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殿試
字數:5332 加入書籤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bqg8
秦公子,你不知道,皇上可不比咱們這些人輕鬆,皇上每天都要寅時起床的,要早朝,操心的都是國家大事。”小太監小聲說道。
那是,那是。”
秦暮說道,看來大秦朝的皇帝也不是那麽好當的,每天都要這麽早起床的話,還不累的慌呀。
秦暮不知道,在大秦朝,朝廷對各種會議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還製定了規程,就是《大秦會典》。
《大秦會典》對朝廷早朝的時間,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大臣們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趕往午門,寅時剛開始,大臣必須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到卯時時分(早上五點鍾左右)鍾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才開始上朝。
不管皇帝和大臣願不願意,沒有什麽實在來不了的理由,都必須無條件參加這個早晨。
從此君王不早朝”這樣的事情,在大秦朝曆史上真的很少出現,這也是為什麽大秦朝比秦暮前世的所有的朝代的曆史都要長的原因。
每一代皇帝都勤於國事呀,當然不可否認,大秦朝還是有幾位皇帝,致祖製而不顧,造成大秦朝曆史上幾次的動蕩。
每天都這麽早起床,這官當著夠累的,這還有什麽意思呀。”秦暮一聽,每天都要這麽早起床,心裏十分鬱悶呀,要他每天這麽早起床,真的是要秦暮的命呀。
其實秦暮走了一個誤區,京官是不好當,要參加早朝,但是去地方當官,就不一樣的了,沒有什麽早朝,也不用起那麽早。
而且山高皇帝遠,想睡到什麽時候,就睡到說什麽時候了,隻要不被那些禦史抓到把柄就可以了。
當然也不是什麽京官都有資格上朝的,隻要一定品級的官員才有資格上早朝的。
秦公子,咱們還是不要說話了,邊上可是有負責糾察的禦史呢,現在被記個大不敬,就麻煩了。”小太監小聲地說道。
於是秦暮就傻傻地跟這個小太監在太和殿外等著。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
聖上有旨,才子秦暮進殿。”一位太監在大殿外宣旨道。
大秦朝朝會的地點是皇宮內的太和殿,像皇帝登基、冊立皇後、接見外賓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進行。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它麵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米,寬37米,建築麵積㎡,高2692,連同台基通高3505,為紫禁城內規模最龐大也是最。
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
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高813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華麗。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殿內金磚鋪地(因而又名金鑾殿)(金磚是因其打造時所需的錢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內地麵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但是金磚並不是用黃金製成,而是在蘇~洲特製的磚。其表麵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
蘇~洲一帶土質好,燒工精,燒成之後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燒煉這種磚的程序極為複雜,一塊磚起碼要煉上一年。
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徑為一米零六,高為十二米七零。用的是楠木,要采取這種木材十分艱難,楠木往往長在深山老林之中,為此官員百姓不顧性命安危冒險取材,民間對此有“進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說法。
秦暮進入太和殿,隻見宮殿兩側立著數十名文武百官,這裏麵級別最低的也要是正四品的官員。
在整個宮殿裏的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坐著大秦朝天啟皇帝,跟秦暮前世曆史記載的大明朝的天啟皇帝一樣的名字,隻是姓氏變了而已。
不過這位天啟皇帝雖然沒有什麽才能,也沒有什麽文化,可不是什麽木匠,而且他比秦暮前世的大明朝的天啟皇帝活著長多了,看他的年齡,現在怎麽地也快四十了。
而秦暮印象中的大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沒有活到三十歲就死掉了,準確地說是活到23歲就死掉了。
草民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秦暮麵對天啟皇帝,立即實行三拜九叩之禮,古代進見皇帝,是要實行三拜九叩禮儀,“天地君親師”,古代的君王,是排在天地之下,萬人之上的,就是父母都要排在君王之後。
這也就是古人經常感慨的“忠孝難兩全”呀,古人講對君王要“忠”,對父母要“孝”,但是兩者衝突時,隻能做不孝之人了。
平身!”天啟皇帝說道。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秦暮再磕一個頭,就站起來了。
秦暮聽魏公公說,《長門賦》和《滄海一聲笑》都是你寫的。”天啟皇帝趙由校問道。
回皇上的話,是草民作的。”
秦暮說道,因為沒有功名在身,秦暮麵對皇上或者官員的時候,隻能自稱草民。
那朕就出一題考你。”天啟皇帝很有興趣地看著秦暮說道。
請皇上出題。”
到這個時候,秦暮也隻能硬著頭皮說道,希望這個天啟皇帝不要出太難的題,尤其不要出什麽八股文之類的,要不然秦暮還真的答不上呀,那個他不會呀。
秦暮聽題,朕出個對子的上聯,你來對下聯。”天啟皇帝從魏忠賢的手裏拿出一個條子打開看了一眼,對秦暮說道。
草民遵旨。”秦暮立即再次跪下說道。
你聽好了,朕的上聯是‘一盞燈四個字酒酒酒酒。”天啟皇帝說道。
這考題,當然不是天啟皇帝趙由校自己出的。
要知道大秦朝天啟皇帝趙由校由於其父泰昌帝趙常洛,不得祖父萬曆皇帝的寵愛,他自幼也備受冷落,直到萬曆帝臨死前才留下遺囑,冊立其為皇太孫。
趙由校的生母王才人雖位尊於李選侍之上,但因李選侍受寵,她備受李選侍淩辱而致死,而趙由校從小亦受李選侍的“侮慢淩虐”,終日涕泣,形成了的軟弱性格。
因此天啟皇帝趙由校少時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也出不了什麽像樣的對子,這個上聯,是昨天晚上伺候天啟皇帝的張皇後出的。
這位張皇後,名張嫣,字祖娥,小名寶珠,父親張國紀。
天啟元年,時年十五歲的張嫣,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後,很是有些才華。
二更鼓雙麵鑼當當當當。”秦暮立馬回答道,還好這個對子秦暮前世也見過。
天啟皇帝也不知道秦暮回答的到底怎麽樣,看了看朝臣們,見他們都點頭,就說道:“平身。”
謝皇上!”秦暮磕頭謝過後,站了起來。
皇上,秦暮通過你的殿試了,是不是該給他封個官了。“魏忠賢對天啟皇帝說道。
皇上,微臣有話要說。”
出來說話的這個人叫鄒元標,是大理寺卿,是大秦朝的三大司法長官之一,正三品官,掌握全國刑獄的最高長官,級別比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的左光鬥還要高上很多,是東林黨標誌性人物之一。
哦,鄒愛卿有什麽要說的?”
天啟皇帝疑惑地看著大理寺卿鄒元標問道。
臣也聽聞這位秦先生作的《長門賦》和《滄海一聲笑》,對他的才華,也很欽佩,想跟這位秦先生切磋下學問。”鄒元標對天啟皇帝說道。
這個……”天啟皇帝有些為難地說道,
皇上,鄒大人這個提議非常好,這位秦先生才華橫溢,我們也想見識一番呀。”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的左光鬥也出列說道。
陛下,這位秦先生既然能做出《長門賦》和《滄海一聲笑》那樣絕世的詞,那才華肯定了不得的,讓鄒大人跟他比試也好,也好讓鄒大人心服口服呀。”
吏部尚書星也出來說話,又是一位東林黨領袖人物,看來今天東林黨是集體要跟秦暮過不去了。
萬歲,讓秦先生跟鄒大人比試一場也不錯,讓我們都見識一下鄒大人和秦先生的才華。”
魏忠賢也讚同地說道,對於秦暮,魏忠賢可是很有信心呀,這個信心來自昨天一天跟秦暮相處。
魏忠賢也想趁機讓打擊一下東林黨囂張的氣焰,讓他們知道自己這派係,也不都是草包的。
既然這樣,那就比吧。”
天啟皇帝開口說道,天啟皇帝也喜歡看人比試呀,這個熱鬧呀,比看戲精彩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