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改封永王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距離很短,也沒說幾句話,他們就到了坤寧宮。
熙瑤當然已經得到了消息出殿迎接,允熞忙行禮道:“見過三嫂。”
熙瑤笑著答應,把他迎進去。允熥自然不需要她迎接。
進了中殿,熙瑤看得出來他們兄弟倆是有話要說,在一旁笑著附和了幾句之後就說道:“我去看看垣兒和圻兒,你們兄弟聊。”就走開了。
允熞對允熥笑道:“現在文垣又學會了幾個詞了?”
允熥也笑道:“這些天一直在玩,哪裏還能學會什麽新詞兒。等過完年了再說吧。”
又談笑幾句,允熥問道:“允熞,你今年也十六歲了,也想過封藩的事情了吧?”
允熞說道:“當然想過,不過皇兄派我去哪兒,我就去哪,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一樣。”
允熞其實剛才與允熥並未完全說實話。他去吳王府,吳王妃確實是提了提他的王妃人選的事情,但是這並不是他在吳王府說的話權全部;他一般情況下是和允炆沒什麽話說,但是有一種話題除外。
朱標死的時候允熞才八歲,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但是他總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呂妃,同胞兄弟是允炆和允煕。
雖然當時呂妃最在乎的是允炆,對他和允煕關心都不夠,什麽事情也不會和他說,但是他總知道,就在父親過世的那一年,他的親生母親因為什麽緣故就‘生了重病’,並且一直病了多半年,第二年就過世了。
允炆並沒有將這些事情的緣故和允熞說,呂妃生前的親信也全部都死了,親戚則返回了老家,所有知情的宦官、宮女除了朱元璋身邊、允熥身邊的也全部被處死,李側妃母女也絕不會亂說,所以允熞並無任何渠道得知事情的真相。
但是允熞又不是傻瓜,雖然他不愛讀書,但是翰林院的先生也會教導他讀書,他根據讀過的史書之中的故事,再與本朝進行聯想,雖然細節想象不出來,但是總能猜到,自己的親生母親呂妃多半是卷入了儲君之案中想謀奪允熥的儲君之位所以被‘重病’,被‘去世’。
猜到了真相的允熞一度十分害怕,特別是朱元璋剛剛病逝的時候。朱元璋生前允熥為了博得他的好感不會對他們做什麽,但是如果允熥心中仍然記恨的呂妃,大明又有封藩製度,將他遠遠的打發到一個偏僻落後到處都是食人生番的地方去很容易,朱元璋生前能夠將自己的兒子封到鳥不拉屎的地方為王,允熥同樣可以對自己的弟弟這樣嘛。
所以那一陣子雖然允熞表麵上不顯,但是內心卻十分緊張。每天都提心吊膽的擔心會有一道旨意突然頒給他,讓他去某個比天涯海角更遠的地方。
但是最後允熞害怕的事情並未發生,允熥改封了好幾位叔叔,但是卻並未將年紀還小的允熞封出去,而是讓他在皇家學堂讀書。
一直到今日,允熥才終於提到了封藩的事情。而此時允熞已經十六歲,也已經加冠過了(皇族加冠早),已是合適的封藩年紀了。
允熞現在是真的不在意封到哪裏。不管他封到哪裏,他相信允熥都不會是為了遠遠的將他打發出去,而是有自己的考慮。
允熥並不知道他的內心活動,不過允熞的回答還是讓允熥鬆了口氣。既然他這樣說了,那麽就絕對不會對自己給他的封藩地點提出異議了。
允熥攤開地圖——現在因為允熥的習慣,所以皇宮之中凡是允熥常去的宮殿都有大量的地圖——指著一個地方對允熞說道:“皇兄打算將你封到這裏。”
允熞順著允熥的手看過去,說道:“這是,前些日子皇兄剛剛命名的海參崴?”
是的,允熥打算封給允熞的地方,就是海參崴。
海參崴是永明海(日本海)東岸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永明海沿岸最好的港口,重要性還在黑龍江入海口之上。
不過這並不是允熥現在就要加封允熞去守衛這個港口的緣故。真正的緣故是因為朝鮮的動向。
朝鮮現在在朱芳遠的領導下不斷向東北擴張,允熥不知道曆史上朝鮮人是怎麽做的,反正現在朝鮮已經快到圖們江了。
他們稍稍越過一點圖們江允熥還可以接受,但是絕對不能讓他們占領了海參崴一帶,所以允熥決定加封允熞到這裏。
允熞對於這個封地覺得還算滿意。這裏畢竟是當年漢代、唐代都曾經控製過的地方,雖然也是苦寒之地,但是在他印象中比雲南、廣西這種地方還強一些。
並且海參崴靠海,走海路到京城一帶並不是很遠,況且因為可以走海路,雖然現在幾乎是一片荒蕪,但是建城也容易一些。
允熞說道:“皇兄,那臣弟的封號改為何王?”
允熥見他隻字未提關於封地的事情,就知道允熞對於封地還滿意,笑道:“皇兄打算設立永明鎮,改封你為永王,以未來的永藩國左相兼任永明鎮總兵。”
另外,再給你山東叛軍的一成半,這些人足夠你在當地站穩腳跟了。”
當地主要的土人就是女真人的部落。怎麽對付這些女真人,皇兄也不太懂,不過隻要記住四個字,恩威並施,大概就差不多。其餘的,你在就封之前先去一趟開原,向二十叔討教討教。”
你首先的目標,是向西與二十叔的地盤連成一片,各自劃定好歸屬自己的女真部落,之後再向其他的方向擴展。”
對了,四弟你可有信奉的神佛?”允熥發現自己差點兒把這件事情給忘了,忙問道。
允熞一愣,說道:“臣弟並無信奉。”
那太好了。你就封之前,去北平的白雲宮請幾位得道之人跟隨你一起去海參崴,並且早早的將道觀建好。皇兄從大明的國庫單獨給你撥款,支持他們傳教,對女真人傳教。”
其實現在在東北傳教並不是十分著急。當地的女真人隻不過有樸素的宗族信仰,沒有其它的宗教出來幹涉。不過凡事都要做在前麵,等有其它宗教威脅的時候不就已經晚了嗎?所以允熥仍然支持道教在東北傳播。
允熥又囑咐了允熞一些事情,允熞一一答應。允熥也不知道他是真答應了還是假答應,這都沒關係,因為允熞到了封地就知道自己的命令對不對了,他為了自己也必須按照正確的方法來處理。
就在允熥與允熞差不多說完的時候,一分不早一分不晚,熙瑤回到了中殿,隨口說了幾句就說道:“夫君,四叔,剛才過來的時候,午膳已經準備好了,時候也不早了,這就去用膳吧。”
允熥一看刻漏,確實正午已經過了不早了,拉著允熞去用膳。
午飯還算是賓主盡歡,允熞吃地飽飽的告辭離去。
等到他走了,允熥對熙瑤說道:“允熞也已經十六了,你注意一下,哪家的女兒合適給允熞為王正妃。武將優先,最好是世襲指揮使家裏的,侯、伯爵家若是有合適的也行。京城各衛之中,若是不世襲的指揮使、指揮同知家裏的好姑娘,也成。”
‘這是將公爵家裏,和世襲較低的人家都排除了。’熙瑤想著。
之後允熥又說了吳王妃馬氏在給允熞尋找合適的人選之事。允熥最後說道:“也不知二嫂都做到哪一步了。若是允熞真的看上了二嫂介紹的那家,倒也不用咱們麻煩了。”
但是熙瑤馬上說道:“夫君,即使四叔看上了,也不行。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公公已經過世了,那麽夫君身為長兄就應該管起來,怎麽能讓二嫂介紹呢。”
允熥說道:“二嫂,也可以吧。二哥比我大。”他真的不是很在意這件事情。
熙瑤沒有繼續說話,她不會和允熥爭吵的。但是她在心中說道:“就算是允熞看上了,也絕對不行!必須是由夫君或者我指定王妃。”
允熥卻不知道她的心思,沒有再說這個話題。他不說,熙瑤自然也不會說。熙瑤轉而想起一事,說道:“夫君,過了年,寶慶姑姑也六歲了,思齊也六歲了,不如讓他們和小姑子們一起在楊舍人名下讀書吧。”
允熥說道:“才六歲著什麽急?等到明年過年後,她們七歲了再說。”
不過,”允熥又說道:“思齊繼續在宗室之中讀書到底好不好?”
熙瑤聽他提起這件事,也反應過來:思齊好像不怎麽合適跟隨楊士奇讀書。
現在楊士奇可是教導著十幾個公主、郡主,都是宗室。思齊雖然身份也是郡主,但是畢竟不是宗室,若是隻有三個公主還好,但是這麽多郡主,和她都不熟,即使知道思齊備受允熥寵愛,也有可能排斥思齊,這對於思齊的正常成長可不怎麽有利。
但是單獨將思齊送出皇宮讀書也不太好。
允熥和熙瑤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到辦法,允熥隻能說道:“算了,等明年再說吧。”將問題拖延到了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