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稅

字數:3019   加入書籤

A+A-




    農民的收入一直都很低,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曆朝曆代都是以農業為本,然後重農抑商,把商人的地位貶低的很低。

    之所以要這麽做,是因為經商的話,來錢實在是太快了,而商人有了錢之後,就會謀求更高的地位,這樣的話金錢就會流入權力係統,從而會腐蝕掉官僚機構,這就造成了國家的腐化,而重農抑商,貶低商人的地位,就是要讓大眾都樹立起一種看不起商人的風氣,然後抑製大家去經商。

    這樣的話雖然沒辦法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卻可以減緩其進程,曆朝曆代亡國的根本原因都是社會矛盾的激化導致的,而這裏麵土地兼並,階級固化、貧富懸殊拉大,官僚係統崩壞等的都是總要的原因。

    不過本朝在改革開放之後並沒有充裕的啟動資金,而自己國內的農業人口有八九億之多,這麽多的農業人口,就成為了國家工業化的起步資金了!

    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家曆程其實是對外財富的掠奪史,他們通過掠奪別的國家的財富,來累積了第一桶金,從而完成了早期的資本積累,進而才能建立起來自己的工業體係,任何窮國,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之下,是沒有可能建立起工業體係的,人們都說印度趕超中國,問題是印度有啟動資金嗎?

    嗯,好像是有,讓國內數億人口忍饑挨餓,然後成為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用糧食來換錢,好計謀啊好計謀,反正他們種田也不用化肥,也不打農藥,純天然的收成,就是浪費了一些兩腳羊的時間和生命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麽其他的成本,印度婆羅門表示:這樣的生意咱們還可以做一萬年!

    本朝沒有地主階層,在土改之後都被鬥地主鬥完了,在土地承包製之後,土地又重新的按照人口分到了每一戶農戶的手中了!

    林全小時候的時候,家裏四口人,按照分配的話,每個人1.8畝地,他們家有7.2畝田地,當時村支書和村長都在擔心,要是按照現在的人口增長速度的話,下一代出生了,那田地不夠分怎麽辦啊?

    到時候一人一畝地都分不到豈不是要餓死?

    結果現在農村的田地都荒廢了,沒人種地了……

    之所以荒廢了根本原因是因為種地沒收入,浪費時間浪費體力還倒貼錢進去!

    本朝的啟動資金一開始是賣一點石油,八十年代中國曾是世界石油主要出口國,從1977年到1985年這段時間,石油出口收入占到中國出口收入的三成還多,直到1993年,中國都還是石油的淨出口國!

    不過,咱們國家的油田產量並不高,生產成本卻比較高,跟海灣國家比起來沒啥競爭力,之所以能夠大規模的出口石油賺錢,主要是因為咱沒啥好出口的,在工業體係沒有健全之前,連低端的仿製品,玩具和各種輕工業品都沒辦法出口(改革開放之後,以港資為主要資本的外資企業在東南沿海建立了大量的紡織加工廠,這些都是半成品加工,一開始還沒辦法全產,後來技術和產業完善了之後,這才終於成了中國對外出口的一大支柱產業了,到1991年,紡織品和其他工業品的出口占到中國出口比例的3/4),而工業化需要的啟動資金一方麵需要借助外資的力量一點點的積累,一方麵就要從自身找點潛力挖掘一下。

    於是,接近9億農民就成了接盤俠,很多人可能並未聽說過價格雙軌製,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剪刀,來剪羊毛的,操刀手是國家,對象是全國所有人,其中農民很受傷,國家為了給工業化積累資本,采取了很多的辦法。

    在農業稅沒有取消的時候,農民要繳納的稅目數量不少,負擔並不清楚,而且考慮到種田需要的時間、人力、化肥、農藥、種子和其他的成本,算下來的話,除非是成規模的種植,不然的話農民種田就是倒貼錢進去,於是當南方的工廠起來了之後,各地的農村迅速的空了!

    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都進城了!

    人口的流動是有其根本原因的,之所以各地的農民都要南下去打工,是因為相對於他們辛辛苦苦的種田而言,南下打工獲得的收入顯然要比窩在家裏種田要高很多!

    而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上少有民族能夠比擬的,於是,一人帶頭全村走光,男人們都出去打工了,務農的主力從青壯年變成了婦女和老人,再後來,婦女們發現自己窩在農村裏麵也不劃算,等到孩子上學或者是長大了之後,她們也開始嚐試著走出農村了。

    於是農村的衰敗就在所難免了!

    這裏麵有兩個時間節點,一個是1995年前後,這個時間點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規模開始向南方遷移的開始,盡管在這之前,也有不少人南下打工,但是那樣的熱潮顯然沒有這個時候的大,而婦女大規模離開農村要晚不少,大概在2006年前後。

    農業稅是在2004年到2006年的是取消的,因為征稅難度大,土地荒廢趨勢已經顯現出來了,而且農業稅占財政稅收的比例已經下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了,國家也終於取消了農業稅,隻是這個時候,大家還是沒有什麽種田的積極性,畢竟種田不賺錢,這是大家都具備的常識。

    而因為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城鎮化速度加快,中國迎來了一大波人口紅利時期,這段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迅猛,不過農村人口流失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糧食的安全難以保證了!

    除了北方的一些平原適合大規模機械作業之外,南方的梯田、丘陵地帶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機械作業,這裏的農業成本很高,收益很低,因此土地荒廢程度很嚴重!

    為此國家提出了新農村的建設,這個建設本質上是沒錯的,但是來的太晚了(早一點的話國家也沒錢),新農村的建設幫助一些農村修建了新的基礎設施,改善了公路,平整了田地,把一些不平整的梯田整飭為了大塊的平地,方便機械化的作業,不過這樣的效果其實並不好,適合整飭的田地不多,實際效果有限,林全這邊基本上都是麵子工程,靠近省道兩邊的農村都整理過了,但是往裏麵走的話,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