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爭鬥的預兆

字數:8551   加入書籤

A+A-




    元嬰修士與分神修士的戲份到了這裏就沒了,作為壓軸大戲的合體期修士,戰鬥一結束,就代表著萬流盛會也結束了。

    雖盛會結束,但離去的修士不多,或多或少都在整理這次萬流盛會的收獲,除此之外,這次萬流盛會當中出現的九本功法,也值得他們去練。

    在九州上,功法秘籍大多數都很容易得到,但是能不能練成就看個人本事了,就算一本普通的劍訣,也對修煉的人有所要求,首先你要會用劍。

    越是高深的秘籍,要求就越多,也有那種十分高深但是沒啥要求的法訣,可是大多數修士已經不會修煉了。

    也不是說不會修煉,而是修煉起來不劃算,原因就是因為秘籍得到的太容易。

    一本人盡皆知的高深秘籍,人手一本之後,其中的優點非常明顯,缺點更顯眼,非常容易被人針對。

    誠然這樣的秘籍練了之後很強,但隻要跟他人對上,九成九的幾率送上門,反之,一些不算太厲害卻又不普通的法訣,不少修士都有修煉。

    萬流盛會的九本法訣,其中的懸絲劍光就容易被針對,隻要會的人一多,其優點缺點就很明顯了。

    到了那時,練的人其實更多,但是彼此對敵絕對不會使用,不過獨自一人的話,那麽懸絲劍光還是很強的。

    又或者,有劍修能夠對懸絲劍光做出改進,但改進之後,也不可能說將其傳出,所以,法訣容易獲得,但是練不練,能不能練成,練成之後有沒有效果,成了一本法訣最大的問題。

    此後數日,修士們紛紛離去,也有不少人選擇了留下。

    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州修行環境極佳,一層一層的劃分,對於大多數修士都有益處。

    其二,中州皇室跟九州各大勢力的招攬,都發現了一些極度適合自身門派的人才。

    其三,修士大多數隨心所欲,暫時留在中州。

    在往後去,就是中州太子劉延跟中州四皇子劉盛之間發生的口角了。

    說是口角,其實也是一番爭鬥,太子劉延要是想不出破局之法,說不定還真會被四皇子劉盛從太子之位上拉下馬。

    帝王家裏無親情,九州各個皇室、王室家中,就沒有一個和睦的。

    如果和睦,代表著皇位或者王位已經決定,又或者是一方沒有爭奪皇位、王位的能力或者欲望。

    不是以上兩者,那麽爭鬥從每個皇子出生之前就開始了。

    譬如中州,誰繼承漢皇之位,從漢皇繼位的時候,就開始爭了。

    漢皇正妻在爭,薑貴妃在爭,王貴妃在爭,孫貴妃、馬貴妃、陸貴妃等幾十名貴妃,都在爭。

    但真正有能力一爭漢皇之位的,隻有漢皇正妻以及家中權勢最大的或者最得漢皇寵愛的十餘名貴妃。

    除開這些,就隻有生下絕世天資,能夠突破到合體期的皇子才能夠一爭漢皇之位。

    這一次漢皇的爭鬥,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皇子,所以,最終的爭鬥就在那十餘名皇子當中。

    大皇子劉延,也就是當今太子,其母趙皇後是信王趙真的妹妹。

    二皇子劉汶,其母王貴妃,在萬流門身居高位。

    三皇子劉益,其母陸貴妃,在鹿鳴山權利不小。

    四皇子劉盛,其母薑貴妃,是夏王薑懷的妹妹。

    五皇子……

    六皇子……

    七皇子劉安,其母馬貴妃,是定王馬丁的妹妹。

    八皇子……

    十一皇子……

    有能力爭取漢皇之位的皇子,總共十一名,從大皇子到十一皇子。

    排名靠後的皇子,母親的家世就弱上許多,入主皇宮的日子,也晚上許多。

    諸多皇子,分作四派,原來隻有三派,但十一皇子修為突破到分神期,沒有加入其它派別,所以單獨算作一派。

    太子與二皇子,四皇子與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到十皇子。

    四個派別,隻有大皇子一派與四皇子一派爭鬥最大,七皇子一派與十一皇子,並不怎麽摻合進去,他們在觀望。

    早在幾十年前,這些皇子就爭了一次,那次本來快把太子拉下馬,然後太子撐了過來,於是一發不可收拾,成為最有希望繼承漢皇之位的一派。

    三派當中,各有其靠山,太子劉延一派背靠信王,四皇子劉盛一派背靠夏王,七皇子劉安一派背靠定王。

    信王趙真,七王中排名第二。

    夏王薑懷,七王中排名第四。

    定王馬丁,七王中排名第一。

    這是幾十年前的形勢,那時候信王趙真不怎麽插手皇室之間的戰鬥,反倒是四皇子劉盛屢屢借助夏王的勢,至於第一的定王,誰當漢皇都一樣。

    現在不同,七王當中的形勢已經十分嚴峻。

    七王,第一定王,第二信王,第三莊王,第四夏王,第五仁王,第六明王,第七廉王。

    定王馬丁,支持七皇子一派,雖然七皇子繼承漢皇幾率並不大,甚至七皇子本人都不怎麽想繼承漢皇之位,不過七皇子到底是皇子,而且有另外三位皇子的支持,所以不想爭也要爭一下。

    信王趙真,趙皇後是他的妹妹,雖然不太管事,但如今當然支持太子劉延一派,修士的無情在這裏淋漓盡致,明明是他的外甥,卻也不怎麽在意,但說到底也是自己的外甥,總不能跑去支持外人。

    莊王陳舉,目前還在搖擺當中,偏向於七皇子劉安,也偏向於太子劉延,就是不偏向於劉盛,到時候會成為劉盛的阻力。

    夏王薑懷,薑貴妃是薑懷的妹妹,理所當然支持四皇子劉盛一派,對於劉盛當年的借勢有些看法,不過也就這樣,但總歸是一根不大不小的釘子,雖然支持四皇子卻並沒有拿出認真的態度。

    仁王都神君,無任何偏向,到時可能會支持四派任何一派。

    明王韓進,跟太子劉延搭上線,派出自己兩個女婿幫助劉延,支持太子一派。

    廉王宋神君,無任何偏向,到時可能會支持四派任何一派,那一派最得人心,他便支持那一派。

    中州七王,現在便是如此形勢,漢皇之爭並不涉及到七王,但七王卻不能不管,七王忠於漢皇,雖聽調不聽宣,但是如果跟自身關係不錯,縱然不渴求好處,但也要支持其中一派。

    說到底,現在七王有定王、信王、夏王、明王摻合進去,比起一開始形勢亂上許多。

    而且有模糊消息,已經獲得兩位七王支持的太子劉延,還有一名七王在暗中支持他。

    嫌疑最大的是莊王陳舉,跟太子關係親近,但是也跟七皇子親近,不過總歸有嫌疑。

    另外的仁王,廉王也有嫌疑,說不定他們其中某一位,就是暗中支持劉延的那人。

    目前來說,劉延一派最強大,有不止一位的七王支撐著,不少分神修士都投身進去,

    百賢千將之勢已成,就看漢皇何時下位,以及劉延何時能夠突破到合體期。

    一旦兩者任何一個開始或者完成,那麽劉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漢皇之位。

    情勢雖然如此,但卻卡在了關鍵一點,那就是漢皇身上。

    漢皇這個位置,到了一定年限就必須要退下來,除非是對中州的貢獻極大,那麽想坐到什麽時候就能坐到什麽時候。

    每一屆漢皇,都有著種種拖時間的辦法,反而是真正的連續坐下去的方法,沒有掌握。

    萬流盛會,就是漢皇拖時間的手段。

    最開始之時,萬流盛會並不是給漢皇拖時間的,而是新任漢皇上位,借助萬流盛會一舉鞏固皇位,但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萬流盛會就變成了拖時間的手段。

    這樣還好,不好的是漢皇的心情。

    拖時間的漢皇,厲害也有不少,但也有不拖時間的,漢皇之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旦獲得,就有堪比渡劫修士的力量,一步登天,位於九州巔峰。

    缺點是不能離開中州,甚至不能離開天都太遠,隻在特殊的時候才能出動。

    一個局限在中州的漢皇,坐久了也沒意思,沒有用萬流盛會拖時間的漢皇,大多都是這種。

    這一屆漢皇,就拖了時間,但拖時間的同時,對於自己的大兒子劉延有著極深的成見。

    或許是劉延他們年輕氣盛,又或者是受到漢皇之位的誘惑,在幾十年前,諸多太子皇子就開始了爭鬥。

    於是漢皇不高興了,雖然是他親生的,但是這麽早就開始爭,真的不把他放在眼裏。

    本來是對所有人看不順眼,後來就變成了對劉延一人看不順眼。

    因為劉延,有了其他部州的支持,尤其是對於漢皇來說的秦州,而且是楊鄴等人。

    每一代漢皇,或許不是正人君子,但也不算壞人,中州在一代代漢皇的帶領下,早已經超出其他部州不少。

    但就算正人君子,也有自己的需求,漢皇就在曾經,因為某些事情被楊鄴等人暴揍了一次。

    這個芥蒂就這樣留下了,之後,自己親生的兒子,竟然找到了揍自己的人的幫助。

    劉延也冤枉,他怎麽會知道合體修士的那些事情,合體修士大多數事情對於普通修士來說遙不可及,就算劉延是太子,但也是個普通修士。

    他父親的私事,而且是糗事,當然不會讓劉延知道。

    於是,漢皇對劉延有了成見,本來很看好劉延,這會開始支持劉盛。

    本來嘛,就算是這樣的,劉延繼位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意外,於是就這樣發生了意外。

    那日劉延跟劉盛的口角,是這樣的。

    太子劉延:“劉盛,就算你有丁川,你也完蛋了。”

    四皇子劉盛:“未必,你可以試試。”

    兩者就這麽說了一句,太子劉延的臉色變黑,四皇子劉盛的臉色十分欠揍。

    作為中州的太子、皇子,修養是絕對達標的,從小到大就沒有做過一件壞事,但是彼此之間,任何手段都能用出來。

    隻是調整一下表情,能夠嘲諷對方或者迷惑對方,兩者當然會去做。

    不過,劉延的臉黑雖然是偽裝的,但他的確在擔心。

    四皇子劉盛那欠揍的神色,給了劉延極大不安,這一切,就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

    血劍丁川。

    血劍丁川在沒有便被人知道之前,一直是個普通的分神期劍修,劍道修為平平,不少劍修虐他如虐狗。

    但就在丁川從吳州回來之後,就被所有修士知曉了。

    血劍丁川,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最頂尖的分神修士,沒有之一。

    如果說有對手,那麽就是秦州的邪劍高喜,不過高喜已經快要突破,所以血劍丁川在分神期可以被稱為第一。

    這是實打實的第一,是血劍丁川劍挑九州所有分神修士之後,獲得的名聲。

    不過,這個第一有點水份,不是實力上有水份,隻是稱呼的年限有水份,最多數年,丁川就要死了。

    一切,就從吳州說起。

    血劍丁川到吳州,還是因為魔劍尹肅的原因,丁川很久前跟尹肅就是對手,不過總是被虐,後來成為分神修士之後,也是如此。

    血劍丁川,加入了四皇子劉盛的陣營,不同於魔劍尹肅的光芒萬丈,血劍丁川在四皇子劉盛的陣營地位很低。

    就是比起普通分神修士高上那麽一點,縱然四皇子劉盛沒有嫌棄他,但是實力低下,始終會令人嫌棄。

    一切,就是吳州的一團鮮血,兩人當初在吳州戰鬥許久,然後碰到了一團鮮血,尹肅實力高深,當下就奪走鮮血,然後利用那鮮血,抽走了丁川一些劍道造詣,使得丁川一蹶不振。

    再之後,丁川加入四皇子劉盛陣營,經常被嫌棄,索性到了吳州,想要再找找,看看還有沒有那種鮮血。

    然後,丁川沒有找到鮮血,卻從血魔身上得到了一種本事,那就是抽幹自身的血液,凝聚成一柄無堅不摧的血劍。

    丁川本來的劍道其實很不凡,在劍道沒有被抽離之前,他也有絕代風華,但在劍道被抽走後,絕代風華不再,突破到分神期後更是淪落到墊底的程度。

    也不知從血魔身上得了什麽方法,反正丁川把一切能夠舍棄的東西都舍棄了,最終換來的這柄血劍。

    數年時間之內,血劍丁川,將是唯一能夠被人記住名字的分神修士。

    漢皇之爭,雖然涉及到中州七王,但並不會涉及到其他合體修士,所以分神期就是兩者最高端的戰力。

    魔劍尹肅,滄浪水鶴前子,兩人在中州各有不小名聲,能夠入中州分神修士前十。

    除開兩人,還有一個特殊的分神修士,神韜天算韋昌,算是合體期也算是分神期,但合體期狀態的他不能出手,分神期狀態的他雖然能出手,但也隻有半步合體的實力。

    血劍丁川在舍棄一切後,換到那柄無堅不摧的血劍,竟然唰唰幾下,就把三人擊敗了。

    劉延有自己的破局之法,就是萬流盛會之後招攬分神修士,群毆血劍丁川,但劉盛也有應對之法,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隻要出動丁川,相信那些分神修士明白的。

    雖然不能對尹肅三人下死手,但是其他分神修士,來多少就殺多少。

    擁有著分神期無敵的血劍丁川,劉盛就是有這樣的本錢,好在劉盛曾經沒有看不起血劍丁川,才換回了今日的回報。

    中州有機會繼承漢皇之位的十一名皇子,各個都有自身獨到之處。

    自從兩人的口角開始,爭鬥的預兆就出現了。

    血劍丁川,消失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