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

字數:3426   加入書籤

A+A-




    曹國公府,此時在後院下人所在的地方,李家的大管家朗聲說道:“,咱們家老爺固然不忍行此事,但是咱們做下人的豈能不為主家著想?”

    多了輸血之法,在戰場之上就等同於創傷之後多了一條命,咱們家主家是武將,說不定哪天又上了戰場,輸血之法是必不可少的。”

    大少爺也擔心老爺,所以瞞著大老爺私下裏許諾:‘凡是願意受血的,一人賞賜五十貫錢;因此死了的,老父母、妻兒曹國公府養一輩子,兒子長大以後府裏安排好差事;落下病的,府裏也養一輩子,兒子長大以後府裏也安排好差事。’”

    下邊的仆人們雖然並未大聲議論,但是一個個都用莫名的表情看著大管家:你丫以為我們不知道大老爺是什麽人嗎?大少爺瞞著大老爺私下裏有這樣的許諾,怎麽可能!

    不過就算是猜出了是李景隆在背後虛偽的指使這件事情,並不代表仆人們就一定不會願意成為李景隆的移動血庫的。

    不少人都在掂量,尤其是因為種種後天的原因身體不好的。跟隨李文忠、李景隆父子上過戰場受傷的那李家肯定得養著的,但是因為其他的緣故腿腳有問題的,都在思量。

    不一會兒,一個右腳因為傷到了筋而幹不了重活兒隻能憑借著父子兩代在曹國公府服侍而留在府裏的人就站出來說道:“我願輸血。”

    隨後又有人陸續站出來,不過人數不多,畢竟後天傷殘的人也不算多,比例最大的戰場傷殘人士還基本沒有站出來的。

    李家大管家對於站出來的這些人都好言撫慰,並且李景隆的長子李唐邦也出來安撫他們。

    不過李家大管家還是再心中想到:‘人還是太少,多半還需稟報大老爺去軍中找人。軍中殘疾之人不少,而朝廷的撫恤也不多;並且殘疾之人不僅無法再上戰場打仗,就是家裏的活計也多半幹不了,要是有這麽一個減輕家裏負擔的事情,多半是願意的。’

    =======================================================

    從張溫詢問允熥輸血之事,讓輸血可行滿京城都知道開始,各家勳貴都在幹與李景隆類似的事情,隻不過大多數人不會像李景隆那樣虛偽麵對自己家的仆人還遮遮掩掩的。

    比如常森,就非常直接的在家中的仆人中尋找,也不用管家背黑鍋。

    京城四十八衛的殘疾軍人很快發現了自己竟然又有了派上用場的方式,並且各家對於這類人都是賞賜極厚,讓身體健全的人都心動了。要不是還有不小的可能直接死掉,估計會有不少的健全之人願意的。

    之後有醫師提出:‘這不與滴血認親類似嘛!’然後大家恍然覺得父母與子女之見應該都是可以輸血而無問題的,大多數人家也因此改為了使用滴血相不相容的方式來確定是不是一樣的血液類型。

    這導致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人們發現滴血認親是不靠譜的,因為有那麽多的完全不可能有血緣關係的人的血都容在了一起,這引發了華夏醫學界的大地震,也引起了大明百姓極大的驚訝和震動。

    對於醫學界的地震在隨後的幾年之中傳遍了全國的大多數地方,不過對於民間的影響則延續了好長時間才傳遍全國。

    允熥其實是也知道相容的血多半就是同型血的,但是允熥記得前世的時候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即使是能融到一起的同型血,也會因為淋巴細胞的抗性和其他的問題導致生命危險,隻有經過科學檢測才能最安全。

    允熥現在沒有科學檢測的手段,隻有采用最土的方法,直接輸入體內融合的辦法來檢測了。這也是允熥沒有提出滴血相不相容的辦法的原因,反正他是皇帝,也不缺能用的人。

    (以上關於能相容的同型血輸入體內也可能有危險的內容查自網絡)

    之後沒過幾日,大明的第一座高爐在梅山矗立起來了。允熥還親自到現場,表揚了負責的工部、內官監的官員和太監,還有領頭的工匠。雖然這個高爐產鐵量不高,也時時有問題,但是允熥還是大力表揚了他們。

    然後允熥叮囑官員:“多重視工匠的意見。”

    這些工匠論起來管事多半是不行的,但是對於高爐有無問題可是門清兒的很。”

    雖然朕要你們多多產鐵,但是也不能為了多產鐵而不顧可能的毛病,釀成大禍!若是因為高爐壞掉而工匠有所死傷,朕是不依的。”

    除了高爐,火器方麵也依照允熥之前的叮囑而進行了改進。

    當工匠們發現允熥所說的火藥配比確實是威力更大了,顆粒火藥確實是裝填方便,也使得火藥威力更大以後,對於允熥是驚為天人,雖然他們不知道允熥的真實身份。

    隨著新式火藥的推行,以及火炮、火槍規格的統一,定裝火藥的使用及炮彈、子彈規格的統一,大明的火器威力更大了,瞄準係統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允熥還指示他們研究如何給火炮減重。他印象中的75迫擊炮都是非常小巧的,一個人就可以扛著走,但是也可以打出去四五裏地;而這個時候幾千斤的炮也就打出去四五裏地,威力還比不上75迫擊炮。

    雖然技術迭代很快,五百年以後的技術水平與此時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允熥還是覺得需要改進,最起碼炮要輕一些才好。

    之後,允熥因為自己對於高爐煉鐵非常熟悉,多次親臨鐵廠指導高爐的建設。

    文官們雖然有些腹誹,覺得改進高爐應該是工匠的事情,作為皇帝把事情委派給官員就好,不必親自指導。不過畢竟鐵十分重要,現在又是明初,除了幾個禦史上書就此事進諫了一番以外,幹實事的大臣都對此沉默不語。這使得允熥更加堅定了“縮編”禦史的決心。

    從浦口到滁州的軌道也開始修建了。禦馬監的太監白喜光是徹底撲在了工地上,為了保住自己岌岌可危、隨時有可能被替換的太監崗位,也是拚了。

    他一開始拚,所有的工匠也就隻能跟著努力了,致使有軌馬車軌道建設速度飛快。

    允熥還關注了大明造船業的發展情況。不過允熥對於造船是一竅不通的,看到大明現在還有著海運,每年大量的糧食海運遼東,官方造船廠雖然造價高一些,但是技術還是有的之後,決定就不對造船業指手畫腳了。

    眨眼之間,時間就已經到了十一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