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電蛐蛐

字數:570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返1977 !

    尋呼機又叫傳呼機、呼機、call機。

    但它更響亮的名字還是“bp機”。

    這是來源於它最初的英文名——beeper。

    如果說逝去的一年裏,京城市民生活變化中有什麽堪稱劃時代性的,那一定是這玩意的問世。

    就在1985年11月,京城市電信管理局開辦了京城第一家無線尋呼台——126尋呼台。

    盡管開辦之初,這種別在腰間的小黑盒子價格高達千元,幾近當時一個普通職工的全年工資。

    但功能卻十分有限。

    因為第一代尋呼機是模擬信號bp機,連電子顯示屏都沒有。

    什麽信息都接收不到,隻會發出“嗶嗶”的聲響。

    機主必須要打電話給尋呼台,報上自己的尋呼機號碼和密碼。

    這才能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或聽到留言。

    為此,它也被京城人戲謔為“電蛐蛐兒”。

    但可千萬別小看這隻會叫兩聲的功能。

    因為這可是第一代個人即時通訊工具的實際應用。

    其重大的意義在於,無線電尋呼功能,前所未有的彌補了固定電話無法移動的不足。

    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正是這東西讓遠隔兩地的人們,相互間進行及時溝通成為可能。

    從此,人們不再為了專等一個電話,傻傻的守在公用電話旁,在焦慮中感到分身乏術。

    完全可以先去做另一件事,靠bp獲知等候的消息。

    從此,如果遇到家人生病,意外事故,滯留異地或工作計劃變動等緊急情況。

    人們也終於有了及時聯係到親人或是單位領導的辦法。

    總之,盡管這東西在今天人們的眼裏雖屬於不方便至極,是早被淘汰的落後產品。

    可在這個即時通訊剛剛才拉開序幕的年代。

    一台隻會叫喚兩聲的尋呼機,已經足以讓機主生活圈子裏的人,覺得關鍵時刻能找到對方,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所以最了解這件事意義的洪衍武。

    這一年不但給哥哥妹妹都添置了這東西,教會了父母怎麽打電話給他們留言。

    還作為春節禮物,給重要的朋友和親信都送了一個。

    就連單位那邊,他也辦了十幾台。

    上至楊廠長,魏大姐,下至朱震凡、段剛,也無不配備上了。

    於是到了吃完年夜飯之後,在相聲《虎年談虎》剛剛表演完畢時。

    洪衍武又開創了當代的一個先河,成了第一個用尋呼機拜年的人。

    這小子坐在電話機旁,嘴裏叼著煙,翻著自己的電話本兒,就跟126台的話務員聊上了。

    “喂,小姐你好,過年好。給你添麻煩了,請幫我呼126-666111。留言,鞭炮一響黃金萬兩,煙花一放子孫滿堂,年糕一蒸福氣直升,在此祝領導除夕快樂,就不打電話打擾您了……”

    “哎哎哎,等等,你先別掛,請你再幫我呼126-888861。對,留言,除夕到了,事兒也多了吧。請你,保護嗓子別累著,狼吞虎咽別撐著,啤的白的別摻著。祝演出成功……”

    “別忙,還有還有。126-888862,留言是……啊大年三十,歡聲不斷。電話打攪,多有不便。呼你拜年,了我心願。祝福全家,身體康健。趕緊抓緊結婚吧,哥們兒大禮候著……”

    “對對對,是是,還有號碼要呼,126-888863……實話跟你說吧,我這一串兒下去得好幾十個呢。恐怕一個小時之內我得把你包圓了……”

    “沒關係,我不急。隻要你別急就行。要不你先喝口水,咱是三個一呼還是五個一呼都行……”

    得,洪衍武這一拿起電話來,因為要呼的人太多,話筒可就撂不下了,比剛才電視裏的劉維和馮龔還貧。

    電話另一頭的話務員當然是絕沒想到,自己大年夜就犯太歲,接的這個電話有多倒黴。

    可幾乎於此同時。

    無線電的模擬信號卻把祝福通過幾聲鳴叫帶入到了許多家庭之中。

    安樂林“北極熊”職工宿舍樓裏。

    正跟妻兒老小歡聚一堂的楊廠長身旁,放在電話前的bp機響了。

    他頗感意外的拿起來按斷鈴聲,複台查詢信息。

    隨後一聽就樂了,笑得比看春晚還開心。

    掛斷電話後,卻又不禁抱怨了一句。

    “這小子,竟來邪性的,費這個事兒幹嘛。還不如直接電話呢……”。

    可話雖這麽說,之後,他竟然也拿起電話有樣學樣了。

    “哎,服務台嗎?哎,幫我呼126-666222,對,三個六,三個二。留言?哦……留言是,魏大姐,您一年辛苦了,感謝您的支持與幫助。祝您虎年身體健康,闔家歡樂……”

    更絕的是華視演播室裏。

    儀表堂堂,正襟危坐,正等著一會兒跟蘇曉明登台演出的楊衛帆。

    後腰裏忘記關掉的bp機也響了。

    幸好,正趕上俞宛妤反串的《回娘家》表演完畢,鞠躬下台迎來一陣掌聲啊。

    盡管挨著楊衛帆坐的蘇曉明、董雯華、蔣大衛都聽見動靜了,一個勁的左顧右盼。

    但是在掌聲的掩蓋下,其他人總算沒聽見這異樣的聲響。

    楊衛帆趕緊手摸後腰,偷偷關掉了這東西。

    等到演出結束後,他再走出演播室用華視的電話一複台,鼻子差點沒氣歪了。

    於是請126的話務員也幫忙呼洪衍武。

    留言如下,“我一點也不承你的情。你這種行為跟在街上隨便拍陌生人肩膀,對他說‘嘿嘿,沒什麽事’一樣討厭。”

    還有平淵胡同的宋家。

    宋局長夫婦加上宋萍萍,正一人一句跟宋國甫問著蘇繡的情況。

    喜滋滋的在合計著,大年初二兒子的對象登門,該怎麽招待的時候。

    宋國甫屋裏的bp機也響了。

    結果宋國甫完全是在母親和妹妹老大不情願的眼神裏,去複的台。

    聽完消息馬上就樂了。

    他也有消息回複洪衍武。

    “我已經調到‘扶貧辦’去了,所以明天開始,你就歸我管了。別問為什麽。你覺得你還不夠貧嗎?”

    至於541廠宿舍樓單元房裏的小百子。

    正陪著爸爸看電視呢,聽見bp機響就激動了。

    他都不用複台就知道誰找他,因為呼叫次數就是暗號。

    於是趕緊揣了一大兜子硬幣,找個借口下了樓。

    然後輕車熟路的來到馬路上一個限時投幣的公用電話前。

    很快,點燃一根煙,撥通電話。

    毫不畏懼嚴寒的柔情蜜意開始上演。

    “喂,桑靜。年夜飯吃過了?你們家那兒放炮的多麽?”

    “我啊?在樓下公用電話亭裏呢,沒事,我不冷。為什麽打哆嗦,嗨,剛從屋裏出來。適應一下就好了。”

    “對了,明天你打算幹什麽?去你姥姥家……那初二你還出去嗎?”

    “不出去?那你來找我吧。初二咱倆逛廟會去吧……”

    甚至就連遠在東洋的島國也是一樣。

    剛從成田機場下飛機的“刺梅兒”,在航站樓裏打電話能沒找到“糖心兒”。

    也撥通了docomo的尋呼台給她留言。

    但除了“我回來了,又帶來了你想吃的東西,一會兒家裏見。”這句。

    其他的,可就全是日本人聽著匪夷所思的日語了。

    “こにてしわ,わんにてしわ,こへわんにとうしれわ!”

    也隻有咱們國人憑發音,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

    “鍋你得洗哇,碗你得洗哇,鍋和碗你都得洗了哇!”

    ps:有關何時請假,作者情況等具體信息,今後隻在qq閱讀app裏發布。起點下架後,這是唯一還能給作者提供些許創作動力的平台。希望願意以實質訂閱支持本書的書友,能盡量更換到qq書城訂閱。也請您拒絕贈幣、盜版和免費閱讀,因為隻有訂閱保持一定量,您才可能看到後麵的故事。目前,因為近似於免費寫作,我對其他平台有關停更和斷更的抱怨,均問心無愧。這件事我以後也不會再說了。很簡單的道理,連我自己都覺得貧了。

    這一章還能更新,隻為qq閱讀app的付費用戶,感謝你們仍在繼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