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4章 病
字數:4163 加入書籤
豐竹君在這裏,沉瑛娘就借口說去看看前院廚房裏做了什麽。
她們侍疾都是一天一個人,不過豐竹君畢竟是嫡妻,每天都過來看看的。
蘇南丞看她:“不用這麽辛苦,我沒事。孩子如何?別叫他過來,免得過了病氣。”
“孩子都好著呢。”豐竹君要喂他喝藥,蘇南丞接過來摸著不燙了,就一口悶了。
“難得我能這麽閑著躺著。”蘇南丞道。
“外頭都說因為先帝去了,夫君傷心的厲害,這才一病不起。”豐竹君道。
蘇南丞搖搖頭,歎口氣:“不管怎麽說,先帝對我是確實不錯。”
人總是有心的,他不可能可憐先帝不死,那樣一個皇帝活著於國於民都沒有一點好處。
但是真就這麽咽氣了,他情感上總是有那麽幾分不舒服的。
不過他的病與這個沒關係,他就是累的。
新皇帝登基,事情多是一定的。
蘇南丞事多,養病也就不能那麽悠閑,不過也有好處。事多催著,他精神上放鬆的不徹底,就好的也快了。
六月初的時候,就徹底好起來。一好起來,就天天忙的不著家。
早上走,夜裏才能回來。
蘇南丞如今最關心的就是各地的莊稼,今年這個秋收,估計所有人都在盯著呢。
畢竟有糧食才有後續的事。
穩不穩得住中央,今年秋收至關重要。
一旦今年秋收的結果不好,隻怕全國都要動亂,那時候就是最難的局麵了。
還好,至今尚算是風調雨順。京畿地方基本上都是不錯的,眼看著就這麽下去,今年的收成不會差。
還有一些小事,就是先帝的後宮。
之前一直沒顧上處置,先帝的後宮真是多的嚇人。有名分的就有七八十個,沒有名分的有四百多。
就這都沒算那些被他臨幸過的宮女。
後頭那些,蘇南丞都懶得看和管。不過有兩個人不能不管,一個是生了二公主和四皇子的德妃,一個是生了三公主的劉妃。
與宗親商議過後,大家也同意,隻保留先帝還是太子時候那些麽人,反正後來的都還年輕又沒生育過。其餘的都遣散。
發一點錢,你回家嫁人也行,幹什麽都行。要是實在沒地方去不想去,那就配給軍中低級將領。
這說起來是不合適,但是先帝那麽荒唐,這幾百個女人不能殺了吧?陪葬什麽的,那也太可怕了。
配給低級將領也是正經婚娶,總算有個依靠。
結果很多人都願意。
當然,不是每一個都這樣,比如說那一對雙生子就被絞殺了。她們知道的太多,又是唐家的,自然是留不得。
還有鬱妃,她其實可以留下的,不過她自己不樂意。
時隔多年,又求蘇南丞:“我自認生的貌美,大人好心叫我去江南住,可這亂世裏,我自己護不住自己。我弟弟還小,因我這臉也不知要生出多少禍端。何況,我也還年輕不想孤獨一生。”
蘇南丞咯噔一下,別,別,你別是看上我了?
不過他小看了鬱廣。
鬱廣道:“隻求大人給我指一門婚事吧,不管門第高低,嫁過去不挨餓就行。做個正妻。”這些年她避開昏君也不容易,明明美若天仙,愣是叫昏君漸漸把她忘記了。
最後蘇南丞應了。
德妃作為太妃,就管著皇帝後宮的事,免得鬧出別的麻煩來。至此後宮事也算解決完了。
至於鬱廣,蘇南丞第二就把沒成婚的親信叫來了。
說完後,幾個親信麵麵相覷都表示不敢要。
也是,跟過昏君……那確實有點膈應。
蘇南丞想起一個人,盧梭。
於是,就叫家裏人問鬱廣。
豐竹君親自問的:“你也知道,我們家公爺庶出的,他姨娘過世的早。那盧家舅爺今年不到四十,樣貌也不錯。你要是能接受,就與他做個妻子。你要是實在不樂意,我替你勸公爺。”
“我願意。”鬱廣點頭:“他對我好就行。”
鬱廣是真聰明。
這婚事還有什麽不同意的?
於是不過一個月後,就帶著好幾年不見的弟弟包袱款款的北上信陽成親去了。
至於盧梭是不是願意,蘇南丞沒給他選擇的機會,你不是喜歡寡婦麽,送你一個漂亮寡婦。
至於說宮裏的鬱太妃,那當然是病故了。
小皇帝還不到說親的年紀,每天自由自在,也有太傅給他講課,不過他不是那塊料。
讀書就讀睡著了。
太傅也不管,每天照舊講,按著自己的進度講。
蘇南丞這邊忙不完的事,沒了唐家人,如今蘇家算是一枝獨秀。
也有人不服氣,不過手裏沒有兵。
又或者不管怎麽樣,上頭坐著的還是付家人吧。
大抵是心疼天下人這些年實在太苦。
所以今年是個難得的大豐年。蘇南丞做主種下的玉米之類的都收獲的特別多。
到了秋收時候,吃到了玉米麵做的窩頭的大元人感激的念叨著蘇大將軍的好。
信陽大豐收,春日裏沒能種新種子的人都羨慕的厲害。
玉米麵做的窩頭真是好吃,確實收獲的不少。
一時間,蘇南丞的名聲在信陽這邊是爆炸式的好。
江南蘇南丞自己的莊園裏,冬梅的哥哥春日裏主持種下的新糧食也早就收了,這裏不太適合種玉米,所以就種的不多。
但是各種土豆和紅薯種的多,都能飽腹,全是好東西啊。
傳統作物也是大豐收。
蘇南丞下令各處都要派兵護送,免得今年的糧食運不到京城。
而隨著糧食大豐收,另一件事就冒出頭,那就是西北也糧食豐收了。
西北戰事更加激烈,蘇南丞也決定再一次披掛上陣。
到了如今這一步,他最有利的方法就是打仗。
先平內亂,再奪回失地。
當然,他也早就開始著手弱化皇族的存在感。
到了這一步,就不必再說什麽沒野心,就算他現在肯過安生平靜的日子,但是跟著他的眾人也不樂意。
大家憑什麽跟著你?不就是為了建功立業麽?
九月底,大軍抵達泰州境外,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