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八百七三章 UI設計
字數:3958 加入書籤
A+A-
工程樣機開機了,黑黑的屏幕中央亮起來了兩個logo,一個是長宏的,一個是華夏高科的。這麽兩個logo上麵有一些光芒在閃動,大概閃了半分鍾,兩個logo消失,屏幕暗下去了幾秒鍾,然後再一亮就進入了係統了!這屏幕上的係統看起來跟手機上麵的差不多。在屏幕的最上方是有一個狀態欄,顯示時間以及網絡連接狀況什麽的,然後這麽一個狀態欄下麵呢,那真是看起來就像是橫屏過來的手機似的,屏幕上一個個大大的圖標。這些圖標裏麵有什麽本身電視直播功能的,也有華夏高科的視頻點播功能的,當然還有華夏高科的安卓市場等等應用的。
“賈總,我們將手機上的應用圖標進行了一些篩檢之後,進行了專門針對化的修改。在手機上我們今年開始采用的是扁平化的圖案設計理念,而在電視上我們還是采用了擬物的設計思想。因為考慮到很多消費者年齡比較大,很可能是第一次使用,所以我們覺得采用擬物的設計風格可能更容易讓消費者理解……”華夏高科的軟件工程師在一旁介紹道,“同時我們的ui也根據遙控器控製進行了專門的修改……”說著,這軟件工程師就用遙控器選擇了華夏高科的視頻點播應用,開始展示應用內部。
用遙控器點開了這視頻點播的應用之後,隻發現這視頻內部的版麵設計以及ui設計,的確是根據電視這種不同於手機的硬件環境進行了一定的修改。手機畢竟是可以觸屏操作。而哪怕電視有觸屏,估計也不會有幾個人真的會離開沙發走過去觸摸操控電視!電視使用環境跟手機什麽的比起來,那是較為特殊的。智能電視尺寸怎麽都會大於30寸。這就導致其正常使用環境應該在2米開外,等到以後到了42寸的時候,更是在3米左右觀看才比較好。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是消費者有心去觸摸操控,那也不太可能從沙發上起身,走三米的距離去觸摸,然後操作完了再走三米的距離回來吧?當然了。這不是沒有別的解決方法,那就是采用類似任天堂在wii遊戲機之後的遊戲機wiiu的設計,弄一個類似平板的操控器。然後這平板操控器是帶觸摸的。
但是這樣一來的話,其實是有點畫蛇添足,畢竟給這麽一個平板一樣的操控器裝上屏幕,消費者是該看這小屏幕還是不該看?難道說消費者選台了之後。還要用這平板操控器來看電視?可是如果不看的話。那麽這麽一個操控器隻提供了觸摸功能?這樣會不會導致成本上升和提供出來的功能不平衡?簡單來說會不會花了更多的錢卻沒有什麽實際的成功效果?而且再說了,就賈鴻漸他們家人看電視的習慣來說,看電視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整個人陷在沙發裏麵,燈光昏暗,甚至可能一邊嗑瓜子吃零食一邊看著電視。有時候賈鴻漸可能是一邊半躺半坐在沙發上,手裏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視,這種時候讓他在用一個跟平板差不多的玩意兒來操控電視,那真是讓他手都不夠用了——畢竟普通遙控器單手可操作。而平板遙控器的話必須雙手啊!
所以雖然tv的顯示屏麵積遠大於多數pc,但因其操作距離遠。導致單屏展示的信息量比pc要少。這就導致實際上電視本身的硬件限製,就讓電視的ui不太具有需求觸摸來“精確”操控!既然這樣的話,還不如省錢一些的幹脆取消觸摸得了!沒有了觸摸之後,隻靠著一個跟以前手機所謂的五維導航鍵一樣的一個四個方向的導航按鍵來選擇,很多操作都是會比較困難,所以ui設計是必須重新按照電視遙控器的特點來設計的。而華夏高科的軟件設計師呢,他們設計出來的ui實際上還是以手機係統上麵的ui為基礎,隻不過稍微改進了一些而已。
比如說像是桌麵的各圖標的排列,就是采用了類似現在新安卓版本裏麵那種可以上下移動的頁麵設計——曆史上穀歌的安卓在四點幾版本以及之前的版本裏麵,桌麵的不同頁麵操作邏輯都是水平排列,都是靠著大拇指的橫向移動來切換不同的頁麵。但是賈鴻漸覺得這樣的邏輯操作起來好像不是太便利,他覺得縱向分布頁麵其實可能更好操作,所以在華夏高科的手機新安卓係統裏麵,那就是采用的縱向分布頁麵。而在電視的ui裏麵,雖然應用圖標並不多,但是賈鴻漸能夠看出來整體設計還是按照那麽一種縱向分布頁麵的邏輯來設計的。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在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應用圖標如果裝滿的話,估計可以達到一個頁麵16個的地步,這已經不是九宮格了,是16宮格啊,在這麽一個情況下還要分頁麵,這絕對會讓第一次使用咱們電視的老年人懵圈的好麽!他們一下子就陷入了信息太多的陷阱裏麵,一下子就不知道選什麽了,隻覺得眼睛都要花了!相對來說,電視隻靠著遙控器來操作的話,那就是靠著上下左右四個鍵以及確定鍵或者說是ok鍵來進行選擇和確認,那麽可能就需要更加直觀更加限製信息出現量的這麽一種ui——比如說按照上下左右四個維度來進行設計ui!
怎麽說叫上下左右四個維度呢?簡而言之就是開了電視之後,係統啟動之後出現的首批圖標,應該是隻在屏幕中央排成一個橫列的,每個圖標的個頭可以大一些,這樣顯示在消費者眼中的圖標可能就五個而已。然後他們可以通過左右的按鈕來讓圖標不停的移動,換出來排在後麵的圖標,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更加簡單明了了?是不是就不容易讓五六十歲的老人家覺得眼睛都花了不知道選什麽了?當然了,如果圖標太多,消費者要選一個應用必須按十幾次左右鍵那是完全不允許的,這就可以把剛開始出現在屏幕上的圖標換成類似文件夾一樣的存在!保持一級圖標就那麽五六個六七個!這樣多簡單明了?
當然了,文件夾級數多了也不好,也容易導致操作繁瑣。那就可以直接在桌麵這麽一種橫向排列的文件夾中直接加入縱向顯示內容的設計嘛!比如說開機之後畫麵正中央就是五個“文件夾”,分別是電視直播、影音點播、應用商店之類的“文件夾”。然後要看電視的話,選一下“電視直播”,這時候並不是直接進入直播,而是在這“文件夾”上下出現各種台標以及漢字顯示。比如什麽中央台、華夏衛視之類的,此時可以通過上下鍵進行選擇,選好了按一下ok鍵直接進入直播!這樣一來的話,是不是比進入了直播之後再一個個的選台換台來的快?同樣,如果進入影音點播的話,那也可以直接通過上下鍵選擇電影、動畫片、電視劇等等分類選項,這樣是不是能夠更快的讓消費者一次就找到他們想要找的東西?
這樣其實就是把主導航和二級導航有機結合起來,讓消費者可以有效的降低等待以及操作步驟的情況下,盡快的直觀的找到他們要找的東西!像是曆史上ps60等等遊戲機,實際上他們的係統操作頁麵也都跟這種模式很類似!反而像是三星智能電視的所謂區塊導航,反而在畫麵上容易塞入太多東西,年輕人可能一下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老年人隻會覺得眼花繚亂!當然了,除了這麽一種做法之外,還有一種做法那就是采用磁貼一樣的方式。不過磁鐵的做法有點不好的就是,沒辦法配置很多第三方應用!因為磁貼的樣式很多時候那都是訂製的,這磁貼就是一種特殊的圖標。而第三方沒有經驗或者根本沒有做磁貼的話,這當然就容易導致搭配不起來。就算是限製了第三方的電視應用一定要設計磁貼,可是這麽一種磁貼的主導航並沒有包含二級導航,這也就意味著當應用數量很多的時候,那磁貼也就變得無窮無盡了!那找起來不是一樣難找?
想到了這裏,賈鴻漸很快的就把自己之前的這麽一番想法都說了出來。他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進行考慮的,這種角度跟專家工程師們的角度還不一樣——有的時候太專業了吧,就容易陷入一種看山不是山的地步,鑽的太深了反而有點看不清全局了。有的時候太過注重於技術了,反而忘記了消費者體驗了。
當聽著賈鴻漸這麽一套對ui設計的想法之後,軟件工程師們那真是愣了!而愣過了之後,一個個的是趕忙找本子給記下來啊!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這個星球上這個時空中第一批開發智能電視的人,沒有人比他們更有這方麵的經驗,沒有人能夠指點他們應該怎麽做!可以說他們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他們也不知道怎麽做才是對的,甚至連一個核心的設計理念也沒有形成呢!而在這麽一個時候,賈總突然給大家了一種明確的設計方向,給了大家一種框架,這還不讓大家重視?有了框架那就可以遵循,那就可以朝著框架努力。之前沒有賈鴻漸指點的時候,他們就像是在黑暗裏走路,根本就不知道出路應該是在哪個方向!而現在賈鴻漸是等於給他們在遠方點了一盞燈,直接就讓軟件工程師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了,這還不能讓軟件工程師們趕緊記錄下來?
等著記錄了下來之後,這群軟件工程師們,那看著賈鴻漸的眼神別提多佩服了!(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