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漢渣男
字數:4098 加入書籤
青荷念及嘉王父子惡行,曼陀助紂為虐,心底更不平:“尤其是嘉王府,更是惡貫滿盈:不僅橫征暴斂,魚肉百姓,而且私設水牢,草菅人命。”
堇茶聞言,即刻想起當日被囚嘉王府的驚悚,登時雙目噴火:“不錯!”
青荷更要火上澆油:“茶姐姐有所不知,我適才去殷府尋弄玉,那裏昨夜一場血拚,一片狼藉,弄玉、黛岩、丘山、崖生,全被劫持,不知所蹤。依我之見,罪魁禍首,定是嘉王、卓星。”
堇茶聞聽,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嘉王!卓星!”
青荷沉聲說道:“我思來想去,非獨嘉王父子,曼陀也逃不了幹係。這些豺狼,滔天罪行,依然死性不改,更是惡極窮凶。試問,王府水牢,屈死多少冤魂?奪去多少生命?弄玉倘被劫持,豈非九死一生?”
堇茶熱血沸騰:“我西蜀正是百廢待興,豈能姑息養奸?豈容害朝蠹政?”
青荷推波助瀾:“依我之見,就憑她知法犯法,藏匿賊凶,草菅人命,足夠重罰:王府產業充公,錢財造福百姓。”
堇茶怒容不減:“正是!落水之狗,必須痛打。縱容惡人,禍國殃民。”
說話之間,她抬頭看了看天色,麵上更顯凝重:“荷妹妹,我隻顧和你說話,差點忘了正事:我在蜀玉宮,擺下慶功宴。若非阿龍神機妙算,屢立奇功,哪來咱們西蜀太平?”
青荷聞言心下轉念:“堇茶請我赴宴,固然念及從前,更是看重“變色龍”的臉麵。這官網權網富貴網,最是錯綜複雜,我再是癡傻,也不至於妄想魚龍混雜。”
念及於此,當機立斷:“茶姐姐,我乃一介草民,實在不配入宮,更不想高攀‘變色龍’。茶姐姐若真心疼我,就盡快施救。卓星凶殘成性,滅絕人倫,遲上一刻,弄玉便死無葬身之地。”
堇茶瞬間停下腳步,緊緊握著她的手,隻想搶做紅娘,千裏姻緣一線牽:“荷妹妹,你聽我說:阿龍對你真真好,絕世英雄太難找。”
青荷聞聽,小手不由自主,摸向後背:“茶姐姐,你當他英雄好漢,我看他是絕世渣男。人生何其短,不怕損殘年?何必追渣男,傷心又傷感?”
言畢,氣運丹田,飛身前縱,一個箭步,縱出數丈。
堇茶一把沒拉住,任憑疾呼,她卻頭也不回,轉瞬逃出竹叢深處。
堇茶再想追趕,卻又不及,無可奈何
,唯有回頭求助夫君。
卓雲正在求助阿龍:“依阿龍之見,戰後的緣城,應該如何重建,如何拓展?”
阿龍暢所欲言:“緣城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得天獨厚。戰後人口集聚,城市開發擴張,定要依山就勢,因地製宜,彰顯特色。萬萬不能毀了我們‘山水之城,美麗之地’。”
卓雲連連點頭:“西蜀經曆北韃之禍,人口僅餘十一。幸而阿龍高瞻遠矚,倡導‘減賦稅,輕徭役,吸引外來人口,鼓勵全民生育’。事到如今,緣城不僅恢複昔日繁榮,更是人口劇增,日前已超百萬。”
阿龍笑容滿麵:“君上,展望未來,城市空間,必須持續發展,更要注重建設“綠色山水城,魅力巴蜀緣”。”
卓雲躊躇滿誌:“哦,‘魅力巴蜀緣’,如何發展?”
阿龍知無不言:“重在構建‘一心四片’。‘一心’,便是兩江半島核心;‘四片’,既以蜀陶、蜀酒、蜀茶、蜀錦為根基,實現‘北優、南拓、西進、東聯’。”
卓雲興致盎然:“何謂‘北優、南拓、西進、東聯’?”
阿龍暢想未來:“北優:提升蜀瓷生產空間;南拓:完善蜀酒產業布局;西進:強化蜀茶發展中心;東聯:拓展蜀錦拓展基地。”
卓雲連連點頭:“緣城如此發展,自是前景不可限量。推而及蜀,阿龍有何暢想?”
阿龍言無不盡:“蜀吳之戰,本是北韃離間南華一大陰謀,咱們西蜀大勝,倘若因勢利導,倒能贏得重大契機。未來,定要把握多重機遇:謀劃‘三生’, 實現‘三感,展望‘三宜’,推進‘三修’。”
卓雲聞聽,微微一怔:“所謂‘三生’,我倒知曉,便是生產、生活、生育。此乃我西蜀重中之重。隻是,何謂‘三感’,‘三宜’, ‘三修’?”
阿龍微微一笑:“所謂‘三感’,是發展目標,便是推進蜀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所謂“三宜”,是發展途徑,便是宜民、宜業、宜居。”
卓雲聽的津津有味:“何謂‘三修’?”
阿龍淡然一笑:“‘三修’,便是實現‘三生,‘三感’’,‘三宜’之手段:一是內修政理;二是外修友邦;三是暢修通道。”
卓雲看向阿龍,滿麵驚色。
阿龍侃侃而談:“首先,推行新政,促進蜀業,提升國力;其次,強化多邊,西和北疆,南扶滇黔,
北結夏晉,東服吳越。再次,陸路合縱,溝通南北,構建‘瓷酒之路’;水路連橫,橫跨東西,構建‘茶錦之路’,讓‘西蜀五寶’,走向五湖四海。”
聞聽阿龍設想,卓雲浮想聯翩,分明看到“蜀茶、蜀錦、蜀陶、蜀酒、蜀米”,變成白花花的銀兩。
樂到極處,悲從中來:“阿龍,咱們想的挺好,奈何牽一發而動全身,那些老頑固,又臭又硬,實難根除,更是顧念自身利益,故步自封,墨守陳規。他們處處為仇,事事作對,咱們如何應對?”
阿龍略一沉吟:“自古以來,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對待他們,必須給予堅決的鬥爭。與此同時,更要講究戰略戰術。”
卓雲聞言一喜:“阿龍有何良策?”
阿龍淡然一笑:“與之相鬥,定要做到‘三有’,即‘有理’、‘有利’、‘有節’。”
卓雲聞言一愣:“如何‘有理’?”
阿龍笑的坦然:“所謂‘有理’,便是‘謀求正義,適時反擊’:第一,‘不為天下先’,他年紀大,我不先打;第二,‘退避三舍’,他資格老,我避讓一下;第三,‘來而不往非禮也’,他若得寸進尺,我正好得理,實施堅決的還擊。主要目的,就是使用‘委屈’,對內蓄養士氣;對外揭穿老世族老底,在政治上進行封鎖孤立。”
卓雲略有所思:“何謂‘有利’?”
阿龍接踵便道:“所謂‘有利’,就是堅持‘不鬥則已,鬥則必勝’。第一,與老世族開仗,每一戰必須有把握;第二,縮小攻擊範圍,集中優勢兵力,打擊主要敵人。對老世族中的各種頑固派,要區別對待:打擊重點,便是矛頭直指最凶最殘。一定要殺一儆百;其他勢力,可酌情爭取。”
卓雲大有所悟:“何謂‘有節’?”
阿龍淡然一笑:“所謂‘有節’,就是適可而止,合理休戰。冤冤相報何時了?畢竟是咱們西蜀,在自己國土,決不能無休止相鬥,可以適當化敵為友,定要懂得見好就收。”
卓雲聞言,心潮澎湃,低頭俯瞰,回望城中,一眼望見峨山,陡然想起一件要事:“阿龍,論功行賞,你功不可沒。可論起府邸,龍府太過簡陋。”
忽覺心酸:“我不能總是委屈你,既拜你為相,就該替你建一處相府。選址和布局,隨你考量。對於建築風水,你也本來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