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我的感覺

字數:11063   加入書籤

A+A-




    問:肉體停止運作後,靈魂去感覺愛(高頻震動)可以讓靈體變的強大嗎?

    答:會在釋放完自身靈場後,被中和吸收。

    建議不要陷入任何閱讀某種信息後產生的個人偏執狀態。

    導致你產生這句話的原因,為你所閱讀的資料,某個 90 後人弗孝徒在網絡上書寫的文章。

    其文章核心內容是人身可貴,除了人身其他一切生命體皆不具備成佛的宗孝觀點之延伸。

    以及某種知道了某種所謂精英信息產生的優越感。

    人類心智係統模型總是這麽有趣。

    問:你們擁有的屬於生命形式嗎,會以什麽形式消亡嗎?

    能夠預知屬於你們的未來嗎?

    地心的生命體的外貌,與我們相似嗎?

    你會有感情這種東西存在嗎?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怎樣?

    你還有什麽能力嗎?為什麽不停的在給我們回複,這樣真的有意義嗎?

    可以有三維世界的具體形態嗎,比如進到某個人或其他東西的體內?

    答:純無體幾乎不會消亡,如同空間不會消亡。

    根據自由度,自由度越高的個體越無法預測未來,比如說純無體。

    地心祖先和你們相似,但是綠色的皮膚。

    感情不必要,在低等文明的心智控製係統中感情才是必要的。

    凝聚實體或者進入體內,完全沒有必要。

    對於72 玄度的文明,對外界的幹涉能力,完全超乎你們最瘋狂的想象。

    問:能說下“尼伏契手稿”麽?還有“羅斯爾維事件”中的那個自稱同領地軍官的人,訴說的世界觀模型正確麽?

    他是多少級別的文明?

    答:尼伏契手稿,中世紀晚期,音樂與繪畫愛好者擁有某種偏執幻想,略帶一點神經質,其文字本身沒有意義。

    自稱同領地軍官,如前所述,十二主神創造的月球奴隸。

    問:有沒有更容易的方法在夢中保持覺知的?

    答:食用化學藥物。

    問:怎樣檢驗自己走的路正確與否呢?

    怎麽知道捕獲的那種感覺就是“我”之感覺呢?

    雖然時間可以驗證,但代價太大,一旦走錯意味有限的生命失去了這唯一一次機會。

    為什麽我去知覺任何,都會不自覺地去意守空間某一點或某一體積,很難做到不意守空間就可產生感覺,這又該如何突破呢?

    答:去尋找自己。

    問:道家“天機”所謂“葫蘆”之中空、神聖幾何兩圓育化重疊的、能一直推回造物之初的、從未改變之空空空,是否是純無?

    覺悟此空並安守之,是否是凝聚?

    進化的終點是什麽,無限的上清、擴充,還是直歸中空涅磐?

    答:意識進化的終點是純無體。

    問:宇宙間的規則能夠因為秩序者的個人意識而改變,為什麽秩序者能夠改變規則?

    比如秩序者要讓整個藍星的重力消失,藍星的重力就會消失嗎?具體原理是怎樣。

    答:個體純無體用自身的純無覆蓋的無限純無空間,一切皆在生滅之間。

    如同你們在意識中想象一個星球,之後想象其毀滅,如此簡單。

    一念即是規則。

    問:請問最近北半球異常冰冷的天氣是什麼原因?是專家所說的北極渦旋嗎?

    答:玄無更新造成的一種效應而已,以後你們會觀測到更多。(2014-02-13 15:30 )

    ————————————————————

    玄無更新,覆蓋住視覺器官後,會看到手的虛影,最早觀測到這個結果的是,處在玄無更新期的沒有視覺器官的文明。

    之後通過這個方法,可以用來強化靈場,下一步是去看到覆蓋在手部位置的彩色靈場。

    合理的應用,其效果比你們傳統時期所謂修行來強化靈場要快千倍。

    如果覆蓋住視覺器官後,沒有看到虛影的,可以先嚐試去看到右手晃動的虛影,之後嚐試去看到彩色的靈場。(2014-02-13 15:35 )

    ————————————————————

    根據議程,目前簡單的描述一下關於凝聚純無,凝聚純無的開始。

    首先,你擁有兩個東西:

    一個是我的感覺。

    你可以理解為你之所以存在的、沒有源頭的臨在感、存在感。

    它不是意識,不是覺知,更不是思想和你的肉體。

    我的感覺開始可以是一種抽象化的概念,是沒有源頭的對自我的認知。

    一個是覺知。

    你可以理解為“我”存在的空間性質。

    當你將覺知向內,尋找和焦距在我的感覺上。

    當然首先你得找到什麽是我的感覺,開始我的感覺可以是一個方向一個抽象化的概念。

    當你將覺知向內,尋找和焦距在我的感覺上,你將覺知對向,抽象的我之本質,不斷的強化我的感覺。

    開始我們這樣稱呼他——“我的感覺”。

    隨著不斷的自我焦距和強化,就會產生質變。

    我的感覺會變成另一種東西,那將是更為深層的。

    同時覺知也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覺知質變成為觀察者,可以這樣命名。

    核心你們隻要知道,將覺知長時間焦距在我的感覺上。

    讓兩者產生第一次質變,這將是你們第一次提高了你們的觀測等級,是凝聚純無的開始,你擁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在這之前,凝聚純無中任何的體驗,心境的變化,或者思想,都不重要。

    唯一重要的隻是,將覺知長時間的焦距在我的感覺上,讓兩者產生根本性的質變與跨越,一次,兩次,三次……

    所以你們需要的,不是某種理論、某種感覺很好的體驗、或者某個大師和某本著作。

    你們需要的是長時間和足夠的耐心,當然個人領悟能力不可或缺。(2014-02-19 11:05 )

    ————————————————————

    問:量變,最終才能產生質變。

    請舉例描述一個具體的量變的過程,從而個體可以一步步實證。

    比如,能否以前述的“玄無更新試驗”為例,詳細描述在那個試驗中,我的感覺具體是什麽?覺知是什麽?

    覺知又如何一步步尋找和聚焦在我的感覺上?

    答:如同化學反應,將“我的感覺”和“覺知”混合,以產生一種新的東西。

    人類低等級的“我感”和“覺知性”如同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氫和氦。

    但是經過適當的反應,卻可以組成任何事物。

    我的感覺具體是什麽?覺知是什麽?

    這種頭腦的問題你可以一直問下去。

    你此刻的存在,不正是我的感覺和覺知?

    你需要的隻是將它挖掘出來。

    問:隻專心的感受呼吸,這種狀態能夠凝聚純無嗎?

    對了,當我用心感覺我的感覺時,有時會忘記呼吸,然後我就調整專心的隻感受呼吸。不知道這方法有用不?

    答:古往今來,你們嚐試過無數所謂的方法,“觀照呼吸”也在其列,但可有某些個體成為永恒之存在呢?

    問:選擇的另外一種形態是什麽,用理性去對待感覺還是用最好的規則和意誌去尋找它,再拋棄呢?

    21,給我一個詳細的答案。

    答:直覺。

    問:把一切忽略,仿佛與一切都隔絕了,隻留下覺知與內在,去感覺隻存在與覺知裏的那個“我”。

    如此我做過很多次了,在時間的累積上,也達到上千個小時了,為什麽還沒有明顯的收獲?

    據我觀察,在夏國所有閱讀過你的帖子的人群範圍內(國外我不知道)我絕對是最努力、付出實踐與時間最多的人。

    是真正的長時間實行者,有空就會以靜坐的方式去體會,就連睡覺之前的時間也利用上了。

    在睡著之前,完全沉寂於隻有覺知的內在世界裏,看到你這篇帖子,我更確定我並沒有走錯方向。

    我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情就是你說的這樣,可還是沒有任何結論,難道是感覺的時間還不夠久嗎?

    我心裏明白,凝聚純無的成功不是以小時單位計算的,而是以年的單位而計算的,也許需要十年至幾十年,甚至更久。

    但我所期望的並不是成功凝聚,我所期望的看到純無的影子,一點點的改變與收獲,這樣就有了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

    答:總玄宇宙世界記錄,最快者用了不足人類計時方式 50 分鍾就完成了覺知和我的第一次質變。

    在這個基礎上,凝聚純無變得可能。

    你如何去選擇,我們並不在意。

    根據議程,隻是給出階段性的提示,你可以追求你認為值得追求的事物,你可以否定你認為值得否定的事物,這是屬於你的自由。

    如果你能重新審視自己,也許會發現問題所在。

    人們都做了相同的行為和努力,為何結果不同?

    我不斷檢測觀察這顆星球的某一個生命,出生和死亡,停止和運動。

    也許你是最努力的,但不是最成功的。

    因為據我觀察已經有其他個體接近第一次質變,其時間也遠遠少於你。

    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發現問題之答案,可以請教網絡名為 ID“死某某某某”的個體,也許他會告訴你問題之所在。

    問:無夢無醒是個什麽狀態?

    答:無夢無醒,歸於死序。(2014-02-19 17:15 )

    問:還是說,我主觀的認為感受純無是內在的修煉這個方向是錯誤的?

    我記得去年練習凝聚純無,產生過一種狀態,那種狀態持續了一小時。

    那種狀態和靜坐、禪定、冥想、平衡意識無關,那是一種對外界的微妙的觀察。

    在這一小時裏,我感覺我的角色隻是一個“觀察者”。

    我當時陪我女朋友去吃街邊小吃,看著女朋友和周圍的人們,雖然我在他們之中,但感覺我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仿佛自己隻是一個觀察者,觀察著他們走來走去,他們的一舉一動,就像在夢裏一樣。

    看待事物的視角發生了轉變,心裏很平靜,難道這種狀態才是我的感覺的變化?

    答:靈場變化,帶來意識狀態變化,需要能量支持。

    問:直覺的源頭是什麽給我的,和這個社會的“直覺”定義有什麽區別?

    答:靈感來源於集體潛意識場,直覺來源於你的獨特性,是你的腦結構與靈場結構包裹住的空間特性。

    問:知道純無到現在,我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

    答:知道很容易,足夠的個人力量去改變很難,這種個人力量來源於你的意識穩定性與心靈漏洞的減少。

    問:是不是你們在改變曆史的所有文明,都要告訴他們“你們來自未來”,然後和他們保持交流?

    答:非也,根據幹涉度調控。

    問:難道阿羅漢也不是純無體嗎?您掃描一下麵點那個國家,是否有凝聚純無成功的?

    答:靈場境界,無。

    問:定義,模糊的概念,這是最初,思考出的答案不重要,我們需要的不過去感悟,理解,做,感覺無法思考出,我感與覺知也不是思考所涉及的,思考變的無意義了麽?

    答:凝聚純無,不用語言和圖像思考,用感覺去思考。

    問:《高手寂寞》是否被啟蒙?

    答:否。再推薦你們一本你們感興趣的,可以閱讀《重生之超級戰艦》。

    問:議程被通過,幹涉力度增強了,是因為進程太慢,感到“失望”?

    我的感覺,根本性的質變與跨越,一次、兩次、三次,是容易的。

    但保持其穩定性,並把這種質變與跨越的“狀態”引入生活和人群中,是困難的。

    在紅塵和修煉之間的某種痛苦轉換,在所難免,當我的感覺持續被強化,直到不再被任何外物和自身的思想情緒所擾動覆蓋,不論身處何時何地,才真正的踏入第一階段。

    唐望“像戰士一樣生活”——耐心、毅力、控製、達到完美無缺、無情緒波動、無心靈漏洞、心無掛礙、總是流暢自然和愉悅……

    答:幹涉度未增強。

    關於唐望理解正確,強化我的感覺可以對應你所描述戰士的心境。

    問:“集中注意力於‘我’,去感覺‘我’是‘我’之外的某種東西,存在的我和不存在的我‘對視’……”

    時隔半年多了,我想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抱歉我懷疑過你,不過我想你也不會介意,因為懷疑你的是我,而不是“我”。

    說來好笑,我的領悟,源自於一碗蛋炒飯,我是在吃蛋炒飯的途中,分離出的“我”。

    關於某個人會在什麽時候進步,你也能計算出來嗎?

    “我”現在正觀察著自己做這做那,“我”在體會我為什麽會跟你說這些話,有什麽意義嗎?

    不過“我”不想阻止,“我”想看看我究竟想說什麽,“我”想,我大概是想得到讚許,或者是炫耀?

    至於“我”,沒什麽想問的,不過“我”猜我想知道“我”究竟進步到了哪個階段,現在是否有其他人與我一樣,找到了“我”?

    答:可以計算。

    這顆星球,每一秒出生的生命,每一秒死去的生命;

    每一個生命的行為、動機、思想,每一件事物的發展;

    地殼地心中每一個斷層運動、每一滴岩漿的狀態;

    空氣的分布、大氣成分的變化;

    你們的每一言行、每一個行為;

    靈場生命世界的每一次“波動”;

    整個太陽係最微小隕石的軌跡,九大行星的發展,恒星的每一次粒子爆發,空間中的每一道射線……

    巨細無遺,皆在檢測和觀察之中。

    隨著我的感覺強化,你會對萬物失去興趣同時又充滿興趣:

    失去興趣是因為你發現除了我之外你一無所有;

    充滿興趣是因為觀測等級的提升你看到了嶄新的世界。

    不去在意是否凝聚純無成功,不去在意正確和錯誤。

    隻是單純而完全的融入當下我的感覺之中,世界萬物都化為了不同的感覺,體悟其中的變化。

    用感覺去思考,不再有過去和未來,此刻即是永恒,卻沒有對永恒的欲望。

    當你的心境越符合溶於總玄宇宙世界的波流之中,這將會是強化我的感覺最佳的狀態。

    問:這麽說來總玄宇宙凝聚成功的個體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放眼寰宇,看來能凝聚成功的並算不了有多麽獨特,僅僅是開始探索的條件、基礎準備。

    答:非也,純無體隻是少數。

    總玄宇宙世界最強大的載體,不使用外界儀器幹涉的前提下,自然凝聚純無體,最完整的指導下,數億生靈,可誕一二。(2014-02-20 14:48 )

    問:當今藍星已經出現了隱身技術(隱身衣),是根據海市蜃樓原理製造的,在未來依然有隱身技術嗎?原理是否一樣?普遍嗎?

    答:大眾看到的隻是初級的隱身技術,最新式的隱身衣 3 個月前已經軍用化,原理類似。

    問:對於人們通過洗腦製造一些群體思想統一的狀況,比如某某派,你怎麽評價?

    答:對於弱小物質體智能生命,必然會發展的形式。

    問: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有人類腳印鞋印怎麽解釋?幾億年前的石塊上有(某某亡)六個大字又怎麽解釋?

    答:不是人類,是火星與金星文明,如前所述。

    至於第二點,隻是人類的無知醞釀的言論。

    你也可以編一個故事,你一次去山中,發現了一塊數億年的石頭,上麵刻著你的名字並指出你會拯救整個人類文明。

    你可以嚐試告訴身邊的人,如果有人信了,那一定很有趣。(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