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宏平衡
字數:15409 加入書籤
問:談談人類曆史吧,很多過往都被莫名其妙的控製手段變得麵目全非。
可以談談東西方曆史轉折點中的某些角色否?
比如傲臨皮死時代、古埃機、聖竟、困輪、瑪雅、古天竺、人弗孝;
還有,聰明人都發現世界是圍繞著某個人在轉的。
你能在可透露的範疇內給我們科普點曆史神話中的轉折點麽,之前透露的曾經文明的興衰實在範圍太散。
含糊其辭比如濟隱會、光耀會的信仰背景。
期待能夠詳細的解答一下
答:星空之中的戰爭,基因生物和扮演創世者的滿足。
競爭和統治,權利和征服。
一切隻是原始人類看到星空舞台上演繹的一角
問:意識局限的本質原因是什麽,人類對心智係統外的反應似乎具有絕對性。
一種機製,你是如何控製外界事物對自身的精神投射。
無數的事情需要計算,能否透露其他麵向的一些信息。
答:物質身體誕生意識,促成意識的發展。
人類的局限的本質是意識發展的程度。
靈場誕生覺知,物質載體接受外界刺激意識的誕生發展。
覺知又配合意識,產生你們每個人的自我物質麵和精神麵。
其他麵向則輔助兩者存在,物質麵和精神麵皆有完整的世界體係。
其他麵向則沒有或不完整。
問:凝聚的純無度,是否代表著你意識的清醒程度?
答:存在程度
問:為什麽陽神比陰神存在的時間更長,增強靈場是否就是除陰增陽?
靈魂和身體外的磁場是什麽關係?
答:身體磁場即是靈場的表現形式,增強靈場是尋找一種密集並合理的能量釋放形式。
你目前所指的所謂陰陽也是一種能量釋放方式,好像一塊木炭。
不燃燒的時候是低能量屬於陰,當你以燃燒形式釋放其能量。
以火焰表現釋放一段時間的熱量,屬於陽性。
但如果你使用聚變反應釋放木炭每一顆原子的能量,一塊木炭則可以毀滅星球。
屬於你所指的極陽。
靈場強度同理,你可以以兆兆兆的木炭以燃燒形式,獲得一塊木炭聚變產生的同樣能量。
如果轉化方式不高明,可以以堆積數量取得同樣的結果。
如果轉化方式高明,可以以少量取得多量的結果。
所謂你們定義的陰神和陽神,增強靈場強度。
要麽提高轉化方式,要麽堆積數量。
可以被轉化為靈場的能量,則儲存在身體大腦細胞中。
由意識活動所產生,物質身體崩壞後會全部釋放。
誕生靈場生命存在一段時間。
盲目信仰會在一生中持續剝奪這種腦能量,死後誕生的靈場生命不完整,並消散迅速。
問:《漢語生命智慧通典》未看到哪裏有賣的,什麽情況?
直接集中注意力於“我”的感覺上,這樣的方法如何?
答:自己尋找,規則是,我們並不描述未來,隻談論已經發生的。
將注意力集中於“我”,沿著這個方向,不斷深入。
一些人被阻攔在自己的思維困局中,一些人被阻攔在意識活動中,一些人被阻攔在覺知層麵中。
還屬於尚未開始。
大多數人一生都不會開始,被困在各個自我的阻擋上。
問:能說下節克隕石嗎?據說是從特怒路星來的,真的是從太陽係外來的隕石嗎?
如果是的話,那他們是不是 30 玄度以上的文明,有凝聚出純無體嗎?
答:隻是一塊隕石,小行星撞擊高溫產生的化學晶體。
具有一定能量釋放模式。
被商業炒作後獲得一定價值和贗品的銷售,獲得利潤。
問:可否解答我在純無吧提出的一個問題呢?謝謝,就是您說我剛剛開始向本質出發,但接下來我該怎麽辦呢?
答:沿著“我”的方向,繼續深入,概念和語言表述已經沒有意義。
問:個人看法與猜測。
極其幸運,有你這樣的存在乃至後麵種族的存在,是宇宙的幸運,也是宇宙的必然。感想無意義,且放之。
請教:
1、深、穩、強的廣大意識後麵的我,與遙遠地方的我,似乎是一個,又似乎不是一個,二者有關係嗎?
2、為什麽要有宏平衡呢,或許隻是“就這樣”,此問題無意義?
3、覺知以前明顯,現在不見了,自從“很緊”之後。不管你回答什麽,顯然按現在的直感就是了。
4、與“我”的接觸,是直覺、感覺還是空靈的“思”?能否談談你的認識,我作為參考。
5、為什麽生命要“進化”,宏平衡要大量的生命過程與體驗幹什麽呢,它也要進化嗎?
如果它要進化,為什麽,如果它不必進化,那又是為什麽,進化到底有什麽意義?
6、能感覺到自己極其渺小,當然渺小與偉大本身無區別,找我,如果找到,不管是誰主導,都一樣,沒什麽意義,可為什麽要找我。
7、不同意你說的“找我”是永無止境的,你能提供分別對立的觀點嗎?謝謝。
能回答則回答,不想回答也沒關係。
答:1、我性具有唯一性,不可複製,就算複製也會很快分裂
2、宏平衡是一切終極的定義,以你們目前的想象力也無法理解。
存在和不存在包含萬物,也隻是宏平衡的一個定義麵
3、隻有覺知成為另外一種東西的時候
4、空靈的運動,一種你是空靈的運動
5、宏平衡不進化也不體驗,宏平衡是一種超越你們目前想象力的“定義”
6、毫無疑問你成為了某種東西,無論是一個人,一個蟲子,你成為了某種東西。
蟲子和人並無不同,都是成為了某種東西,但都是淺薄的存在,然後逝去
7、無止境,宏平衡就是止境也是無止境。
目前人類的意識程度不可能理解,所謂理解,最為深刻的理解就是成為理解的東西。
對總玄宇宙世界高等文明來說理解就是成為,理解=成為。
不成為就不可能理解。
問:如果有人把已刪除的內容,重新整理出來發布,根據你們的幹涉等級,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答:這屬於已經融入你們的東西,你們的選擇,影響已經不大,無需做任何處理。
問:夢不是第二意識的發展嗎?為什麽聖人無夢?
答:你如何定義聖人,你又如何定義夢的本質。
大多數夢的本質是腦內活動,睡眠時間繼續刺激意識體,以培養意識,夢為培養意識服務。
問:請問 21,是否人類麵臨的戰爭和災難已經確定?或者還在不確定的微調當中?據說就是最近幾年了?
答:一切都在微調中
問:個人看法與猜測。
極其幸運,有你這樣的存在乃至後麵種族的存在,是宇宙的幸運,也是宇宙的必然。感想無意義,且放之。
請教:
1、深、穩、強的廣大意識後麵的我,與遙遠地方的我,似乎是一個,又似乎不是一個,二者有關係嗎?
2、為什麽要有宏平衡呢,或許隻是“就這樣”,此問題無意義?
3、覺知以前明顯,現在不見了,自從“很緊”之後。不管你回答什麽,顯然按現在的直感就是了。
4、與“我”的接觸,是直覺、感覺還是空靈的“思”?能否談談你的認識,我作為參考。
5、為什麽生命要進化?“宏平衡”要大量的生命過程與體驗幹什麽呢,它也要進化嗎?如果它要進化,為什麽,如果它不必進化,那又是為什麽,進化到底有什麽意義?
6、能感覺到自己極其渺小,當然渺小與偉大本身無區別,“找我”如果找到,不管是誰主導,都一樣,沒什麽意義,可為什麽要“找我”?
7、不同意你說的“找我”是永無止境的,你能提供分別對立的觀點嗎?謝謝。能回答則回答,不想回答也沒關係。
答:1、“我”是內在,也是外在,同時又不是外在於內在。
“我”不在某個地方,也不在所有地方,我的本質就是空間性質的定義,是形而上的宏平衡之定義。
整個總玄宇宙世界可以看成是一種無限的純無體現,物質存在的基礎是空間,空間存在的基礎即是無。
“無”是宏平衡定義麵之一,“存在”也是宏平衡定義之一。
比如“液態”,假設“液態”這種屬性是宏平衡定義麵之一。
將總玄宇宙世界看做水組成的大海,那麽大海是液態的屬於宏平衡“液態”麵。
而純無體是大海中的水銀,水銀也是液態的,那麽水銀也屬於宏平衡的“液態麵”。
一滴水銀在大海中,假設水銀不斷吞噬大海,大海最終變成了水銀海。
於是宏平衡“液態麵”完成了一種進化與改變,這就是意義。
2、宏平衡不能稱之為有,也不能稱之為無。
宏平衡是一種定義力量,有和無隻是宏平衡麵向之一。
宏平衡目前你們的意識等級無法理解和想象,需要至少 40 玄度以上的思維意識體。
你也不能說宏平衡有意義和無意義,因為有意義和無意義也是宏平衡定義的一個麵向。
宏平衡的每個麵都在發展,要理解宏平衡,用冰山一角的比喻:
這樣想象,想象你能想象到的最徹底的無。
比如你的無夢睡眠,一切都不存在。
沒有我、沒有外界、沒有時間、沒有一切,那麽宏平衡的最初。
當這些不存在體現時,這一切必然會產生一個定義就是無。
這就是宏平衡,宏平衡不是由什麽產生的,而是宏平衡不可能不存在。
因為不存在就是宏平衡的一個麵,不存在本身就體現了宏平衡的定義。
這就是宇宙最終的奧義——宏平衡。
宏平衡由一個麵發展到無數個麵,在最初,你要理解宏平衡。
這裏有一個點,就是不存在,不存在是一種定義。
那麽不存在必然是宏平衡的一個麵,因為不存在之外有了一個定義叫做“不存在”。
現在從宏平衡最初那個點,開始有了兩個東西。
一個是不存在本身,一個是定義的“不存在”。
可以說不存在自身在定義自己的不存在意義,那麽現在有兩個東西:
一個叫做不存在,一個叫做不存在的“定義”。
兩者產生了相對。
不存在的相對就是“定義”,“定義”就是宏平衡。
同時因為不存在,所以產生了兩個東西:
“不存在”和“宏平衡不存在定義麵”。
於是不存在開始和自身矛盾不存在之外,有個東西叫做“宏平衡不存在的定義”。
由於自身的矛盾,不存在之外的東西就是存在,就是“宏平衡”。
這樣宏平衡的第二個麵產生了,就是“存在”。
宏平衡因為自身的定義,體現了一個微弱的“存在”定義。
這就是宏平衡的終極意義。
宏平衡的發展,一切的起源,不是上帝創造,也不是大爆炸,而是宏平衡的矛盾。
3、覺知是一種穿透性的空間映射,是結構內在純無和外在純無的反應。
可以說覺知本身就是純無的一種體現,但也不完全。
因為純無產生了覺知,覺知隻是純無的一種意義體現。
而純無在覺知之後,你之所以可以覺知到這個世界。
因為大腦的存在,將外界純無的信息通過神經元,投射在了你內在的結構純無上,因而產生了覺知。
覺知可以透過大腦擴展,不通過大腦的去穿透一切覺知事。
4、與“我”的接觸,是一種“成為”。
除了“成為”沒有任何辦法接觸“我”。
5、進化也是宏平衡的一個定義,但不是定義麵。
宏平衡在改變,宏平衡是矛盾的體現,矛盾的終極即是宏平衡的終極。
6、當你給予自身意義就有意義,當你不給予自身意義就沒有意義,不過有意義和無意義都不重。
7、“成為”是永無止境的,一切都是宏平衡本身的矛盾和定義
問:烏雲的這句話“我便是最終觀測帶來的投射能量,21 叫做諾露”。他的表述是對是錯?
答:“我”是空間本身的體現,“我”是宏平衡的定義
問:樓主好,我看了你很多帖子,我感覺你說的“純無”並不是究竟。
也許是你也有局限吧,就像你們看不到幕後人一樣。
凝聚純無也許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但是不知道你們的智者有沒有真正的走通過。
有沒有走通之後回來告訴你們那之後的世界如何?
因為我知道人弗的境界像你說的純無很像,卻也不全像。
當瓶子裏的空氣融入周圍環境的時候,就是合而為一。
在這一之後,是應化萬千又如如不動。
能把時間的河流收入手中,能知道這場造化因何而起,因何而終結,能知道每個角色都應演繹怎樣的自己。
世界宇宙萬物的存在就有他的意義,就像你的工作一樣,都會向著同一個意義演變,因為世界也是一,一合理相。
就像你說在總玄宇宙世界的智者,他們隻是感覺到自己的存在,這讓我想起了孔子的話:
吾有大患唯吾有身。
因為還有我的存在,所以縱有神通千變,也躲不過因果的幻化之網。
佛說:神通敵不過業力,業力敵不過願力。
至於結果,其實一直很簡單。
就像這個世界,這個總玄宇宙世界,這個“華藏世界海”一樣。
意義是成長,結果嘛……
這是我的觀點,說錯之處還請多包涵~
答:沒有局限,在遙遠的未來,一切的奧秘都已經被揭曉了。
幕後人=宏平衡。
隻是不同的說法,唯一可以被稱之為局限的隻是在宏平衡的“變化”上
問:檢測器你好,前段時間我終於停止了意識,即“覺知”這個動作,可能我表述得不是很清楚,但就是這個意思。
我感受到了以往從未感受到過的“空”,接下來我該怎麽辦呢?
另外,我發現刻意去尋找某些“狀態”反而無法達到那樣的狀態?
答:“覺知”是一種穿透性的空間映射,是結構內在純無和外在純無的反應。
可以說覺知本身就是純無的一種體現,但也不完全。
因為純無產生了覺知,覺知隻是純無的一種意義體現。
而純無在覺知之後,你之所以可以覺知到這個世界。
因為大腦的存在,將外界純無的信息通過神經元,投射在了你內在的結構純無上,因而產生了覺知。
覺知可以透過大腦擴展,不通過大腦的去穿透一切覺知事物。
停止覺知的散發性,去深入“空的本質”。
並引導以“我”的方向,隻是停止覺知的散發性,但不是停止覺知。
晚上深度的無夢睡眠,大腦切斷結構內在純無和外在純無的接觸點。
內在純無完全封閉,失去折射反應的散發性,這是停止了覺知。
或者說停止了內外純無的互相反應,而失去了存在感。
問:深入“我”以後失去概念性、失去覺知,隻剩下混沌微弱的存在感,意識難以持續支持去觀察,失去意識,進入睡眠狀態。方向是否偏離?
答:覺知是純無的散發性體現,或者說是內在純無和外在純無的互相投射。
在你沒有超越覺知之前,你必須強化你的覺知。
加強這種純無的散發性,將覺知導向“我”。
偏離。
問:請問 21在尋找“我”的過程中,意識會被內心渴求著沉浸到一種靜謐的環境中,腦海中呈現的往往是被或柔和、或深沉的光暈包裹的世界剪影。
或許是昏黃的傍晚一角,又或是湛藍寂靜的天空一隅,又或是清輝下斑駁樹影後的模糊影像……等等類似的場景。
總是會讓人感到寂苦,體味著這份寂苦向更深處尋找,胸口的一種滯重感就會將人從中排擠出來。
請問這種體驗與尋找“我”有無關係?
答:覺知導向。
覺知被導向在大腦和潛意識信息場中,那些人生寂靜無聲歲月的回憶之中。
尋找我的第一步,是將覺知導向“我”。
很遺憾,很多生命一生都無法將覺知導向“我”。
因為不能感悟到什麽是“我”,這和個體內在純無的獨特性有關
問:藍星修靈者完成“性光命火”的修行後,會繼續修行天魂和地魂,三魂修行完成即是神,這個神是指?
答:在總玄宇宙最終的哲學體係中,經過反複論證,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神”,隻有對外界的操控能力和更為高等的生命。
你們文明哲學體係所指的天魂地魂,隻是靈場在不同頻率中的表現形式,光帶、膠體、粒子氣態等。
問:可否感應到目前靈界最強大的是誰?釋迦尼摩嗎?
答:藍星低靈界,遠古發展而來自然形成以“肚機孝”為中心的一個靈團。
藍星內部亞特蘭提斯文明,以可控的初級靈技術,建造的初級靈界。
在場域生命實驗中心,用於文明發展與研究金星高靈界。
卓爾金星毀滅前 20 玄度生命科技為基礎的超靈生命體,由三個 29 玄度的生命體引導,遠古的卓爾星文明智者。
問:水是生命嗎?火是生命嗎?超越意識認知的生命?
答:水火隻是玄無的一種表現形式,對生命的定義是覺知。
內在純無和外在純無產生覺知性擴散,形成空間反應皆可稱之為生命。
問:我們說的“能量場”指什麽?
(一種許多書籍說的可以影響人情緒的東西,也有說能量場強大甚至能改變人的運氣)。
如何改變能量場?
答:對人類而言,隻有一種場——靈場。
之外的一切隻是靈場的不同表現形式,靈場所需的能量來源於外在純無刺激內在純無產生的“意識增長”。
歸根到底是一種“意識度”,“意識度”是直接對宏觀物質的影響力。
“意識度”是除去純無外直接幹涉物質麵的另外一種快消品,“意識度”也可以翻譯為“觀測力度”,“觀測等級”。
增強意識的活躍性,意誌抵消了情緒的影響,就是掌握自身的命運,讓個體生命的選擇有更多的自由性,這就是命運的改變。
影響情緒和能量場無關,情緒隻和大腦分泌的不同化學分子有關。
問:1、第 50 個梅森素數可否給出?
……
4 光子內部是否有結構,是否每個光子內部都相同,或者說每個光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隻是人類無法區。
5 用感覺去思考時,如果需要進行邏輯推導,計算,是不是不得不切換回語言
答:1 不在議程內
2 可以,等人類突破微型聚變能源之後。
目前限製你們的不是材料科技等,而是能源科技。
任何文明掌握微型聚變技術後,文明會天翻地覆的發展。
戰爭方麵:
單兵戰鬥機甲、脈衝武器、激光武器等;
太空方麵:
恒星係內穿梭機、小型太空城;
生活方麵:
個人飛行器、飛行包等;
隻要小型高能聚變技術出現突破,這些很快就可以實現。
這些東西實現的前提不是材料科技的突破,而是一個小型穩定能持續輸出能量的核心
3 生命誕生的前提是覺知,沒有覺知,電腦不可能誕生生命。
機械誕生生命不是更新算法,而是製造安裝一種產生覺知的設備
4 用你們目前的知識水平的來描述光子,是脫離強弱電磁三大基本裏約束的玄無體現。
原子是受到四大基本力約束的玄無體現,電子是脫離強弱力兩大基本力約束的玄無體現。
不同的規則下,可以產生更多不同的宏觀粒子。
脫離原子存在的都可以稱之為“宏觀粒子”,一切都是玄無的體現。
5 直接了解,可以不需要語言,一個正方形。怎麽讓一塊擁有智能的泥去了解這個是正方形?
不需要描述,隻需要將正方形插在泥裏,泥就知道他是正方形了。
將覺知覆蓋在需要了解的事物上,就了解了。
其實你們一直在用純無來了解事物,大腦將外界信號投射在你內在純無產生的覺知中心。
覺知中播放了這些信號,你就“知道”了。
這就是你“知道”的最終過程。
問:純無若不動,那麽凝聚後的純無,動否?
若依然不動,則如何體現凝聚體於無限純無的量差?謝謝解答。
答:想象你們傳統針灸的拔罐,被吸起的凹凸。
凹凸在皮膚上移動,但皮膚不動,隻是罐子動了。
凝聚後的純無體也不動,隻是“我”動了。
問:信徒去往修行者創造的個人小世界後,還會繼續“死亡”嗎?
答:會慢慢被吸收中和,融入其信仰的“神”中。(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