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練氣士一脈的功法

字數:5351   加入書籤

A+A-




    秦至庸回到端王府,陳正英還沒有睡。見到秦至庸,他立刻問道“阿乾和少琪他們情況怎麽樣?沒出什麽亂子吧?”

    秦至庸說道“他們沒事。我把前輩你的情況告知了他們。讓他們不要心急。”

    陳正英鬆了口氣。他就怕楊昱乾和陳少琪他們會亂來。

    楊昱乾和陳少琪是年輕人,沉不住氣,老二陳正洲也不是靠譜的人。要是他們仗著武功身手,衝擊端王府,那麽事態可就嚴重了。

    好在秦至庸去得及時,否則,非出大事不可。

    秦至庸坐下之後,說道“前輩,有件事情,我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陳正英說道“你說。”

    陳正英現在可沒有再把秦至庸當成晚輩一樣看待。他已經把秦至庸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畢竟,秦至庸在武術上的成就,已經是宗師,不在自己之下。並且秦至庸對陳家溝還有大恩。

    秦至庸雖然年輕,但是做人做事,比起許多的老年人都還要穩重,考慮得還要周全。再把他當成晚輩看待,肯定不合適。

    秦至庸把楊昱乾想要留在京城開館收徒的想法,說了一遍。

    陳正英一下子沉默了。

    把陳家太極拳傳播出去,陳正英是有顧忌的,陳家的祖訓,一直銘刻在他的心中。傳授女兒陳少琪和楊昱乾拳術,已經是違背了祖訓。要是再把太極拳廣為傳播出去,列祖列宗會答應嗎?

    但秦至庸說得同樣有道理。

    楊昱乾和陳少琪他們還年輕,不可能和自己一樣,留在下鄉耕田。那樣就真的糟蹋了楊昱乾的一身武學天賦。

    秦至庸說道“前輩,陳家太極拳,自陳王廷前輩創拳以來,已有兩百年曆史。可是在這兩百年裏,陳家太極拳隻是傳承,並未得到發展和創新。武藝和學問一樣,都需要傳承和發展。”

    “每個做師父的人,隻要不是太自私,肯定會希望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實,我們這些後輩末學,讀著古聖先賢的書,練著先輩們留下來的武藝拳術,若是不能超越先輩,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應該感覺到愧疚和可恥才對。”

    “我們作為後來人的先輩,能不能給我們的後輩們留下點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太極拳,是一門了不起的拳術。我看得出來,阿乾已經有了自己的拳術風格和武學理念。我相信,他將來在武學造詣上,會登峰造極,創出屬於自己的武術流派。這可是能名留青史的大事情,好事情。”

    陳正英看著秦至庸,心中感慨。

    第一眼見到秦至庸的時候,他就感覺到秦至庸器宇不凡,氣質樸實無華,和平常的讀書人不一樣。現在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秦至庸。

    秦至庸的心胸和格局,已經是在和古聖先賢們看齊。當別人還在為了一點小利益而蠅營狗苟的時候,秦至庸已經在想著如何成聖成賢,為後人留下一些有益的東西。

    和秦至庸相比,陳正英感到愧疚和卑微。

    陳正英說道“罷了罷了。陳家的祖訓,我陳正英已經違背。既然如此,那就讓太極拳發揚光大吧。阿乾和少琪想要留在京城開武館,教徒弟,我同意了。隻是,開武館,需要一大筆銀子……”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秦至庸笑著說道“銀子的事情,前輩不用擔心,我來想辦法。前輩能做出這樣的決定,秦至庸深感敬佩。百年以後,相信太極門會成為天下最大的武學門派,到時候,每個人都知道太極拳,都想要學習太極拳。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那是何等的榮耀。”

    秦至庸的話,陳正英有些不相信。

    太極拳不過是一門內家拳術,有那麽偉大嗎?天下的內家拳,又不是隻有太極拳一家。

    可是,秦至庸說的是事實。

    百年以後,太極拳成為了中華的國粹,非物質文化遺產。

    練習太極拳的人,數量極為龐大。太極拳甚至作為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的代表,傳到了西方和非洲。讓全地球人類,見識到了中華太極拳的魅力。

    陳正英做出了決定,心胸好像一下子就打開了,思想境界好像提高了很多。

    他對秦至庸說道“既然太極拳要外傳,那我就沒什麽顧忌。太極拳的內家精髓和纏絲勁秘技,我現在就告知你吧。”

    秦至庸的德行和為人,有資格學習內家拳的精髓和纏絲勁秘技。

    秦至庸高興道“多謝前輩。”

    要說秦至庸不想學習內家拳精髓和纏絲勁秘技,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之前陳正英不願意傳授,秦至庸當然不能偷拳。現在陳正英主動把內家拳的精髓傳給自己,秦至庸心中當然歡喜。

    獲得了內家拳的精髓,秦至庸估計,自己的體能,可能還會繼續增長。內家拳的精髓,不是用來戰鬥,而是用來開發潛能,增長體力,是讓身體素質增強的秘法。

    秦至庸的太極拳造詣,本就很高。得到了內家拳的精髓,他頓時豁然開朗,猶如醍醐灌頂。以前心中對於內家拳術的疑惑,終於解開了。

    什麽是悟道?

    就是當問題在腦子裏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被解惑,想通了,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就是悟道。

    秦至庸現在的情況,就是“悟道”。

    得了陳正英的內家拳精髓和纏絲勁秘技,秦至庸的太極拳終於學齊全了。他的拳術修為,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秦至庸不能沒有所表示。

    秦至庸拿出了《基礎內功》交給陳正英,說道“前輩,我這裏有一門內功修煉之法。你看看,能不能修煉?”

    陳正英疑惑地接過《基礎內功》。

    內功?不就是淬煉內髒和氣血的法門嗎?太極拳是內家拳,其中就有內功啊。

    可是,當陳正英翻開《基礎內功》一看,瞳孔微微一縮。書本中的內功,和內家拳精髓完全不一樣,其中涉及到了穴位和經脈,還有內勁和真氣。

    這本《基礎內功》的修煉之法,和內家拳走的完全是不同的路子。

    如果說,內家拳是人間的武術,那麽《基礎內功》就是先秦時代的練氣士的修煉之法。相當於仙人的修煉之術。古老的道家修煉,應該就是《基礎內功》這種秘法。

    兩者修煉之法,誰更占優勢?還真不好說。

    拳術,是動功。《基礎內功》是打坐,修的是靜功。

    陳正英沉寂在書本的內容裏。書裏的修煉理論,是完全經得起推敲。也就是說,按照書本上的方法,肯定可以修煉出內勁和真氣出來。

    隻不過,想要練出內勁和真氣,條件太過於苛刻,必須從小就開始修煉。年紀大了,就很難再修煉出內勁和真氣。

    陳正英看完了《基礎內功》,合上了書本,表情凝重地問道“秦至庸,你這本修行秘法,是哪裏來的?”

    想到金鑲玉的樣子,秦至庸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是一個武藝高強的老板娘傳授給我的。隻可惜,我的資質有限,到了現在,都還沒有修煉出一絲內勁和真氣。前輩你可以練一練這書上的功法。據那位老板娘說,書本上的功法,隻是基礎,算不得珍貴。”

    陳正英嚴肅地說道“不。書中的功法,非常珍貴。有了這本書,就足以開宗立派,開創出少林武當那樣的大宗門。”

    秦至庸一愣,問道“少林和武當,沒有修煉內勁真氣的功法嗎?”

    陳正英搖頭道“據我所知,沒有。少林和武當的武功,其實和我們所練的拳術,沒什麽區別,都是一個路子。他們的武功,最多比起一般的拳術更加精妙一些。無論是外家拳,還是內家拳,都不可能修煉出真氣這種能量來。拳術,不是仙術。”

    秦至庸明白了。《基礎內功》的珍貴之處,不在於功法,而是在於其中包含的修行理念。拳術,練不出真氣來,可是《基礎內功》中的修煉之法則可以。

    陳正英把《基礎內功》還給秦至庸,說道“功法你收好。功法外傳,一定要慎重。真要是修煉出了內勁真氣,飛簷走壁不是問題。有了這種功法,說不定會改變整個武術界的格局。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先秦的練氣士,不是傳說,而是真的存在。”

    按理說,古老的“修仙”之術,早就失傳。沒有想到,秦至庸手裏,竟然有練氣士一脈的修煉功法,盡管隻是基礎,但是也彌足珍貴。

    ………………

    秦至庸通知了楊昱乾,告知他,陳正英已經做出了決斷,可以在京城開館收徒,把太極拳發揚光大。

    楊昱乾很開心,決定大幹一場,要在京城武術界打出名氣。

    不到三天的時間,秦至庸就得到消息,楊昱乾開始拜訪京城裏的各大武館。

    其實,秦至庸知道,說得好聽點,是拜訪,說得不好聽,就是踢館。

    想要在京城武術界混出名堂,打出名氣,踢館是一條捷徑。踢館,也是非常得罪人的事情。

    畢竟,踢館,就是相當於砸人家的飯碗,斷人財路。

    同行是冤家,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