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巨港城外,以一個大約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為首的數十名華服之人站在碼頭上,好像是在等候著什麽人一般。一個年輕的小宦官有些緊張的和為首之人說了些什麽,但是為首之人卻隻是擺擺手。
過了許久,一隻龐大的船隊出現在了遠方的地平線上,又過了一會兒,船隻行駛到了港口處。
一個年紀大約四十歲的人當先從船上走了下來,年輕人馬上迎上去,行禮說道:“見過四哥。”
朱棣笑著把他扶起來,說道:“咱們兄弟,何必這樣多禮?況且你也是一國之君。”
朱模笑道:“不管怎麽,四哥都是四哥。”
這時兩個看起來和朱模年紀差不多的人走了過來,分別說道:“見過二十一叔。”
朱模笑道:“高煦,賢烶,你們也來了。”
朱高煦笑道:“二十一叔,我們不來這裏,去哪?”
幾人寒暄一陣,又與前來迎接的其它諸人行禮,一行人前往蘇王宮。
待與這些人又寒暄一陣後,朱棣借口路途勞頓讓他們退下,但是之後他卻並未去休息,而是來到了議事廳,與朱模等人商談起來。
今日那個一身戎裝、站在首位的,是花英?”朱棣問道。
是。”朱模答道。
那右手邊第一個,穿著一身很像是僧人之服的那人,就是當地的右相?”朱棣又問。
對。此人名叫蘇科達利,取了一個漢名為蘇達方。”朱模回答。
這個人,是個什麽背景?好像,不是很難對付。”朱棣問道。
四哥,你可不要看他一身肥肉、又麵相和善就覺得他軟弱易欺。這人其實頗狠,對待敵人從來不手軟。”朱模說道。
他們家是原來三佛齊國的四大家族之一,家中世代有人在軍中為將,還包攬了從印度到大明的茶葉生意,家資巨富。”
他說到這裏,見朱棣嘴角好像有一絲譏笑之意,忙說道:“四哥,你可不要以為南洋一帶就是窮困之地。這裏富裕的很!”
南洋之地,氣候炎熱一年並無四季之分,人當然很不舒服,但這也讓這裏的莊稼長得極快,稻米可以一年三熟。”
什麽!稻米一年三熟?”朱高煦驚訝的說道。他也不是不食五穀之人,知道就是廣東一帶一年也不過兩熟。
確實如此。這裏不光稻米長得快,什麽作物長得都快,並且還不需要怎麽侍弄。唯一的問題就是這裏的大米不怎麽好吃,不如京城附近的大米。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才不會在乎好不好吃。”朱模說道。
朱棣此時也聳然動容。糧食可以一年三熟,這可是大明國內無論如何達不到的。此時他有些理解允熥為什麽要派人占領南洋了。南洋可絕對不是自己之前以為的窮山惡水之地。
隻不過或許是因為他們想養活自己太容易了,種子撒下去不必管就可以長出糧食,即使糧食絕收去樹林中采些野果也足以充饑,所以當地人都很懶散,什麽都不願意做。剛才四哥走過來的時候應該見到了不少在城中閑逛或者躺在角落的人?這裏的土人十之八九都是這樣過日子。”
這個蘇家,是當地少有的勤快人,加上這裏物產豐富,又處於從印度到大明的中間地方,積累下了大量的財富。據我估計,至少相當於數百萬貫錢。前一陣子滿者伯夷的軍隊打過來,他們家雖然損失可一些產業,但是仍然巨富。”
剛才朱棣從碼頭走過來的時候,就見到很多當地人無所事事的閑逛或躺在角落。他還以為隻是少數人,但聽朱模這麽一說,原來當地大多數人都是這麽過日子。
朱棣心想:‘這樣富饒的地方,竟然被這麽一群懶散的人占據,真的是太浪費了。’
之後他說道:“就算他們家再有錢又如何?現在這裏的軍隊不都是咱們大明的人?找個借口抄了他蘇家就好。”
萬萬不可!四哥,當地人崇信佛教,並且極為虔誠,而這蘇家曆代的先祖多有老了以後去寺廟出家的,因為他們家資巨富資助寺廟,所以當地大寺的管事之人都有他們家的人。”
我好不容易才安撫了當地的佛教,若是抄了他們的家恐怕僧人們都會鬧起來。那就大亂了。”朱模說道。
朱棣在過來之前對當地的情況也有所了解,知道南洋之地宗教影響很大,雖然不太理解,但也不會輕舉妄動。
但是,這麽有錢的人放著不去動,總覺得不甘心。”朱棣說道。
四哥,若是要動蘇家,倒也不是不行。慢慢清除他們家在寺廟的影響,然後找個借口抄了他們家也沒什麽。隻是現在大明在此立足未穩,施進卿等早年搬過來的漢人能不能相信還不好說,新從兩廣遷徙過來的人也不多,所以還需要倚重蘇家這樣的當地大家族。”朱模說道。
朱棣自然也懂這個道理,說道:“我也知道。我和高煦不會輕舉妄動的。隻是照你這麽說,寺廟更加不能動了?”
四哥,當地的大家族等以後立足穩了可以動,但寺廟萬萬不能動!四哥可以懲治某個不服從的僧人或者寺廟,但是絕對不能公開沒收寺廟的產業,當地的百姓會群起反對的。他們甚至反對大明佛教的一些教義,要不是有大軍鎮守,恐怕我這個蘇王已經被他們推翻了。”朱模說道。
有這麽嚴重?當地的百姓不怕死麽?”朱棣疑惑。
哎,四哥,高煦,我和你們說你們也不會相信,等過幾天他們再鬧事了你們看看就知道了。”朱模無奈的說道。
朱棣和朱高煦都更加疑惑,不過既然朱模這樣說了,他們姑且也就信了。但是這更加堅定了他們對付佛教的決心。若是這裏的佛教影響和大明內地一樣也就罷了,就算全國都是信徒也無妨;但佛教威望如此之高,他們一定會堅決對付。‘不能容許不聽話的寺廟存在。’父子二人同時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