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2章 決定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這倒是。
如果太子「借糧」都借不到。那百姓們會如何呢?
到了那時候,不管怎麽樣,百姓們的怒火都會轉移。
季副統領眼神複雜的看著這個尚未及冠的後輩,隻能點點頭。
既然定好了時間,就不能耽誤。
等百姓們漸漸散開,本地官員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午後。
太子已經用過膳食,候著他們了。
這會子才來,想必他們已經私底下溝通過一場。
先前來賑災的戶部官員們集體沉默,表示對這件事無能為力。
這是一個不得罪人的人態度。
高太守苦著臉,帶著一眾官員哭窮。
說他們也試圖問城中那些有糧食的人家借糧,人家也出了一部分了。不能繼續借了,這東西就是有去無回。
「如今實在是不好再張口,若是繼續借,怕是也借不到什麽。到時候反倒是叫殿下您為難。」高太守道。
「高大人這意思是,殿下當著那麽多百姓說的話,要收回去?」蘇南丞也沒起身,澹澹的帶著笑意道「殿下乃是儲君。普天之下,隻比陛下低一級。如今當著欒城百姓說出來的話,要收回去?高大人一句不好辦,就要儲君出爾反爾?」
「不不不,臣不敢臣不敢。小蘇大人這話說的就過了。」高大人一副不敢的樣子擺手。
「高大人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這事確定是難辦啊。要是辦不好,那不也是叫殿下麵上無光?臣以為,不如再想法子如何?」孫同知忙賠笑對太子道。
太子不開口,蘇南丞於是繼續道「殿下來之前,你們也賑災半月有餘,可有成效?今年天氣熱的很,雖說如今夜裏還能將就,可畢竟也是八月裏了。還能將就多久?」
「何況,殿下的話已經說了,如今諸位大人幾番阻攔是為什麽?成不成,不也得把人請來問問?說不定諸位老爺們看在欒城大災,如今國庫空虛,就應了呢?」蘇南丞道。
「嗯,持玉說的很是。這件事,要是高大人不樂意做,就換人去請吧。」太子這時候方才開口「也免得你們鄉裏鄉親的,倒是鬧的不好看。」
這話,就是說高太守攔著不叫人辦,是他自己有利益糾葛。
說的也不錯。
城中最大的一個富戶,就是高大人的連襟範員外。
這位範員外,在衙門裏吊著一個九品官職,一向是不去當值的。
他掛著這個官職,也不過是為了可以免稅罷了。
其餘的,這城中還有幾家做生意做的不小,再就是還有京城或者別處官員們的親戚或者家奴的產業。
蘇南丞來之前簡單的調查了一下。
「臣不敢。」高太守也沒法死壓著,隻是不情願的答應了明日請眾人來。
隨後就急著告退了,想必是去商議對策了。
等他們走了,季副統領或許也是不想參合,於是留下蘇南丞一個人麵對太子。
「持玉,這件事確實不好辦。一旦要是生出亂子來,你說他們敢不敢狗急跳牆?」太子蹙眉問。
「這都不好說,殿下莫要著急,微臣派人出去打聽事情了。如今應該已經回來了,不如殿下先聽一下再說?」蘇南丞道。
「好。」
不多時,吳三燈就來了。
請安後將蘇南丞叫他上午就出去打聽的事摸了個差不離。
「範員外那官職確實是有問題的,範家如今涉獵的買賣不少。綢緞棉布,酒樓飯館,還有幾家賭坊。這還不算什麽,他們家應該是沾手了煤炭生意。」
如今挖煤隻能挖露天的,對如今
這個時代來說是夠用了。
也就是百姓們用的。
像是蘇南丞,就算前些年不得寵的時候,也沒用過煤炭。
他用的都是不怎麽好的木炭。像是紅螺炭之類的,他如今家裏也在用。
「還有其他三家,分別是孟家,李家和衛家。瓜分了城中大小買賣。但是比起範家來差遠了。再就是昌義伯,七年前從京城回來養老的。他家也有些生意倒是不多,但是良田無數。」
「剩餘的一些就隻是些小富戶了。」qδ
蘇南丞點頭叫他下去後看太子「殿下?」
太子歎氣「看來,得先看範家和昌義伯。孤還記得昌義伯,他們家應該是有一位出自皇室的嫡妻。」
「正是昌義伯的母親,她按照輩分,是陛下都要叫一聲姑姑的。不過並不是陛下如今這一支。雖然也是姓付,畢竟遠了。」蘇南丞道。
「持玉如此說,可有法子了?」太子見蘇南丞這麽說,就知道蘇南丞不退縮。
「殿下,微臣並非有什麽妙計。隻是……」
他沒說下去。
太子一擺手,身邊的太監就明白了,忙行禮就往外退。
等他出去,太子道「這是打小跟著孤的孩子,他不聽也罷了。你隻管說。」
「是,微臣隻是覺得,殿下您沒退路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蘇南丞直說。
「真放任不管,欒城怕就是下一個錦州。如今南邊亂象至此,殿下何不做點事,叫不服氣的人不得不服?」
太子沉吟「孤並非不敢,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殿下三思。」蘇南丞不再勸,自己的處境太子自己比誰都清楚。
不做,不做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怎麽死。
真要是天下太平,這個太子能輪到你做?
至於蘇南丞自己,忽然覺得,想做事,想升官,還有比擁立與從龍更快的嗎?
「也罷,有持玉你這般支持孤,便賭一把。」
何等無奈。
堂堂太子,身邊隻有一個六品官支持,可他能有什麽法子?
這確實是賭,但是他真的不能不做。
「殿下不必擔心高太守他們會臨時倒戈,咱們人手是差一點,可欒城畢竟不是邊城。六千人而已。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全城的百姓都是咱們的人。」
「如果順從殿下,他們都是大元的好官。如果他們不順從,要傷害百姓,他們便是貪官汙吏。外頭的百姓活不下去了,隻要指一條道,他們知道怎麽做。」
真鬧到民變,這一座城的老百姓衝了太守府也不是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