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燙手山芋

字數:3851   加入書籤

A+A-




    

    

    官家也是個紙上談兵的,將這樣的文官弄來這種地方,又能做得了什麽,一種跟隨在身後的隨從,密諜,胥吏,臉上都閃著這般神情。

    的確,方仲永未及弱冠,且人生的很是白淨,除了那一雙清澈而讓人摸不透的眸子,其他方麵,全然是一個翩翩儒生公子。

    走到黑咕隆冬的夾道盡頭,站在一間冷僻的牢房前,胥卒打開了門室,方仲永就抬腳邁了進去。

    這個季節已經漸漸到了暖春,外麵還有陽光,監牢之中卻依舊冷得刺骨。囚室的牆壁裂縫累累,頂上有一扇很小的窗戶,但高度是人絕對沒辦法攀爬的。

    空氣中充斥著腐爛的味道,血的味道,老鼠的屍體的味道。

    確實是讓人作嘔。

    方仲永是個很愛幹淨的人,但他心中明白,今天這一局,辦好了,就是立威成功,辦不好,那就徹底被人看輕。

    他的麵上足夠的平靜,淡然的轉向身後的人,輕聲道:“這裏交給我吧,請各位出去敬候佳音。”

    韓琦聽得此言,再看看方仲永臉上絲毫波瀾不驚的樣子,心中不由暗暗驚訝,但既然方仲永如此說,他自然也不便多言,隻是交待幾句這犯人十分危險,讓方仲永自己小心,就帶著眾人轉身出去。

    待那些人漸漸走的遠了,方仲永這才看向躺在柴草堆裏那個血肉模糊的簪花土豆,這和上次見麵時,還在氣呼呼說起馬二丫毀了自己存稿的那個簪花土豆,簡直是判若兩人。

    方仲永想了想,就幹脆的坐到了簪花土豆身前。

    簪花土豆微微抬眼看了一眼進來的人,並沒有說什麽話,隻是又垂下了眼皮。

    “你可把嶽文書齋害慘了,因著你一個人,嶽文書齋停業整頓半年。”方仲永說的很平靜,很家常,放佛他根本不是來審訊簪花土豆的一般:

    “說起來,柴麟對你是真不錯,因著你,連馬二丫都晾一邊過,但你呢?哎,也罷,和一個殺人如麻的黨項人談以德報德的品行,似乎有點兒奢求。”

    沉默,長久的沉默。

    終於,簪花土豆忽然唇邊一笑,輕聲說了句:“對不住。”

    他的笑容裏,帶著對嶽文書齋真心的歉意,也帶著一種寧死不屈,毫無悔意的猙獰。

    “進來受了很多罪,還是死不開口麽?”方仲永繼續很隨意的說著,“你家人在西夏,過的還好吧?”

    方仲永的頭腦高速旋轉著,簪花土豆的一個個戲本子,一個個劇情從腦海中飄過。

    他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這一局,如何押才好。

    ……

    汴京城中,柴麟此刻正在老包麵前,做思想匯報和整頓匯報。

    方仲永離京,洋洋灑灑的這一大篇一大篇的錦繡文章,槍手成了王安石和王子月。

    這輩子,柴麟還沒背過這麽多道德文章,這一遭,算是全背齊活了。

    偶爾想不起該背什麽的時候,柴麟就看一看開封府後堂,包拯書房這些個擺設:

    天然紅木幾上兩邊都放著青瓷花瓠瓶,分別插著孔雀翎毛,紫金獸頭鼎裏散發出古樸的香氣,下麵擺放著供客人飲宴的桌椅,側麵特設的小油楠桌子上擺放著文房四寶。

    正開著小差,就撞上負責監督他的公孫策那嚴肅,團結,活潑,認真的麵孔。

    柴麟的內心,這樣的思想教育工作何時是一個盡頭呢,還不如直接罰錢呢。

    而坐在那邊輕飄飄煮茶的包拯,如若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淡然來了一句:

    “款是要罰的,思想工作也要做,這些東西,大家可都看著呢,老夫也回護你們不能太過。這要是放在別人身上,早就關門大吉了,就是厚待你們嶽文書齋,才罰的這樣輕。”

    公孫策在身後神補刀:“大人所言極是,柴老板,請你多多包含,好生配合。”

    柴麟一臉黑線。

    ……

    廢柴信鴿速遞那邊,範仲淹看著馴鷹師傅,成隊成隊漸次放飛采集情報的茶隼。

    那些茶隼威武霸氣的飛向藍天,似乎帶著許多的期許和盼望。

    如今的大宋上下,請戰浪潮已經至上,箭在弦上,已然是不可不發之勢。

    範仲淹的手輕輕握著方仲永和吳育遞上來的本子,希望先經濟製裁,拖垮西夏經濟,而後再戰,還給了很多可行的建議,

    奈何早上廷議之時,全然沒有辦法引起更大的認同。

    甚至連範仲淹自己,也隱隱覺得迷茫,不知如此處理,究竟是對是錯?

    回程的路,範仲淹慢慢的走了回去,因著廢柴信鴿速遞的位置,他走到了裏城最外的一層,看著那斑駁的,暈染了歲月痕跡的城牆。

    裏城在宮城之外,外城之內,原來是唐宣武軍節度使李勉修築的汴州城,宋代又加以修繕,南北各開三門,東西各有二門,乃是汴京城的精華所在,寸土寸金。

    除分布著中央行政官署和開封府的衙署之外,商鋪、酒肆、寺觀、住宅也是鱗次櫛比。

    汴京的商業市肆已然突破了以往朝代特定地點集中設市的布局,分散全城,沿街或沿河布置的繁華熱鬧,潘樓街、馬行街,禦街兩側和大相國寺。

    一百六十多個商行與六千四百四十餘家行戶紛繁交雜,潘樓南街的珍珠、布帛、絲綢、香料鋪子都很是不少,界身巷則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潘樓街酒店近處買賣書畫、珍玩、衣物……

    範仲淹一邊走著,一邊展開方仲永臨走前贈送給自己的那卷“汴京商業地圖”,上麵堪稱琳琅滿目,連潘樓街與馬市街十字的“土市子”,“竹竿市”都標注的十分清楚,

    更有馬行街北麵多醫館藥鋪,樊樓街一帶多酒肆茶坊,東西兩巷是大山貨行和手工業作坊,雞兒巷妓館巷則是繁華遊樂區……

    方仲永確是一個能辦事的大才啊。範仲淹一邊走著,看著,一邊對照著手邊的“汴京商業地圖”。

    在那“汴京商業地圖”下麵,除了方仲永的署名之外,赫然還寫著一個名字——王安石。

    王安石?範仲淹輕輕在口中念了念這個名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