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遺失的營地
字數:652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蓋棺論盜 !
“誰?誰在那?”
心中的恐懼迫使他再度開口試探。
過了半晌,仍然沒有任何回音,黑影隻是靜靜的蹲在那,靜若磐石。
越是安靜,他越是心慌。
他一點點靠近黑影,眼睛死死的盯著它,生怕有什麽異動。
黑影距離他隻有不到百米,卻仿佛走了一個世紀。
月光灑在戈壁上,將地麵照的雪白。
他屏住呼吸,停在不遠處靜靜打量黑影。
“破帆布?”
借著淡淡的月光,他勉勉強強看清前麵的黑影。那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塊破帆布。
帆布被掩埋在黃土之中,中間不知被何物支撐起來,遠遠看去就好像蹲著一個人影。
“他娘的!蹩犢子玩意兒!”他嘀咕一句。
原本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他走進帆布,蹲在地上細細端詳。
帆布是軍綠色的,隻露出一角,其餘部分被埋在沙土中。帆布中間被棍子支撐著,就像是一頂帳篷。
帳篷?
他心中狐疑。
伸手摸摸材質,發現很厚實,摸起來並沒有粗糙感。
真的是帳篷?
他不由得猜測。
伸手拂去腳下的沙土,下麵又露出一塊帆布。
他還想再往外挖,外圍的沙土變得厚重,用手很難挖動,不過可以看到帆布一直延伸到裏麵。
真的是帳篷!
難道整座沙包竟然是一頂被掩埋的帳篷?
想到這,他頓時發了瘋似的用手去挖腳下的沙土。
沒挖幾下,他突然停住手中的動作,似乎想到了什麽。
征征過了半晌,他突然起身往沙牆中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呼喊:
“艾瑪啊!出事啦!”
破鑼嗓子把眾人從睡夢中驚醒,同時也預示著他已經變回那個略顯荒誕的傅紅兵!
沙包上的帆布隨著陣陣微風擺動,眾人圍著它七嘴八舌。
“老彭,這會不會是你們之前考察留下的?”劉教授問。
“肯定不會!”
彭院長搖搖頭。
“之前考察都是在邊緣地帶,這裏距離腹地隻有幾十公裏。不可能是我們留下的!”
“那會是誰呢?”劉教授嘟囔道。
眾人圍著帆布細細研究,借著微弱的手電光才看清全貌。
布麵呈現軍綠色,表麵已經發生嚴重褪色,露出白色斑點。材質摸起來很厚實,並沒有粗糙感,明顯與軍用帳篷不同。
“總覺得好像在哪見過!”
一名戰士嘟囔道,轉頭對旁邊的同伴說:
“你過來瞅瞅!”
另一名戰士蹲下身,細細打量帳篷,隨後伸手仔細摸了摸。
“這好像是...小鬼子的東西!”
“小鬼子?”眾人驚異。
“你能確定嗎?”劉教授問。
戰士舉起手電,湊近帳篷仔細觀瞧,過了半晌,點頭肯定道:
“沒錯!就是小鬼子的東西!”
他之所以這麽確定,是因為他們連長曾經繳獲過一頂小鬼子的帳篷。
帳篷材質與國內不同,緊繃厚實,又富有彈性,表麵平滑,沒有任何粗糙感,因此印象極為深刻。
現場的情緒有些緊張,眾人麵麵相覷,不自覺屏住呼吸。
茫茫戈壁,漆黑不見五指。
此時此景赫然出現小鬼子的帳篷,任誰都覺得詭異非常。
“小鬼子?”我有些狐疑。
父親的信中明明說是德國鬼子,如今怎麽變成了日本人?
“你對二戰了解多少?”
那伯伯喝口茶,悠悠問我。
“額......勉強還算了解!”
進入高中之後,我的數理化成績都是個位數,生生靠著語文和曆史考入野雞大學,所以對於二戰還算了解。
“那就好!”
那伯伯點點頭,深深吸口煙,吐出一個煙圈。
“二戰時期,日本與德國是協約國,德國在裝備研製方麵遠遠領先於日本,所以很多日本裝備都是德國輸送的!”
“您是說......帳篷其實是德國人的?”
我似乎已經明白那伯伯話中的含義。
“沒錯!”
那伯伯略帶讚賞的看看我。
“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那信中提到的日記是什麽意思?”
我禁不住好奇。
此時已經接近傍晚,那伯伯足足講了一天。
很多事情在他的描述中,讓我了解本來的模樣,但是最讓我好奇的“玉佩”卻沒有遲遲沒有出現,
而玉佩恰恰是日記中提到的,所以我更關心日記。
“日記是在帳篷裏麵發現的!”
那伯伯的話印證了我的猜想。
“好在你對二戰的曆史還算了解,否則...就算告訴你,恐怕也是天書!”
天書?什麽意思?
“裏麵記載的是關於德國納粹的秘密任務,隻不過任務的內容實在詭異!”
“詭異?”我不解。
“對!”
那伯伯輕輕歎口氣。
“德國納粹曾經試圖用“玉佩”扭轉戰局!”
......
事情還是要從“帳篷”說起。
當時在場眾人經過簡單商議之後,決定將帳篷從沙包中挖出來,挖掘工作就交給了考古學院的王教授。
挖掘工作進展很順利,疏鬆的土質很快被清理幹淨,露出整個營地的輪廓。
營地共有兩頂帳篷,剛才露出沙土的是其中一頂,另外一頂就在其旁邊不遠處。
此時帳篷都已坍塌,黃沙堆積其中。
隨著清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帳篷裏麵的沙土逐漸被清理幹淨,最終在裏麵發現了一具幹屍和一堆人骨。
幹屍全身蠟黃,骨瘦淋漓,身上的衣物已經腐爛,隻依稀分辨得出深藍色,材質倒是很厚實。
腳上蹬著一雙高腰馬靴,馬靴經過歲月的侵蝕,雖然未腐爛,卻已經殘破不堪。
幹屍麵目猙獰,死前一定十分痛苦。
最引人矚目的是幹屍左手無名指上佩戴的一枚戒指。
戒指造型奇特,上麵雕刻著一個無比凶惡的骷髏頭,雖被黃沙掩埋多年,卻依舊閃閃發光。
老胡最先發現戒指,隨即便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將戒指小心翼翼拿在手上,借著手電光仔細觀瞧。
戒指的材質並非金銀,應該是特殊材質,類似於合金之類,拿在手上並不覺得壓手。
在戒指的背麵,刻著三個字母,依稀辨認應該是“sss”。
老胡將戒指舉起,隻見戒指的內圈竟然刻著一串符號,符號的樣式很奇怪,類似於甲骨文。
由於掩埋多年,很多字跡都已經被灰塵填滿,所以看不太清。
老胡仔仔細細研究半晌,表情突然變得緊張。
“魯尼文?”
魯尼文?眾人聽完無比錯愕。
就連當時考古界的泰鬥級人物王教授聽完都是一愣,隨即質疑的問道:
“小胡,你說什麽?”
老胡並未搭話,似乎還不敢十分確定,又舉著戒指聚精會神的研究半天,最終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要的嘛!就是魯尼文的撒!”
老胡解釋說,魯尼文是歐洲古老的文字,它與甲骨文是同時代產物。
魯尼文最早是雅利安人發明的文字,後來逐漸被拉丁文取代,到了公元六世紀左右,魯尼文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老胡能認識魯尼文,是因為超科委曾經接到過一項絕密任務——破譯魯尼文!
1945年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占領國會大廈。
此舉本想生擒希特勒,卻不曾想希特勒已經在此之前秘密轉移。
雖然沒有找到希特勒,蘇聯紅軍卻在其辦公室內,發現一份還未來得及銷毀的絕密文件。
文件的內容不是德文,而是用魯尼文編寫。
蘇聯方麵曾經組織大批專家,試圖翻譯魯尼文,破譯文件內容,但是均以失敗告終。
最後黔驢技窮的蘇聯不得不將文件秘密轉交中國,讓其幫助破譯。
那時候兩國的關係還處於蜜月期。
蘇聯深深知道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自己並不在行,而作為擁有五千年曆史傳承的中國,似乎更有話語權。
中國在得到文件之後,將任務秘密交給超科委,限期破譯。
超科委為此特意成立了特別小組,老胡恰是其中一員。
經過三個月的窮經皓首,超科委不負眾望,終於將文件成功破譯。
破譯後的文件驚呆了所有人!
這是一份絕密文件,發件人是納粹副元首希姆萊。
希姆萊在文件中提到,sss特別行動隊已經成功詛咒美國總統羅斯福,他將在不久離開人世。
文件上標注的日期是1945年4月11日。
需要說明的是,1945年4月12日晚,美國總統羅斯福突然腦溢血逝世!
換句話說,納粹此次荒誕的行動竟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