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哪位公主下嫁

字數:2750   加入書籤

A+A-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bqg8

    為保險起見,壯年男子在送走了卡曼特使後立即更換了居所,在他看來雖然卡曼人現在出賣自己的可能性近乎於沒有,但讓心懷叵測的對手掌握自己的行蹤不符合他的心性,他寧可多花些功夫。我會告訴你,小說更新最快的是眼快麽?

    望著窗外黑沉沉的夜色,壯年男子的心思又落到了南邊。看來南邊的那幫人近期也活動得相當厲害,否則師弟不會這麽久都沒有音訊,不過他對自己師弟也是充滿了信心,憑著多年來的經驗和他過人的能力,自己相信他能夠處理好南邊的事務。乾坤道?

    這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組織呢?是與聖教一樣以推翻大秦帝國的統治為目標的秘密團體呢還是某些外來勢力的代言人呢?真想見識見識這幫人,居然能在南邊與聖教的勢力分庭抗禮!

    秦暮被皇帝陛下親自賜宴一事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連幾名後妃也參加了宴會,這可是多年難得的殊遇,現在即使是傻子也揣摩到了皇帝陛下的聖意,又一個駙馬即將產生!而且是執掌帝國西北和北樓蘭地區軍政大權的大紅人,這個消息立即在帝國的上流社會中造成了轟動效應。

    各方貴族和大臣們紛紛相互谘詢,詢問這件事情成功性有多大,因為帝國長公主對秦暮懷有很深的惡感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在幾次公眾場合下長公主都公然表示了對秦暮的蔑視之情,而長公主的婚姻一事早在幾年前就在帝國上流社會中被廣為流傳。

    因為當時的趙紫柔在成年禮上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婚姻之事要由她自己來作主,皇帝陛下也爽快的應承了她的這一奇怪要求,現在又起如此風波,莫非這隻是一個煙幕?以長公主的身份像貌和才華,配那秦暮真可謂是天作之合,但可惜長公主卻對這位李大人不感冒,這可真是一個難以解開的結。

    很快後宮中又有消息傳出,說指婚與西北軍政節度使兼北樓蘭總督秦暮公爵的公主很有可能是比長公主年齡小三歲的十七公主趙玉棠,十七公主今年中就要年滿十六舉行成年禮。排除長公主她就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這十七公主生得花容玉貌,性格聰慧,年齡雖不大。但為人處事十分得體,在宮內很受下人們的歡迎,評價也很好。

    但立即有知情者反駁道稱在去年多頓王國三王子到帝都拜見皇帝陛下時見過十七公主一麵,驚為天人,立即讓本國外事禮儀人員向帝國提出求婚的請求。當時皇帝陛下也有些意動,最後雖然以十七公主尚未成年為名婉拒,但話也沒有說死,隻是說待十七公主成年後再作考慮。

    多頓王國的三王子一直不死心,決心要娶得美人歸,短短半年時間裏已三次來帝都逗留了。要知道多頓王國的三王子雖非王儲,但如果能結成這段婚姻,也必將大大促進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對改善日趨嚴峻的帝國北方形勢也是大有幫助。所以朝廷裏的許多官員都支持這樁婚事。

    接著又有小道消息稱皇帝陛下有意將十八公主趙玉真下嫁,但立即遭到了許多人的反駁。原因是十八公主雖然與十七公主年齡相仿,甚至在像貌和文才上也絲毫不亞於十七公主,但身份卻相差懸殊,且十八公主一直不得皇帝陛下的喜愛。若是將十八公主下嫁與秦暮,說不定會激起西北和北樓蘭地區民眾的不滿情緒。

    因為十八公主的母親原是帝都的一名紅歌女,早年皇帝陛下在微服私訪時與她有了一段露水情緣,誰知道在宮內執事作例行記錄時,發現這名紅歌女居然懷下了龍種,於是不得不將其接進宮,冊封為一名普通嬪妃。初時。皇帝陛下還為其冶豔的風情所吸引,後來逐漸失寵,又因其出身低賤,連帶十八公主也並不為皇帝陛下所喜愛。

    最後又有一條小道消息在貴族中流傳。稱鑒於眼下宮中並無合適的公主下嫁,皇帝陛下與宮中後妃們商量有意從帝都的貴族子女包括皇族中選出一名出類拔萃條件適合的女孩子由皇帝陛下收為幹女兒,然後下嫁於秦暮。

    這條消息在帝國上流社會引起的轟動和爭議遠遠超過了前麵幾條,眾多貴族王公們立即行動起來,打聽這條消息的確切性,甚至有人還提出。即使皇帝陛下先前並無此意也要想辦法讓皇帝陛下考慮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就在整個帝都上流社會鬧哄哄的亂作一團的時候,時間的當事人卻毫無察覺依然悠哉遊哉的享受著幸福生活。已經是年關了,街上小販們還在吆喝著,爭取在一年的最後時間裏將貨物賣出去,大街上的許多商鋪都已經早早關門歇業,準備守歲。爆竹聲此起彼伏,小孩子都拿到了長輩們的壓歲錢,開始奢侈的揮霍著一年一度的大方。

    各家各戶都紛紛掛起了各式各樣風格不同的燈籠,整個帝都此時此刻籠罩在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當中。

    秦暮的府中也是熱鬧非凡,雖說是搬進來不久,在下人們的努力下,整個府邸早已打掃得幹幹淨淨,在夏洛蒂和魏纖纖的主持下,除了正常值勤的衛士外,其他近衛們也都被拉了伕,充當免費勞動力,歡歡喜喜的布置起來。

    夏洛蒂更是親自下廚,精心準備菜肴,準備為年關之夜獻上一頓豐盛無比的年夜飯。隻是李師師前晚身體受創過甚,至今仍未恢複,連行走都有些困難,隻好坐在大堂中指揮著眾人忙碌,準備歡度這大秦族人最重要的節日。

    此時此刻的秦暮卻難得半天悠閑,靜靜的坐在書房中掩卷長思。

    又是一年過去了,形勢卻沒有半點輕鬆,自己被困在帝都的事已如板上定釘,雖然外人還看不出什麽,但自己卻再明白不過,這其中若沒有什麽大的變故,恐怕皇帝陛下是不會同意自己踏出帝都半步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