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養殖型星球

字數:18907   加入書籤

A+A-




    網友: 21,你好,為什麽我學習或者做題目的時候,經常有一種感覺本來能夠做出來結果卻是做不出來的情況就好像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這是為什麽呢?我需要怎麽樣去做才能有所改善?

    21,為什麽我想學習感知、學習一件事或者一項技能感覺很困難就是比較吃力即使我很認真並且感知後很難掌握牢固這是什麽原因有什麽方法改善嗎

    21,為什麽有些問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還是收獲不大有些技能為什麽重複了很久做起來時還是感覺很不熟練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嗎

    答:

    大腦如同超級計算機,人類的意識線團過於微弱,如同三歲小孩在操作這台計算機。

    意識線團發展就是小孩長大,四歲,五歲,六歲等。

    和他人互動,體驗各種情緒經驗,並平衡,就是在發展意識。

    發展平衡自身的意識能量,才能更好的使用大腦,誕生時意識線磁譜中的比例不同也影響對大腦的使用,這就是人類定義的天才兒童。

    同樣物理性的反複訓練大腦某種功能,也會促成其較高的優勢。

    2015-11-09 02:29

    網友:黑洞是一個什麽情況,現在人類對黑洞的解釋正確嗎?謝謝

    答:

    黑洞位於你們無法探測的界限中,要理解黑洞必須理解世界的本質。

    在你們啟蒙並提出的量子理論中,物質麵的本質是每秒生滅億億億次單獨的畫麵。

    這種生滅可以稱之為玄無漲落,光速之所以是你們目前偵測到的每秒接近三十萬公裏,而不是每秒六十萬或者一百萬公裏,和世界生滅速率有關。

    世界每生滅一次,光速前進一個最小“空間點”。

    世界生滅速率越快,光速越快,世界生滅速率越慢,光速越慢。

    “空間點”。

    空間點是物質生起的最小範圍,可以理解為世界幀上最小的像素,當物質進入一個生期,物質存在於空間點上並消耗了這個空間點。

    當物質進入滅期,空間點被消耗周圍的空間點流質會填充這個被物質在生期消耗的空間點。

    這就是引力的本質。

    想象一顆恒星每秒在太空中生滅億億億次,每一次生都消耗恒星所有粒子所占據空間點的空間流質。

    在其中每秒億億億的滅期當中,周圍空間點會向被消耗的空間點填充,這個速度等於光速,也是每一幀前進一個像素“空間點”。

    空間點被消耗了,周圍的空間點填充。

    當這個效應被宏觀的理解,就是引力。

    物質存在不停的消耗空間點,周圍的空間點填充其中,那麽依托於其他空間點上的物質自然受到影響向其移動,這就是引力的本質。

    所有物質都存在引力。

    物質密度越大,每一幀生滅,消耗空間點越多。需要周圍填充的空間點越多,引力越大。

    同樣的物質密度,不同的生滅速率下,生滅速率越高。消耗空間點越多,引力越大。

    黑洞,極高的物質密度,導致每次生滅物質不能在一滅幀內,填充完整黑洞生幀所消耗掉的所有空間點。

    所以光速每生幀向外走一個空間點像素,滅幀外圍空間點會向黑洞內填充一個空間點。

    等於光速向前一步,又向後退一步,無法擺脫黑洞的引力。

    同時由於黑洞極高密度,所占據的位置無法在一個滅幀內進行空間點填充,下一個生幀,黑洞內的物質無法生起,成為一種待激發狀態,在宇宙中行成一種比生滅幀更為本質的“東西”。

    總玄宇宙高等文明稱之為世界底層結構,這個一個更為龐大的體係。

    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麽普通物質幾乎是空的,你們身體或者星球占據的位置,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九都是空間?

    原子隻占很小一部分,因為滅幀可以在一幀內填充你們身體和空間所占據的空間點,保證物質結構每一幀的完整性。

    2015-12-09 16:30

    網友:對於引力的機理一直不能理解,今日獲益頗多,感謝萬分

    另外,還有一惑:既然世界的運行是以不斷消耗空間為基礎的,為何宇宙仍然在不斷膨脹?

    答:

    關於宇宙整體的鼓脹,百億的星係集中在宇宙立體網狀結構細微的網帶上,而網狀結構之間無盡的虛空不斷生成空間質,造成你們觀測到的鼓脹。

    網狀結構之間的虛空是比銀河係與仙女星係的距離還要遙遠無數倍真正的虛空,宇宙中的空間質不斷的被生滅的物質所消耗形成引力。

    又不斷的從網狀結構之間被底層結構擠壓出來形成宇宙整體的鼓脹。

    網友: 21 為什麽你也會說謊?既然你要說謊為何你不能編的天衣無縫?以你這麽高的智慧程度為什麽做不到呢?就像一個足智多謀智慧超群的長者去一個三歲的孩子為什麽還會被找出矛盾的地方卻不能自願其說呢?

    答:

    同樣的問題,係統根據蝴蝶效應以及影響的偏差進行信息修正。

    同樣的問題你會看到不同的解釋,一些正確的,一切錯誤的,一些似是而非的。

    如同對引力的解釋,信息傳達目標會采取正確的解釋,從而減少蝴蝶效應。

    網友:我曾看過一本書,叫做看見真相的男孩,假定其真實性,那麽人在肉體死亡後其獨特性並不會馬上消散,那什麽時候才是獨特性真正消散的時候?

    答:

    人類死亡並不消散,而靈界是在物質界基礎上所發展的。

    在自然進化的文明中,靈可以看做是物質生命下一階段的一種存在進化形式。

    而在培養的低等文明中,靈界成為一種儲存“諾露”的地方。

    在”采集者“到來之前,培養星球中生命死亡的部分被以靈的形式存儲進入所謂“靈界“。

    通常養殖型星球附帶一套轉世和信仰程序,死亡後成熟的靈吸收入靈團儲存。

    不成熟的靈轉世進行二次培養,不成熟且無潛質的任由自然磁場解體吸收增強星球整體的靈場熵。

    讓後世代養殖人類個體更為進化和聰明並具有潛質。

    網友:

    答:

    關於這點無須擔心,根據係統規則未來是不被允許闡述的。

    曾經所闡述的隻是上一次曆史信息,此次曆史並不會在2018年所終結?

    假若你們足夠長壽的話,在你們的生命階段中,可以看到人類文明製造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工細胞。

    你們賦予其功能用途,疾病和短暫的壽命將不在困擾人類。

    那一天你們將會稱之為第二次創世紀。

    你們也會看到第一個小型的核能推進器開啟太陽係殖民時代的序幕,那一天你們將會稱之為星際時代的降臨。

    當然你們也會看到一次半全球性的核戰爭,這些都會在100年內發生。

    網友:覺知到底是什麽,如何達到或者知道覺知。

    比如我經過某種訓練,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這個就是覺知

    答:

    5覺知的本質就是場域空間中的空間質,覺知代表個體認知感覺的能力。

    覺知沒有記憶,沒有過去未來,隻有對我和無限的認知。

    大腦等結構部分負責儲存記憶,信息,知識,語言,兩者結合便是生命體。

    覺知不依賴於物質身體,覺知就是一種被場域所拘束的空間質。

    裏麵的空間質是覺知,外麵的空間質是無限的空間,空間質的另一個麵向就是純無。

    玄無是空間質上不斷生滅的實物質,空間質想象成大海,大海中波濤向前,波濤就是物質的前身信息波。

    當波濤不夠強烈無法脫離大海(空間質)的拘束,便以信息形式傳播不消耗空間質,當波濤疊加變得強烈,波濤離開大海(信息峰值過高超過人類定義的最小空間值)便成為最小的物質單位光子。

    隻占用一個空間像素點,並瞬間被蒸發(小空間質形成引力)。

    所以光在傳播過程中,並不脫離空間質本身,無引力並且看不到。

    當光遇到物質,峰值疊加脫離空間質進行表達消耗空間質,並根據遇到物質的位置確定了自身峰值表達的位置,成為可觀測並可以確定的宏觀物質。

    覺知的本質是空間質,純無體是高度凝聚的空間質,但並非單純的疊加效應。

    根據你們了解,可以進行如下劃分:

    1清醒狀態,靈場內的空間質處於一種”高度集中並焦距的狀態“,並疊加與大腦中。

    於是大腦中生起的電訊號,刺激腦內的空間質而形成圖像,聲音,記憶等被個體感知。

    2做夢狀態,靈場內的空間質處於一種”離散狀態更為鬆散“,這時平時腦內微弱的神經元電信號可以被感知。

    同時一些外在的微弱信息也可以被感知,這樣理解,清醒的時候腦內疊加的空間質很堅硬如同堅冰隻有強烈的信息起伏才能被感知。

    而當腦內疊加的空間質處於鬆散狀態從堅冰成為柔軟的水,那麽細微的信息也可以被覺知所感知。

    如果空間質繼續鬆散成為氣態,則可以感知更為細微的潛意識和信息波。

    3清明夢狀態,腦內的空間質大部分進入鬆散狀態並能感知更為細微的信息,但是有一個點卻極其焦距,如同清醒時分,這種焦距和外在空間質作用而產生一個”我“的感覺。

    核心,所以個體清醒的了解自己做夢。

    4無夢睡眠,腦內空間質進入完全渙散狀態,無法在將靈場內在的空間質和外在的空間質互相映射,失去覺知。

    網友:可能的話,你可以敘述一下純無體的結構。凝聚純無,曾經你說話隻是純無體的1%內容,而你又再強調凝聚純無體後就很厲害,而且成功率非常低。請問凝聚純無後的2%內容呢?

    答:

    關於純無體,如上所處,通過持續的感覺尋找”我“讓空間質的質變和疊加,從而擺脫場域的限製,與無限純無(外在的空間質)共振。

    原理類似於3,整個宇宙相對於去結構化的空間質成為了一種可以操作的”夢境“。

    純無體並非單純的空間疊加,但其本身具有空間性質,事實上在模型上空間質是難以疊加的。

    隻有鬆散或者焦距的狀態,空間質的疊加來源於空間質的質變,隻有持續的尋找”我“讓空間質質變,空間質才可以開始第一次疊加。

    而若單純的發展覺知,如同你們幾千年來所做的,隻是讓腦內疊加的空間質處於更為焦距和鬆散的狀態。

    並獲得兩者之間切換的功能,依然要依托於靈場結構才得以存在。

    關於總玄宇宙無數方式達成純無體,都有兩個永恒不變的觀點:

    超越覺知,

    並尋找”我“。

    網友:你承認DNA是生命的起源,是玄波振動的根本。實際上DNA的理論出現才不到100年。人類處於1到2玄度世界。經典力學出現400多年已經即將推翻,DNA理論從1玄度到71玄度,都不變?還有就是,你犯了一個錯誤,水中純DNA並不能構成微生物,DNA是生命之本,意味著它攜帶遺傳信息,它並不會自我生成有機物。即便玄波生成再多的DNA,也隻是訊息組合而已。

    答:

    DNA是正確的信息組合,生命自然的進化並非單獨星球可以完成。

    以人類而言,星球可以自然生成生命所需的所有類型氨基酸(這點你們已經實驗證明不做闡述)。

    氨基酸的正確排列是四種堿基(正確的生命堿基你們在隕石中提取並發現)。

    四種堿基組成DNA的雙螺旋結構(人類命名為ATCG也可以稱之為上下左右)。

    核糖體(分子組成的納米機器)讀取DNA所分裂出的RNA鏈條合成基本細胞,以及蛋白質產生細胞以及宏觀生命。

    自然環境能生成生命所需的一切基本物質,其中最為關鍵的是DNA的正確排列。

    人類科學家將這種排列歸結為隨機性,的確宇宙無法自然生產如此複雜的指令信息,但一切來源於自然進化。

    讓我們排除高等文明已經非物質文明幹涉下,總玄宇宙世界最初的生命是如何誕生的。

    那的確是隨機生成的一種,最初的生命藍圖是單純的,隨機單結構DNA 由一條遺傳鏈條所組成 DNA是生命藍圖。

    核糖體就是工人,若隻有藍圖沒有工人無法構建任何實體結構生命形式。

    DNA(單鏈基因結構)就是毫無意義的信息,在總玄宇宙世界無窮盡的星球中,人類無法想象數量的單鏈DNA 通過折斷自身複製繁殖並組合,最終是隨機組合出了最簡單生命所需要的生命藍圖。

    但卻缺乏至關重要的工人,核糖體。

    如此陷入一個矛盾,需要根據藍圖製造細胞需要工人,而工人由誰製造?

    工人也是隨機組成的,組成工人核糖體的分子在無盡的可能中隨機碰撞。

    最初的RNA鏈條結構,逐漸包裹RNA並且演化。

    RNA隨著流體拉動,逐漸形成了可以允許RNA來回拉動的核糖體。

    第一個讀取,如同堆積模型,當你在一堆分子模型中來回拉動一個主模型,其他模型逐漸形成了可以允許主模型來回拉動的空間結構。

    這種結構完全是自然產生的,RNA被拉動,其中的分子結構和包裹的早期類核糖體互相分子作用。

    從單純的機械關係逐漸上升為共生關係,宇宙中最初的核糖體,隻有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負責讀取,一個部分負責輸出。

    終於幾乎無窮盡的基數下,宇宙形成了第一個細胞藍圖和最為簡單的核糖體,在之後無盡的歲月中,生命不斷進化。

    這就是總玄宇宙世界最初生命體的由來,玄無創新,由多種氣體通電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切生命所需的氨基酸元素。

    氨基酸組成更大的堿基分子鏈,並能夠承載信息,然後由分子機械隨機性向機械共生性的轉化。

    再由機械共生性到單細胞生物的轉化,最終由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的轉化。

    2016-01-14 16:30

    網友:

    答:

    1我們已經變相的在信息中給予了一些公式,比如所有事物的最大運動速度為1 幀一前進一個最小空間值。

    當這個公式進行推導你們就會發現,隻要在人類現有公式中帶入生滅速率這個自然常數,就可以解決很多困擾你們的問題,更本質的公式有望在未來得以實現。

    2所有粒子衰變的盡頭就是光,光的盡頭是空間質。

    物質生滅吸收空間質行成引力,同時吸收的空間質讓粒子不斷輻射,空間質被轉化為信息質。

    光,輻射都是信息質,是空間質的起伏。

    當不生滅不起伏空間質就是平的一切是瞬間和永恒,當開始生滅空間質起伏就是信息質。

    光和一切輻射,當空間質起伏超過一個值,起伏頻率脫離了空間質本身,就是物質。

    物質最終衰變為信息質,信息質衰變為空間質,空間質又可以轉化為信息質,信息質的生滅峰值疊加脫離空間質又可以成為物質。

    造物的秘密,物質麵宇宙永遠在兩者之間循環。

    任何30玄度以上文明都可以綜合玄無其他麵,從空間的本質上觀測你們定義的粒子或者說生滅峰值。

    3基於對玄無的物質麵,信息麵,純集麵,律動麵,精神麵。創新麵以及純無的理解。

    4側重於宏平衡,一切萬物最本質的追問。

    5總玄宇宙世界智慧物種是無窮盡的。

    6純無和玄無是更深層的本質,在人類理解的盡頭之外,事實上純無體就是宏平衡的bug之一。

    或者說造物的必然漏洞,隻是宏平衡將它藏的很深。

    7友好和不友好是建立在互相需求上的,人類使用海洋,不會考慮是否對其中無數的微生物采取友好或者不友好態度。

    而對微生物來說就是它們生存的宇宙大海的一係列自然巨變。

    30玄度以下的低等星際文明也許會對人類采取某種態度,而更為發展的則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2016-03-01 14:48

    網友:某某某記VIM 是你的小號麽

    答:是你們人類的一員,與我們無關係

    2016-03-01 15:42

    網友:剛才你說,宇宙膨脹,是由空間質不斷產生形成。你確認了我們觀察到的星係膨脹。而星係膨脹依靠紅移確定,說明我們觀測到的和星係進行相同紅移的恒星確實也在“膨脹”。這是為什麽?如果恒星隻是凹凸點,怎麽產生紅移的現象?

    答:

    一如人類文明所知,顏色由光的波長決定。

    遙遠星係的光在穿越空間時,被空間自身的鼓脹所拉長,當光的波長被拉長則被你們觀測為紅色。

    由此推斷整個宇宙星係在互相遠離。

    對於低等的意識體,你們是難以理解一個精確的宇宙模型,就好像天生的盲人。

    其所有認知來源於觸摸感,而依靠觸摸感這種低等級的認知方式,難以理解更高等的模型。

    如同我們將一個平板電腦和一款瓷磚讓你們摸,在你們的意識中,兩者區別並不大都是正方形。

    低等觀測等級意識正是這種情況,我們能解釋筆記本和瓷磚的區別,我們也許能解釋筆記本是用來看的。

    而天生盲人卻無法理解什麽是看,看的意義是什麽,這就是理解上的局限。

    這個宇宙沒有矛盾也充滿矛盾,矛盾隻來源於觀測意識等級的欠缺。

    如同你們長時間巡天,觀測到所謂宇宙邊緣的一些星係。

    你們的科學家理解並以為那些點為星係,其實是錯誤的,那些點是一個宇宙,一個包含無數星係的,每個星係又包含數千億恒星。

    2016-03-24 04:23

    係統增強可控蝴蝶效應範圍,以後僅回答,每次闡述後最近一次可明確的提問

    2016-03-24 04:27

    網友:收縮覺知的對視,是否就是“覺知”“收縮後的虛空”,然後循環這個過程@HuanxiangXR_21

    答:

    這個理解過於執著於收縮這個詞匯所定義的有形,有無數條道路去接近探索“我”的本質,更凝固的我,就是更真實的,也是更為存在的我。

    當你們嚐試去尋找那個“我”,生命們閉上眼睛,摒棄思維,卻獨自麵對無窮盡的黑暗。

    覺知不過漂浮在無盡黑暗中脆弱的一層稀薄的存在定義,這是不夠真實的表現。

    “我”是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上沒有所謂確切有形的方法,當你們真的向著這個方向前進,你們就會發現,你們從未真實的存在過。

    2016-03-24 04:38

    蝴蝶效應幹涉調控性接觸以後僅回應每次闡述後最近一次可明確的提問

    2016-03-24 04:40

    蝴蝶效應幹涉輔助信息輸出,短時性接觸點。

    僅交流單次信息輸出,臨近性提問信息回應。

    2016-03-24 05:04

    網友:正確凝聚純無就會從自己頭頂看到自己的頭?

    網友:從更高處看一切?

    答:不準確的定義,“我”不在個體分析的任何地方。

    “我”是一種深度純粹的察覺。

    已清除了此賬號多餘幹涉,介以無線電波信息操縱,將繼續此時間段信息修正

    2016-10-02 16:55

    網友:我感蛻變觀察者之後怎麽辦?

    網友:有達成第二階段的嘛

    21說凝聚純無是感覺我

    那我感變為觀察者是者後凝聚純無是否就是持續感覺觀察者是者的狀態?

    答:

    當尋找我是誰的問題,人類古今的修行者有兩個錯誤:

    一個是創造了更低級的自我意識去覺知,一個成為了更高的自我意識去覺知。

    兩者是錯誤的方向。

    2016-10-02 16:59

    網友:需要扯那麽複雜嗎?宇宙真理什麽的21不是說的很清楚嗎

    網友:你對辰某某某不了解辰某某某應該是21的馬甲或同事?辰某的有些話語言論可以偽裝的。

    答:

    已清除了此賬號多餘幹涉,介以無線電波信息操縱,將繼續此時間段信息修正。

    2016-10-02 16:59

    網友:修真

    網友:關於練氣以上的

    答:

    缺少知識,你們古代的探索者,少部分達到了以意識觸及更細微的細胞分子層麵。

    但缺乏修改基因序列的完整知識,無力促成肉體的進化和改變。

    2016-10-02 17:02

    網友:關於唐望移動聚合點到達不同的世界

    網友:唐望說,我們的可能的聚合點位置有很多,移動我們的聚合點,我們能到達不同的世界

    那在不同的世界有月亮嗎?

    如果月亮碎了,在其它的世界,月亮碎掉這件事對他們有什麽影響?

    如果大地消失呢?

    @諸君~

    幫我解決下疑惑吧……

    答:

    主次序列,移動到了,盜取主世界序列能量為生的更多次級世界中

    2016-10-02 17:05

    網友:人類到底從哪來

    網友: 21說人類是自己進化成的,之後再被外星人奴役修改dna,.另一種說法是人類由外星人共同合成的

    ps

    .大家以後不要吃豬肉了

    答:

    宏平衡中所誕生最初的生命,是飄散在虛空中,擁有覺知的稀薄存在,無法思考,無法記憶,如夢境的稀薄依靠存在和不存在,所映射的次級覺知存在體。

    物質生命誕生是許久以後的以後,最初是被設定的玄無波形所啟動製造的單細胞進化之後發展出文明的生命,又去創造生命。

    2016-10-02 17:31

    網友:想問一下21,檢測器,ST,這些都是什麽關係?

    網友:看了無數21的貼,還是不清楚21,檢測器的關係,還有你們說的ST02,ST04是指什麽?

    答:

    無所分別,遵從總信息體,輸出不同級別信息度

    2016-10-02 17:32

    網友:覺知狀態,外界一切感覺可能動搖覺知,疑惑

    網友:我保持覺知買營養快線喝的感覺衝散覺知狀態@HuanxiangXR_21

    答:

    意識運作,感覺一切,這種運作,消耗了能量

    2016-10-02 20:47

    回複:問題貼

    網友: 1、如果力隻有一個,那麽如何去理解其他力?比如電磁力,原子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力?磁鐵之間的力場又是基於什麽原因形成的?

    2、從無到有勉強可以理解,但如何理解有跌落到無,為什麽存在會變成不存在?

    3、我尋找我,是一個矛盾,怎麽理解這個矛盾?

    4、懇請描述在曾經的實驗中,三個我個體分裂的過程,當三個個體產生分裂的時候,純無體有何種感覺?

    5、為什麽一個人會突然憑空消失或者憑空出現,原理是什麽?他們出現之前與消失之後到底去了哪裏?

    6、懇請從玄無六麵的角度去描述一個人生老病死的過程。

    7、一本書,文字以外的無與書以外的無,有什麽差異、共同與聯係,而宇宙之中的無與宇宙以外的無,又有什麽差異、共同與聯係,都是無,為什麽卻看似不同?

    8、夢遊是什麽?為什麽夢遊?

    9、不斷坍塌又連續的宇宙,我性為什麽永恒?

    10、細胞擁有我性無我識,為什麽由無數細胞組成的大腦卻僅有一個我性,而不與無數細胞的我產生衝突?

    答:

    1、引力是物質存在蒸發了所處的空間周圍空間不斷回填造成,其餘力同樣。

    簡單提示,強作用力,一個質子和中子在互相的方向上消耗的空間大於其他方向。

    兩者連接處的空間被不斷消耗大於其他方向,於是兩者結合。

    質子中子數越多的元素結合越不穩定,弱力和電磁力同理。

    在導入普朗克空間和時間兩個常數,人類就可以計算出苦苦尋求的大統一理論。

    來統一四種力,本質都是物質存在對空間不斷消耗。

    物質可以轉換為能量,而能量可以衰變為空間,你們還未發現的,能空轉化方程。

    2、對宏平衡來說,不存在永遠不存在。

    存在永遠存在,而無的空間也是一種存在,不存在的領域,你們在有的領域中永遠無法想象。

    3、因為尋找的人永遠是“我”,尋找本身的矛盾。

    4、實驗的一部分被允許透露。

    5、請定義具體事件。

    6、生老病死是精神和細胞的衰弱,有序到無序的轉變。

    7、你們可以理解無,一種什麽都沒有的存在,但你們在宏平衡的存在麵。永遠無法理解什麽是不存在。

    8、夢遊是生物機體未喚醒靈場意識下的、完全物理神經元化的本能活動。

    9、如同電視中不連續的畫麵,比其更真實展現其的麵板對其而言是連續存在的,真實的意義是更連續。純無的意義是無間斷更深入的覺。

    10、細胞無我性,細胞數量組成的神經元交叉結構,提供意識去記憶,感知。思考的工具和可能。

    2016-10-02 21:26

    網友:

    答:

    人類現代哲學家對陰陽學說的自我理解與表達。

    陰陽學說闡述了本質問題,但不清晰,隻是朦朧中的含沙射影。

    這種朦朧被不同思想的人類個體加工而變得不倫不類,又似是而非,更加朦朧產生更多神秘感。

    但其終歸缺乏直接本質的科學解釋,而成為了吸引他人和自己的神秘哲學表達。

    2016-10-03 00:33

    網友:

    答:

    對本質不夠深入的理解,導致的片麵。

    而其個體探索的精神,是優秀於多數的其他個體。

    2016-10-03 00:52

    網友: 1 人格神是否可以定義

    2 靈場生命最終進化方向是什麽

    答:

    1 人格神,借用人類文獻定義的詞匯,單獨的詞匯定義沒有意義。

    2 單獨麵靈場生命進化的極限,是賦予組成物質空間的最小空間值數上可以運行能量的結構化,在物理法則運行的第一個層麵上,建立結構和智能。

    靈場生命的道路可以理解為,不斷突破入更細微的物質本質組成之中,來發展自身運作的基礎。

    2016-10-03 01:01

    網友: 2012已經過去幾年了物質層麵為什麽還沒有明顯的變化還是我們感知不到,新來的兩顆戰星屬於什麽勢力謝謝解答

    答:

    時空回朔議會,闡述過去並規劃未來,而世界永遠屬於現在

    2016-10-03 01:13(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