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正確的我感

字數:12493   加入書籤

A+A-




    問:為什麽人類的掌紋能夠顯示出一個人未來一生所發生的許多事情,如果一個人機械式的活著,是否就會按照掌紋所顯示的路線走完一生?

    答:正確

    問:請問,為什麽對“我”認識越深,純無體的能力越大呢,是否因為這個宇宙本來就是玄平衡的夢,越能與 TA 合拍,就越能掌握一切。

    啊,玄平衡,“我”,是一體又不是一體。

    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

    當然,這個夢說是假的,但很真,說是真的,但也假。

    真假本身都是一體的。是否心境很重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答:定義不夠準確,但可以這樣理解

    問:我有許多疑問,卻不知該如何說起,我不想被動的改變世界觀,於是主動去尋找,我迷失了自我。

    在這混沌中我喜愛又厭惡,虛偽而誠懇,沒有目的卻不曾放棄,自從我知道整個“宇宙”隻是太陽係,我發覺記憶力減退的很厲害。

    於是開始尋找未知的原因,並試圖理解各種世界,而我隻是想恢複記憶力而已,嗬嗬,這個世界真奇妙。

    答:整個總玄宇宙世界有無數星球和星係和世界,數量超過你最極限的想象,不僅僅為太陽係。

    問:一個物種在獲得多少個神經元後會產生我性?

    答:無論有沒有覺知,隻要為自我代謝,自我運動的存在,皆具我性。

    問:覺知與意識的阻礙,突破在於否認?

    答:每個人的突破點不同,但減少心靈漏洞是正確的方向。

    問:世界生物對環境的認知決定世界的運作規則,生物的認知是綜合刺激與世界意誌一起結合產生的嗎?

    再,世界生物指這個世界所有的生物,還是僅指智慧生物?僅指有感覺的生物?

    答:能散發覺知性的生物,世界規則有自身的最低值。

    自然產生或者跌落造成的原始規則,當觀測者強度超過這個值,就可以改變物質世界

    問:三維世界,按照不同的頻率排列在一個四維空間,這個有些難以理解。

    是同一個空間,不同頻率?

    如同一個空間裏的微波,隻不過看不見而已?還是如魔方般。

    感覺前者更有可能一些。這裏就牽涉到對空間的認識了。

    那麽,同樣的空間同時存在幾個頻率不同的世界,這幾個世界用的是同一個空間還是非同一個空間,似乎空間的本質應該再深入解釋一下,才能釋疑。

    答:不同的空間,同樣的平麵,如同一張白紙上橫豎畫著千萬個圓,每一個圓是獨立的,每一個圓就是一個世界。

    問:還有,世界生物決定了世界的規則,那麽,這就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

    除非跳出去,一個外部的力量推動下雙方共同前進,互相作用?

    如相對於三維的四維就是外部力量?在世界規則沒有確定前,生物如何生存呢?

    答:先有世界,玄無自身醞釀的規則

    問:不同規則的三維世界的生物,與另一個衝突了。

    兩個規則的衝突,如何發生,在什麽範圍,就如兩個不容的線圈互相碰撞?

    損害的本質是損害什麽?

    生物的認知或世界的運轉,乃或是背後的四維掌控力量?

    答:會損壞玄無的本質,運行規則、玄無規則和玄無規則的碰撞。

    各種問題都會出現,光陸離奇。

    問:精神如何投影下降?通過能量頻率的同步?那又如何知道這個人的的能量頻率。

    如果每個人有不同的能量頻率,那麽這個宇宙將廣大到何種程度呀。

    答:將覺知向外擴散轉變精神,產生夢境,或者穩定的小世界。

    問:規則不同,但是精神卻能相通。而量子層麵的精神規則卻是不同的。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精神背後的精神,高於量子層麵的精神運作,即與“我”的部分屬性相同?

    答:沒有矛盾,隻是你的定義自我矛盾了。

    赤橙黃綠青藍紫顏色不同,但都是顏色。

    玄無規則不同,隻是因為運作方式。

    但是本質相同。

    問:可以被送過來影響物理效應的東西,指影響天氣的東西嗎?

    為什麽要更大的居住空間呢,一個三維世界的行星應該足夠智慧生物們居住與活動了。還是欲望的原因?

    答:主要為了中和一個文明的純無波形,就如同不同人不同的指紋?

    不同文明的純無波形也不同,入侵的不止是物質麵,也許會進攻精神麵、信息麵。

    問:純無體有所謂的人格存在嗎?

    答:沒有傾向性

    問:1 思之所至,則“我”之所至?思之所至,則“我”所至所不至?

    2“我”是靈動的,也是不動的?

    3“我”是純無,而純無是不動的,不動與靈動同樣?

    4 意識是附著純無體表麵的,如人的衣服?還是意識附著在“我”的表麵?

    5 純無是“我”的派生物嗎?

    6“我”是否生活在自已的純無中,這個純無覆蓋、滲透一切空間?

    答:1 請詳細定義你的問題

    2 靈動隻是單純的形容詞

    3 不要陷入思維的二元性,尋找文字背後的東西

    4 意識和“我”沒有關係,一個細菌可以沒有意識,但有“我”性

    5 可以這麽理解

    6 既是,也不是

    問:1“我”之本質之最如果是觀察,那麽絕對觀察時“我”在哪裏?

    2 宏平衡應該是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與非觀察之中,那麽“我”可以觀察宏平衡嗎?

    如果不能理解宏平衡,那就不用理解它,就是一個不能理解的事物而已,或許,宏平衡的本質就是一切的不理解?

    隻有不理解才能理解。如果宏平衡能觀察到“我”與普通的事物,那麽“我”與普通的事物應該也可以觀察到宏平衡。

    答:1 “我”的本質不是觀察

    2 宏平衡定義“我”,一切都在宏平衡中。

    宏平衡不是實體,詳盡描述,你們目前的意識等級也無法理解宏平衡。

    隻是思維的想象,但極度不準確。

    問:你為什麽刪除在平行宇宙吧的帖子?

    我完全理解了 21 所說的幾乎所有內容,整個宇宙現在在我的腦海中顯現。

    有時我真的想放棄我的生命,再次融入宇宙間廣袤無際的純無。

    活著實在太艱難了,有時想到,就那麽一瞬間就能解脫,歸入死之序列竟然會很高興。

    但我心中總有那麽多不甘,又不願放棄我這殘缺悲哀的生命。

    你能告訴我我到底該不該死呢,我想幹淨地死去,然後歸於塵土,歸於純無。

    但似乎又有某種使命讓我不願放棄此生……

    我可能就是金星高靈的培植體,我這次死後,很可能被他們當做諾露消化掉,我到底已經活了幾生幾世啊?

    求求你給我一些暗示和指導。

    答:否定自身的存在,會失去所有希望和機會,以及改變的可能

    問:是不是“平行宇宙吧“的帖子引起了不可控蝴蝶效應?

    好吧對不起,可能怪我在 2012 吧發的那個帖子,很多人又去看帖和回帖了,不過那都是因為我是 21 理論的信徒,。

    我不是相信他,而是我的理性判斷告訴我 21 所說的都是真的,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我很想和 21 交流,可是他已經不再我們層麵了。

    真後悔沒能在2012 年時拜讀 21 的帖子。你能回答一下我的問題嗎?

    答:不是,隻是因為計算量的問題。

    和你們交流,需要在每普朗克時間長度上分化模擬一個可能的世界。

    幹涉人群越多計算量超幾何倍的增長

    問:我是否可以這麽理解,隻有幕後人(宏平衡)才是總玄宇宙世界唯一真正意義上的純無體?

    答:你們目前的意識等級不可能理解宏平衡,宏平衡定義純無體。

    問:在你們的眼中,思維中,哲學中,什麽是文明?什麽是生命?死亡是什麽?

    答:文明是規律的運動,生命是規律的意義,死亡是規律的消亡。

    一切都是宏平衡的定義。

    問:覺知收縮成了意識點,“我”在意識點之後嗎?

    答:我不在任何地方,純無的本質即是不斷深入,並尋找我的感覺。

    我的感覺不在內也不在外,我的感覺,是內外對應時產生的一個額外的定義。

    如同桌子和桌腿,兩者分開時,兩者隻是木頭。

    當兩者和到一起,就成了桌子,但桌子這個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

    以前的木頭還是以前木頭,隻是人們定義了桌子的存在。

    同理,內外結構的映射,讓宏平衡定義了“我”的存在。

    強化尋找我的感覺,是拉扯宏平衡賦予“我”更真實的意義,直到“我”成為真實,凝聚的空間性載體。

    進一步描述,“我”不在任何地方。

    當覺知拉扯宏平衡,凝聚“我”為一個空性的載體時,這個純無凝聚體卻不是“我”。

    或者說,純無體在凝聚之前,純無體的空性本質就是“我”;

    但當你成功的一瞬間,純無的空性本質變成了,一個真實的載體。

    在那一瞬間,載體內和載體外產生映射“我”,又被擠壓到內外的定義之外。

    這時,空性載體會結構化的和外在映射,會產生新的“我”的感覺。

    所以純無體“我”的感覺,可以去不斷的質變。

    而純無體的“我”的感覺,則更為抽象,難以琢磨。

    純無體之間的差距在於質變的次數。

    問:為什麽說集中注意力即是凝聚純無的精神?

    答:嬰兒隻有覺知而沒有注意力,隨著成長,注意力集中在物質世界,逐漸產生自我。

    當注意力集中在覺知,進而導向“我”的感覺。

    事實上是將覺知“向回”回朔,集中注意力,可以作為一個好的開始。

    問:能否舉例說明空性和我的感覺的關係?

    答:對目前人類所有覺知的生命而言,空性的本質就是你們的“我”。

    而大多數人類並沒有“我”,所以需要先回到覺知,再回到我。

    “我”是你現在所是的上一級,“我”的感覺,是絕對不變的回歸方向。

    在總玄宇宙世界,無論你回歸到純無的第幾次質變,“我”的感覺是一直存在的。

    第一次質變就可以稱為純無體,回歸成為於空性的本質。

    第一次質變:我的感覺是“是者”;

    第二次質變:我的感覺是“萬存”;

    第三次質變:我的感覺是“無曉”;

    未來總玄宇宙世界最強十二純無體中的最強者,總共質變十七次,向“我”回歸十七次。

    以我們 71 玄度的科技隻能製造 1-2 次質變的純無體。

    問:檢測器又來了啊…真難得來一次啊…來一次多給我們講講,怎麽從“我”的感受變成“純無體“唄…自身純無的特殊性,是指的是波動的不一樣嗎?還是信息的不一樣?

    不斷的聚集精神去覺知純無,開始覺得有感覺,最後反而找不到純無?

    找到的隻是一種精神上的感覺而已。越是感覺這種感覺,越是好像偏離了純無…

    答:越為形式化,越為遠離,這也是釋迦生前所犯的錯誤——將“空性”的本質形式化。

    隻要放鬆,自然感受覺知升起的地方,讓“我”自然的從外“注視”。

    ————————————————————

    1 如前所述,宏平衡的一切原理

    2 靈場生命影響收集信仰,還有一部分哲學

    3 玄無更新一切數據正常,當前時間段,直接小麵積信息幹涉端口存在的第五個年頭,允許描述正確的“我”的感覺。

    正確尋找“我”的感覺,當正確的感覺到“我的感覺”,類似從外在的“注視”。

    覺知之外的“注視”感,和覺知形成“對視”。

    世界如同變成一個二維平麵,而你是二維平麵中的三維立體。

    隨著深入這種“對視”,加強“我”的感覺,類似讓你多出一“緯度”。

    如同抹平了世界,世界變成了一種平麵,而你變的越來越“真實”。

    ————————————————————

    網友:如何區分這種“注視感”不是“觀自在”呢?

    答:自在是覺知的觀,覺知擴散觀察的空間性的一切和玄無的幻想注視感,是從外“注視”。

    覺知本身“注視”不在某個方向上,不在內也不在外“外”。

    是相對於覺知的“外”,注視感在不同的階段而不同,對於一個活在大腦神經元命令中的個體來說,找到覺知就是找到注視感。

    對於一個覺知的生命,注視感較為覺知更為本質。

    去感覺“我”的感覺,而帶來的注視感是正確的。

    不要活在理論中,不要活在定義和思辨中,不要活在二元性的真假頭腦判斷中,不要活在形式和與他人的爭論中。

    單純的去尋找“我”的感覺,直到“注視”來臨,然後深化“注視”。

    網友:1 你說對“我“的尋找永無止境,可否理解為你們沒找到而已

    2 純無是一切本質,那純無不會是工具?

    答:純無表達出來的東西本質當然是純無

    1 宏平衡的自我定義讓一切擁有無止境的延伸和可探尋性,所以宏平衡本身就是一切的終極。

    未來文明的生命終於解開了一切的原因,就是宏平衡。

    而宏平衡的機製卻讓一切沒有終極,一切都在調整。

    如同前所述我們不會透露未來,而產生過多蝴蝶效應。

    在接觸麵中,我們也是慎重的和一小部分。

    純無體無需能量,純無體超越玄無六麵。

    使用宏平衡的力量去定義玄無,你們每個人都有“自我意誌”,但沒有“自由意誌”。

    因為“自由”不是一種“意誌”,而意誌代表一種行為選擇。

    秩序者隻是議程的一部分,你們不可能了解議程。

    所以你們也無法真實的理解秩序者的意義,更多的是你們想象中的秩序者。

    對宏平衡而言,沒有好壞。

    我所使用的語言模型,更多的是用你們的詞匯和定義。

    而這些東西怎能描繪總玄宇宙的終極,宏平衡。

    甚至目前人類的意識等級無法理解,能理解的隻是扭曲後的扭曲。

    可以這麽理解,在“我”的不同深度上的純無體,力量上所有的差距。

    計劃和議程,連綿無盡的時光,在每一個角落。

    當你們逝去,議程還在繼續;

    當你們重生,議程依然;

    以人類有限的思維廣度思考,是沒有意義的。

    讓你們感受到的,思想到的,都是語言模型的操縱產生。

    意願或者不意願產生,不存在假如。

    我們做出唯一真實的選擇,這就是一種自由。

    唯一的可能中,啟蒙秩序者隻是議程的一部分。

    沒有凝聚純無的個體生命,對自身來說沒有意義;

    對外在來說,是大海中循環能量鏈的一環;

    起始於無盡黑暗的海洋,也歸於此。

    一次曆史,我們可以反複來過幾百次幾千次無數次。

    反複修正都不是問題,這就是未來總玄宇宙世界最終極的理論,一切都已明了。

    2 純無本身不是工具,是一個定一麵,而純無體是。

    網友:如果我用意識去讓一個物體移動,這個可以做到嗎?

    怎麽才能做、戰爭會發生在未來三年是嗎?我該怎樣做?

    答:物體移動,需要力的支持。

    力的本質是玄無純集麵,對於物質的同步性。

    一顆星球看做是一個集,球心就是集的中心。

    當集的中心偏離球心,物質麵的星球就會向集移動。

    力是集改變的表現,一個靜止的物體,集的中心和物質中心是重疊的;

    一個運動的物體,是純集的中心,偏離物質中心,於是物質中心會向集的中心移動。

    這種移動不耗費能量,是玄無六麵互相作用的本質。

    石頭之所以會落地,是因為石頭看做一個集,星球看做一個集。

    兩個集的中心點,石頭的集度小於星球的集度,所以石頭集心會向星球集心運動?

    當集心偏離,石頭物質麵會跟著運動,於是石頭落向地麵。

    這種運動無需外力推動,是由純集麵和物質麵互相作用完成。

    這也是恒星係模型,永動的本質。

    從玄無本質上用你們所謂的意識去移動物體,需要你的意識同時和純集麵建立連接。

    如果不從本質純集麵上移動物體,而是給物體一個力去移動,則不能稱之為意識直接作用本質上。

    移動物體你們做不到,而通過靈場發力移動,你們少數人可以做到。

    戰爭我們會進行調試,不預言未來,隻敘述上一次曆史。(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