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視察西北郡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A+A-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bqg8

    天啟十五年是一個不安定的年份,尤其是東大陸地區普遍發生旱災,大秦帝國也遭遇了大麵積的旱災,除了河網密集的江南,即使有幾個碩大的湖泊支撐的“帝國糧倉”五湖郡也隻能勉強維持湖泊周圍地區的農田用水,大部地區大、小農業收成都遭遇了幾十年難遇的減收,甚至絕收。○

    從南至北各國也遭遇了程度不一的旱災,所有一切精力似乎都放在如何度過難關,維持正常的生產生活去了,各國政府一方麵加大征收稅收,一放麵也在勒緊褲腰帶,力爭挺過這難熬的一年,所有的軍事行動都自動偃旗息鼓,而各地也不斷傳來餓死人的消息,統治者將要麵對的是百姓的不滿甚至起義,根本沒有心思再去考慮其它。

    而秦暮統治下西北地區的德川郡則因為水利工程的竣工,將從大橫斷山脈雪水融化而成的彌羅江、太平河等河流引入各灌溉溝渠,收成不但未受影響,而且小春已經豐收,大春也肯定是一個大豐收。

    西北郡府也因為靠近橫斷山區,農田也引入許多雪水化成的小溪、小河流水,再加之南部和中部的農田也才陸續有高山族人進入開發,所以農作物收成也將比去年有很大提高,秦暮估計隻需要從德川郡調少量糧食便可以滿足整個西北郡高山族人的需求,當然他們也必須向政府提供大量的優質貴重木材作交換。

    而西北的眉山郡和隴東郡兩郡本來就不是糧食的主要產地,再加之社會治安混亂,又遭遇旱災,許多饑民、暴民乘勢揭竿而起,與本就相當猖獗的賊匪勾結聯合,一道洗劫兩郡的各地集鎮的大戶商家。形勢岌岌可危,兩郡的警備部隊力量本就不足,疲於奔命,四處救火,防不勝防,反而被賊匪軍隊趁機偷襲。損失不小,不得不退回各自府城固守,再也不敢輕易出城。

    暴亂軍隊更是燎原之勢,兩郡的暴亂軍也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受此影響,連靠近帝國中心地帶的麗山郡也開始出現不穩趨勢。

    雖然秦暮的統治地區還未出現任何跡象,但為了防範於未然,秦暮也將德川郡第一郡第一師團和第二師團布置在西北郡和眉山郡接壤地區,鑒於西北郡的軍隊尚未訓練成熟。秦暮又命令騎兵師團副師團長丁大牛,率蕭永中的第二騎兵旅,李三的第三騎兵旅駐紮西北郡與隴東郡接壤地區,嚴防暴民滲入。

    八月底,秦暮再次前往西北郡府避暑,也視察這幾個月來西北郡地方政府各方麵的工作,司馬青青和狄蕾娜、小櫻桃、木雅幾女也一道與秦暮同行。

    這幾個月來,這幾個丫頭已經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狄蕾娜性格原本就相當和順,在司馬青青臣服於秦暮的胯下後。幾女年齡差不多,很快就熟悉起來。

    到八月底,德川郡人口數已經暴增到五百萬餘人,成為人口不下於江南那些大郡的人口基數,各地的旱災也變相的促進了各地人口向德川和西北郡的遷移,但秦暮對西北其它幾個郡的人口進入持謹慎態度。一是擔心有暴民奸細趁機混入,另外秦暮心目中早已將西北的其它幾個郡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遲早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沒有必要遷入德川郡和西北郡。

    撫摸著依偎在自己身旁俏麗的臉龐,一邊調笑著司馬青青。“青青,這次你回去,怎麽向你爺爺交代呢?”

    哼,還好意思說呢,你自己去向我爺爺說吧。”

    雖然早已經是秦暮的人了,但司馬青青始終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沒有經得長輩的明確同意,自己就失去了處~子之身,假如長輩追究起來,自己怎麽好意思呢?

    看著有些擔憂的司馬青青,秦暮不由的安慰她:“反正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你爺爺就是再反對,也沒有用了,大不了你又跟我回德川郡就是了。更何況我想你爺爺不會有什麽異議的,他同意你跟我走就應該有這個思想準備,我又不是什麽聖人。”

    呸,你臉皮還真夠厚啊。”

    羞笑著擰了秦暮一把,秦暮順手將她拖入懷裏,另一隻手也就探入她的胸圍子裏,肆意搓揉著那堅挺的凸起,司馬青青頓時癱軟在秦暮懷裏。

    爺,這是在馬車上啊。”司馬青青喘息著輕輕的在我耳邊說道,“狄蕾娜她們都在旁邊看著呢。”

    那有什麽,這輛馬車隔音效果好得很,至於她們幾個人,等一會兒也逃不掉。”

    早已心動神搖的幾女自然也逃不脫秦暮的魔爪,最終也屈服於秦暮的淫威之下。整個旅途都像是一次浪漫的愛之行。

    到了西北郡,我獨自一人悄悄來到第二軍團駐紮在銀山府的軍營,雖然是烈日炎炎,但站在營門上站崗的四名士兵手持長槍,紋絲不動,任憑汗水浸透了全身。遠遠的可以看見大較場裏,旌旗蔽日,殺聲震天,訓練正進行得熱火朝天。

    站住!閑雜人不許靠近!”看見秦暮鬼鬼祟祟的走近,站崗的士兵十分警惕,立即凶神惡煞般的撲了過來。

    是我!”秦暮一邊心裏在讚賞士兵們的警覺性,一邊回答士兵。

    啊!是郡守大人!”

    四名士兵立即認出了秦暮來,他們都曾經接受過秦暮的訓話,當然不會忘記這位德川郡和西北郡的統治者,馬上對秦暮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秦暮也回了一個禮,並告訴他們不用通報,自己隻是在下邊看一看,讓他們繼續履行他們的職責。

    走入較場營區,東半場是第二軍第一師團的訓練營地,西半場是第二軍第五師團的訓練營地,其它師團駐紮在西北郡其它的府縣。

    第一師團正在進行騎、步兵聯隊間的協同作戰演練,他們的基本訓練明顯要比西邊的第二師團要熟練得多,隨著指揮官小旗的揮動,戰鼓的擂響。分成兩個戰鬥群的步兵們在騎兵的配合下向對方發起了衝鋒。陣型也隨之發生改變,雙方不斷衝撞、糾纏然後又分開,打亂的陣型的士兵又在各級軍官的大聲命令下迅速集結,重新形成戰鬥隊列。

    秦暮躲在一旁的樹蔭下仔細觀察,李大膽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裏。能把一支混雜有大量新兵的軍隊訓練成如此模樣,實在是不容易,不過這也在秦暮意料之中,否則秦暮也不會將這樣沉重的任務交給他了。

    過一會兒後,秦暮又悄悄的轉到西邊,這邊的訓練一樣火熱。投槍兵們在指揮官的命令下,不斷的揮動手臂,一浪高過一浪的投射,飛起的投槍形成一片烏雲;而重裝甲步兵們則一手扛著堅固龐大的盾牌。一手舉著鋒利的長戟槍,不斷的重複著一係列動作,下蹲,扛盾,舉槍,推刺。

    在普通人拿起來相當吃力的兩樣兵器,在高山族士兵手上顯得如此輕便,就像兒童玩弄玩具一般。沉重厚實的裝甲穿在他們身上對他們來說。與普通衣服沒有多大差異。僅從這些就可以看出高山族人的身體素質是何等的強健,遠遠超出其他種族。更不用說他們與身俱來的奔跑能力了。

    但他們也有一樣弱點,就是不擅長使用牲畜,尤其不會騎馬,這可能是他們最大缺陷,但秦暮隻需要他們擔當起步兵的重任,至於騎兵。秦暮還有大量其他種族士兵來勝任。

    隨著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秦暮知道,這是李大膽、王大海、羅辰他們來了,如果自己來這麽久,他們都不知道。他們對軍隊的控製就令人擔憂了。

    在城守府裏召開的匯報會上,諸葛放代表西北郡政府各部門做了發言。

    西部和南部原高山族人聚居區,已經建成了四個建製鎮,其中位於中部和南部平原的是沃原鎮和榮昌鎮,位於南部原高山族最大的聚居地取名和平鎮,以紀念在那裏達成協議換取了和平,西部聚居點則是景坡鎮,這四個鎮的鎮守分別由原高山族人的四位大長老擔任,其他下屬辦事人員也大部分從高山族人選拔擔任。

    從外地也有五十萬多移民遷入,主要安排分布在東部和北部宜農地區,西北郡也還有大量尚未開墾的荒地,足夠容納百萬人開墾生活。西北郡至德川的公路進度很快,已經接近尾聲,估計再有一個月就可以竣工。

    而通往沃原鎮的道路已經完工,現在正在加緊修築沃原鎮到和平鎮的道路,由於這一段道路主要是山路,所以進度較為緩慢,但一旦則一段路修通,大橫斷山區東麓的貴重木材、藥材、山貨、野生動物甚至礦藏都可以源源不斷的大量外運,這將有力的促進西北郡南部的開發。

    銀山府城到榮昌鎮和榮昌鎮到景坡鎮的道路也已經設計規劃完畢,即將開工,這兩條路的開通將會把西北郡西部和中部聯成一片,到那時西北郡的經濟將會更上一層樓。說到這裏,連向來不動聲色的諸葛放也禁不住眉飛色舞,意興盎然,連我也有些被感染了。

    經濟發展也相當強勁,在降低稅賦的刺激下,四、五、六、七四個月裏,共有各類大小工場、作坊和商鋪四百家家開業,還有不少擴大生產經營規模。

    財政收入比稅賦降低之前不但沒有降低,而且有所增加,增長勢頭還相當猛。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已經全麵鋪開,估計將在十月農作物收割後進入建設。

    戰備署的工作也相當出色,截止目前已經征集預備役人員55000人,其中約有20000人是高山族人。整個西北郡經濟發展迅速,社會治安平穩,人民安居樂業。(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