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德國製約 滲透計劃

字數:3146   加入書籤

A+A-


    德國,這就是奧創給自己所找定的目標。而為什麽要把德國當作是自己的目標,奧創自然也是有他的一番考量。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德國對於歐盟的意義。這個二戰的戰敗國自從在戰後勵精圖治至今,已經是成為了整個歐洲中舉足輕重的存在。別的不說,光是經濟實力,它就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整個歐洲數一數二的存在。而在成立了歐盟之後,它更是充當了一個錢袋子一般的存在,依靠自己的經濟實力如同接濟難民一樣地接濟著其他的國家。

    可以說,德國就是整個歐盟的經濟支柱之一。少了他,不說整個歐盟有崩潰的危險,最少最少的,也要傾覆上半壁江山的。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它是歐盟經濟支柱的話,那麽奧創還不一定會選擇它作為自己的起點。眾所周知的,德國人並不是那麽容易打交道的。這個民族的古板和嚴謹是出了名的。想要在這裏立足,需要付出的經曆和代價將是非同一般的巨大。如果隻是因為這個理由的話,那麽經濟地位相當的法國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而之所以會選擇德國而不是法國,奧創還有另外一個考量,那就是德國與眾不同的政治背景。

    不管德國多麽賣力,對於整個歐盟的貢獻有多大。有一點它始終都不能擺脫得掉,那就是他是二戰中的戰敗國,它要為當年的戰爭付出代價。

    雖然說,這場戰爭已經過去了七八十年,整個世界都已經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德國就能徹底地擺脫過去,像是沒事人一樣地重新開始了。它始終是那個戰敗國,始終是要受到其他國家的監視的。而這一點在軍隊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作為戰敗國,德國空有經濟上的飛速增長,但是軍隊的發展卻始終要受到製約。它想要發展陸軍,但是陸軍發展的數量卻要受到嚴格的監視。它想要發展空軍,然而空軍發展卻必須要保證透明。

    因為自己的大學被限製的已經沒有了專門的航空發動機類型專業,所以德國空軍所有的機種都要靠和其他國家合作才能完成。這意味著德國空軍已經失去了機密性,一旦發起戰爭,他們所有的飛機弱點都會出現在他們敵人的手中。

    空軍已經慘到了這種地步,海軍更是還要再淒慘上那麽一些。根據二戰戰敗國條約,德國不被允許生產航空母艦,大型水上艦船的噸位也將受到限製。他們隻能擁有巡防船,而即便是巡防船,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製。

    海陸空,這種傳統的三軍體係在德國已經是被閹割的不成樣子。而這還不是德國作為戰敗國所受到的最嚴重的製約,它最嚴重的製約是它像是日本一樣,被其他國家在本國領土之內駐軍。

    巔峰時期,美國有超過七萬的士兵駐紮在德國。雖然名義上來說,這些駐軍是為了在冷戰時期對抗蘇聯。但是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並沒有撤銷這些駐軍,反而是變本加厲地把駐軍擴張到了德國所有的重工業城市之中,這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美國如此有恃無恐的原因,就是因為德國是戰敗國,他們在軍事上必須要受到限製。駐軍是監視限製軍事最好的借口,即便是德國政府反對,他們也能光明正大地拿這個借口說事。

    哪怕是到了今天,美國已經衰落成了這個樣子。他也依然沒有把駐軍從德國境內撤除出去。因為對於美國來說,德國駐軍已經不僅僅是控製德國的一個楔子了,它更是自己控製和威脅歐洲的一個手段。已經失去了東方的地盤,它可不想連歐洲也跟著淪陷掉。哪怕是為了美國的發展和再崛起來考慮,他也一定要死皮賴臉地把駐軍留在這裏。

    這是美國人的想法。而對於德國人來說,美國駐軍簡直就像是一根刺插在肉裏一樣,讓他們寢食難安。

    沒有人想要過這種刀架在脖子上的生活,但是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反抗的權利。戰敗國就像是一座山一樣壓在他們的身上,讓他們隻能卑躬屈膝,根本不可能直起腰來過活。

    這很悲慘,但是對於奧創來說,這卻是一個機會。想要成功的打入德國,美國駐軍這件事完全可以被利用起來。隻要能把美國駐軍的問題解決了,那麽他們就肯定是能在德國內部站穩腳跟的。而一旦他們在德國站穩了腳跟,那麽以德國對歐盟的重要作用,他們也必將在整個歐盟裏擁有一席之地。

    奧創考慮的很清楚,他對這個計劃有著十足的把握。可以說整個計劃中他唯一拿不準的問題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該怎麽才能把美國駐軍從德國內部趕出去。

    這也是整個計劃的核心所在,也是整個德國的心結所在。德國人為了這個問題苦思冥想了幾十年都沒有想到出路,可見這個事情想要解決是多麽的艱難。不過,這對於奧創來說並不是什麽難題,他既然有了這樣的一個計劃,那麽自然也就意味著,他的心裏已經是差不多有了腹案。

    關鍵還是要靠羅斯柴爾德,靠他的這個身份來實現這個計劃。

    想通了這一點,奧創就開始按照自己計劃中的開始行動了起來。行動的第一步是,他需要和德國這邊的資本家以及政客們好好地通通氣。

    駐軍撤除這件事情,可不是他這個剃頭擔子一頭熱能夠解決的了的。他這裏有心幫德國人解決難題,德國那邊也要給他一定的配合才行。少了哪一邊,這件事成型的幾率就小上一分。所以通氣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而在這件事情上,奧創,或者說他羅斯柴爾德的這個身份卻是成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美國那邊鬧得風風雨雨,全世界隻要長了個耳朵的人都差不多是有所耳聞的了。大家都知道,美國財團已經和美國政府之間已經是徹底地撕破了臉皮。他們毀掉了美國的經濟,而史塔克政府也是卯足了勁的要把這些經濟犯捉拿歸案。

    雖然說這種捉拿歸案僅限於美國境內,但是保不住那一天美國政府騰出了手,會把手伸到國外來。而到了那個時候,如果美國政府發現這些叛國資本家和他們這些人牽扯到了一起,那麽保不住他們會整出什麽事情來。

    身家龐大的中國可以不在乎這種事情,不代表他們這些歐洲國家可以不在乎這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可況美國這個瘦死的駱駝比的還是他們這些快要瘦死的馬呢?

    大家心裏都有著顧慮,不過最終還是羅斯柴爾德的名聲起到了作用。不管怎麽說,羅斯柴爾德也是當年的歐洲首富,雖然被納粹德國坑了一把,但是底蘊還在。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