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零四十四章 DSI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A+A-




    

    

    賈鴻漸再仔細看這廠家的宣傳資料,覺得這企業還真挺不錯似的世界著名自動變速器零部件公司博格華納曾全資擁有過該公司30年。d私公司有一批世界級的優秀工程師,其產品覆蓋了四速和六速前後驅動及全驅動大扭矩自動變速器,為福特、克萊斯勒及韓國雙龍等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配套。擁有完整的汽車自動變速器係列產品,在排量為1升至2。5升的汽車自動變速器領域具有世界領先地位……這聽起來挺不錯的啊!

    但是作為一個善於忽悠人的人,賈鴻漸知道這些宣傳資料是絕對不能信的!就算信也不能把這當真理來相信!因為就跟他做過的一樣,且不說人家會不會在宣傳資料上寫什麽虛假內容,就算人家寫真的,但是稍微“美化”一下,是很有可能的吧?把缺點劣勢什麽的給隱藏起來,這很正常吧?別的就不說了,就說一個人說話全說真話,那這人的話也不一定能信人家說的都是實話,不代表說了全部的實話!很多時候把關鍵的實話隱藏起來不說,隻說能說的真話,這已經足夠誤導人了!萬一人家說事實的時候,再添油加醋了一些呢?宣傳自己公司的業績成績啥的,稍微添油加醋一些很正常吧?

    所以賈鴻漸立刻就把丁海濤給叫了過來了,“海濤,澳大利亞的d私變速器你聽說過沒?d私?”丁海濤聽了這名字之後,遲疑了一會兒,好像真的是在自己記憶的倉庫裏麵翻箱倒櫃的尋找!過了半天了,他好像才找到了關於d私的記憶,“賈總,我想起來了!d私這企業。他們不做乘用車的變速箱吧?我印象裏麵他們好像是做拖拉機什麽的變速箱的?”

    “拖拉機?他們沒做過乘用車變速箱?那這邊網頁上怎麽說他們給福特以及韓國雙龍做過配套?”賈鴻漸立刻瞪大了眼睛反問道。聽著賈鴻漸這麽一說,丁海濤趕忙湊過來看了一下,“還真得是這麽寫的!賈總您等等,我打電話去問問!”說罷這丁海濤就找座機要打電話問。打了好幾個電話,問了好幾個人之後,這丁海濤才算是有了頭緒了。“賈總,這d私還真是給福特做過配套,不過這配套的變速箱隻是在福特澳大利亞車型上麵裝。說白了就是澳大利亞市場太小,他們全國人口才2000萬人,車子銷量也不高,所以福特出於成本考慮,就選擇了在澳洲采用當地采購的一個模式,並不是d私的產品有多好。這d私進入了2000年之後,基本上慢慢在結束拖拉機上麵的變速箱業務。開始專注於乘用車領域,不過他們進入這個領域還太短,現在的產品在適配suv上麵還湊活,配到小轎車上就沒什麽業務了……”

    “他們2000年之後就在全力爭取福特的業務?”賈鴻漸突然打斷了丁海濤的話,“對……”丁海濤有些不明所以,但是還是回答了。而賈鴻漸此時倒是一拍大腿,“福特自己都要麵臨危機了,這d私還想著抱福特大腿?到時候福特一減產。把一些品牌賣掉,這d私不就根本沒有大腿抱了麽?他們自己不就要遭遇危機了麽?”

    聽了賈鴻漸的話。一直專注於技術方麵的丁海濤這才意識到了什麽,“賈總你的意思是……我們要買d私?沒錯!雖然這d私在轎車變速器上麵沒有什麽技術,但是就像你說的,他們變速器在suv上還是可以的。咱們華夏汽車不是就要慢慢開發suv車型麽,咱們不是預計國內會跟美國當年一樣,開始慢慢流行suv車型麽?那麽買了d私對咱們將來路線也有好處啊!d私他們的技術以及研發基礎。搭配上薩博這邊的研發平台,雖然這兩邊都是二把刀,但是總比咱們國內研發的變速器好啊!總比咱們更接近國際水平啊!”賈鴻漸滿眼放光的說道。

    沒等丁海濤說什麽呢,賈鴻漸又緊接著說道:“而且不是咱們心氣低,不是咱們沒見過市麵見到一點破爛就動心。而是咱們買不到好的!像是z那種廠商,咱們能買到手麽?就算人家老板要賣,花個四五百億美元買過來,難道咱們就是提高自己的變速箱技術?花四五百億美金當學費?這花費太高了吧?而且人家完全沒必要賣給咱啊,人家z還給寶馬給奧迪什麽的做適配,幹嘛人家一定要賣身給咱呢?其他的像是什麽愛信之類的,那更是本身股權就在豐田或者日產手裏捏著,人家怎麽可能賣給咱們?最終咱們能買到的,就是國際社會上二流甚至三流的廠商以及他們的技術。但是有了二流和三流起碼比沒有好,起碼咱們吃透的話,研發的基礎就能比從零開始好不少啊!”

    沒錯!賈鴻漸算是理解了為啥曆史上咱國內的車企要買d私了,不為別的,就為了能有自己的技術!哪怕先把d私有的技術吃透,那也是好的啊!這總比自己手裏沒技術的好吧?想要做大,那肯定自己手裏得有東西!像是什麽寶馬之類的,雖然用z的變速箱適配,那並不代表人家寶馬自己沒有技術,隻是人家出於賺錢的考慮,選擇了更加經濟的z變速箱而已!而如果沒有自己的技術實力的話,說不好聽的動力總成那都要靠著人家z、愛信等廠商的工程師過來幫忙做調整做適配!人家寶馬讓z的工程師出差,那是國內出差,人家倆廠商都在德國。咱讓人家z或者愛信的工程師出差,這可是跨國!那是一天幾千美金的補助要給人家工程師的!

    而且如果自己一點技術沒有,那就是要看人家臉色。倒不是說人家z或者愛信之類的會卡咱脖子,關鍵的時候不供貨,而是說萬一人家業務多的忙不過來,而咱們這邊產品和變速箱匹配正好出了問題,那咱就隻能等人家派人來了啊!咱就不能自己動手匹配了啊!這要耽誤多少事兒!這事兒咱國內遊戲界不就有過類似的事兒麽國內的企業代理了韓國的網遊,結果出了個bug之類的,國內根本解決不了,必須要提交到韓國那邊,讓韓國那邊的人分析然後解決。看起來好像中國和韓國之間沒啥時差,應該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但是問題在於畢竟人家給咱解決問題,那人家不是給自己幹活,不一定就真拚命,不一定就真趕時間!到時候人家就不加班就是按部就班的來,虧的還不是咱這邊的廠商?除非是自己這邊有本事有實力,在簽約代理的當初就規定好了讓對方幾個程序員啥的常駐過來,或者人家給咱們這邊培訓好,出了緊急問題咱們這邊直接在地解決,那速度才能快!

    當然了,要真的說起來的話,賈鴻漸這麽一種思路呢,那還是比較傳統比較老派的。要真的按照現代商業界的行事風格,那自己沒廠房都不要緊,什麽都采購,自己再找廠商拚裝,這種輕商業模式那發展的才快,才沒有負擔。但是沒有負擔同樣就代表沒有底氣,真的遇到了問題了,輕商業模式那是很容易遇到危機的!至少在賈鴻漸看來,老話還是說的有道理的求人不如求己!咱華夏汽車既然在內心深處瞄準了大眾瞄準了通用瞄準了福特,那咱就是要自己在變速箱領域有一定水平才行!而為了這,購買d私就是第一步!就像是咱國家發展軍工,雖然說是在被封鎖被禁運的時候,自己慢慢的突破了封鎖發展起來了自己的技術,並且還跟上了國際潮流。但是咱也是當初拿了人家蘇聯提供的產品來吃透了,才能有基礎的啊!

    第一次吃透了之後,咱自己又模仿了蘇聯的什麽米格戰鬥機,那才會了自己設計製造飛機,然後再到了90年代,又吃了一次前蘇聯的遺產,瓜分了一定前蘇聯的飛機設計師,這才讓咱們這邊跟上了國際先進水平,知道了三代戰鬥機要怎麽設計怎麽弄!完了之後,咱才能開發跟22一樣的殲20等等國際一流戰鬥機出來啊!如果沒有當初幾次打基礎,光想著要自己花錢研發,哪兒那麽容易研發啊!人家日本倒是想自己研發飛機呢,結果研發來研發去,沒有美國爸爸幫忙的話,人家自己還是弄不出來什麽玩意兒啊!

    想到了這裏,賈鴻漸就讓談判團隊裏麵的先期團隊開始收集d私公司的資料,在收集好之後就跟這d私公司進行一番接洽,看看人家有沒有出售股權的意思!結果收集好了資料,跟人家接觸了一下之後,澳大利亞人還真表示有興趣出售!原來,就在賈鴻漸讓團隊們收集資料的時候,福特已經宣布了要在全球範圍內一定量的減產,而澳大利亞市場首當其衝!於是這d私本來希望能夠得到的訂單眼見著就黃了!(未完待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