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拍攝影片的目的是為了娛樂

字數:4641   加入書籤

A+A-




    

    

    “杜克?羅森伯格對ima情有獨鍾,已是不爭的事實,有之前黑暗騎士的成功先例,他今年暑期檔的黑暗騎士崛起則更為大膽挑戰,全片有過1小時的鏡頭完全用ima攝影機拍攝,而這也是迄今為止,好萊塢電影中最多的ima拍攝時長紀錄!”

    距離上映時間越來越近,華納兄弟各式各樣的宣傳也越來越多,ima無疑是影片的宣傳點之一。

    四月初,華納兄弟舉辦了一場影迷和媒體記者的6分鍾ima剪輯觀影,放映活動反響熱烈。

    “當燈光暗下、開始播放時,你能感受到放映廳裏一觸即的能量升騰起來!”

    “感覺棒透了!”

    這樣的言論也在互聯網上四處流傳。

    與此相對應的,還有杜克對ima評論的一番話。

    “當得知我們組建了團隊要用ima機器在好萊塢拍攝電影的時候,不少人告訴我們太困難了,這是一件多麽諷刺的事情。既然這些攝影機可以上至喜馬拉雅山脈,下到深海之中,甚至還被用到了外太空,為什麽我們就不能用它拍電影呢?”

    幾天之後,黑暗騎士崛起劇組在好萊塢比弗利山莊希爾頓大酒店舉行了全球記者會。

    杜克這個導演率主演克裏斯蒂安?貝爾、加裏?奧德曼、蓋爾?加朵、詹姆斯?弗蘭科、邁克爾?凱恩、勞倫斯?菲什伯恩、配樂漢斯?季默、製片人查爾斯?羅文等主創出席了記者會,答來自全球媒體的提問。

    這無疑是黑暗騎士崛起上映前的一場重量級宣傳活動,除了吸引到來自全場各地高達近7外,nb還通過電視信號向北美以及海外進行了現場直播。

    “毫無疑問,杜克?羅森伯格執導的蝙蝠俠:開戰時刻與黑暗騎士不僅將蝙蝠俠電影,同時也將整個級英雄電影提升到了全新的境界,這也是黑暗騎士崛起這部完結篇備受全球影迷期待的原因所在。”

    在新聞布會開始前,nb的記者為有些紛雜的直播畫麵做著旁邊,“對於影片為蝙蝠俠設定的結局,此前杜克稱自己是先想好了故事的結局。再倒退著構思其他情節,他表示蝙蝠俠是一部連載了7o多年的漫畫,連載的特點要求故事可以無窮無盡的延伸下去,但他希望這套三部曲能成為一個自成體係的故事。所以第三部就必須為整個故事畫上完美的句號。”

    新聞布會很快拉開了序幕,當被問及以後是否還會執導“蝙蝠俠”電影時,杜克明確表示是時候和“蝙蝠俠”說再見了,“我在蝙蝠俠上花了幾乎十年的時間,這是我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時期。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現在是這個旅程終結的時候了。離開這個係列對我來講有些傷感,我當然還可能會和這些劇組成員在其他影片中合作,但是對於蝙蝠俠係列,確實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

    布會現場,比起杜克的淡定自若侃侃而談,克裏斯蒂安?貝爾似乎還沒有完全從蝙蝠俠的角色中走出來,眼神深邃時常陷入沉思之中。

    在被媒體問到“最想演蝙蝠俠係列中哪個反派”時,貝爾給出了有些令人吃驚的答案,稱蝙蝠俠就具有反派色彩。“我之所以喜歡蝙蝠俠,就是因為他幾乎是一個壞人,他行走在善惡邊緣,他心裏有邪惡的想法,但是他總能把這些想法克製起來,確保自己還站在正義的一麵。蝙蝠俠表麵上行俠仗義,其實內心深處的真正動機不那麽單純,但是幸運的是他能用利他主義來約束自己,確保自己還是個好人。看書看一”

    和杜克一樣,黑暗騎士崛起也注定是克裏斯蒂安?貝爾向蝙蝠俠這一角色說再見的時候。談及告別時刻的感受,貝爾似乎百感交集,“就像杜克說的,這套三部曲也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不過,杜克對影片的決定曆來正確,他說這是說再見的時候,那就錯不了。”

    在例行采訪過其他演員之後,幾乎所有記者都盯上了杜克,問題如同海浪一般向他襲來。在大多數時候,杜克基本有問必答。

    來自洛杉磯時報的記者率先站起來問道,“處理上一部黑暗騎士的結局和這一部的劇情聯係,對你來講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嗎?上一部的結局又會對這部影片的角色產生怎樣的影響?”

    “作為係列的第三部影片,我們的挑戰是拍攝一個有被講述價值的故事,讓觀眾感覺有必要重新到這個係列,到哥譚市。”

    調整一個舒服的坐姿,杜克做好跟記者長期作戰的準備,說道,“從一開始我就不想僅僅把這部影片作為蝙蝠俠係列當中的簡單一集,而是前後三部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上一部電影的結局必須對這部電影的情節產生影響,上一部的故事在這一部中依然有很深的意義,上一部的故事必須在這部繼續延伸,這是我們思路的起點。”

    娛樂周刊的記者被點名後,接過話筒問道,“為什麽要堅持使用ima技術製作?”

    “我並沒有刻意去堅持什麽,隻是一種選擇。當我用ima攝製,並且將影片投影到巨幅銀幕上時,我可以說我從沒見過任何其他影片格式可以媲美ima的圖像質量。對我來說,蝙蝠俠係列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一種越現實的存在,而ima巨大的影像正可以體現影片的這種特質。”

    杜克很懂得宣傳的要領,隨後笑著說道,“我們使用的ima攝像機世界上僅有四台,拍攝黑暗騎士崛起的時候,我們弄壞了一台,所以全世界隻剩3台了。”

    布會現場爆出一片笑聲。

    這些話都是事實,在拍攝一場撞車戲的時候,一台ima攝像機不幸被毀,這已經是杜克毀掉的第二台ima攝像機了。

    等笑聲稍停,杜克又說道,“ima能夠吸引觀眾離開家裏的電視,到電影院來觀看影片,因為ima的巨大視覺效果是在客廳裏無法營造的,現在吸引觀眾離開住處到電影院看電影越來越難了,但ima給了觀眾必須這樣做的理由。”

    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追問道,“據說這部影片是目前用ima拍攝時長最長的影片,請問導演,您在拍攝時是如何決定哪些鏡頭用ima攝影機拍攝,哪些鏡頭用普通攝影機拍攝的呢?

    稍稍想了一下,杜克給出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答案,“因為ima攝影機噪音比較大,所以對話場景一般是用普通數字攝影機拍攝的,但打鬥、戰爭大場麵的拍攝一般是使用的ima攝影機所拍攝。”

    現場再次出現笑聲。

    因為此前已經舉行過6分鍾的ima剪輯觀影,影片劇情多少也對外透露了一些,因此接下來的泰晤士報記者問起了關於情節方麵的問題,“這部影片似乎有一些政治上的寓意,試映中貝恩率領暴徒進行破壞的劇情肯定會成為很有爭議性的場麵,你從開始就想拍一步政治性很強的影片嗎?”

    “我覺得我的影片從來都不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當黑暗騎士上映時,很多人就用政治的眼光來看它”

    相比剛才,杜克現在說出的更接近真心話的範疇,“事實上,我們拍攝影片的目的就是為了娛樂,為了講一個好故事。我喜歡在哥譚市這樣一個虛構的環境裏構建情節,這樣影片就能在觀眾群中有更廣泛的共鳴,因為每個觀眾都可以把自己生活的環境帶入到影片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有些觀眾可能會照自己的想法,從政治角度來理解影片,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紐約時報的記者則將目光對準了幾位新人,“係列的上一部影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這會不會給你們拍攝這部影片帶來壓力?尤其是對於這次新加入的幾位演員而言,是不是有額外的壓力?

    “的確,上一部的成功給我們帶了很大的壓力。但是當我們坐下來開始構思這部影片時,腦子裏麵隻想的是把這部影片拍好,我們不能刻意的去複製上一部的成功。”

    杜克先接過了問題,“上一部的成功匪夷所思,有時我自己都解釋不了,那很棒。但是真正的壓力是來自電影公司,他們花了這麽多錢來拍電影和做宣傳,我的電影必須為他們掙錢,這是壓力所在。”

    話筒轉到了蓋爾?加朵那邊,她說道,“一開始我還有些緊張,因為其他的演員或多或少都和杜克有些合作,但我是個新人。可是大家在片場都很熱情,給我介紹情況,杜克和主演對待我也和對待其他的老成員沒什麽太大的區別,開始的焦慮也漸漸好轉了。

    詹姆斯?弗蘭科的臉上充滿了陽光般的笑容,“黑暗騎士推出的時候,我看了兩遍,非常喜愛它,但是當時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成為係列的一員。在那以後我和杜克合作了盜夢空間,那是一段充滿驚奇與刺激的冒險,然後更進一步,我又獲得了出演這部影片的機會。對於我來說,這真的是夢想成真。”

    在新聞布會的最後,則公布了黑暗騎士崛起的第一支預告片。(未完待續。)

    ps:求月票和推薦票!(www.101novel.com)