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 175 章

字數:454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科舉出仕(士) !
    渣作者手殘碼字不易, 請多多支持。防盜是50%與24小時  這也是大多讀書人, 至少都出自小富之家的原因。農村娃小時候就比那些讀書娃蠢笨嗎?是天生就不會讀書嗎?並不是這樣, 隻是讀不起而已。
    黎鏢又沉默半響後,“小池子,你專心讀書就好, 讀出去了考個秀才甚至舉人, 若萬幸像你四爺爺一樣考個進士,我們這一家子也就好過了, 你爺爺奶奶、伯伯們和兄弟們也跟著沾光, 萬萬不能為其他事分心, 從而耽擱了你自己的學習, 不然就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了。”
    三個月前已經滿虛十歲的黎池,在這個平均壽數遠不及現代的時空裏, 已經算是個小大人了, 若是少年老成些,都已經能掌事經事了,因此黎鏢才和他講道理。
    “小池子明白, 我定不會因為其他事分心, 而耽擱讀書的。”
    黎鏢已經看清他這孫子了!他並沒說不再管兩個堂哥的事, 那必然是還要操心的。“唉……小池子你啊……切記不要耽擱你自己讀書。”
    “我與你大伯、二伯和親爹, 都還年輕著呢, 我們雖不會什麽手藝, 卻也還有一把子力氣。就商量著在年底前, 去縣郊張地主家佃四五畝地來種, 這樣明年家裏也多個進項,慢慢積攢吧……”
    黎池兩世都出生在貧農家庭,深知農民的無奈和困難。以種田為生,並不似想象中‘種田文’裏那樣的詩意,可他一時間也想不出辦法。“再等等吧,也許就有辦法了呢……”
    “嗯,這都是年底的事了,說這些還早著呢。”其實也不早了,過幾天端午節一過、再有個二十幾天,今年也就過去一半了,一個轉眼就能到年底。黎鏢心中苦澀無奈,可也隻能順著小孫子的話說。
    黎池幾年前就決定抄書攢錢,可兩個堂哥卻不能也抄書――這會耽擱他們學習和做農活,那他就需要另找一些能勉強供他們三個的筆墨花用的來錢路子。
    以他們家二十畝地、每年價值約三十兩銀的出息,再扣去丁稅和地稅,就隻剩下二十五六兩銀,也就堪堪夠一大家子一年混個溫飽的。
    若不想辦法,再過幾年兄弟們都長大成丁了,一下子就會多出五個男丁的近二兩丁稅支出,可維持生計的田地卻沒增多,到時連溫飽興許都維持不了。
    還有緊跟著的事,幾個堂哥成丁後就要開始相看人家、娶妻生子,聘禮、婚房、養家等,這些都需要銀子。
    若去張地主家佃四五畝地,不講究地湊合著過,或許能剛好維持家中生計,在族中幫助下勉強能供養黎池一個人讀書。可再多黎河黎湖兩個人讀書,那必定是供不起的。
    在這個時代,掙錢路子其實很少也很窄,一是給人做工,長工或短工,力氣活或手藝活。二是自己經商,行商或坐商,自產自銷或買進賣出。
    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句曆史課本上的話,並不是說說而已,這個社會整體上自產自用、自給自足,商業並不發達,而商業又影響著用工需求,給人做工也不容易。
    第一條路子,給人做工。想找到能兼顧家中田地的工作,可能性幾近於無,那種好事早就被占滿了,哪還有他們的份兒。
    第二條路子,自己經商。商品呢,肥皂?黎池記憶宮殿裏的化學知識裏倒是有肥皂配方,可在大多數貧民一年到頭都見不著幾次油星兒的時候,用油脂去做肥皂還不如直接賣肉賣油劃算,用諸如豬油、羊油等油脂去做肥皂怕是要被村裏人罵敗家子,用草木灰不能洗衣服、還是用皂角不能洗頭?那用植物油?然而並沒有合適的油料作物。
    吃食?他前世全靠外賣養活自己,家裏人並沒有廚藝非常好的,且即使做出來味道不錯,也不會有多少人買。附近村子即使是五十多裏外的縣城裏住的也都是些平民,家裏存糧都還不一定能吃到來年春天呢,竟然花錢去買外麵的吃食?吃了是能長壽升仙,還是能十天半月都不用再吃飯?
    這個時代的顧客群體多是鄉紳富商、達官顯貴這類有錢的人,而很不巧的是,這些人多集中在那些名城和大城裏,黎池所在的府縣屬於沒甚名聲又不富裕的地方,商業基礎和氛圍都很貧瘠。
    倒是可以賣肥皂方子,一次性掙他一筆。可是,先不說金玉無罪懷璧其罪,橫財不是那麽好得的,容易招人覬覦。利益當前,說不定後麵還有多少事呢,到時影響到讀書了就因小失大了。
    而且,黎池謀算的是長遠利益。肥皂等等配方,相比一次性買賣賺的銀錢,顯然是等他立住腳跟後再去操作、要賺得更多。到時候不僅是銀錢方麵的利潤,還有因此帶來的政治上的話語權等多方麵利益,都會比現在簡單轉手賣配方,要劃算得多!
    做工和經商都不行,最後除了抄書的辦法外,竟沒有任何其他辦法能緩解家中窘境。
    直到三個多月後的夏末初秋,事情才有了頭緒。
    那天,黎池散學回家路上沒有接到弟弟,他爹說小溏子和奶奶伯母娘她們都在家,他就隻好一個人回家去了。
    黎池到家時,奶奶袁氏帶著伯母們和他娘,正在院子裏績麻。二堂哥和三堂哥正看著小溏子,防止他把麻線弄亂了。
    在這個時代,絲綢紗鍛這些蠶絲織物,隻有富裕人家才穿得起,像黎家這樣的平民,大多穿麻布衣裳。
    麻布有著透氣清爽的優點,可一年四季連冬天都穿麻布衣服的時候,這個優點在嚴冬裏也就成了缺點。且麻布粗糙易皺,皮膚稍嬌嫩一點就能被刺得滿身紅痕,直至將皮膚也磨得粗糙耐磨。一天勞作下來,身上的衣服就皺得跟一條梅幹菜似的了。
    麻布在這個時代的受歡迎程度,和黎池前世時人們對純麻的追捧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黎池身上穿的也是麻布衣服,隻是因為要講讀書人的體麵,這是他奶奶花費了更多心思織出來的細麻布裁做的。比家裏其他人穿的麻布衣服,要舒服些許。是的,家裏人身上穿的都是麻布衣服,是家中女眷一絲一縷地織出來的麻布做的。
    所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就體現在衣食住行可以自給自足,穿的衣服自己織,吃的食物自己種,住的房屋自己蓋,出行就全靠自己一雙腿。
    其他地方的情況黎池雖不知道,但猜想也差不遠。
    黎水村及附近幾個村子裏的人家,每家每戶基本都會有一塊麻田。每到夏末初秋的時候,就將麻杆齊根割下、剔去葉子,剝了麻皮攏成一捆,抱回家放在水裏漚著,漚好後再搓洗、淘去麻皮上殘留的膠質隻留下麻纖維。晾曬後,再經過績麻工序——將細小麻線並連接成麻線,績麻的同時還需挽麻即將長麻線挽成麻團。
    接著用木架將麻線排成長線,用米漿刷漿讓織出後的麻布能稍稍細滑些,不致於粗剌得不能穿上身,此為梳布。再在雨天閑暇或冬天農閑時,用織麻布的織布機將麻線編織成布,最後量體裁剪後縫紉成衣,就是家裏人穿在身上的麻布衣服了。
    黎池從出生以來,每年都能見到在夏末秋初那段時間,奶奶袁氏帶著兩個伯母和他娘,在院子裏漚麻、績麻、挽麻、梳布,年年如此,從無例外。
    黎池的心中萬千思緒,卻也不過在幾個閃念間。
    黎池走進院子,將兩個人都看不住的弟弟小溏子拉過來。
    小溏子調皮多動到娘親蘇氏都降不住他,可他卻買他哥哥的賬。此刻被黎池拉過來之後,就乖巧地站在他哥哥旁邊,抱著哥哥的腿,玩哥哥的衣擺,立即乖巧下來。
    黎河和黎湖兩兄弟紛紛鬆出一口氣,黎河慶幸地說道:“幸好小池子你回來了!不然我們就看不住小溏子這猴兒了,真不知道他怎麽就這樣皮。”
    黎池對二堂哥笑笑,低頭看著抱住他大腿的弟弟,摸摸長著稀黃頭發的圓腦袋,“小溏子,你怎麽這樣皮啊?”
    “不皮!我不皮,我聽話!”兩歲的黎溏對哥哥的說法非常不滿,奶聲奶氣地反駁。
    正在績麻的蘇氏抬頭,嗔怒道:“你還不皮?你河哥哥和海哥哥兩個人,都差點看不住你!”
    黎溏不依了,抱緊哥哥的大腿,埋頭就‘嚶嚶’地開始‘扭麻糖’,對著哥哥又搖又扭地撒嬌,“嗯嚶~嗯嚶~哥哥~”
    黎池一直都拿小孩子沒辦法,隻得妥協,“好了好了,別撒嬌了!不皮,小溏子不皮!好了吧。”
    哄好弟弟,黎池給奶奶袁氏打招呼,“奶奶,今年又到收割苧麻的時候了啊,您又得辛苦好一段時間了。”
    小孫子,啊是五孫子,這話說得體貼,袁氏心裏熨帖極了。“辛苦什麽,奶奶不辛苦,每年都要經一遭的事,若是怕辛苦不收麻織布,小池子你明年就要沒衣服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