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上書
字數:3755 加入書籤
A+A-
科場弊桉到了七月間,其實已經沒什麽人關注了。
李破回京之後,立即召開了一場大朝會,在太極殿上宣布了與突厥盟約的條款。
此次會盟所獲極豐,可以說是元貞年間了不得的大事件之一,標誌著大唐跟北方突厥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平穩期。
自古以來,這也是一個非常少見的情況。
突厥人不會再南下犯邊,中原王朝的朝堂之上也沒了揮兵北伐的聲音,兩國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望向了西域方向。
在大唐召開大朝會的同時,突厥人已經發動了西征。
麵對天下大勢的轉變,李破和他的臣下們早早便做好了準備,在會盟之中占得先機,讓突厥人一步步的退讓,大致上恢複了前隋時的北方疆界。
除了突出於雲中草原的定襄郡之外,北五原和營州地區都回到了大唐的治下。
為此,李破連發詔令,詔曹昉率軍駐守九原城,令靈州總管薛萬均收拾靈州北邊各族百姓。
在未來的兩三年時間內,務必打散當地土著以部落形式聚集的狀態,設立官府,讓當地人種田的種田,放牧的放牧。
同時在那裏設立四個折衝府,招攬當地各個部族的人們進入折衝府效力,完善靈州各郡縣的官僚軍事體係。
此時散騎常侍褚遂良上策,言曰,先華夏而後夷狄,令外族畏威懷德,以信義而撫蠻夷。
褚遂良所上之策其實就是三部分。
先華夏而後夷狄,說的是大力恢複中原之盛強,以中原腹地為體,四方邊境地區為四肢,夷狄為毛發,分層次,分步驟,分重點的進行管理發展,一步步進入盛世時節。
令外族畏威懷德,則是說加強各處的軍事建設,遠誅不臣,使各族畏懼大唐之威,再輔以冊立外族可汗,官吏等,讓他們對大唐感恩戴德,再施以教化,令其為鷹犬,為大唐開疆拓土。
最後說的是以信義而撫蠻夷之策,主要就是他認為大唐要以信義為本,不能像曆代王朝那樣反複無常,向四方蠻夷充分的展現大唐的形象,持守信諾,才能使四方歸心。
這樣的民族(和諧)政策和之前李靖,範文進等人所提出的治亂之策就有了非常明顯的區別。
李靖的平蠻之策在於計謀,在於攻滅人心,在當時蠻族為禍的情況下,是非常合適的舉措。
如今嶺南各處蠻族被打的七零八落,再也無法聚集起來就是明證,以蠻製蠻,已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而範文進在涼州獻上的策略,和李靖治蠻之策有所不同,是以安撫為主,以中原之文明對河西部族進行全麵的教化,並把各個部族打亂,分而治之。
這同樣是依照涼州所麵臨的情況,而量身打造的治胡之策,同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吐穀渾人和羌人等部族已經開始陸續回遷高地,接受了大唐官府的管理,為大唐牧養牛羊。
…………
如今褚遂良再上【治四方蠻夷疏】,便是從全局出發,借鑒了曆朝治理蠻夷的經驗,挑著元貞七年這個關鍵的時間點,獻上到了皇帝麵前。
如果他的上書能得到朝廷的認可,褚遂良在仕途上就算是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
因為這是關於朝廷大政的範疇,一旦在朝廷議決,並得到實際上的施行,那麽影響到的就將是無數人的生活,朝廷在政策方向上也會發生明顯的轉變。
作為政策的提出者,褚遂良亦會受益於此,為自己的為官資曆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幾年之後,政策的效果能夠顯現出來,又偏於正麵,那麽褚遂良自然而然便會名聲大振,升遷要職將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其實不管是李破,還是朝臣,對這種有建設性,看上去也頗有遠見的上書都很重視,奏疏來到太極殿,很快就發到三省議決。
宏觀向的政策在議決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爭論,褚遂良一下就忙了起來,平時要盡到一個散騎常侍的職責,還隨時隨地會被三省招去問詢。
雖說比以前繁忙的多,褚遂良卻樂在其中,因為這對他的仕途是非常有好處的,即便他的上書最終被駁回,經此一遭,他褚遂良的名字在三省六部也算是人人皆知了。
這種大策不是一天兩天能定下來的,首先就要經過朝廷重臣的審議,接下來還會在一定範圍內征收意見。
一些熟悉胡事的人會被召來問答,給出建議等等。
這些做的差不多了,若是沒有太大的問題,才會進入到議決的程序,議決完成複又交回到門下省,由門下省的官員審理一番才能去到皇帝麵前。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綜合了這麽多人的意見,皇帝看後很可能會發回重審,形成一個具有最大可行性的方案,再拿回到皇帝這裏。
如此輪轉個兩三次,四五次都不奇怪,最後由皇帝蓋上印璽,再交到中書,由中書發布,尚書省進行實際操作。
到了那個時候,褚遂良所上的奏疏很可能已經麵目全非,可不管改成什麽樣子,褚遂良的功勞都不會少。
…………
反正元貞七年,大唐與突厥會盟於榆林過後,大唐的國策開始轉向內政。
駐紮在代州的兵馬會削減到一萬五千人,恒安鎮兩千人,滄水鎮三千人,其餘人馬則駐紮在馬邑稱,雁門,婁煩各地。
一部分一直在馬邑放牧的突厥人,在元貞七年秋天,遷移到了婁煩,雁門兩郡,另外還有一部分,則向西過黃河到榆林地區,為重建榆林馬場做準備。
這些突厥部族被俘已經有十多年了,戰事最為激烈的那些年,不少突厥人都加入到了唐軍之中,實現了從奴隸到唐軍將士的轉變,一些人還成為了軍官。
加上突厥王庭多年來也沒有任何營救行動,地方官府還不斷的對他們進行宣傳洗腦,於是這些俘人也漸漸絕了北還之心。
為大唐建了一座滄水城,牧養了不少牛羊,更為大唐統一天下立下了很多戰功,可以說是為大唐的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