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故地

字數:6688   加入書籤

A+A-




    “辛老、黃老今日你們早點休息,明日一早我們就出發。”

    向月打發了兩個老者離開,把田豐辰也支了出去。

    “二哥呆在巫菁身邊,比我們更危險,你盡快通知他。”

    “不,這件事暫時先不要告訴他。”方伯玉卻搖搖頭。

    “為什麽?”向月不明。

    “別看仲玉冷若冰霜,卻是一個喜怒都寫在臉上的人,他若是知道自己天天孝順的人,竟然是殺母凶手,你說會發生什麽?這麽多年巫菁都沒害他,現在應該也不會,告訴他,反而壞事。”

    聽方伯玉這麽一說,向月覺得倒也是,方仲玉確實沒有方伯玉那麽深的城府,也不像自己這般會演戲,麵對殺母仇人,能忍得住不動手才怪?

    “暫時不告訴二哥也好。不過大哥,你跟二哥之間是怎麽回事?”向月知道兩兄弟關係不好,有心幫他倆和好。

    方伯玉幹笑一聲:“年少時的糗事,說出來太丟人,怕被妹妹笑話。”

    向月著惱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你們兩兄弟不睦,怎麽同心協力,為母報仇?”

    “全是拜那女人所賜!”

    方伯玉陰沉著臉,說了出來。

    四年之前,年少輕狂的方伯玉,和個性帶著張揚的諸婉,脾氣相投,關係十分好,方伯玉就這麽喜歡上了諸婉。

    而方仲玉喜歡柔柔弱弱的王憲姻。

    本來是沒什麽,兄弟倆各喜歡各的,並不衝突,隻可惜諸婉是王憲姻幻化而成的,世上早沒諸婉這個人,她隻是王憲姻借用的身份。

    王憲姻身為郡主,在外人眼裏是一個集美貌和才氣於一身的溫婉女子,不方便經常拋頭露麵,為了方便行事,王憲姻大多時候都是頂著諸婉的模樣出入。

    諸婉的個性,實際上才是王憲姻真正的內在。

    王憲姻喜歡的人是方仲玉,說起來兩人互相喜歡,應該是一件好事。

    不過她經常幻化成諸婉的模樣,去見方仲玉,一方麵沒敢把自己的秘密告訴方仲玉,另一方麵對方伯玉又拖泥帶水,想要掌控整個桃花寨。

    這就造成兩兄弟為此反目。

    方伯玉可不是一個忍氣吞聲的人,找諸婉攤牌。

    諸婉卻反而責問方伯玉,說是明玉公主要把傻子表小姐嫁給你們兩兄弟的一個,你做為兄長,必定是你先成親,你既然已經有了婚約,就不該再糾纏她諸婉。

    四年前向月還是公主府的傻子表小姐,對方伯玉和方仲玉兩個“表哥”,花癡病犯得相當的厲害,再加上“明玉公主”要將她嫁給兩兄弟當中的一個,令兩兄弟非常的厭惡。

    方伯玉聽信了諸婉,還以為她是因為向月,才疏遠他,便故意對劉晴造謠說方仲玉要娶向月。

    劉晴可是方仲玉的愛慕者,一聽之下,當場就急了,連忙去找最好的朋友諸婉想辦法。

    諸婉當然十分熱心的幫劉晴想辦法,這就有了四年前向月在公主府失蹤,醒來後身在軟香閣的事。

    其實諸婉相當的妒恨向月,妒恨向月與方仲玉一同住在公主府,天天可以看到方仲玉,擔心將來娶向月的人會是方仲玉,所以她利用了方伯玉和劉晴。

    不過也正是這件事,方仲玉知道了諸婉將向月送進了軟香閣這種地方,心思竟然如此惡毒,不容她再來公主府。

    諸婉一急,便坦白了她就是王憲姻,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她喜歡方仲玉。

    然而適得其反,方仲玉得知諸婉將他們兩兄弟玩弄於股掌,致使他們兩兄弟反目,直接把諸婉視如蛇蠍,再也不想見到她。

    方仲玉將諸婉的真麵目告訴了方伯玉,讓他遠離諸婉,可能說話的方式不對,兩兄弟的關係卻沒有改善,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因為有明玉公主這層關係,兩兄弟也不可能將王憲姻的身份聲張出去。

    “小月,四年前……大哥對不起你!”方伯玉萬分愧疚道。

    “沒事,離開公主府,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向月確實一點也沒怪方伯玉和方仲玉,那時的傻子太過花癡,也難怪會遭兩兄弟厭惡了,何況她跟著師父生活,不僅安全,還學到了許多知識。

    若是沒有離開公主府,說不定她連魂魄回歸的機會也沒有,一輩子是個花癡傻子,任由假的明玉公主擺布,那就真毀了。

    唯一令向月心痛的是蘇馳星的死,那個半路攔截她和蘇馳星的披鬥蓬之人,不知是諸婉的人,還是巫菁的人。

    這件事還要繼續查下去,直到為蘇馳星報仇為止。

    見方伯玉一臉愧疚的神色並沒有褪去,向月笑著打趣道:“大哥,你現在一心與諸婉作對,不會還喜歡她吧?”

    “我腦子有病才喜歡她!”

    方伯玉的臉色頓時黑了,“她想吞了我的桃花寨,那我就將她踩在腳底下,才是對付這種女人最好的辦法。”

    “好樣的,大哥!”

    向月欣然,有些人喜歡一個人,明知對方不喜歡自己,利用自己,還癡情不改,好在方伯玉不是這樣的死腦筋。

    方伯玉可是桃花寨大公子,心狠手辣,惡名昭彰,又怎麽可能會被一個女人左右?

    想想馬媚的下場,懷了他的孩子,他都下得了手殺之。

    “你有空就去看看你女兒吧,我給她起了一個小名,叫醒兒,本來我是想要問你討要撫養費的。不過誰叫醒兒是我親侄女呢,做姑姑的撫養她也是應該的。”

    “我一個大男人不懂養孩子,就托付妹妹了。”

    “大哥你還真一點也不客氣啊。”向月不由翻白眼。

    方伯玉魅惑的眼睛笑彎了起來:“誰叫你是我親妹妹呢。”

    第二天,方伯玉準備了二頭飛禽,一頭給向月,另一頭給辛老和黃老,三個人駕著兩頭飛禽離開了桃花寨。

    先飛到了長山城天星美食樓,向月沒有停留,接了桃紫,坐上飛禽,便直飛道清觀方向。

    一路飛行,平安無事。

    傍晚,經過一片翠綠的山脈,與桃紫相談甚歡的向月,目光微微一凝,伸手指向下方。

    “那片山脈的深處有一座破舊的道觀,是我和師父曾經居住的地方,今晚我們就在那裏住一夜吧。”

    “好。”

    桃紫知道向月定是要去祭拜她的師父。

    飛禽緩緩往下飛去。

    至於另一頭飛禽上麵的辛老和黃老,跟隨在後,不需要問他們同不同意,向月也不介意讓他們知道什麽,反正他們不會有機會去向巫菁匯報情報了。

    “主人,我們從皇城出來,追你來了。”腦海空間裏,蝴蝶的意識體輕輕一震,跟向月說道。

    向月回應:“我去祭拜師父,你帶阿風找來就是。”

    有蝴蝶跟向月之間的聯係,載著蘇馳風來找向月的蝴蝶,要找到向月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花癡魂魄的聲音這時也響了起來:“萬蟲已經配製出解藥,不過這解藥隻能暫時壓製毒發的時間,最多壓製一個月,要真正解去毒,必須王憲姻的姓生鼎不可,有空你進來一下仙元丹吧。”

    向月一喜:“好,我知道了。”

    嚴及清、包老和艾氏等服過王憲姻給的仙魄丹,中了一種隱性的毒,非王憲姻的妙生鼎不解。

    向月心中一直擔心不知道這毒什麽時候會發作,現在萬蟲配製出了解藥,總算緩解了一下,雖然隻能壓製一個月的時間,總比立刻毒發身亡的好吧。

    萬蟲不愧是一個毒藥大師。

    向月慶幸收服了萬蟲,否則她早在與王憲姻的交鋒中落敗了。

    下方都是茂密的樹林,沒有落腳的地方,向月和桃紫運用仙力,背部幻化出無形的翅膀,從飛禽上跳了下去。

    後麵跟隨的辛老和黃老嚇了一跳,不過看到向月和桃紫竟然能像飛一樣的穩穩降落,又把這兩老者給震驚得瞪大了眼。

    “表小姐不過武夫階,就能騰空?”

    “這位表小姐真的很詭異,連她的朋友也是,等回去把這情況匯報給公主。”

    兩老者交頭低聲了一句,也跳下飛禽的背部,跟緊向月,他倆是中成境高階的內力修為,可以騰空飛翔。

    隻是他倆不是巫族後裔,否則就能看清向月和桃紫為什麽會飛了。

    “往左走,對,就要到了。”花癡魂魄已經在向月的腦海裏,興奮的嚷嚷起來。

    畢竟以前跟乾達婆住在這片深山的是花癡魂魄,它對這裏再熟悉不過,得知向月要在這裏住一夜,重回故地的感覺,令它有點激動。

    沒多久,就找到了那座破舊的道觀。

    天未黑,深山裏卻已經一片漆黑,向月拿出夜明珠照明,裏麵還是她離去時的模樣,隻是積了厚厚一層灰。

    向月找到一塊布,把桌子凳子擦了一遍,隨後取出天女權杖,已經擦幹淨的桌麵上頓時出現一桌飯菜。

    “幾位,沒有酒,隨便吃點,今晚也要幾位在這裏將就一夜。”

    飯菜當然是從仙元丹裏麵的句家那裏蹭來的,向月現在不僅隨身攜帶著一眾高手,還能隨時隨地蹭吃蹭喝,隻要通過天女權杖傳送就可以了。

    但不知內情的辛老和黃老盯著向月手裏的天女權杖,直到她放進儲寶袋裏,看不見為止,才戀戀不舍的收回了視線。

    “表小姐,你剛才的那柄手杖是什麽寶物?”

    辛老忍不住打聽道,要不是向月是明玉公主的人,他和黃老都要忍不住動手打劫,搶那手杖了。

    “總之是件寶物,各位早點吃好,早點休息,我呆會要去祭拜師父。”

    向月當然看到了兩個老者目光裏隱約跳動的貪婪,不過他倆在向月眼裏已經是將死之人,知道得越多,死的也就越透。

    桃紫瞥了辛老和黃老一眼,嘿嘿一笑。

    “小姑娘你怎麽笑得那麽陰森?”

    大晚上的,又是在深山老林當中,黃老的感知倒是不弱,察覺桃紫笑得陰陽怪氣。

    “我呆會要跟向月一起去上墳,兩位也想跟去嗎?”桃紫很不厚道的提及了上墳。

    黃老和辛老心裏排斥上墳,卻不會在向月麵前表現出來:“表小姐,要我們陪你一起去嗎?”

    “就在道觀後麵,你們早點休息就是。”

    四個人很快吃完了飯,向月再次取出天女權杖,將碗碟收回,便與桃紫去了道觀後麵。

    “你說表小姐的那柄手杖裏藏著什麽?”辛老低聲對黃老道。

    “我也非常好奇。”夜明珠下,黃老的一雙眼睛賊亮賊亮的,“別多想了,我們又不能對表小姐下手,回去匯報給公主,記上一功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