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 140 章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科舉出仕(士) !
渣作者手殘碼字不易, 請多多支持。防盜是50%與24小時 過年前, 族學先生黎槿把黎池叫了過去。因為火候已到、今年可以下場一試的學生就他一個,就單獨給他做了針對童生試的講解。然後就讓他年後就不用再去族學了, 就在家備考,有不懂的再去問他。
在先生的講解中:
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 三場考試都考三場:帖經、墨義和策問。不過在院試的第二場覆試上有時會加考一場詩賦。縣府院三場考試的考試內容都是四書五經, 題型也大都是帖經、墨義和策問三種,隻在難度上會依次遞增,以實現選拔人才的目的。
帖經,即將四書五經上的某句或某段貼住幾個字或幾句,要求應試者將貼住的字或句填寫出來, 類似於前世語文試卷中的原文填空題。
墨義,即選取四書五經中的句子, 考生需對句子進行譯釋並稍加引申, 相當於前世政治試卷簡答題裏的句子理解題。
策問, 是帖經和墨義融合後的更高層次的考試方法,答題方法需結合前世的論述題和寫作題中的議論文。給出一句從四書五經中截出的語句, 既要求考生先對語句上下文及相關語句進行帖經(默寫),又要求考生再對語句進行墨義(譯釋), 最後還要求考生寫出自己的理解(‘為什麽’、‘怎麽辦’、‘意義/影響/重要性’等)。
詩賦, 又稱‘帖詩’,給定主題或限定韻腳, 進行賦詩。上任聖人燕太/祖在位時每科院試都加考了詩賦場, 可自從現在這位聖人繼位十八年以來的十二次院試中, 隻有三次加考過詩賦場。至於明年即貞文十九年的院試,有無詩賦場還不確定。
關於童生試的三場考試,黎池盤點了一下,覺得還是有些把握的。
帖經和墨義,以黎池已經將四書五經及其注文倒背如流的記憶力,他不怎麽擔心。但是敢下場一試的學子,大部分都是將官定四書五經、及其注文版本都翻來覆去地讀過的,這兩科較難拉開差距。
真正能確定高下、裁決去選的是策問。而事實上,做策問的套路,和黎池前世做《申論》題的很接近。黎池前世是國考公務員上岸的,後來又經過了幾次公務員的遴選,因此市麵上的各個版本的《申論》題,在國考和幾次遴選後他幾乎都做過了。而且他經過的部門不少、寫過的材料報告自然也不少,策問題的套路他再熟練不過了。
大方向上的套路一致,剩下的就是文言文行文習慣、用詞避諱等細枝末節,而這些小節也早在這幾年的學習中就已克服掌握了。
算下來,黎池每天一篇策問、練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引經據典外加用史,都是已經寫熟練了的。因此策問這場他有些把握,希望在確保帖經和墨義不失的情況下,靠這一場達到一舉考中秀才的‘畢業目標’。
最後是可能考、也可能不考的詩賦。經過兩年死記硬背詩賦的意象,如飛花、芳草、落葉等等,再每天用這些意象拚湊出一首詩或賦來,如今也能在規定時間內寫出一首詩來了。雖然匠氣十足,可勉強能應付得過去。而且,看當今聖人對詩賦的態度,不像會是似前世的唐朝那樣‘以詩取才’的樣子。
一番盤點下來,黎池也建立起了對童生試的信心。這也是他前世每逢大考時必做的事,盤點自己的備考情況和優勢,在心裏建立起對考試的信心,阻止自己胡思亂想並降低緊張情緒。
貞文十五年二月,縣試作為科舉試的開端,在二月初三文曲星誕辰日這天開考,由知縣主持。
在開考前一天,黎池在他爹黎棋和大堂哥黎江的陪同下,提前趕到了縣城。
他們雖提前趕來了,卻還是晚了一步,有些考生都是提前四五天就已經到達縣城。等黎池他們到時,小小的一個縣城裏感覺像全都是趕考和陪考的人,客棧、酒棧等但凡能住人的都已經客滿。
黎棋從一間客棧裏出來,麵帶焦急和懊惱,“唉,又是客滿。這都是最後一間客棧了,這時間怕是未時都已不止,再有兩三個時辰天就黑了,我們卻還沒找到晚上住的地方,今天又走了這麽遠的路,小池子需要洗漱後早早歇息才好,明早還要早起去縣衙考試呢……”
黎江也緊皺眉頭,“我們應該再早來兩三天的,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忙亂,還不知道今晚歇在哪裏,若是平日裏我們還可以去城隍廟湊合一晚,可今天卻是不行的。”
“城隍廟裏雖然能遮風避雨,可這二月天裏的夜晚霜寒露重,一個不小心把小池子凍出個好歹來怎麽是好?唉,明明你抄書掙的錢已經足夠趕考用了,哪還用省這一天兩天的花費。”黎棋此刻真是又悔又急。
兩年的時間,黎池已經長成了一個十二三歲的翩翩少年郎,即使麵對開考前一晚要露宿城隍廟的情況,臉上都帶著溫潤淺笑,依舊不急不慌的,“爹、江哥哥,不用急,我們再去找找看,或許還有其他漏下的客棧也不一定呢,我覺得還好不怎麽累。”
黎池的心裏也是懊悔失算了。先生考縣試都是太上聖人(太上皇)在位時的事了,那時候天下初定,參考的學子並不多,縣城裏完全住得下。竟沒想到現在會出現趕考學子太多、而無處可住的情況,而他竟也沒去近幾年下過場的族學同窗那裏取取經。
他上學後就忙於想法掙錢、學習和抄書,沒分出心去經營同窗之情,若不然平日相處時同窗們順嘴一說,他們現在也不會杵在大街上。就連第一天上學時的同桌小炎侄兒,也在後來兩人拉開學習進度、一人升班一人留級後就淡了下去。這點需要引以為誡,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
此時黎棋三人站在路上――尤其之中還有個溫潤翩翩的俊秀少年郎黎池,吸引住了不少過路人的目光。
三人正在苦惱下一步要往哪走、要去哪找住處的時候,一個熱情高昂的聲音響起。
“老鄉可是帶著公子來趕考的?今晚可是沒住處可去?”
黎棋轉過身,搭話的是一個麵相大方、臉上帶笑、身姿豐腴的四十來歲婦女,“是啊,來晚了,客棧都已客滿,正愁著要去哪個方向找住處呢。”
“哎嗨!明兒辰時一到學子就要開始核檢入場,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找著住處的確是愁死了。我們也真是有緣,我從妯娌那兒嘮嗑一出來就碰見你們三兒,又一看小公子就覺得定是能高中的,就想行個善行、請你們去我家住一晚靜候明日開考,你們看如何?”
黎池對大媽誇他‘一看就能高中’的話回以頷首微笑。笑得微眯的眼遮掩住了眼底的打量,麵盤和善、身寬體胖、言談大方,觀其穿著雖也是麻布製衣,卻是染色明豔的細麻布、比他現在身上穿的麻布更加精細,感覺是個熱情爽朗、樂善好施以及家境小富的婦女。
黎棋一聽,頓時驚喜不已!“大姐,當真?大姐你家可住得下我們三人?”
“當真!嚴大姐我不能眼看著開考在即,小公子卻還要跟著你們到處奔走、今晚連個歇腳的地兒都沒著落。我夫家姓嚴,都喚我嚴大姐,家就住在縣衙以東半刻鍾腳程的東衙坊,家裏的兩間客房正空著呢,你們去住剛剛好。”
“嚴大姐,那真是太謝謝了!我們是離縣五十多裏外黎水村的人,我是三房的三兒子,嚴大姐喚我黎三就好。我們族學先生考秀才已經是太上聖人在位時候的事了,叮囑我兒時就忘了要提前幾天趕到,我們今早才出門,可不就找不著客棧住了。幸得嚴大姐心善,收留我們住一晚,若不然今晚找不著住的地兒、耽擱了我兒明天的考試,我這個做父親的可要愧疚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黎池暗讚他爹的警惕和精明。黎水村黎家在浯陽縣還算有名,雖然京中的‘四爺爺’已是五服之外、戶籍黃冊上的住址都不在黎水村了,可黎水村黎家卻也是正三品侍郎承認了的族人,隻因有侍郎購置的一百畝學田。
縣裏的官吏和富人都是知道的,雖因為和京中那位的親戚關係隔得遠且也不多親厚,那些人不需多敬著他們、卻也不敢欺他們。他爹點名自己是黎水村人,在互通來曆的禮節下,也有震懾嚴大姐的深意,若她心懷鬼胎則必會有所忌憚。
而即使嚴大姐不知道黎水村黎家,在他爹提到‘族學’二字時,也會意識到他們不是好欺負的無宗無族之人,而且一般的宗族還不會有族學。且話中還提到了他的先生是名秀才,秀才見知縣不跪,要是秀才的學生出了什麽事、那是可以很快就找到知縣的。
他爹的這一番交待來曆的話說得很有水平,若嚴大姐心無鬼胎,就顯得他爹禮貌親和,若她心懷鬼胎,也起到了震懾警告的作用。
黎池心念電轉間,神色無異,麵上滿是感激之情。
“嗨,為人父母的心大多如此,總怕虧著了他們,嚴大姐我也感同身受啊。也不說住一晚,就多住幾晚住到縣試放榜後再說就是,那些趕考的學子必然也是要住到那時候去的,也不會有房空出來,你們就安心住著吧。”
“這真是不知如何感謝嚴大姐了!”黎棋感激不已地謝道。“既然嚴大姐這樣說,那就厚顏麻煩了,隻是卻不用住到縣試放榜,隻麻煩到三天縣試考完就好。”
也不知嚴大姐是聽出了話中的深意、依舊行個善行,還是沒聽出、僅因熱情好客而邀請他們由住一晚到讓他們住到縣試放榜那天的,不管怎樣看著不像是個歹人。
“多謝嚴伯母。”黎池上前一步,微笑著拱手行禮道謝。
嚴大姐看著麵前溫潤翩翩的俊秀少年學子,連忙上前扶直行禮的黎池,笑得眼睛眯眯的,“唉喲,舉手之勞,可受不得小公子的大禮。”
黎棋看著有禮有度的兒子,心中很是欣慰滿意,“應該的、應該的!嚴大姐可是幫了我們大忙。”
“嗨,我們也別在這大路上謝來謝去的了,還是快隨我走吧,從這走到我家也就一刻鍾左右的時間,早點到也很好讓小公子早些歇息養養精神。”嚴大姐笑著邊說邊在前麵帶路。
果然,一行人走了一刻鍾的時間,就到了東衙坊地界。
黎池抬頭看了一眼坊門上寫著的‘東衙坊’三字,心想這坊名該是來自‘縣衙以東’的地理位置。
進入坊中,嚴大姐在前麵領著路,一邊走一邊和黎棋說話,不時又和兩旁相識的人家打招呼,遇到相熟的人還會多說兩句,看得出來她在坊中的人緣很好。
又走了片刻,在一處立著石獅子的門前停了下來。嚴大姐上前輕扣銅環叫門,“開門,開門,我回來了。”
喊了好一會兒,才有人來開門。“娘親,你回來了!”
趙儉暗想,嚴琳琅可並不是體貼、大氣且端莊的女子啊,難不成他從一開始就錯了?
嚴瑾搖搖頭,惋惜道:“可惜了落花有情流水無意啊,我那妹妹進不到池弟心中的一方花園啊,虧得今早出門時我妹妹還纏著我帶她來,幸好沒聽她的。”
“瑾兄,這話你也就到這裏為止了。我們幾個男子談論良家女子本就不是君子行為,更何況還是瑾兄的妹妹,池弟我可不敢隨意談論。”黎池以不敢談論兄弟的親妹為借口,婉言表達出他無意嚴琳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