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學子控訴
字數:3532 加入書籤
音樂停了下來,一旁的舞女跳也不是,走也不是,隻能站到一旁,十分尷尬。
兩名皇室禁衛不動聲色出現在了他的身旁,將他夾在中央,避免他做出更過激的舉動。
“牧猿國?吞山國?”
步叔思興皺著眉頭疑惑道。
李仁文趕緊起身解釋道:“陛下,這牧猿國和吞山國乃是帝國的附屬國,緊挨著青陽行政星域,這牧猿國與吞山國有國仇,常年衝突不斷,帝國幾次調解都隻能短時間罷鬥,時間一長,兩國必然又起爭端,這學生既然來自牧猿國,費盡心力來到這淩霄殿喊冤,隻怕多半是跟兩國戰事有關。”
星龍帝國周邊附屬國家、種族上百,大體之間是和平相處,若有紛爭,也會優先尋找宗主國星龍帝國協調解決。
而這牧猿國和吞山國,國仇家恨太深,時常摩擦,即便是宗主國也難以調解。
事實上,皇帝是不管對外政事的,尤其是涉及國家之間的戰爭,
附屬國之間的協調事宜,一般是帝國外交部負責處理,除非是極其重要的事件,才會由議會討論,拿出結論,最後皇帝隻需要蓋印即可。
但既然申孫胄已經當麵訴冤,那步叔思興也不可能就這樣放任不管,畢竟是告禦狀,他無論如何不能假裝沒聽到。
眾人議論紛紛,等待著步叔思興如何處理此事。
“兩國戰事,並不能用簡單的對錯來形容,按程序,既然牧猿國和吞山國比鄰青陽星域,你應該先找青陽星域政府或是帝國外交部協調才是,何必費盡心思來此告禦狀,甚至連屬於你自己的獎勵都願意舍棄?”
步叔思興麵露憐憫之色。
申孫胄頭也不抬,呈拜服姿勢,悲戚說道:“回陛下,我國多次派出使臣同時與青陽星域政府、宗主國外交部溝通,青陽星域政府雖出麵協調,問題卻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也無法讓吞山國退兵,因此次戰爭涉及宗主國聲譽,學生這才出此下策,到陛下麵前伸冤!”
“在一年前,吞山國再次推翻協議,發動了對我國的侵略戰爭,對此,我國自然早有準備,但是這一次與以往不同,吞山國使用了多種宗主國才有的新式武器,在戰場上對我國形成了碾壓態勢,致使我國前線一敗再敗,我們查到,他們的武器是從青陽星域秘密途徑購買得來,這違反了星龍帝國宗主國與附屬國的盟約,非特殊情況下,宗主國絕對不可以派兵或擴散新式武器介入附屬國之間的戰爭,”
“從我牧猿國歸附宗主國以來,一直奉宗主國為主,每年貢奉不斷,一次也不敢停,然而戰爭爆發的這一年來,我牧猿國喪失了五分之一的星域,吞山國在我國淪陷區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殘忍至極,平民百姓死傷無數,舉國皆喪,我身為牧猿國皇室嫡孫,無能救國,卻不甘等死,無奈之下,隻能以參加精英院校排名賽的方式麵見陛下,還請陛下一定給我們做主啊!”
申孫胄說的聲淚俱下,血液、鼻涕、眼淚流的滿臉都是,令人感慨,心生悲憫。
而申孫胄自吐真實身份,乃是牧猿國皇室嫡孫,這更增加了他話語的可信度。
按申孫胄的控訴,就是有人將帝國的新式武器販賣給了吞山國,造成了兩國之間力量的不平衡,致使牧猿國一敗再敗,而找青陽星域政府和帝國外交部根本不管用,這才有了今日這一幕。
此事若是按嚴重的說,那就是帝國某些掌權者勾結吞山國,為獲取不為人知的利益,不惜滅掉牧猿國。
這是帝國法律絕不允許的,若為真,其他附屬國會怎麽看待星龍帝國?
“李副秘書長,你可知具體詳情?”
步叔思興皺眉問道。
李仁文臉色如常,似乎並不在意此事,平淡道:“陛下不必憂慮,這牧猿國和吞山國,常年相互鬥爭,我認為,互有勝敗並不稀奇,也不是什麽大事,至於帝國有人介入附屬國戰爭一事,幹係重大,關乎帝國聲譽,也非是申孫胄學員一人之言就可以斷定此事性質,我建議由帝國監察部派人前往青陽星域負責嚴查,處理此事,絕不能因此事損傷帝國聲譽。”
“就按你說的辦吧!此事交由你負責調查。”
“是,陛下!”
步叔思興和李仁文兩人三言兩語,便決定了此事處理辦法。
而台下申孫胄肩膀抖動,十分不甘,似還欲再說,戟卻敏銳的感應到兩股氣勢從他身旁的禁衛身上散出,壓製住了申孫胄。
步叔思興對著申孫胄安慰道:“兩國戰事,幹係重大,僅憑你一人之言,本皇現在也無法幫你,等帝國監察部調查結果吧,若真有人勾結吞山國,介入附屬國之間的戰爭,那麽帝國法律絕不容情!”
步叔思興話已經說到這裏,申孫胄再怎麽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今日這般場合,自己告禦狀,顯然已經打擾到了皇帝的興致,若是兀自不知進退,還要糾纏下去,隻怕下場堪憂。
今日這般輝煌殿堂,各族權貴,超凡武者比比皆是,他本就心有怯意,借酒壯膽方敢上台,此刻酒醒,已然不敢再繼續控訴。
隻能謝恩退回座位。
李仁文做個退下的手勢,兩名禁衛頓時閃身離開。
大廳內再次恢複了歌舞升平的景象。
但因此插曲,很多人卻悄悄收斂了舉止,變的謹慎了許多,宴會的氣氛也不再如之前那般和諧。
戟默默看著這一切。
正常來說,星龍帝國若真要管此事,第一步應該是以宗主國的名義,勒令吞山國立即停止軍事行動,等待查明武器買賣一事,再做進一步處理。
以吞山國的弱小,給他十個膽子也絕不敢違逆宗主國正式的通告。
但帝國沒有這麽做,這其中便有許多貓膩。
而步叔思興也對此事並不上心,話語中多是安撫,並無實際行動,隻將此事隨意交給了李仁文去處理。
而從李仁文的態度也可看出,在他眼裏,牧猿國、吞山國這些小國家的事根本不值一提,事後會不會認真去處理,隻怕是個問號。
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皇帝連這件事似乎都不知道。
此戰已經打了一年的戰爭,牧猿國連連敗退,不可能沒有動作,定然派出使者上下活動,然青陽星域和帝國外交部卻始終沒解決問題,那麽就隻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一個權力通天之人壓下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