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0章 四年

字數:4197   加入書籤

A+A-


    蘇南丞既然動了這個心思,就不會叫衛家主白跑。
    先把路走通,他自有安排。
    別的東西先不說,糖是個好東西。
    如今糖在大元也是個稀缺的東西,大戶人家能用上,也不是每家都用的上。
    侯府自然不缺,蘇南丞打小雖然待遇一般,但是吃的點心也有甜口的。
    蜂蜜也好,糖也好,他都吃的著。
    但是民間很少能吃到。
    大概是也因這東西在貴族和皇家之間不是個稀罕物,所以沒人想到用這個做生意。
    也是如今甘蔗製糖工藝也不發達,所以這個買賣基本沒人做。
    但是消耗品,這是個好東西。
    其實還可以釀酒,如今的酒都是未經過蒸餾的發酵酒,並不純。
    但是如今全國都缺糧食,蘇南丞暫時不打算釀酒。日後再說。
    程銘如今在江南,已經將莊園置辦起來,索性寫了信,叫他按著方法製糖。
    肯定製不出後世雪白的霜糖,但是沒關係,甜就行。
    安排個商隊的事,蘇南丞不必費力就辦好了。
    說好了出發的日子,衛家主心滿意足的回到了萬州,隻等著整理好貨物出發。
    至於跟隨的護衛,蘇南丞派人傳話給信陽的人跟隨一部分去。
    朝中與錦州之間的談判也正式開始。
    錦州怕大軍橫掃,朝廷怕錦州出兵。
    各有顧忌,也是這幾年收成不行,錦州也缺糧,想打仗也沒後勁兒。
    所以談判還算平和順利。
    雲至深同意將長子送來京城太學念書。與此同時,朝廷派官員進駐錦州,接管日常政務。朝廷發了正式的文書,冊封了雲至深為西北王。
    西北王有權決策庶務,但是要與當地官員商議,並上報朝廷首肯。
    再就是西北王不得再招兵買馬,如有違反,以謀逆論處。
    錦州不必向朝廷繳納稅款,但是朝廷也不會給西北王糧草養軍隊。
    眼下看,朝廷肯定是退了不止一步。這就相當於默認錦州軍的存在。錦州不必交稅,西北王還可以管著當地的一切。
    說是叫朝廷首肯,但是天高皇帝遠,很多事朝廷管不了。
    當地的官員派來生死都在西北王一念之間,有幾個人敢頭貼跟西北王對著幹?
    不過,長遠看,其實是有利的。
    西北王不許在征兵,那他這七萬人總有老了的一天。再過十年二十年的,他也就沒力氣再打了。
    那時候,錦州虛弱,朝廷輕易就能收回。
    可惜,可惜啊。那是一個國家正往強盛走的時候才會發生的事。
    如今嘛,道理是那個道理,可誰跟你講道理呢?錦州無非是想暫緩一下腳步,哪裏需要十年二十年?隻需兩個豐年,他們照樣可以繼續起兵。
    朝廷與錦州一樣,都隻是為了緩口氣。
    七月底,雲至深的長子送進京城,同時甘陽府的兵馬也打散,一部分回到了原處。一部分北上在雄山關錦山關駐紮。
    向將軍還得南下,不過他的兵馬不能全帶走了。
    留下一部分原籍並不是南方的將士們。雄山關的守將左將軍已經戰死,如今接替的,就是向將軍推薦的費鳩。
    朝中很多人都反對,他們說一句與費鳩有仇也是不為過的。
    但是有人保他,蘇家不明著保他也暗著出力。何況費鳩本身是資曆足夠。
    細數這些年功勞也不少,剿匪或者是剿滅孔雀神教,還有剿南方暴民。
    又是二十多年前亭州一戰的將軍,資曆拿出來,很能唬人。
    朝中反對他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兵諫帶回先帝導致很多大臣家裏損失慘重甚至死了人。
    他們倒是想說實話,又不敢。
    其實可以說費鳩是直接導致先帝死亡的人。但是這話就不好說。
    一來是先帝要是跑南方了,那京城也沒了。如今大元一大半都沒了。
    再就是,先帝是死了,可當今登基了,你再說那麽多是什麽意思?不喜歡如今的皇帝?
    在朝為官,你敢說?
    蘇家就掐住這一點,蛇打七寸。
    成康侯也頗有些追隨者,這幾個月,朝中多了不少新鮮麵孔。死了的臣子那些位置需要接替吧?
    他們不僅不恨費鳩,還得感激他呢。不是他哪有自己今日?
    所以皇帝自然也同意了,主要是如今好將軍並不多。
    至於錦山關,老聶將軍過世了,但是小聶將軍此番戰功卓著。
    所以順理成章接了他老父親的衣缽。收攏殘部重新駐守錦山關。
    當然了,不是那麽簡單的事,錦山關如今大半的兵都是調來的。也有跟來的將軍。
    少不了一番爭鬥。
    至於許將軍,從甘陽府調回原地。至於這幾年他有沒有生出什麽野心都不重要了。
    反正接到聖旨後他沒有造反,那就不算什麽。
    這一來,甘陽府遼城等地的稅收又重回朝廷。
    眼看著好像一切都好,可惜內裏的隱憂多的要命。
    北夷人暫時退了,人家賺翻了。
    錦州是暫時安定了,人家心思活絡著呢。
    而今年北方的大旱持續,至今沒見幾場雨。莊稼都幹死了,朝廷已經極力賑災,可惜還是死了很多人。
    隻是因為今年北方一直調兵遣將,很多地方又因為北夷人殺的死了很多人,所以沒能鬧起來罷了。
    不過南方今年倒是氣候不錯,沒有因為洪水決堤。
    經過幾個月整編,蘇南丞已經將整個城防營控製了個七七八八。
    他雖然年輕,卻是個心狠手黑的,苗從一向抵不過汪韜略,在蘇南丞手上也沒占到便宜。
    隻能蟄伏。
    下麵幾個人不是死就是殘,新提拔上來的都是蘇南丞信得過用得上的人。
    自然服他。
    除了一些大家族子弟們,大部分城防營的小兵日子過的都是緊巴巴的。也沒機會晉升。絕大多數一輩子都是小兵,永遠混不出頭。
    如今蘇南丞給他們機會,誰不心動?
    從十四歲開始入官場,到今年,元隆三十二年,也有四年了。從九品的無用小官到今日終於有了權勢掌握住了城防營的三品統領,用了四年。
    四年啊,多少人在一個官位上四十年都不得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