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德川郡蓬勃發展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bqg8
接下來的三個月可以稱得上德川郡豐收的季節,這並不是指德川郡的農作物豐收,而是指梁啟明他們製定的複興計劃取得全麵實效的三個月。…≦在短短的九十多天裏,從德川郡境外各地,包括遙遠的印德安王國、西大陸各國、中大陸中南部諸國和大秦帝國各地都有大量的移民湧入,尤其是帝國的燕雲、北山和印德安王國更是湧入了大量人口。
燕雲、北山二郡是由於兩年前的農民奴隸起義遭受鎮壓後,當地官府和大地主更是變本加厲的對待農民和奴隸們,農民和奴隸們的生活更是淒慘,許多農民因為交不起地租,被迫向地主借債,最後淪為奴隸。
在得到德川郡接受移民的消息後,許多農民舉家向德川郡遷移,甚至出現了一晚上一個村子的農戶集體消失,成群結隊的向西遷移。當然這也引起了當地地主們的恐慌,他們一方麵向當地官府上書,另一方麵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降低地租、減低債務利息等,但為時已晚,農民們在德川郡獲得的待遇一傳十,十傳百,這些措施根本無法阻擋渴望獲得一塊土地為終生夢想的農民的腳步。
直到後來當地官府也覺得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當地農業的時候,這才報請帝國朝廷批準,采取了一些強製性限製措施,這兩個郡的移民風潮這才減緩下來,但仍然有許多農民幹脆采取一走了之的方法,獨身一人跑到德川郡,立穩腳跟後,才又悄悄潛回家鄉將家人接來。
印德安王國境內本來就人多地少,在得知德川郡吸收移民不論民族國籍人種後,先是有少數人來德川郡探聽虛實。在獲得確切消息後,這才回去聯絡自己的親友舉家而來,當地官府也采取放任自流甚至鼓勵的態度,因為當地的人口的確富餘太多,土地不足,甚至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安。
在這九十多天裏。一共接納移民138000餘人,使整個德川郡的人口總數一舉突破了一百五十萬大關。平均每天都有超過1000人遷入,最多的一天遷入的人口達到了3000多人,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以務農為生的農民,也有一些城市貧民。
梁啟明的行政署和財政署人手增加了兩倍,依然無法應對如此大規模的移民潮,不得不又在其他部門和軍隊後勤部門暫借了一些人手來應付,即使這樣,所有人員仍然每天加班加點工作。才勉強將工作推動起走。
府政建設也加快了進展速度,由於大量移民湧入,使得原本缺乏勞動力的問題也得到極大緩解,雖然未完全滿足需要,但對謝書羽來說已經是相當滿意的了。城牆建設進展速度最快,已經接近完成三分之一,護城河的重新開挖工作已接近尾聲。街道的重新規劃設計、城市排汙係統的設計、城市各部分區域的詳細規劃也已完成,並已經開始進行初期的準備工作。
道路橋梁設施在原來的基礎上也進行了一些簡易的維修保養。由於缺乏勞動力,要想大規模的建設更新還有待時日。
鄉村的農業用灌溉係統也在各地基層集鎮的官員前頭帶領下。組織那些將會受益的農戶們,進行修繕。由於這些灌溉係統曆經多年失修,工程量也很大,好在受益的農戶們積極性相當高,還是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由於人口急增,勞動力也大量增加。城市人氣也大增,再加上政府又大力推動府政建設,對各種生產生活物資的社會需求也大量增加,許多作坊主和商人也紛至遝來,大大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近五月份一個月內。全郡就有89家各種商鋪開張,5家大型工場、10家大型作坊、35家中型作坊開業。
根據約定,上次京城認識的幾位大商人也在德川郡進行了投資,開設了幾家大型工場,主要生產各種生產用的鐵器,當然也生產武器,原料則由北邊鄰居樓蘭國輸入。
同時帝國的萬豐錢莊德川郡分號也隨之開張營業,第一筆生意便是帝國戶部撥來的第二筆專項資金短兩千萬白銀,第一筆三千萬白銀已經在秦暮返回德川府時帶回銀票在匯通錢莊兌現了。緊接著秦暮又與萬豐錢莊談妥了關於移民小額貸款的事宜。
同時,根據德川府府城所處的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原來就是傳統的物資集散地,謝書羽設計規劃建造的一座大型的商品批發市場和一座集貿市場也竣工開業。
商品批發市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交易區,糧食、油料、布匹、絲綢、茶葉、木材、藥材、工具、武器、鹽、酒、牲畜、馬匹、香料、日用百貨等幾乎所有商品都在這裏可以找到,一排排店麵攤區分類排列有序,商人們在這裏進行談判交易;一部分是倉儲區,設在鄰近大街的市場後部,所有大批量的商品都保管在這裏,買進賣出交易談定,最終都在這裏提貨。
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德川府城內的服務業和娛樂也隨之興起,大大小小的旅店、酒樓、飯館、茶樓、當鋪等服務場所也都生意興隆,還有新的鋪子在不斷開張。秦暮為了鼓勵娛樂行業的發展,甚至還親自出席了一家大型的風月場所滿園春的開張典禮,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極大的鼓勵了投資娛樂行業商家的積極性。
梁啟明曾私下勸說秦暮不要參加這種風化場所的開業典禮,畢竟秦暮是一郡之尊,出席這樣的活動實在有損形象。
秦暮則做出一副甘願忍辱負重的模樣解釋,為了促進德川郡經濟騰飛,自己願意做出一些犧牲,必要的時候,自己甚至可以做出更大的犧牲,就是親自出馬到各娛樂場所全方位考察一番。一番話說得梁啟明目瞪口呆,不知自己這位上司到底是真的忍辱負重,還是借機瀟灑。
人口的增加也給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帶來很大壓力。許多移民都是扶老攜幼,拖兒帶女來到德川郡,人口突然暴增,又來自不同地區,隨之而來的就是學校教育和醫療衛生設施嚴重不足,鑒於這種情況,秦暮為了確保以後的移民政策不受影響,不得不忍痛同意謝書羽的意見,從本已十分緊張的財政中拿出巨資修建了十所學校和五所醫院,並招聘教師和醫護人員。
在人口大量湧入和經濟高速發展中受益最大的還是軍隊,當移民進入德川府,首先接觸的便是鋪天蓋地的參軍廣告。這也是李華設計的為了更好的吸收移民中的人才加入部隊的計劃之一。廣告詞充滿了誘惑力:“你想吃飯不要錢嗎?你想穿新衣不要錢嗎?你想乘坐交通工具不花錢嗎?你想帶薪休假嗎?這不是夢想,隻要你加入軍隊,一切便會變成現實。”
當梁啟明問及李華當兵什麽時候乘坐交通工具也不花錢時,李華一本正經的反問:“你什麽時候見過騎兵騎自己的戰馬也要付錢?”
大量的移民加入了部隊,不論是守備部隊還是主戰部隊,人員也得到了補充。當然數量上的增加並不代表實力的增長,朱永慶和劉小山、上官勇倫幾人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
原來部隊的訓練度都還沒有達到要求,又增加了大量的匪幫的投誠人員,緊接著又補充了大批的新兵,擺在麵前的是繁重的訓練任務。不過,朱永慶和劉小山、上官勇倫幾人還是很滿意,畢竟增加了如此多的有生力量,至於缺乏訓練,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可以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來彌補,比起缺兵少將的滋味,那肯定也好了許多。
由於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社會治安情況也不可避免的複雜起來,不但普通刑事治安案件大量增加,更令人憂慮的是夾雜在移民中間的還有許多其他勢力的間諜暗探,內政署下設各部門的工作量猛增。
穆子啟為此心急如焚,一麵打報告給梁啟明要求內政署各部門增加人員編製,一麵也開始在新來的移民中物設可靠人員充當耳目,以應付日益複雜的局勢。
梁啟明也感覺到局勢的緊迫性,立即向秦暮進行了匯報,秦暮在這方麵絲毫不含糊,立即同意增加一倍人員編製,具體人員則由穆子啟自行招納,報行政署審批。
秦暮在這期見也是忙得兩腳不沾地,不是出席的各種作坊的開業典禮,就是視察城防、市政、農田水利建設工地,或者檢查軍隊訓練情況,還不時要出席各商家的宴請和酒會,晚上還要聽取各部門的匯報或閱看材料,真可以稱得上廢寢忘食了。連侍候他的幾個女人都經常入睡一覺後起來,還看見秦暮在油燈下看書或思考問題。
在這期間,遠在金陵的紅袖幾女都寄來了相思之情,還為秦暮寄來了三百多萬的銀子,這是去年香水生意的分紅。至於在栗原郡的沐雲兮也經常寫信過來,述說她的思念之意,以及沐老爺子急著他回去跟成親。(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