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技多不壓身

字數:6207   加入書籤

A+A-




    端王爺的命令,護衛豈敢違背?回府,他自然不敢,而是遠遠地跟在後麵,繼續“保護”秦至庸。

    秦至庸走在大街上,感覺周圍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有著一股頹廢氣息,好像精氣神被壓製住。當然,也有囂張跋扈的人,不過都是旗人。

    清朝這個時代,不像是漢唐時期人們充滿了朝氣和自信。說實話,秦至庸不喜歡清朝。這裏的讀書人不是真正的讀書人。他們讀書,不是為了修心修身,不是為了自強,更不是為國為民,而是為了成為高級奴才。

    高級奴才,有特權,有身份,但人格不獨立,依舊要迎合主子的意願。再高級的奴才,依然是奴才。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不過,大時代如此。秦至庸改變不了社會現狀。他能改變的,隻能是自己。

    據說,先前時代的大儒,學問精深,念頭純正,智慧通達,至誠合天。可知過去,曉未來,能看穿人的命運。比起那些所謂的相師,更厲害。

    聽起來很神秘,像是神話一樣。

    但是隨著秦至庸的心靈境界逐漸精深,通曉的道理越來越多,他便知道,這不是神話,而是一種規律,或者說是“道”。

    就像是一個嗜賭如命的人,就算他賭術高明,最近贏了不少錢,但是秦至庸可以斷定他以後絕對會落得身無分文,淒慘收場。除非,他不再賭博,做一個正直的人,方能改變命運。

    清朝是封建社會?其實在秦至庸看來,是半奴隸半封建社會,是一種文明的倒退。清朝的皇帝,不應該叫做皇帝,而是部落的酋長。隻是,這個部落的地盤和人口非常龐大。僅此而已。

    秦至庸在街上閑逛,走走停停,若是聞到了味道香溢的小攤,他還會坐下來,品嚐一下小攤上的美食。

    護衛遠遠地觀察秦至庸,見他真的沒有逃走的跡象,心裏才鬆了口氣。

    秦至庸的拳術高強,若是想要逃走,護衛可攔不住。

    當走到一家醫館的時候,秦至庸停下了腳步,猶豫了一下,走了進去。

    護衛心中奇怪,秦至庸跑到醫館去幹啥?抓藥嗎?可是,秦至庸麵色紅潤,精神飽滿,不像是生病的樣子啊。

    秦至庸進入醫館,足足兩個時辰。護衛都在外麵等得不耐煩了,他才走了出來。

    秦至庸前腳剛走,護衛就衝進了醫館,對著坐堂的大夫問道“剛才那個道士到醫館幹了什麽?”

    怕大夫說謊,護衛拿出端王府的腰牌在他跟前一晃。

    大夫見是端王府的人,立刻畢恭畢敬地把秦至庸進醫館的詳細情況告知了護衛。

    護衛聽完,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問道“你是說,那道士,要找你學醫術?”

    大夫說道“老朽不敢有一句謊言。”

    護衛點了點頭,轉身出了醫館。

    ………………

    秦至庸回到端王府,挑燈看書,要睡覺的時候,才拿出筆墨給陳家溝寫信,報個平安。告訴陳正英和楊昱乾他們,自己已經安全抵達京城。

    護衛在書房裏,向端王稟報秦至庸今天下午的舉動。

    端王聽了護衛的匯報,心中同樣驚訝“你是說,秦至庸那個小道士,去醫館學習醫術?他的太極拳已經登堂入室。不好好磨練拳術,反而去學醫術幹什麽?”

    護衛說道“奴才也奇怪。莫非,道士都是好學之士?主子,秦至庸不像是要逃跑的樣子,明天還要不要繼續監視他?”

    端王想了想,手一揮,說道“不用了。秦至庸既然和陳正英有關係,那本王就不怕他逃走。他要是敢逃,本王就拿陳家溝下手。哼,學醫術?過幾天,本王會再和秦至庸切磋武藝,他的武功拳術要是沒有一點進步,擋不住本王拳腳,被打死,可不要怪本王拳腳太重。是小道士自尋死路。”

    端王和護衛們都不知道,秦至庸修行,追求的不是武力,而是知識和智慧。練拳,秦至庸不過為了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有自保能力。

    練習拳腳,秦至庸看來,隻是修身的一部分。

    崔天霸用毒,給秦至庸比較大的觸動。

    世間的毒藥千千萬萬,隨意一種毒藥,說不定都會置人於死地。毒藥比起拳腳功夫,可怕太多了。

    真正的用毒高手,可能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卻可以配置毒藥,幹掉成百上千的武林高手。

    為了防範於未然,秦至庸決定學習醫術。

    自古毒和藥不分家,害人救人,一念之間。毒,用對了地方,同樣可以成為救命的靈藥。靈藥用錯,一樣能害人害己。

    ………………

    這天中午。

    秦至庸在房間裏打太極拳,舒展筋骨,活動氣血。氣血的流動,讓秦至庸感覺渾身暖洋洋,就像是泡在溫泉裏一樣。

    心意不亂,配合動作,是強健身體,增長體能的上乘法門。秦至庸的體能,沒有達到極限,還在增長。估計,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他的體能就會超過端王爺。

    端王府的食物多樣,營養豐富。吃得好,秦至庸的體力自然會增長。

    要是一般人,吃得太好,營養堆積過多,消化不了,用不了多久,就會長成一個胖子。可是秦至庸不會。他的消化能力,比普通人強大數倍。他每日讀書思考,修身練拳,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營養和能量。

    就算是王府裏的飲食,也隻能勉強保證秦至庸的身體消耗。

    練拳,消耗的能量和營養,還要小一些。特別是修心,專心思考問題,消耗掉的營養和能量才是大頭。在陳家溝,食物不豐富,秦至庸不敢拚命練拳和太過於專注思考問題。他那時候在克製,怕把二叔陳正洲給吃窮了。

    砰砰砰。

    敲門聲響起。

    “秦先生,我家主子有請。”是管家的聲音。

    秦至庸收拳,站直了身體,吐出一口濁氣,說道“管家稍等。我換一件衣服就跟你去見王爺。”

    不一會兒,秦至庸就穿著一件嶄新的道袍打開了房門,走了出來。

    管家把秦至庸帶到了王府的後花園。

    端王正在練拳。

    “秦至庸,來,陪本王過幾招。”端王說道,“你這幾天,每天都去醫館,都沒有見你怎麽練拳。”

    秦至庸笑著說道“最近,我對醫術好像有了興趣,就找一家醫館的老大夫拜師。希望自己能有所得。王爺,請賜招。”

    端王這兩天覺得自己的拳術又有精進,便找秦至庸來切磋武藝。

    “好。”

    端王不客氣,直接向秦至庸發起了進攻。

    秦至庸神態平和,仔細觀察端王的拳腳攻勢。

    隨著心境的提升,對拳腳功夫的理解加深,秦至庸發現,無論人做出什麽動作,身體都會提前給出相對的反應。

    就如同出腳的時候,腳還沒有出,肩膀就會先傾斜。隻要盯著對方的肩膀,就可以達到“未卜先知”的效果。

    上身不動,肩膀不傾斜,可不可以出腳?

    當然可以。

    可是那樣一來,出腳的力道和速度,會大大地打折扣,未必可以踢中敵人。

    搏擊,目的是為了擊倒對手。要把一拳一腳的力量、速度、準確度,發揮到淋漓盡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任何事情,都有規律可循。

    《大學》裏就說過,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探索求道的過程中,總結規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中的每一條公式,每一個定理,都是總結出來的規律。搏擊之中,一樣有規律可循。隻要總結出來,融會貫通,加以運用,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秦至庸已經能做到正其心,誠其意。心裏清淨,又擅長總結規律,他學什麽都非常快。學幾天的醫術,醫館裏老中醫收藏的醫書,基本上被他看完。剩下的,就是如何攝取經驗,磨煉自己的技藝。

    端王的拳術在精進,秦至庸的拳法,同樣在精進。拳術,就像是廚師的刀功一樣,易學難精,永無止境。

    秦至庸的動作,比起之前,更加柔順流暢,化解起端王的拳腳攻擊,輕鬆寫意。

    和秦至庸鬥了六十多招,端王忽然停了下來。

    秦至庸後退了幾步,站直了身體,顯得無比端正。

    “王爺,你的拳法,比先前更強。可喜可賀。”秦至庸抱拳,一臉真誠地說道。

    端王冷哼一聲“本王的武功有所精進,可還是打不倒你。有什麽可喜?有什麽可賀?”

    秦至庸笑著說道“王爺習武練拳,僅僅隻是為了打倒秦某嗎?”

    端王一愣。自己習武,是因為喜歡。打倒一個一個對手,不過是證明自己比任何人都強大。

    至於習武練拳的真正意義,端王還真沒有考慮過。

    秦至庸說道“王爺,我先行告退。”

    端王說道“慢著。”

    秦至庸問道“王爺還有何吩咐?”

    端王說道“現在已經是中午,留下來陪本王吃午飯。”

    秦至庸說道“那秦某就卻之不恭。多謝王爺的午餐。”

    數月之後。

    秦至庸的體能和拳術,已經超過端王。可是他在端王麵前,最多隻能和端王打個旗鼓相當,並且還是處於下風。

    藏拙,是生存之道。

    ………………

    陳家溝。

    不知怎麽地,陳正英還沒有收到秦至庸的書信。

    陳正英他們心中都有些焦急。

    陳正英、楊昱乾、陳少琪、陳正洲,打算去一趟京城。查探秦至庸的情況、畢竟,秦至庸是為陳家溝挺身而出,跟著崔天霸他們去了京城端王府。秦至庸若是有了不幸,陳正英他們會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