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禮贈

字數:821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嬌娘醫經 !

    “娘子,娘子。”

    半芹急急的進門向廳堂而去,都忘了把手裏的籃子遞給接過來的小廝。

    “我知道為什麽要你照看慶王了…”

    站定在廊下,半芹的聲音也戛然而止,看著廳中端坐的幾人,除了程嬌娘和範江林,另一個年輕人衝她微微一笑。

    “是因為我要出門了。”晉安郡王說道。

    半芹將茶捧上來。

    “不過,你今日怎麽來這裏了?”晉安郡王端起茶碗說道,“真是太巧了。”

    程嬌娘微微一笑。

    “是巧了。”她說道。

    “是我請妹妹來家吃飯的。”範江林說道。

    晉安郡王哦了聲,轉頭看了看門外。

    “都穿了新衣。”他說道,看著侍立的小廝婢女,“是家裏有什麽喜事?”

    程嬌娘顯然也有些意外,看向範江林。

    範江林有些訕訕的笑了。

    “是,小寶兒的生日。”他說道。

    “大郎君,你怎麽不早點說一聲。”半芹說道,“我們可是空著手來的。”

    範江林笑了。

    “他一個小娃娃哪裏當得起過生日。”他說道,“就是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就是了,不當說,不當說。”

    晉安郡王笑了。

    “我不是空著手來的。”他說道,一麵從就香囊裏拿出一物。

    範江林忙施禮。

    “不敢,不敢。”他連連說道。

    “也不是貴重東西。”晉安郡王笑道,將東西推過來,“我正好買了兩個,要回去給慶王玩。”

    範江林抬頭,半芹也探頭看去。

    “是個鳥哨。”她笑道。

    鳥哨不值幾個錢,但有時候禮物可不在乎貴重與否,而是送禮物的人。

    像晉安郡王這樣的貴人送的禮物再輕,那也是貴如千金。

    更何況,人家這是給慶王買的,範江林忙再次施禮要推辭。

    “收下吧。”程嬌娘說道。

    範江林那要推辭的話到口邊便變成了道謝。

    “半芹,拿去給小寶兒玩吧。”程嬌娘說道。

    半芹應聲是,含笑拿著鳥哨出去了。

    晉安郡王也站起身。

    “我就是來和你們說一聲。”他說道,“我跟太後陛下都打過招呼了,到時候慶王就有勞娘子你費心了,也不用常常去,王府裏宮裏的人都派的足足的。”

    隻要遇到必死的時候,能夠出手相救相護就足矣。

    程嬌娘範江林起身相送。

    “殿下,不如吃過飯再走吧。”範江林脫口說道。

    晉安郡王看著他笑了。

    “不了,後日就要走了,我多陪陪慶王。”他說道。

    範江林忙施禮應聲是。

    “殿下,請稍等。”程嬌娘說道。

    晉安郡王和範江林都看向她。

    程嬌娘轉身向內室走去,拿著一個小盒子走出來。

    “殿下請隨我來。”程嬌娘說道。

    晉安郡王笑著跟過去,二人向後院走去,範江林要抬腳跟上去,卻被從一旁屋子裏探頭的黃氏喊住。

    “殿下要留下吃飯嗎?”黃氏低聲問道。

    範江林搖頭,再回頭程嬌娘和晉安郡王已經看不到了,他遲疑一下沒有抬腳跟過去。

    “你最近還好吧?”晉安郡王問道,看著走在前邊幾步的女子。

    “很好。”程嬌娘說道,又回頭看他,“殿下可好?”

    “好。”晉安郡王笑道,挑眉, “我現在可是招撫使了,就要率軍北上了,軍中官中我可是為首,雖然大多數時候隻是個擺設。”

    程嬌娘亦是一笑,走到校場,將盒子打開,拿出一物。

    “哎,這不是那個…”晉安郡王認出來了說道。

    那日太白經天時,被她拿在手裏的竹筒。

    當時隻晃了一眼,又被程嬌娘袖子掩住沒看清,此時看來並非都是竹筒,而是竹筒前還有一段銅筒。

    這是什麽?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問出口。

    “這是送你的踐行禮。”程嬌娘說道。

    晉安郡王笑了。

    剛開始說告別的時候怎麽不說送禮。

    “騙人。”他說道,“明明是哨子的還禮。”

    “那也是踐行禮。”程嬌娘說道。

    “因為是踐行的時候送的嗎?”晉安郡王大笑道。

    “是啊。”程嬌娘答道,拿出竹筒,又將盒子裏的一個長長的紙包塞進筒內。

    晉安郡王好奇的看著她的動作。

    “你這是什麽?也是玩具嗎?”他笑問道,“能吹響嗎?”

    “能。”程嬌娘說道,一麵舉起手對著一邊,“不過,不是吹的。”

    “那是怎麽響的?”晉安郡王笑道。

    程嬌娘另一隻手取過火撚子一晃燃起,看著晉安郡王。

    “這樣…”她說道,火撚子在竹筒上一燎。

    這樣?

    晉安郡王看過去,還沒看清,就聽耳邊轟的一聲響,就好似爆竹在眼前炸裂,嚇得的他不由後退一步,隻覺得雙耳嗡嗡,身形顫抖。

    這可真夠響的!

    晉安郡王回過神看著程嬌娘,這女子神情泰然,手裏還握著竹筒對這一邊。

    “這玩具可真…”他笑道順著竹筒看去,待看到前方,頓時呆住了。

    一百五十步外豎立的草靶子,此時已經斷裂倒下,草靶已經被打爛了,正冒著黑煙,有火焰漸漸燃起。

    一百五十步…

    爛了….

    “….真嚇人…”

    晉安郡王喃喃說道。

    這玩具,可真嚇人!

    “是啊,有點嚇人。”程嬌娘說道,“這樣如果你真要與凶徒麵對麵的話,嚇他們一跳,也許會有一點勝算。”

    晉安郡王看著她,忽的覺得眼睛有些發酸發澀。

    她…都知道….

    知道自己這一去麵對的除了災民叛亂,還有暗殺迫害。

    他不說,她不問,她甚至連句客套的關切問候都沒有,但是,她卻給他….給他的是想都想不到的….

    程嬌娘看著眼前人突然變得呆滯有些不解。

    “嚇到了嗎?”她問道,一麵將手裏的竹筒晃了晃,“這….”

    她的話音未落,就見眼前的年輕人一個跨步過來,伸手將她抱住了。

    陌生的氣息頓時裹住了她。

    她一向不喜歡被人接近,就連洗漱更衣也最多隻讓半芹一個人伺候,那種伺候也僅限於手撫過她的肩頭穿衣理袖袍罷了。

    此時竟然被人抱住了,還是一個男人。

    陌生的,硬邦邦的,感覺和氣息。

    程嬌娘的身子瞬時僵硬。

    一聲女子短促的尖叫在院子裏響起。

    半芹死死的掩住嘴。

    不能喊,不能喊,喊了被人看到了,娘子的清譽就更….

    這短促的尖叫已經足夠讓晉安郡王回過神,他似乎才發覺自己在做什麽,也嚇了一跳,鬆開手有些慌張的後退。

    “我,我,我隻是..隻是..”他結結巴巴說道,“想謝謝你…”

    半芹已經臉兒白白的跑過來了。

    謝謝?

    哪有這樣道謝的?

    如今登徒子的理由可真能扯!

    程嬌娘哦了聲。

    “不用謝。”她說道,“說了是還禮嘛。”

    臉兒白白的半芹腳步踉蹌一下。

    別怪登徒子理由扯,被非禮的小娘子的念頭才是古怪。

    氣氛到底是古怪了,一陣沉默。

    晉安郡王哦了聲,抬手摸了摸鼻頭。

    “一個哨子就換這麽個好東西。”他結結巴巴說道,“那…那…”

    他原本有好些話可以說,但不知怎麽的腦中亂哄哄的,大約是鼻息間縈繞的女子的清香,還有適才那奇怪的柔軟的感覺….

    不能亂想!

    晉安郡王忙甩頭,留下念頭裏的哨子二字,下意識的伸手從香囊裏拿出另外一隻。

    “那,再給你一隻吧。”他說道。

    半芹覺得自己都要瘋了,呆呆看著眼前的二人。

    程嬌娘伸手接過,將手裏的竹筒放入盒子裏。

    “這裏還有四個子窠,用的時候這樣,把子窠放入筒內。”她說道,一麵親手示範,“….火撚子,點這裏….”【注1】

    說到這裏抬頭看還有些呆呆魂不守舍的晉安郡王。

    “小心,這玩具,玩不好就要傷了自己。”她說道。

    晉安郡王忙肅容,抬腳向前站過來。

    “勞煩你再做一遍我看。”他說道。

    看著低頭做示範小娘子,這邊站近認真聽和看的少年人,半芹呆呆的後退幾步。

    也許,方才見到的逾矩行徑,是她的幻覺?

    範江林帶著一家人恭送了晉安郡王,回頭看半芹。

    “半芹,你怎麽了?”他問道,“臉色怎麽這樣古怪?”

    半芹勉強的笑了笑。

    我也不知道怎麽了。

    “大約是沒睡好吧。”她怔怔說道。

    範江林歎口氣。

    “二老爺夫婦的行事真是….”他說道。

    遇到這種事,怎麽能不糟心。

    院子響起清脆的鳥鳴聲,引得二人都看過去,見是黃氏懷裏的小寶兒正鼓著嘴吹響了鳥哨,得到鼓勵的小寶兒高興的笑了,引得眾人也都笑起來。

    斷斷續續長長短短的鳥鳴在院子裏響了一刻。

    “好了好了,去吃飯,吃完飯再吹。”黃氏哄著小寶兒說道。

    眾人向屋中走去,才走了幾步,忽的又有鳥鳴聲響起,嚇了大家一跳。

    “寶兒!”黃氏嗔怪回頭。

    卻見被乳母抱著的寶兒嘴裏手裏的都空空,正晃著頭四下亂看。

    “我的,我的。”他急急的喊道,以為自己的哨子被人搶了,忙伸著手找。

    一旁的丫頭忙將要過來的鳥哨遞給他。

    不是他吹的?

    黃氏一怔,這時又一聲鳥鳴響起。

    走在後邊的程嬌娘在大家的注視下從嘴邊拿開鳥哨。

    “我也有。”她衝小寶晃了晃手裏的鳥哨,微微一笑。

    *******************************************************************

    注1:《宋史?兵誌十一》:“ 開慶 元年, 壽春府 ……又造突火槍,以钜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絶然後子窠發出,如砲聲,遠聞百五十餘步。”

    突火槍發明人陳規,字元則,宋抗金將領,著名軍事家,安丘人。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