑這個欽差的後果,阻止那些犯人說出幕後指使之人。

    聽到董浩之讓他移步的要求,狄仁傑冷著臉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後,才默默點頭同意,而後兩人轉身走到一邊的僻靜之處。

    “董使君,有什麽事情你就說吧。”狄仁傑冷聲道。

    聽到狄仁傑的話,董浩之沒有開口,卻先是恭敬的向狄仁傑行了一禮後,才說道“今日之事,牽扯非常複雜,一個處置不好的話,對於整個揚州來說都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因此,為了揚州和無數無辜的百姓,某才不得已出麵阻攔狄禦史,還請狄禦史能夠理解。”

    “理解,某不明白,不就是幾個膽大包天,為了自己的私欲而無法無天的狂妄之徒嗎,怎麽到了董使君這裏,就成了複雜之事了,莫非這其中還有董使君的身影不成。”狄仁傑臉色依然的說道,甚至於因為董浩之的要求,他的臉上還多了幾絲譏諷之色。

    看著狄仁傑的譏諷之色,董浩之心中也有些憤然,可最後還是沮喪的說道“狄禦史錯了,如果僅僅是那幾個狂妄之徒的話,某又有何懼哉,可他們背後卻是有強大靠山的,打狗還要看主人呢,如果將這幾個人處置的話,難免會激起他背後主人的怒氣,狄禦史乃是朝廷大員,有朝廷和陛下,天後娘娘撐腰,任何人都不敢拿您怎麽樣,可我揚州卻免不了要成為那些人背後主人的報複對象。”

    聽到董浩之此言,狄仁傑臉上的表情也有些凝重,雖然他也知道,董浩之如此做的最大原因還是為了自己,可這番話畢竟有些道理,如果揚州真的因為自己處置了那些人的緣故而導致將來被人報複,他也於心難安。

    “不知董使君是如何想的,可有對策。”狄仁傑問道。

    “有,有,有,這件事某已經想好了,就以審訊的名義,將這些犯人待會衙門,就此讓百姓返家,至於那幾個膽大包天的東西,肯定不能輕易繞過他們,就將城外災民的所有開支和花費,全部由他們出,如此處置,您看可好。”聽到狄仁傑的話鋒有鬆軟的意思,董浩之心中驚喜的說道。

    抬眼看了遠處那密密麻麻的百姓,狄仁傑心中頗為矛盾,一方麵,他想要將那些誆騙這些無辜百姓當刀槍的幕後黑手給全部正法,一方麵卻又忌憚這幕後黑手的主人將來會報複揚州,從而不得不對他們進行妥協,如此矛盾的想法,讓他難以決斷,最後,還是憑借這多年為官的經曆,才讓他勉強答應董浩之的提議,不是他想要妥協,而是不得不妥協。

    當那些犯人在董浩之的命令下,全部被衙役給壓往大牢之後,百姓也在諸多官吏的勸說下,紛紛四散離開,至此,義倉一事,就此結束。

    高台之上,看著四散離開的百姓,熊武,葉文軒,溫玉榮三人像是虛脫了一樣,癱軟在椅子上。

    說實話,在剛才那些犯人差點說出他們名字的一刻,三人緊張的心髒仿佛都要跳出來了一樣,對於他們來說,如果那些犯人真的當眾將他們給招供出去的話,就算他們在揚州的勢力在龐大,根基在深厚,也會成為過街老鼠,那樣一來,三家百多年的經營,就全部要功虧一簣了。

    “好險,好險,差一點,就差那麽一點,幸虧董浩之及時出手,要不然的話,我們可就真的完了。”葉文軒說道。

    “就是,如果不是董浩之,恐怕我們現在就要想著怎麽逃出揚州城了,看來,那封信還是非常有作用的。”溫玉榮也點頭道。

    “那封信是有用處,可卻是我們的底牌,現在底牌暴漏了不算,我們還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一次實在是損失慘重,早知如此,我們...........”即使是一貫冷靜的熊武,麵對如此損失,也顯得有些不太淡定。

    可即使在後悔,卻也於事無補,三人隻能感歎一番後,灰溜溜的返回了家中。

    ............................................

    “八百裏加急軍務,無關人等速速閃開,八百裏加急..........”

    公元682年,永淳二年臘月

    一騎快馬呼嘯著闖入了杭州城,那急促的馬蹄聲好多次差點撞上躲避不及的百姓,可他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是不斷的驅馳著戰馬急速前行,直到杭州驛站之後,在簡短的更換了馬匹和裝填了飲水幹糧後,這個騎士又一次的打馬離開,向遠處而去。

    在騎士離開後不久,整個杭州城的官吏就都得到了一個讓他們驚詫不已的消息,距離他們數百裏之遙的建州,居然被叛軍占領了。

    雖然杭州城的官吏以為這個消息,心中有些驚詫,卻也沒有真的當回事,大唐王朝雖然在後世看起來頗為強盛,特別是‘安史之亂’之前,更是強盛的不得了,可真的到了這個時代後,段簡才發現,就算強盛如大唐王朝,並不代表沒有戰爭。

    整個大唐時期,除了和突厥,吐蕃,高句麗等外部異族作戰之外,國內也經常會發生一些起義或者叛亂,這些起義有大有小,有的是真的被當地的官員逼迫,百姓無法生存下去才揭竿而起的,而有的卻是純粹的土匪流寇。

    不論是起義還是叛亂,隻要有這種事情發生,那麽就代表著戰爭的開始。

    特別是被大多數認為是蠻荒之地的南方,因為這裏多是異族,也會經常發生一些叛亂,其實也就是一股股的小型土匪,往往是打破一些縣城後,就被官兵給剿滅了。

    “你們說說,這建州雖然偏僻,以往卻也比較平穩,為何突然會有人造反,莫非這其中有什麽緣由不成。”錢塘縣衙中,段簡看著縣衙儲存的簡易地圖,緊皺眉頭的說道。

    說實話,他倒不是因為建州造反而擔心,而是為了那南下千萬占城,獲取稻種的段水而擔心,按照他了解的情況,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規劃後,段水現在很有可能已經得到稻種,正在返回的途中,如果建州現在出現兵亂的話,很可能會殃及段水。

    聽到段簡的詢問,溫玉榮忍不住笑道“郎君盡管放心,那建州之地,十人中有七人都是佘族,那些佘族不懂禮儀,粗俗無比,往往會因為一些細碎之事而大動幹戈,這次建州一事,肯定是那些佘族為了什麽原因,又打起來了,估計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自行消失。”

    聽到溫玉榮此言,段簡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點頭說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希望事情真的是這樣吧!”

    ..........................

    東都洛陽

    這裏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曆史上許多朝代也紛紛在這裏建都立業,雖然洛陽也幾番經曆了戰火的洗禮,可自從隋朝一統天下之後,這裏又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城,特別是到了隋煬帝時期,隋煬帝喜好奢華,將原本古樸,大氣的洛陽城打造的更是美輪美奐,讓人直接懷疑此城乃是天上的仙宮。

    而後,隋朝打亂,經過十多年的戰亂,洛陽重新歸屬到了李唐手中,從而被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當成重要根據地來經營,後來,李世民登基稱帝後,雖然都城還是在長安,卻也沒有忘了洛陽,甚至將洛陽定位了東都,隻要一有空閑,都會前來洛陽居住一段時間。

    有了李世民做榜樣,李治同樣如此,據統計,李治當政的數十年間,生活在洛陽的時間基本和長安城相差無幾,甚至於他死的時候都是死在洛陽的,由此可見,李治對洛陽的喜愛。

    說來也怪,原本在長安城,因為頭痛的原因,眼看就要魂歸西天的李治,到了洛陽之後,居然漸漸的有了好轉。

    進入臘月十分後,這天氣也越發的寒冷了,又接連著陰沉了十多天,可好,今日這天空居然烏雲散去,久違的陽光從天上照射了下來,讓這寒冷的洛陽城變得暖和了幾分。

    借此機會,病情大好的李治也帶著武則天等人,來到了花園中,遊完了起來。

    “媚娘,可找到太平的蹤跡了,這麽長時間沒有見到這個丫頭,朕都有些想她了。”坐在四周圍滿了厚毛毯的涼亭處,李治一邊眯著眼睛曬著太陽,一邊詢問道。

    聽到李治的問話,武則天臉上也帶著幾絲笑容的說道“有勞陛下費心了,已經找到那個丫頭的蹤跡了,奴已經派遣上官婉兒去接她了,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陛下就能夠看到她了。”

    “哦,已經找到了,說說,她這次跑到什麽地方去了,在長安城的時候,朕可是動用了千牛衛和左右衛,數千人到處搜查,可還是沒有搜查道她的蹤跡,朕還真想知道,他究竟躲到哪裏去了。”李治頗感好奇的問道。

    “說出來陛下可能不會相信,她這次去的地方可不太近,她居然孤零零的一個人,隻是帶著一個小丫頭,就跑到了江南之地,你說說,這種情況,誰能夠想到。”武則天也有些驚訝的說道。

    “跑到江南去了,江南的什麽地方,還有,她是怎麽想的去江南的,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丫頭,怎麽到的江南,這一路上有沒有受到什麽委屈。”一聽到武則天的話,李治馬上詢問道。

    “跑到江南的杭州去了,至於怎麽去的江南,這奴就不知道了,至於為什麽要前往江南,這........”武則天說道這裏,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說下去。

    “媚娘怎麽不說了,說下去,朕倒是想聽聽,朕這個寶貝女兒,就是是為了什麽前往江南的,難道江南有什麽寶物不成。”李治說道。

    “陛下明鑒,江南之地道沒有什麽寶物,可陛下應該不會忘了,江南那裏還有一個人,一個讓太平念念不忘的人。”武則天說道。

    “一個人,嗯,愛妃說的不會是你曾經提起過的那個王家的女婿,段家小子吧,這......這,怎麽........”

    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