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七零章 批張皮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A+A-
聽到了這裏,賈鴻漸也是歎了一口氣。這事兒聽起來還真是有曆史根源的,真的說起來現在也算是一個曆史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吧。在很早以前,那都將就人治。什麽叫人治?錯不錯以及錯到什麽程度是由人來拍板,這就是人治。而相對的,什麽叫法治?按照英國思想家洛克的說法,那就是個人可以做任何事兒,除了法律禁止的。按照這麽一個理解來說,就是應該把各種不能碰的東西,條條框框的規定出來,白紙黑字的讓大家都看得到可以遵循,這才叫法治。當年還是處於敵我鬥爭狀況,有人治也算是一種針對當時特殊情況的辦法,但是到了如今,至少賈鴻漸覺得那是應該好好的開始法製化建設了。否則什麽事兒都靠上麵人拍腦袋來決定,這也太隨機了吧?
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隨著市場化進程越來越高,顯然那麽一種模糊的規則是不符合時代也不符合發展潮流的。規則和邊界模糊,這必然會導致各家廠商嚴格自查因為摸不準到底紅線在哪,所以隻能企業自己內部提出來更加嚴格的標準,才能保證投入了資金的產品百分百的不會因為過不了政府的線而被砍了!不然如果被砍了,那麽之前投資的種種,不都打了水漂了?雖然說本來這麽一個時空就因為賈鴻漸的加入而導致電影市場爆發式的發展更早出現,但是這種漲的幅度還是不如房市啊!對於很多老板來說,實際上人家把資金投入給電影公司拍電影,是真心回報率沒有炒房子高!最多就是拍電影有個好處周期快!因為炒房子不可能一兩年馬上就賣,很多人是準備長期持有等著價格上漲到了一定程度再出售的,所以投資拍電影這麽一個方式還是有優點的。可是如果這種投資方式又麵臨了可能電影不能上映的風險呢?這到時候投資的錢很可能全部打水漂了!
投資到房子上麵,哪怕房價跌了,那也能出手換來一些錢,那隻是虧了一部分而已。但是如果電影審核的時候被砍了呢?如果根本就沒有上映的機會呢?那不是虧一點,而是全虧了。是投入了不少錢隻換來了一堆不能用不能吃而且還用過的電影膠片!這樣的事兒哪個資本家肯幹?所以不用說,麵臨這樣的風險資本家肯定是盡量的會規避這種風險!於是乎,要規避風險就隻能是盡量的提出來肯定不會越線的一條企業自己的“紅線”,隻要這麽一條“紅線”是安全的。那麽在這條紅線還裏麵的電影,肯定也不會出事兒唄!
而這麽一個結果,必然是會導致各種創作的時候束手束腳!因為不僅僅是政府那邊的紅線不能碰,甚至連本來應該是很安全的內容,如今可能也會擦了企業內部紅線的邊而導致必須修改!而文化產業又是作為一個以創意以表現為臉麵來吸引人的一個產業。這麽束手束腳的結果,肯定是一些片子的類型以及內容是會受到影響的!當然了,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那麽就會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場麵產生了比如說一個盜墓的小說,要變成電影或者電視劇。到底盜墓這麽一個東西能不能過審,誰心裏也沒譜。雖然上麵說現在是要在拍攝前就把劇本上交審查,審查過了之後再給拍攝許可。但是不代表劇本過了,最後拍出來的影片就一定能過審啊!
於是為了投資不大水漂,各家在投資拍攝之前,肯定會要求電影一定拍的要不能出事兒!還是一個盜墓的本子。反正公司為了以防萬一就不能出現鬼,免得回頭被說是什麽封建迷信的內容不讓過審。然後盜墓題材其實也是犯罪題材,如果讓犯罪分子當正麵人物來描寫,各種冒險之後還把古董賣給了外國人,賺了一大筆金錢,還流失了各種文物,如果還沒有一點懲罰的話,這可能也不太好前幾年涉案劇最後壞人受到了懲罰還不讓在黃金時間上呢,這會兒要是讓壞人殺人放火金腰帶,那還能好的了?反正各種考慮之下。可能這麽一個電影或者電視劇就變味兒了。
比較笨的改編方法呢,可能就是把盜墓變成護墓,把壞事兒給別人做,讓主角們隻做好事兒。而且最後獲得了各種古董寶物呢,那還要特別有革命覺悟的上交給國家,這樣正能量吧?這樣肯定過審吧?但是這樣一定就不會好看!有的人可能就用比較聰明的方法來改了比如說不是不讓主角們盜墓麽?那就讓壞人逼迫主角們盜墓唄,主角他們是被逼的,這不是犯罪吧?然後主角們曆盡艱險之後,也沒拿到寶物。也沒換錢,也沒有把文物流失,這正能量吧?甚至怎麽怎麽在過程中偷偷的報警,最後讓壞人拿到了寶物從地下出來的時候,被警察叔叔們一鍋端,這妥妥的正能量吧?這樣的劇情總體來說也還過得去,至少還保留了很多好看的要素吧?
但是這麽一種比較聰明的修改辦法,那還是立足於這種盜墓驚悚片是有一定觀眾基礎,是一定會有人買單的基礎上,才會有公司這麽冒險的來拍的就現在來說,中國市場的類型片完全還沒有發展出來呢,本土驚悚片基本上就沒有出現過,猛的一來就要拍盜墓啊驚悚啊,萬一消費者不買單怎麽辦?這又不是改編自什麽暢銷小說,萬一沒有人捧場怎麽辦?這絕對是電影公司高層會發愁的事兒!
咱們中國的商業電影市場,在曆史上的時空,那是在21世紀才開始發展的,剛開始是《英雄》之類的商業大片。這樣的商業大片證明了在中國學習好萊塢的商業大片模式是有出路的,是可以掙錢的,這樣才改變了中國市場上電影總是偏向文藝風的那麽一個風氣,才讓大家開始嚐試拍商業大片。但是商業大片整體才開始發展,整個基本盤還不夠大,是不可能分化出來類型片市場的!
什麽叫類型片?音樂歌舞片、喜劇片、西部片、懸念片、恐怖片、犯罪片等這些都叫類型片,簡而言之就是好萊塢大片裏麵的各種套路!像是說盜墓驚悚,這就是類型片的一種,當市麵上消費者還都隻看大製作古裝的商業國產大片的時候,當市場上完全沒有驚悚類電影出現並且證明自己的時候,誰願意第一個吃螃蟹?賺了還好說,萬一賠了呢?對於商家來說,風險是必須要控製的!否則萬一投資了幾千萬在電影上虧損了,那真不如投資到房市上去炒房子啊!於是在這麽一個情況下,電影公司為了保險,很可能就把未證明過自己的類型片給強行改編成為一種證明過自己的類型片!
這怎麽理解?比如說還是盜墓還是驚悚,單獨的拍盜墓和驚悚電影有沒有市場,那麽先弄個電視劇來試試。而電視劇怎麽試呢?電視劇也是有投資,萬一拍成了盜墓電視劇驚悚電視劇,市場不接受怎麽辦?那就找個市麵上大家都能接受的類型,把盜墓和驚悚融合進去!比如說抗日劇,這種中國獨有的熱銷類型劇種是國外很少見的吧?而且是很少不過審的吧?同時各種中老年婆婆媽媽很喜歡的對吧?那麽把盜墓和驚悚跟抗日劇結合起來,怎麽樣?
比如說弄成什麽曾經的盜墓世家在鬼子入侵中國之後,應是被鬼子給征召了,被鬼子給用來挖掘各種中國古墓,盜取中國文物……這聽起來挺像是日本鬼子能幹的事兒吧?然後主角可以安排成一個祖上盜墓,主角從小學過,但是一點都不喜歡盜墓,成年後一直想正經過日子的人,他被鬼子抓住後,硬是被逼著去盜墓,硬是被逼著給鬼子挖各種古董。因為家人親戚鄉裏鄉親的都在鬼子手上,主角也沒有辦法,隻能是聽著鬼子的命令。但是後來,革命陣線的人找到了主角,給主角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讓主角明白了他現在是在助紂為虐……
反正經過了種種思想升華之後,主角決定聽從革命針線的人的意見,來坑一次鬼子!於是在一次下墓的過程中,主角各種利用古墓裏麵的機關,去坑殺各種鬼子,最後在古墓的棺槨前,主角成功的擊殺了鬼子頭目。此時的主角並沒有開心,他急急忙忙的想要出去拯救自己的家人和親戚,而出來了之後,發現革命陣營的人已經成功的把他家人和親戚還有鄉裏鄉親都拯救了出來了!然後主角開心的放棄了自己家傳的盜墓技術,跟著革命陣營的人遠走他鄉,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抵抗外國侵略的普通戰士……
這絕對偉大光榮正確吧?這種題材寫出來,絕對可以過審吧?絕對不會有被砍的危險吧?然後呢又能規避各種題材上的風險吧?可以借著抗日劇的皮,來嚐試一下驚悚類盜墓類文化產品的市場反映吧?這絕對是聰明的做法!但是這種聰明的做法,肯定會導致各種稀奇古怪的抗日劇出現!有了一邊抗日一邊盜墓的劇,為什麽就不能有一邊抗日一邊用風水八卦來坑殺鬼子的戲?為什麽不能利用鬼子對“中國古典八卦風水文化”的迷信,來坑鬼子?為什麽不能有一邊抗日一邊很魔幻的劇?為什麽不能有一邊抗日一邊提前出現了特種兵的戲?為什麽不能有一邊抗日一邊玩特異功能的戲?要不是抗日時期沒有電腦沒有網絡,否則一邊抗日一邊黑日本軍服務器,或者一邊抗日一邊跟機器人軍隊對抗,一邊抗日一邊組建中國人自己的變形金剛……這些都不是不能出現的啊!
但是這樣的戲,又讓不太懂原因的普通觀眾看了之後,真心覺得古怪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