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朱棣的新發型

字數:6044   加入書籤

A+A-




    聽到朱棣要剃發,朱高煦傻了,他愣是僵住了,不敢上前。

    “沒出息的東西!”

    朱棣笑罵道:“你不是說要剃發嗎?父皇陪著你們,豈不是更好?”

    聽聞朱棣要剃發,朱高煦不是喜悅,而是驚嚇!

    沒錯,就是嚇到了,他可以不在乎,他甚至連王位都不在乎,因為他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他可以稱王稱霸,隻要他能拿得出真正的東西。

    但是大明天子可不一樣,這是萬民的君父,古往今來,哪有天子是個大禿頭的?包括皇祖父朱元璋在內,雖然早年當過和尚,可後來都把頭發留著,絲毫不敢怠慢。

    華夏衣冠,這可不是玩笑啊!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壞,這是孝道之始,從兩漢以來,曆朝曆代都標榜以孝治天下,甚至還有非孝子不忠臣的觀點。

    天子身為萬民君父,表率天下,誰都可以不孝,唯獨天子不行,誰都能剃發,唯獨天子不可以!

    “父皇!”

    朱高煦突然跪倒,“父皇不可以,不可以啊!”

    朱棣深吸口氣,緩緩道:“怎麽不可以?朕覺得剃發沒有什麽不好的,像工匠們一樣,豈不是更舒服方便?”

    “不,不行的!請父皇收回成命!”朱高煦也不知道說什麽,隻是匍匐地上,不停磕頭。

    這時候以茹瑺、楊士奇等人為首的百官,也都聚集了過來,一起跪倒。

    “陛下,臣等以為不可!”

    “陛下,工匠剃發,那是權宜之計,臣等覺得並無不妥之處,可若是天子剃發,置華夏衣冠於何處?讓四夷怎麽看?讓百姓怎麽看?”

    “臣等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一旦剃發,天下大亂,臣請陛下明察啊!”

    ……

    一眾大臣,跪倒在地,嘭嘭磕頭,眼淚嘩嘩的。

    包括太子和趙王,也都跪下了,唯獨還站著的,隻剩下太傅柳淳。

    “你覺得該不該剃發?”

    朱棣突然問柳淳。

    “臣以為此事當由陛下決斷。”

    “那朕決斷了,你又該如何?”

    “臣自然追隨!”

    朱棣點了點頭,“好,朕……再想想吧!”

    朱棣此言一出,許多人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們還當天子真的要剃頭呢!幸好朱棣沒有像以往那麽強!

    還有回旋餘地,還有啊!

    百官驚魂未定。

    經曆了這件事,大家夥的興致也都沒了。

    朱棣登上了火車,返回京城。

    這一路上,再也沒有來時候的喜悅歡騰了。從上到下,幾乎每個人都愁眉苦臉,若有所思。

    包括柳淳在內,同樣輕鬆不起來。

    有無數的穿越前輩,示範了如何變法強國,可是真正做起來,柳淳才感覺到其中的難度。這些年他推了很多國策,改變了許多事情。

    可他做夢也想不到,最有爭議,最困難的,竟然是剃發,包括他的弟子在內,都沒有人能接受。

    可是從實際需求上,剃發都是很必要的事情。

    尤其是大工廠出現之後,人口密集,工作環境非常潮濕悶熱,工作過程又大量的流汗,加之衛生條件不過關。剃發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首先,剃發能減少虱子和跳蚤,防止毛囊炎症,減少疾病傳染,改善衛生條件。

    其次呢,頭發短了,更容易打理,可以節省時間。

    工人是非常忙碌的,從早到晚強度驚人,剃了頭發,會方便太多了。而且相比其他,剃發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可誰能想到,就這麽一件最容易的事情,卻遇到了最大的阻力。

    朱棣在回宮之後,整整三天時間,都沒有再討論剃發的問題。

    朝野上下,卻沒人敢鬆懈。

    因為大家夥都清楚朱棣的脾氣,這家夥比當年的朱元璋還要頑固。

    老朱為了皇宮的事情,不惜填湖造宮……朱棣的頑固程度,還要勝過乃父,誰都擔心,某天早朝,朱棣突然以禿頭示人,那樣的話,大明朝是必要天崩地裂!

    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最最讓人驚訝的是,包括那些工匠在內,都聯名上書,表示天子深恩,他們感激涕零,但天子身為萬民君父,實在是不該為了他們,就剃了頭發,天子有此心,大家夥已經銘刻五內,願意為了陛下,鞠躬盡瘁,實在是不需要君父剃發自殘,也免得淪為四夷笑話。

    “柳淳,你看看這一篇東西吧,到底是不是出自大家的真心,又或者是有人暗中慫恿?”

    柳淳啞然一笑,“陛下,其實不管真假,都能看出一件事,哪怕是工人,他們從心裏來講,也不覺得剃發是好事,隻是迫不得已罷了。”

    朱棣深深歎口氣,“朕怕的就是這個!”

    朱棣負著手,在地上走來走去,“漢唐尚武,哪怕文弱書生,也想著提三尺劍,報效君王。這才有了漢唐盛世。自從唐末之後,以犯人刺配充軍,才有了文貴武賤,乃至於東華門唱名,方為好男……時至今日,數百年下來,文官依舊蔑視武將。”

    朱棣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就是整個社會的導向……你想重點發展什麽,就要向這個方向傾斜。想要社會尚武,就要給予軍功爵位,鼓勵從軍立功。想要推廣教化,就要厚待文人,把科舉抬到無以複加的高度,還要給予文人種種經濟特權,這樣才能把最好的人才,最聰明的腦袋,都吸引過來,讓他們安心讀書,實現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的理想。

    “蒸汽機,火車……我大明要想強大,不是靠著什麽華夏衣冠,也不是靠著孝經教化……最根本的是科技,是工業!”

    朱棣說到這裏,扭頭看向柳淳,“你以為呢?”

    柳淳欣然大笑,“陛下能這麽想,臣實在是欣喜若狂啊!”

    朱棣哼道:“別光顧著高興,還要想辦法……既然工業重要,就要把最好的頭腦,吸引到這上麵來。要替他們消除一切障礙,要讓所有人都羨慕工匠!”

    對於朱棣的話,柳淳出了點頭,還是點頭,事實也的確如此。

    “剃發事情雖然不大,但若是連工人都覺得剃發是羞恥的事情,會有很多人被嚇退的。”朱棣咬著牙道:“我想剃發,以示支持,就是這個用意,連天子都剃發了,工人剃發就不會被嘲笑,至少還有朕在前麵擋著……你說是不是?”

    “當然,陛下聖明天縱!遠見卓識,臣是五體投地,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啊!”

    “別說這些沒用的。”朱棣哼道:“現在是連朕的兒子都反對,你讓朕怎麽辦?”

    柳淳苦笑道:“陛下,這是您的家事,臣實在是愛莫能助,能幫到陛下的實在是不多,若是陛下願意,可以跟臣學學。”

    說著,柳淳摘下了頭上的梁冠,朱棣掃了一眼,先是遲疑,而後忍不住大笑起來。

    “好你個柳淳,虧你想得出來!”

    朱棣仔細端詳了半天,笑道:“就這麽辦了,朕倒要看看群臣有什麽說法。”

    柳淳含笑,遞給了朱棣一整套工具,另外還有一份圖冊。

    “這是臣想到的幾個樣式,陛下可以選擇嚐試。”

    朱棣欣然接受,柳淳出宮回府,又是三天的功夫,早朝時分,朱棣按部就班,處理政務,群臣也都小心翼翼應付。

    而刑部這邊提出了一個事情。

    “啟奏陛下,左副都禦史劉觀行為乖戾,殊無人臣之禮,還陷害功臣,言語荒唐,種種行徑,讓人不齒……臣建議將劉觀發配海南,永不敘用,請求陛下恩準!”

    聽到刑部的意見,所有人都長出口氣,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這個辦法高明啊!

    重罰劉觀,就等於是給了陛下麵子,也給了工匠麵子,大家夥麵子過得去,也就好下台階了。

    工人他們管不到,可無論如何,天子也不能剃發,但願這件事情就這麽過去算了。

    “臣等都以為楊尚書之言十分妥當,劉觀咎由自取,請陛下萬萬不要手軟!”

    朱棣聽到群臣的話,忍不住大笑起來。

    “是麽?劉觀僅僅是言語荒唐,就如此重判,似乎不太妥當啊?”

    楊靖忙道:“陛下,劉觀豈止是言語荒唐,實在是其心可誅,這樣的人留在科道,隻會有無辜之人被害,臣等均以為必須嚴懲不貸!”

    朱棣終於笑了,“嗯,卿等之言,甚合朕意,就這麽辦吧!”

    群臣鬆了口氣,這一關總算過去了,可以散朝了,天下的雲彩也都散了……就在大家等著回去喝壓驚酒的時候,朱棣突然笑了。

    “卿等先等一等,這不是快要中午了,朕給大家夥準備了酒飯,咱們君臣吃過再回去吧。”

    向來摳門的朱棣居然賜宴,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啊,不少官吏的確肚子咕咕叫了,既然有的吃,那就別客氣了。

    太監送來了一碗炒飯,一個蟹粉獅子頭,還有一塊紅燒魚肉,外加一碗紹興老酒。

    這已經很不錯了,官吏們正準備享用,就見朱棣隨手將頭上的翼善冠拿下來,放在桌案,笑嗬嗬道:“朕也陪著你們一起吃!”

    當朱棣低下頭的一刹那,瞬間響起了碗筷落地碎裂的聲音!

    陛下的發型怎麽有點不對勁啊?

    不是光頭,問題是頭發怎麽沒了那麽多啊?

    哪去了?

    群臣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