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僧啟程了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南贍部州有一鼎盛王朝,這王朝氣勢升空,空中有金龍盤踞,龍氣極為旺盛。

    自千古一帝,大秦滅國之後,改朝換代,陷入了一場割據之戰,無數勢力紛紛崛起,逐鹿中原。

    大秦在時,所有勢力隻是暗中發展,被大秦逼迫的難以維持。但是當大秦剛一滅國之後,無論是曾經被秦皇打壓的勢力,還是當年大秦的權要人物。

    都開始招兵買馬,拉起大旗,準備坐一坐帝王的位置。

    自從大秦覆滅之後,東勝神州烽火不斷,戰亂四起。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雖然不斷有勢力稱霸,不過難以再現秦皇時期。

    而直到千年之後,南贍部州邊境唐王順勢而起,奪鼎。力壓無數勢力而起,一舉上了至尊之位。

    唐王奪鼎之後,這周邊勢力敗退,唐王坐穩中基,立國號大唐,此後大唐歌舞生平,繁華昌盛。

    而金蟬子轉世就落在了大唐境內,這大唐之中虎狼之士眾多,

    不然也不能擴張南贍部州和東勝神州兩域。

    大唐帝王信奉佛教,金蟬子降世在了大唐國境。整個南贍部州東南部地域,以及順帶東勝神州西部一地都在大唐的勢力範圍之內。

    不客氣的說,此時大唐雖沒有達到大秦帝國橫掃一州之地的實力,但是等閑勢力已經隻能成為附庸了。

    而金蟬子就從這裏開始了新一世的輪回,不過這一次和往次不同,這一次金蟬子身為大唐國僧,唐王禦弟。被賦予了極為重要的任務。

    金蟬子受唐王冊封,又得觀音菩薩指點,準備以大唐為始,去西天拜佛求經,所以又被稱之為唐僧。從觀音菩薩手裏接過了錦鑭袈裟,九環錫杖,又牽了白馬,聽了唐王的離別之詞,他西天取經之路就正式開始了。

    心中謹記觀音菩薩教誨,唐僧十八歲出家為僧,心中對佛門經典了如指掌,佛法極深。而且為人雖然刻板,但是自有智慧在心中。

    觀音菩薩一路下來,沙僧已經提前給她打了招呼,而且她看沙僧的樣子也不是對此事毫不知情,相反西遊之路的道理沙僧可能理解的還頗為深刻。

    所以與沙僧達成協議之後,觀音菩薩也就不在增添麻煩,隻是讓沙僧定居在流沙河,時機到了,唐僧自然會收他為徒。

    沙僧對此事自然樂得如此,他本意就是讓觀音菩薩如此做,他可沒有閑心與孫猴子,豬八戒兩人打上一場,低調才是他的性格,除非觸及到了他的利益,不然的話他是不會輕易出手的,而且沙僧極善於偽裝,唐僧過來的話,根本沒必要與二人一戰。

    不過沙僧是後世來者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孫猴子和豬八戒就沒有這個先見之明了,觀音菩薩這一路不僅是要去會會唐僧,同樣的還有當年縱橫天下的花果山美猴王和掌管天河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

    觀音菩薩既然敢要這個功德,自然是有實力作為依靠的,否則讓這兩人心服,沒有一些實力又怎能做的到。

    天蓬元帥對此事並不是十分之情,相比較來看,孫悟空也隻是隱隱有些感覺。

    西遊之路,事關教化功德,天上無數大能看著,自然不能允許出現紕漏,他們背後的人雖然做出了十分努力,但是這些並沒有讓金蟬子,孫悟空,豬八戒知曉。

    當然若是他們實力盡在的話,自然會對這些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是金蟬子自願轉世,天蓬元帥被打入豬胎,即便是孫悟空也被鎮壓五百年。

    對世間事,自然少了了解。

    而沙僧則是不管天條之威,直接反出天庭,更是後世之身對西遊之事無比了解,所以這些人中,沙僧是最為清醒的。

    而唐僧這一次西行之中,所為之事隻是心中堅定,他隻願傳遍高深佛法,取得西天真經,世代傳頌,普渡世人。

    聽聞菩薩給他所講,這一路之上他會經曆許多劫難,唐僧隻是微微一笑,對此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世間多疾苦,磨難隻是鍛煉心誌。

    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磨難,不過這些隻要渡過了就是福分,度不過那隻能說明福緣未到,也是命中注定。

    唐僧一席佛法,也讓觀音菩薩聽出了唐僧的心誌。觀音菩薩心中也曾讚道:“不愧是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轉世。天賦異稟,佛法精深,即使是轉世之身,也能在先天之上就有佛法繼承。”

    不過觀音菩薩依舊是給唐僧指了一條名路,這一路之上,他說會有幾個徒弟相助,這些人無不是威震一方的赫赫人物。但是向往佛法精深,希望唐僧路過之後,能度化過來。

    唐僧欣然答應,對觀音菩薩留下的兩個人名牢記在心中,一個是壓在五指山下的猴王,還有一個則是在流沙河之中,被困的天將。

    唐僧準備好了一起,告別了唐王和觀音菩薩。正式的踏出了長安城,一步一步的向西天走去。

    而在唐僧腳步開啟的那一瞬間,天地之間風雲變幻,所有大能都不約而同的睜開了眼睛。這些人當中,包括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鎮元子,四海龍王,如來佛祖等等。

    教化功德之路,困難且長,九九八十一難,並不是那麽容易度過的。不過這些磨難對大能者來說,不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每一難都是一場功德,能分走這些功德的人各個都是大能,他們自然希望的是多多益善。

    ……

    遠在流沙河之中的沙僧也睜開了眼睛,唐僧已經出發,他心有所感。自從踏入了金仙的境界之後,他推演的能力有了增強,些許天數也能看上一看。

    此時天地風雲變幻自然是有要事發生,而能令整片天地都有變化的事情,沙僧一想便知,唐僧啟程了。

    他身體一轉,一具分身飛了出來。他本體並沒有打算離開流沙河。流沙河之外,無數雙眼睛在看著沙僧,這場大勢不允許出現一絲紕漏,沙僧之前不守天規逃出流沙河也就算了,因為玉帝信任沙僧,知道他還會回來。但是此時即使是玉帝也不能放任沙僧來去,流沙河之外無數功曹看著沙僧,隻是監視,而且極為隱秘。

    但是沙僧境界已經極為出眾,自然能感覺的到。

    沙僧祭出分身的目的也非常簡單,首先要告訴自家勢力在唐僧來之前,就要做到高度警戒狀態,不要出現半點紕漏,不管外界傳言多麽旺盛,也不要去招惹唐僧。

    還有則是看看唐僧一路所行之事,他也要了解一下唐僧,看看唐僧是否是像原著之中所說,行事古板,正氣凜然。

    還有孫悟空到底是什麽實力,他需要提前了解,不然的話,他可不喜歡對事物處於迷茫的狀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個道理沙僧堅信不疑。

    沙僧也正有意接著西遊之路,來磨練一下自身的境界。他現在境界正在逐漸穩固,但還是沒有質的飛躍,這一次西遊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沙僧心中開始盤算道:“唐僧收他為徒其中要經曆幾個磨難,小的不算,先收孫猴子,然後收小白龍,然後就是去黑風山拿下黑熊精,這裏我要出麵一回,以黑熊精的實力被觀音收服還不如我來。再然後就是收豬八戒,這些都還沒有什麽,隻需要了解一下他們的性格就可以。重要的是接下來,不知道黃風怪是否回到黃風洞!”

    “黑熊精當年沒有留下黃風怪,不過如果黃風怪還是回到了黃風嶺的話,說明背後有人操縱,逼的他回來。”

    “不想那麽多了,最好還是回來,我三昧神風已經到了瓶頸,如果他回來的話,說不定我有機會用上一用靈吉菩薩的定風丹,我一直有個感覺,那對我突破三昧神風第一個大境界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心中算計頗多,記在心中之後,沙僧的化身一個縱身,飛向了天空。

    ps:第二卷開始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