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選舉前夕(2合1)
字數:8021 加入書籤
全世界的紅衣主教,樞機團的成員,隻有極其少數的一小部分日常駐紮在根尼國的教廷當中。
而絕大多數的紅衣主教樞機主教,都是被分部到各個國家的首都教區當中,一般的情況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所存在的樞機主教不會超過兩到三個人,基本上都是一個人。
而像一些宗教影響力度比較大的國家,例如波蘭,奧地利,加拿大這樣的國家則會多駐幾名紅衣主教。
一些資本高度發達的國家也會有兩個人常駐。
同時主教並不等於紅衣主教,而紅衣主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樞機團成為樞機主教。
紅衣主教可以參與大神官的選舉製度,但最終投票的裁定則是由樞機團的人來製定。
尤其在古代的時期,交通和通信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必須要保證當大神官逝世之後,樞機團成員能夠迅速的聚集在一起。
然後全世界各個地區的紅衣主教,將由樞機團的成員們選舉出新的大神官,而且樞機團的樞機主教們也可以參選。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十二世紀時期選舉大神官的時候,樞機團在根尼國內投票選出的大神官繼承者為當時‘聖城耶冷’教區的紅衣主教。
而當時樞機團光選舉就進行了四天,因為當時已經分裂出了聖主教。
而即便耶冷聖城教區的紅衣主教被確認為新的大神官了,後者甚至還不知道大神官已經逝世的消息。
等到他知道大神官逝世並且還得知自己成為新任大神官之後,已經是兩個多月之後,從根尼國出發的信使才將消息送過來。
隨後對方趕路前往根尼國赴任,前前後後一共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
在這半年裏根尼國便是由教皇內侍承擔著大神官的權利。
所以這在古代是非常繁瑣的一件大麻煩事。
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得益於科技化時代通訊和交通的便利,甚至28個小時的時間,航班飛機就能夠圍繞著地球赤道上飛行一圈。
這可以讓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紅衣主教,樞機團的成員盡量在24個小時以內來到根尼國教廷之中集合。
進行大神官選舉的準備。
而現如今的教廷當中。
樞機團內人數達278名,其中110位年齡已經超過六十五歲。
有52人的年齡超過八十歲以上。
這278名樞機團成員,皆來自65個國家。
其中歐洲占92名,北美1名,非洲26名,大洋洲14名,古東以及亞太地區共59名。
上麵的人僅僅是三角體係之內的樞機團成員。
除此之外一些從三教單獨分離出去的教會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也擁有其深遠影響力的主教甚至紅衣主教。
這些教會獨立組織和教廷之間的關係,就相當於古時候的領主和皇帝之間的關係。
歸於皇帝統率,教廷也不會幹涉獨立教會的行政。
而在剩下的樞機團成員當中有1位樞機主教來自梅達會,1位來自方濟會,2位來自慈幼會,甚至就連教義比較偏激的摩蒙教都有兩位樞機團成員牧守,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位來自獨立教會的樞機團成員。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之,主要還是有以下原因:
紅衣主教的職責便是牧守世界各地一些較重要的總教區‘例如作為省會或首都的總教區,如米蘭、巴黎、紐約、華盛頓、馬尼拉’。
這些牧守各地區紅衣主教都是嚴格歸於教廷的統率,擁有三教正統的背景。
但是最早時期,聖主教和昕光教都是從聖伊丹教當中分裂出來的。
甚至在分裂的初期還受到了聖伊丹教的打壓,在這種情況下聖主教和昕光教隻能拚了命的和聖伊丹教爭奪教區地盤的劃分之外。
他們還選擇將一些有名望的人分配出去建立獨立的信仰組織,而這種獨立的教會則會以聖主教和昕光教的名義。
跑到一些聖伊丹教會教區內傳教,同時並不蠶食對方的教區,隻是影響聖伊丹教的信徒。
起初對於教區統治權看重的聖伊丹教還不是很在意這種獨立的小教會能有什麽作為。
但很快他們便發現這種獨立發展的教會,就像是一種可怕的信仰瘟疫。
雖然不蠶食聖伊丹教的教區地盤,但是卻改變了聖伊丹教血液當中的細胞,那些最基礎的信徒。
對此在前期的分裂鬥爭當中,聖主教和昕光教通過這種手段才算是站穩了腳跟。
但到了後期,這種獨立教會已經發展到了非常龐大的規模。
尤其是曆史較悠久和較大的修會的會士,如本篤會、方濟各會、道明會、梅達會等等諸如此類。
對此三教的高層隻能默許對方任其發展,但在本意傳統上來講,各個獨立教會還得服從本教的教宗管理,才行。
在次日上午的十點鍾,幾乎全球的媒體報道主要以兩個事實作為主要播放的內容。
第一,聖路的開啟。
第二,便是大神官的殉教。
同時期幾乎全球的發達國家新聞媒體,全都湧入到了根尼國的聖彼得廣場當中。
許多輛懸掛著本國國旗的新聞車停靠在聖彼得廣場的最外圍。
同時各國的媒體記者都在現場直播報道,聖彼得廣場上聚眾為大神官守靈的場麵。
據傳言現任教皇,修菲恩·巴利繆爾,已經待在聖彼得大教堂一夜,到現在還沒有出來。
而上午的十點時,三教的教宗也在公眾目光的關注下,進行了大神官殉教後的第一次碰麵。
在教廷發展的數千年來,大神官的上百次選舉都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甚至在十四世紀的大神官選舉時,整整耗費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那時候也正處於聖伊丹教分裂出聖主教和昕光教之後的第一次大神官選舉。
所以三方壓製對弈結盟非常嚴重,為了選舉出符合各自心意陣營的大神官,三教基本上今天你和我結盟,明天我就給你背後捅刀子。
到最後教皇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直接把樞機團的所有成員,關進西斯廷教堂內,讓他們與外隔絕,西斯廷教堂層層封閉。
隻允許送飯,每一位成員的住所都是一間間獨立的密室,絕不可能互相秘密傳遞消息。
有什麽要討論的隻能在大廳裏。
一日三餐逐步縮減,今天沒選舉出來,那麽第二天教皇便下令縮減飯食,還沒選舉出來就繼續縮減。
就這樣這群樞機團成員們還在西斯廷教堂內堅持了兩個月的時間,才選出最終的大神官人選。
所以到了後來,大神官選舉前,基本上會出現兩次協調!
三教的三位教宗,不能成為候選者,但他們作為三大宗教的領袖,卻起到了大神官選舉的主導作用。
畢竟選出來的大神官,未來就是他們三個人的頂頭上司,必須要慎重為各自背後的宗教考慮才行。
而這兩次協調,第一次便是詢問教皇的意見,看對方有沒有指定的人選!
大神官的繼任,一共有三種情況下可以確定人選。
第一:由教皇指定,教皇身為教廷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神的血統後代,有權利行使聖主在現世的一切權利,同時也包括大神官的指定。
當他指定某人成為大神官時,可以直接跳過紅衣主教和樞機團的參選以及選舉製度,哪怕被指定的人是一個普通農民,隻要對方是信徒,就可以來到根尼國繼任大神官。
教皇指定,是不需要看中對方是不是紅衣主教的身份。
第二:樞機團選舉,選舉時在根尼國舉行的。
選舉大神官必須嚴格按照中世紀以來的傳統方式進行。
選舉當天,整裝正襟的紅衣主教樞機團成員做彌撒後,由‘青銅門’進入根尼國的西斯廷教堂。
分別住進‘密室’。
在選舉大神官期間,西斯廷教堂與世完全隔絕,層層大門上鎖並貼上封條,任何人均不得出入。
除留一部緊急聯絡用電話外,其它電話線全部掐斷。
溝通內外的唯一渠道是設在‘青銅門’上的兩個轉盤,需要往裏送的食物、醫藥等放在轉盤上,由工作人員轉動轉盤送進去。
選舉采用互選方式,得票超過三分之二者當選。
事先不提候選人名單,所以往往需要多次投票才有結果。
選舉期間,有關選舉的情況絕對不得外傳。
為等候選舉的結果,成千上萬的信徒聚集在西斯廷教堂外麵的聖彼得廣場上,眼睛盯著西斯廷教堂的煙囪。
裏麵每投票一次,煙囪便冒一次煙,若冒出的煙是黑的,就意味著選舉尚無結果。
若煙囪升起嫋嫋白煙,就表示新大神官已選舉出來。
第三種方法便是:一致歡呼,一致歡呼是大神官選舉的一種折中方式,當教皇既不指定大神官的人選,並且三教的樞機團成員也沒有統一意見。
那麽就可以選擇一致歡呼的方式,一致歡呼是在場的樞機團成員共同呼喚同一個人的名字,最早起的說法是在十二世紀的時候,聖伊丹教內部的選舉者並沒有敲定大神官的人選。
因為內部派係之爭,導致他們最終對外解釋稱,感受到了聖主的意誌,聖主將選擇某一人作為大神官,即便對方不是主教,那麽也可以勝任。
而進行一致歡呼的方式便是樞機團成員共同呼喊那個人的名字,實際上是一種大神官選舉的遮羞布,睡也不想要把這個位置讓給對方的派係,那麽兩撥人便選擇一個外人好了。
在教廷曆史的記錄中一致歡呼隻有在十二世紀時使用過一次,而在十二世紀那百年裏一共出現過十多位大神官的更換。
是教廷發展史上極其混亂的一個年代。
當最年長的聖伊丹教宗‘加布裏’,和聖主教宗‘赫爾米斯達’以及昕光教宗‘迪方格’三人同時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後,那雕花大門瞬間關上,留給民眾的隻有神秘遐想。
到底年輕的教皇會和三位教宗說些什麽?或者說修菲恩教皇已經有了下一任大神官的指定人選。
明明聖路已經開啟了,全世界的關注度卻全都放在了大神官的選舉上,甚至都不去研究如何踏入聖路。
甚至在教廷的內部都已經開始有流言,修菲恩教皇已經有了大神官認定的人選,便是布魯斯特神父。
對方擁有著擊殺惡魔之人的稱號,而且又相當受到修菲恩的看重,並且背景出身也是神職者家族當中的名門,安德森家族,叔叔是上一任大神官諾佐斯。
侄女是教廷先知,似乎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下一任的大神官就是布魯斯特,就算對方不是紅衣主教,隻要修菲恩點頭的話就行……
所以當進入聖彼得大教堂的時候,聖主教宗赫爾米斯達是三人中最有底氣的。
他似乎已經看到下一任的大神官還是聖主教的人擔任。
但三個人此刻都沒有表現出各自的想法,他們來到努佐斯的靈柩前麵恭敬行禮,每個人說了一段悼詞,來表彰諾佐斯執政大神官位置時的工作。
隨後他們三個人的視線都看向了坐在第一排位置,孤零零的修菲恩,在修菲恩的背後還有兩名教皇近衛隨從保護,近衛長威爾則把守著聖彼得教堂的大門。
聖伊丹教宗加布裏今年已經九十六歲了,比諾佐斯還要大三歲,是教廷內的高層中最老的老人。
修菲恩抬頭看著他們默默地點了點頭“加布裏教宗,坐在我的後麵吧,你年事已高。”
“感謝陛下,原本我還以為死在最前麵的人是我,但沒想到是諾佐斯,諾佐斯殉教的品德非常高尚,此刻他的靈魂一定是環繞在聖主的神座之旁。”
旁邊的聖主教宗赫爾米斯達撇了撇嘴,加布裏這個老家夥說的,就像他和諾佐斯是交情很深的好朋友一樣。
“今天下午,世界各地的樞機團成員就會齊聚,到時候便是要選舉下一任的大神官了!”修菲恩沒有回頭看坐在他身後的三個人,他低聲道“你們看著辦吧!”
昕光教宗迪方格詢問道“如果陛下,您有心中滿意的人選是可以指定……”
“我說了讓你們各自看著辦!不過要先辦完諾佐斯的葬禮,才能繼續選舉新的大神官。”修菲恩提高了聲音,三位教宗互相對視一眼。
隨後默默地對修菲恩行禮告辭。
在三位教宗進如聖彼得教堂半個小時之後,古老的雕花大門再次打開,三位教宗結伴從大門內走出來。
在聖彼得廣場數萬人的目光注視下,隨後三人各自在大門口處分開各走三條路,分別為左中右三個方向。
大神官選舉之前的兩次協調的第一次失敗了,根據傳統當三位教宗從聖彼得教堂大門處走出來,如果各自走不通的方向,分開道路離開的話。
那麽他們這是在向外界,向公眾透漏出一個消息‘教皇並沒有心中合適滿意的人選。’
也就是說接下來必然要進行第二個選舉方式,樞機團選舉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