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章程

字數:577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返1977 !

    壽家搬家的事兒好辦。

    洪家的房子都是現成的,人手和汽車,對洪衍武來說也就是一聲招呼的事兒。

    隻要壽家人把他們自己要帶走的東西歸置好。

    等壽諍一走,剩下的也就是“拎包入住”的事兒。

    可安置好了壽家之後,卻也有另一件事,需要盡快解決了。

    那就是雇請保姆,來照顧家事。

    富人和窮人的生活方式最大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錢多、房子大、開好車。

    也在於維持富足享受的生活需要許多人來提供服務。

    產業越大,對生活質量需求越高,需要的人也就越多,這是必然要麵對的問題。

    像過去沒人住老宅的時候,洪家人時不時就得輪換著回來照看照看。

    後來有了李福,算是幫洪家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再後來,石頭小樓造好了,洪衍文兩口子和洪衍亢先後搬進來了。

    管理這個小院自然也需要添置個信得過的人手。

    洪衍武原本是屬意方丙生的,他喜歡這個小夥子的厚道和勤快。

    而且論起來,還是李福的外孫,絕沒有什麽信不過的。

    可惜他卻有點小瞧了人家,方丙生自己並不樂意。

    人家有誌氣,認為看院子當門房沒出息,堅持要有一技之長。

    工錢給一百都不願意來,非要留在“大酒缸”繼續學手藝。

    於是最終,還是李福把方丙生的堂弟方立秋給介紹了來,頂了這個缺。

    方立秋的活計不算多。

    每天除了照料院子,看看大門,收信送報,就是幫著把小樓的客廳、廚房打掃一遍。

    至於洪衍文兩口子和洪衍亢的臥室,均需他們自己料理、收拾。

    可也得說,閑在隻是天兒暖和的時候。

    這一冷就不行了,因為添了燒鍋爐的活兒。

    石頭小樓的耗煤量是巨大的,不比尋常人家。

    雖然煤場能派汽車給拉進院來,可一卸車就是兩噸啊。

    這都得靠方立秋自己慢慢騰進庫房,早晚還得添燒鍋爐。

    所以後來隻能由李福,天天來幫著收拾客廳和廚房,方立秋來專心照應供暖的事兒。

    如今再增加了林素母女入住,暖氣一整天都不能中斷,工作量又是驟增。

    看著李福和方立秋早晚忙不停,洪家自己都先舉著過意不去了,有這麽使喚人的啊。

    所以請保姆照應家裏,已經不是什麽打算不打算的事兒了。

    成了迫在眉睫,眼下洪衍武必須要盡快辦妥的事。

    可這事兒說起來容易,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啊。

    恐怕京城所有用過保姆的人,都隻有一種體驗,那就是合心意的好保姆太難找了。

    首先是人品性情,其次是價錢如何,再有身體好不好。

    幹活勤快不勤快,職業技能怎麽樣,有沒有壞習慣。

    反過來,光雇主滿意了也不行啊,保姆還有要求呢。

    吃住條件怎麽樣,工錢高不高,工作累不累,髒不髒。

    雇主苛刻不苛刻,其他家人好不好打交道。

    這種雙向選擇裏,可挑剔的地方太多了。

    沒有相互的理解、包容乃至退讓,實在難以安寧相處。

    即使彼此有緣分,互相都滿意也不行,還得看保姆的家庭情況。

    家裏有事,回去探親,年紀到了要結婚,父母病了,自己病了,家人團聚。

    無論什麽理由,總有緣分盡的時候。

    人家保姆做不了要走,雇主是攔不住的。

    那還得再重新找,也就難得再有這樣的運氣了。

    說句實在的,雇主和保姆之間走馬燈似的來回更換,那是常態。

    甚至比用工單位雇工換得還勤。

    因為這不同於用工單位的雇傭,彼此還能有喘氣放鬆的時候。

    同一屋簷下的起居生活是最容易產生矛盾和誤會的。

    家人還拌嘴呢,別說添個生長環境完全不同的外人進來了。

    要不怎麽後來拍了部電視劇,叫《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呢。

    傷筋動骨的一百天裏,就為了照顧扭傷腳的田母,劇中的田教授連換了二十八個人,也沒找到合心意的保姆。

    這其實並不誇張,而是真實生活的縮影。

    即使是有錢的人家也一樣。

    如果管理不善,所用非人,反倒惹出來的麻煩會更多。

    像上一世,洪衍武在保姆這事上就吃過大虧。

    他遭遇過“卷包會”,離京十幾天,自己的別墅便被洗劫一空過。

    後來他雖然用自己的法子找回了失物,損失不多。

    可也實在怕了這樣的麻煩,隻有不住別墅改住五星級酒店了。

    直至娶了方婷,交由她來持家,又重金雇請了一位稱職的管家,這方麵的問題才不用操心了。

    但如今的社會,他又去哪兒尋找這樣的管家啊?

    就連正規的用人中介都沒有哪。

    要相看人,還得靠自己去野地兒現劃拉呢。

    偏偏還事關洪家的家宅安寧和隱私,絕對馬虎不得。

    所以這事兒還真夠他頭疼費神的呢。

    不過好在洪衍武,他有個懂得持家,出身不凡的媽啊。

    這事不去請教老太太,不就傻了嗎?

    還真甭說,老太太在這方麵絕對是權威。

    幾句話就把思路給他捋清了。

    而且訂出的章程,讓他深受啟發,受益良多。

    實際上據王蘊琳來看,洪家和普通百姓家有著大大的不同。

    洪家最大的優勢就是經濟條件好,保姆在吃住待遇上會很滿意。

    而洪家最在意的卻不是保姆樣樣會做,如何能幹,其實是用人的穩定和安全。

    所以隻要守著最基礎核心,其他方麵不去太計較,並不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說來有意思,老太太最終給出的用人標準,也是和大部分雇主完全相反的。

    那就是十八九歲,身家清白,初到京城,尚無務工經驗的老實人。

    為什麽如此,老太太的意思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這個歲數能出來自己掙錢,就是知道心疼爹媽和兄弟姐妹的好孩子。

    哪怕稚氣未脫,但心智已成年,滿可以任事了。

    而且正因為年輕,染病概率就小。

    距離結婚也還有幾年,恐怕還得指望打工給自己攢嫁妝。

    如無意外,幹活不僅用心,心態也會比較穩定。

    沒經驗倒不怕。

    請來的人不過為做家事而已,慢慢教就是了。

    沒幹過的人,就如同一張白紙。

    雇主說什麽是什麽,好教得很。

    反倒是那些年歲較大,做過多家,聲稱樣樣會的保姆決不能要。

    因為一是人大了就世故,人心難測。

    二是身體狀況上特別健康的,少有。

    三是一些習慣根深蒂固,很難按雇主心意去改變。

    四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糾拌較多,經濟需求較大,實際是最不穩定的群體。

    最後,老太太還給了洪衍武一條相當重要的指點。

    那就是在聘請前,一定認清雇傭關係的本質。

    盡力把工作內容、工作時間,特別要求和雇請待遇和對方說清楚。

    最好能有個細則要求,這才是減少彼此抱怨和誤會的最好辦法。

    也隻有洪家先做到了承諾和守信,幹活的人才能對他們產生信任。

    日後相處得好不好,是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的。

    對此,洪衍武不但深以為然,且有豁然開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